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相对综合心率的体力劳动强度评价实验设计 被引量:7
1
作者 段天宏 李贤功 +1 位作者 李乃梁 姬长生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9-32,共4页
为了寻求一种简单、方便的体力劳动强度评价方法,分析了国内外各种体力劳动强度的评价方法,提出将相对综合心率作为体力劳动强度评价标准,并对实验器材进行了优选,采用踏车和Polar心率表作为实验器材,并进行了实验设计。实验证实了体力... 为了寻求一种简单、方便的体力劳动强度评价方法,分析了国内外各种体力劳动强度的评价方法,提出将相对综合心率作为体力劳动强度评价标准,并对实验器材进行了优选,采用踏车和Polar心率表作为实验器材,并进行了实验设计。实验证实了体力劳动强度与相对综合心率之间的线性关系,同时相对综合心率考虑了作业者个体之间的生理差异,更为科学可靠,并且实验过程简单、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综合心率 体力劳动强度评价 实验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圭嘎拉高海拔隧道施工人员体力劳动强度评价 被引量:9
2
作者 郑鑫 郭春 +1 位作者 王欣 王帅帅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141-1146,共6页
为探究圭嘎拉高海拔隧道施工人员体力劳动强度水平,评价施工工序劳动强度,选择圭嘎拉隧道进口段(海拔4 300 m)及1~#斜井段(海拔4 560 m)的施工人员作为测试对象,分别测量不同工序下施工人员的生理指标(心率、血氧饱和度、耗氧量)。基于... 为探究圭嘎拉高海拔隧道施工人员体力劳动强度水平,评价施工工序劳动强度,选择圭嘎拉隧道进口段(海拔4 300 m)及1~#斜井段(海拔4 560 m)的施工人员作为测试对象,分别测量不同工序下施工人员的生理指标(心率、血氧饱和度、耗氧量)。基于耗氧量计算能量代谢率,进而计算各工序的劳动强度指数。结果表明:1)260 m的海拔高差造成的施工综合劳动强度指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二次衬砌钢筋绑扎是所测施工工序中劳动强度最大的工序,该工序下施工人员的心率、血氧饱和度和平均能量代谢率都出现超过卫生限值的情况,劳动强度指数达到35(极重);3)海拔为4 300~4 560 m时,隧道各施工工序劳动强度大部分为中度-极重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海拔隧道 体力劳动强度评价 心肺功能指标评价 劳动强度指数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