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海拔隧道施工体力劳动强度模型实验研究
1
作者 刘杰 卢锋 +2 位作者 王婉青 许云美 邓禾苗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5-152,共8页
为保障在高海拔隧道低压缺氧环境下工人的合理作息,从心率、血氧饱和度、脉搏、肺通气量和能量代谢率5个指标探究工人体力劳动强度等级,设计实验并分析得到不同工种的劳动时间率和体力劳动强度等级,提出隧道施工体力劳动强度多因素度量... 为保障在高海拔隧道低压缺氧环境下工人的合理作息,从心率、血氧饱和度、脉搏、肺通气量和能量代谢率5个指标探究工人体力劳动强度等级,设计实验并分析得到不同工种的劳动时间率和体力劳动强度等级,提出隧道施工体力劳动强度多因素度量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开挖、喷浆、衬砌、抽水、爆破5个工种人员劳动时间率分别为81.25%,75.00%,81.25%,79.16%,79.16%;测试对象中有23.81%,61.90%和14.29%的工人分别处于Ⅱ级,Ⅲ级,Ⅳ级体力劳动强度,即有76.19%的工人处于“重”或“很重”的体力劳动强度;从人体机能指标与体力劳动强度关系来看,二者具有相关性,但线性相关关系不明显;体力劳动强度模型首次考虑5个指标,得出结果更加精准科学,有良好推广性。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优化该类型环境中工人体力劳动强度分级和职业健康与安全保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海拔隧道 体力劳动强度 实验 云模型 数据分组处理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对心率的体力劳动强度评价方法 被引量:18
2
作者 廖斌 高慧 陈泞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2013年第4期166-170,共5页
体力劳动强度等级的合理划分是劳动者获得合理报酬和身心健康的重要保证。在研究现有体力劳动强度评价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实验进行数据的采集并对其进行标准化处理,然后运用回归分析方法建立起以相对心率为解释变量、RPE值为因变量的体... 体力劳动强度等级的合理划分是劳动者获得合理报酬和身心健康的重要保证。在研究现有体力劳动强度评价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实验进行数据的采集并对其进行标准化处理,然后运用回归分析方法建立起以相对心率为解释变量、RPE值为因变量的体力劳动强度评价模型,进行了年龄和环境因素的修正,最后在某企业进行了应用。该模型相对传统体力劳动强度评价方法的改进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指标值测量简单,提高了可操作性;第二,评价等级划分更精确;第三,考虑了年龄和环境因素。该方法在广大工矿企业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力劳动强度 相对心率 RPE量表 人机功效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对综合心率的体力劳动强度评价实验设计 被引量:7
3
作者 段天宏 李贤功 +1 位作者 李乃梁 姬长生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9-32,共4页
为了寻求一种简单、方便的体力劳动强度评价方法,分析了国内外各种体力劳动强度的评价方法,提出将相对综合心率作为体力劳动强度评价标准,并对实验器材进行了优选,采用踏车和Polar心率表作为实验器材,并进行了实验设计。实验证实了体力... 为了寻求一种简单、方便的体力劳动强度评价方法,分析了国内外各种体力劳动强度的评价方法,提出将相对综合心率作为体力劳动强度评价标准,并对实验器材进行了优选,采用踏车和Polar心率表作为实验器材,并进行了实验设计。实验证实了体力劳动强度与相对综合心率之间的线性关系,同时相对综合心率考虑了作业者个体之间的生理差异,更为科学可靠,并且实验过程简单、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综合心率 体力劳动强度评价 实验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环境下不同体力劳动强度对心血管负荷指数影响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朱慧 张超 +1 位作者 唐仕川 邢娟娟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70-76,共7页
基于心率变化的心血管负荷指数作为评估人体疲劳程度的指标之一,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广泛研究。为进一步研究高温环境下不同体力劳动强度对心血管负荷指数的影响,探讨高温作业下不同劳动强度人体疲劳程度的变化,分析出不同温度下人体... 基于心率变化的心血管负荷指数作为评估人体疲劳程度的指标之一,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广泛研究。为进一步研究高温环境下不同体力劳动强度对心血管负荷指数的影响,探讨高温作业下不同劳动强度人体疲劳程度的变化,分析出不同温度下人体可接受的体力劳动强度。通过采用实验仓模拟不同的高温环境,以心血管负荷指数(%CVL)作为人体疲劳程度的分级指标,最终得到了高温环境下从事不同体力劳动强度的心血管负荷指数回归方程,以及不同高温环境下人体可承受能力下可进行的体力劳动强度,为高温环境劳动者制定合理和健康的作业安排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负荷指数 高温环境 体力劳动强度 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油野外作业工人体力劳动强度分级调查 被引量:1
5
作者 沈善康 程俊 +2 位作者 黄江 黎潇 叶方珍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S1期78-80,89,共4页
据GB3869—83标准对江汉油田测量、地震、钻井、井下四类野外作业34名工人、24个工种进行了体力劳动强度分级调查,其结果:测量作业为Ⅰ~Ⅱ级;钻井作业Ⅱ级占5/8,Ⅲ级占1/4;井下作业Ⅲ级占2/3;地震作业Ⅲ、... 据GB3869—83标准对江汉油田测量、地震、钻井、井下四类野外作业34名工人、24个工种进行了体力劳动强度分级调查,其结果:测量作业为Ⅰ~Ⅱ级;钻井作业Ⅱ级占5/8,Ⅲ级占1/4;井下作业Ⅲ级占2/3;地震作业Ⅲ、Ⅳ级各占4/9、2/9。说明前两类基本属中等强度劳动,后两类大部分属重强度劳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 野外作业 体力劳动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圭嘎拉高海拔隧道施工人员体力劳动强度评价 被引量:9
6
作者 郑鑫 郭春 +1 位作者 王欣 王帅帅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141-1146,共6页
为探究圭嘎拉高海拔隧道施工人员体力劳动强度水平,评价施工工序劳动强度,选择圭嘎拉隧道进口段(海拔4 300 m)及1~#斜井段(海拔4 560 m)的施工人员作为测试对象,分别测量不同工序下施工人员的生理指标(心率、血氧饱和度、耗氧量)。基于... 为探究圭嘎拉高海拔隧道施工人员体力劳动强度水平,评价施工工序劳动强度,选择圭嘎拉隧道进口段(海拔4 300 m)及1~#斜井段(海拔4 560 m)的施工人员作为测试对象,分别测量不同工序下施工人员的生理指标(心率、血氧饱和度、耗氧量)。基于耗氧量计算能量代谢率,进而计算各工序的劳动强度指数。结果表明:1)260 m的海拔高差造成的施工综合劳动强度指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二次衬砌钢筋绑扎是所测施工工序中劳动强度最大的工序,该工序下施工人员的心率、血氧饱和度和平均能量代谢率都出现超过卫生限值的情况,劳动强度指数达到35(极重);3)海拔为4 300~4 560 m时,隧道各施工工序劳动强度大部分为中度-极重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海拔隧道 体力劳动强度评价 心肺功能指标评价 劳动强度指数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发加工中的心率与体力劳动强度的研究综述 被引量:1
7
作者 侯晓林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16年第2期64-65,共2页
心率是用来描述心脏运动周期的专业术语,能够用来评价一个人的身体状况,因其测量方便、快捷,所以在工作中经常用来进行能量消耗以及劳动强度的分析与评估。因此心率测量以及有关能量的估算,更适于在手工作业相对集中的沙发加工过程中进... 心率是用来描述心脏运动周期的专业术语,能够用来评价一个人的身体状况,因其测量方便、快捷,所以在工作中经常用来进行能量消耗以及劳动强度的分析与评估。因此心率测量以及有关能量的估算,更适于在手工作业相对集中的沙发加工过程中进行体力劳动强度等级的相关研究。近年来心率的测量逐渐专业化,心率与能量之间的换算得到了优化,对于基于心率值的劳动强度等级划分也得到了相关的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率 沙发加工 能量 体力劳动强度等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工业体力劳动强度分析调查研究
8
作者 陶龙扣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1994年第3期28-30,共3页
为调查电子行业工人的体力劳动强度,对北京电子行业系统9个工厂的20个工种岗位的193名工人进行了调查测定,结果表明,体力劳动强度Ⅰ级的工种占85%;Ⅱ级的占15%。
关键词 体力劳动强度 劳动时间率 电子工业 工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行政处罚办法
9
《财会月刊》 1995年第3期65-65,共1页
第一条 为保证《劳动法》的贯彻实施,依法对违反《劳动法》行为进行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有关法律责任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以下简称劳动行政部门)依法对本行政区域内的企业、... 第一条 为保证《劳动法》的贯彻实施,依法对违反《劳动法》行为进行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有关法律责任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以下简称劳动行政部门)依法对本行政区域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简称用人单位)遵守劳动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违反《劳动法》行为的行政处罚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处罚 用人单位 劳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 女职工 劳动 劳动行政部门 责令改正 延长工作时间 体力劳动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5~2004年沈阳市城区居民糖尿病死亡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孙凯峰 杨妍 王芙蓉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48-349,共2页
关键词 城区居民 糖尿病 沈阳市 死亡分析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人民生活水平 体力劳动强度 心脑血管疾病 恶性肿瘤 死亡情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因视角下SLP/遗传算法集成模型车间布局优化 被引量:6
11
作者 贾佳 魏旭 +2 位作者 杨丹 宋昭君 闫梓威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61-164,168,共5页
为了解决车间优化布局的同时降低工人体力劳动强度,引入快速全身评估法,对作业人员的动作因素进行定量分析。综合性别,相对代谢率,物流因素建立人因视角下的车间布局优化模型并采用SLP/遗传算法集成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结合现场数据资... 为了解决车间优化布局的同时降低工人体力劳动强度,引入快速全身评估法,对作业人员的动作因素进行定量分析。综合性别,相对代谢率,物流因素建立人因视角下的车间布局优化模型并采用SLP/遗传算法集成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结合现场数据资料,利用SLP方法分析各作业单元得物流与非物流关系形成的初步优化方案,并用其替代由遗传算法随机生成的初始种群的部分染色体。减少了人的经验判断对初始车间设备布局方案的影响,提高了遗传算法的搜索效率与全局收敛性。以某高压真空断路器机箱车间为例,利用该模型进行布局优化设计,使得物流成本降低26.5%,工人累计疲劳指数降低1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间布局 体力劳动强度 遗传算法 人因视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椎转鼓过滤离心机分离榨油机油渣的生产试验 被引量:1
12
作者 温士谦 《中国油脂》 CAS 1981年第S1期352-357,共6页
从榨油机:榨出的毛油含有15~30%的饼渣,应即进行油、渣分离。分离出的饼渣送回蒸锅和榨油机进行重复蒸炒和压榨。分离后的毛油即可进行精炼处理。油、渣分离得愈好,即渣中含油和油中含渣愈少,愈有利于榨油和炼油操作。在老式榨油机的榨... 从榨油机:榨出的毛油含有15~30%的饼渣,应即进行油、渣分离。分离出的饼渣送回蒸锅和榨油机进行重复蒸炒和压榨。分离后的毛油即可进行精炼处理。油、渣分离得愈好,即渣中含油和油中含渣愈少,愈有利于榨油和炼油操作。在老式榨油机的榨笼下面设有淌油斜板和筛底滤油槽。毛油进入滤油槽后,粗渣留在槽的滤板上,以手工耙入回渣绞龙内,送回蒸锅掺入到新胚内。细渣随油流至毛油池。毛油池中仍能沉淀很多的细渣,采取人工挖出,不但体力劳动强度很大,尤其影响车间卫生。新型榨油机取消了滤油槽,全部油和渣以绞龙送至连续分渣用的澄油箱。采用这项设备虽可免去人工耙渣和减少挖渣的劳动强度,但因它是依靠自重筛滤和沉淀,效率较差,油中含渣和渣中含油都较高,尤其油渣长时间地浸泡在油内,影响毛油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鼓 精炼处理 滤板 绞龙 中含 体力劳动强度 浸出设备 蒸炒 池中 筛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体育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特定地位和作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黄捷荣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1987年第3期6-9,5,共5页
体育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起着积极的作用,为越来越多的事实所证明,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和理解。从国家体委有关部门到体育理论工作者,都在探索体育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承认体育的多元作用,承认体育对人的、社会的、心... 体育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起着积极的作用,为越来越多的事实所证明,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和理解。从国家体委有关部门到体育理论工作者,都在探索体育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承认体育的多元作用,承认体育对人的、社会的、心理等方面的价值。现代生产技术水平的日益发展和提高、日益现代化和科学化,恰恰与人们所从事的体力劳动强度与密度成反比,因而更加突出了体育对从事现代化技术操作的劳动者的特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劳务 体育运动 体育活动 国民经济发展 劳动 社会效益 经济效益 重要地位 体力劳动强度 社会劳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高应重视职业指导工作
14
作者 时先礼 《职教论坛》 1997年第5期25-25,共1页
职高应重视职业指导工作时先礼近日,笔者了解了几所职高的教学计划,几乎全开文化课、专业基础和专业技能课。多年的职教工作实践证明,这种安排,对于全面完成职教功能尚有欠缺,这是因为目前职高生中存在着:入学的盲目性。盲目产生... 职高应重视职业指导工作时先礼近日,笔者了解了几所职高的教学计划,几乎全开文化课、专业基础和专业技能课。多年的职教工作实践证明,这种安排,对于全面完成职教功能尚有欠缺,这是因为目前职高生中存在着:入学的盲目性。盲目产生的原因,一是由于当前一些地区和学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指导课 职业指导工作 职高 社会经济 学校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毕业生 职业教育 体力劳动强度 终身就业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