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43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化农业科技体制管理改革 推进兵团农业科研工作上新台阶
1
作者 田笑明 《新疆农垦科技》 2010年第2期16-18,共3页
1充分认识新形式下推进兵团农业科技体系管理改革的意义 农业是兵团的主导产业,是兵团经济的支柱和基础,经过50多年的发展,建立了专业比较齐全、布局相对合理、具有区域特征的农业研究与开发、技术推广、科技管理体系。兵团农业科... 1充分认识新形式下推进兵团农业科技体系管理改革的意义 农业是兵团的主导产业,是兵团经济的支柱和基础,经过50多年的发展,建立了专业比较齐全、布局相对合理、具有区域特征的农业研究与开发、技术推广、科技管理体系。兵团农业科研工作为支撑兵团农业规模化、现代化发展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研工作 农业科技 兵团经济 体制管理 改革 台阶 研究与开发 现代化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新形势下基层畜牧兽医站体制管理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克仲 赵发本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2年第6期89-91,共3页
畜牧行业的发展解决了肉制品和蛋奶制品的供应问题,而动物防疫事关畜牧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涉及到人民的健康利益。本文将基层畜牧兽医站体制管理的现状,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 新形势 基层畜牧兽医站 管理体制 优化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审计管理体制深化改革逻辑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周方舒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0-105,共6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坚持党中央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集中统一领导。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审计管理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目的就是加强党中央对审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文章运用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权力监督...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坚持党中央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集中统一领导。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审计管理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目的就是加强党中央对审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文章运用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权力监督思想等阐释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审计管理体制深化改革的理论逻辑,从审计的政治属性、政治定位以及政治功能进行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审计管理体制深化改革的政治逻辑分析。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审计管理体制改革既是新时代治国理政在审计领域的重要制度成果,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制度新的飞跃。审计管理体制的系统性、整体性重构,意味着我们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审计之路:政党主导型审计管理体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治国理政 政党主导型 审计管理体制 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 深化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有林管理体制转型对林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影响机制 被引量:1
4
作者 朱洪革 赵梦涵 张少鹏 《林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07-221,共15页
【目的】探究国有林管理体制转型对林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影响机制,为优化国有林管理政策、促进林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方法】基于2010—2021年东北国有林区87家国有森工企业面板数据,运用熵值法测算林业新质生产力水平,采用多期双... 【目的】探究国有林管理体制转型对林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影响机制,为优化国有林管理政策、促进林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方法】基于2010—2021年东北国有林区87家国有森工企业面板数据,运用熵值法测算林业新质生产力水平,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多期DID模型)、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模型(PSM-DID模型)和中介机制检验模型,量化分析国有林管理体制转型对林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1)东北国有林区87家国有森工企业林业新质生产力指数从2010年的0.0558升至2021年的0.0907,基本保持增长趋势;2)国有林管理体制转型对林业新质生产力发展具有显著正向影响;3)国有林管理体制转型对不同森工集团林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影响存在显著异质性,在内蒙古森工集团和大兴安岭林业集团表现出显著正向影响,在伊春森工集团因管理体制变动表现出显著负向影响;4)环境信息披露度以及资源优化与效率提升是国有林管理体制转型推动林业新质生产力提升的主要途径。【结论】为进一步提升林业新质生产力,应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制定差异化政策,强化环境信息披露度,推动资源优化与效率提升,并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和配套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林管理体制转型 林业新质生产力 环境信息披露度 资源优化与效率提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完善我国竞技体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学理支撑与战略指向
5
作者 吕万刚 罗亮 +2 位作者 伍艺昭 李晓蝶 黄钰晨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8,共8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完善竞技体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明确要求,助推体育强国建设。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与逻辑分析等方法,分析改革完善我国竞技体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时代境遇、理论支点,并提出改革方略。研究认为:...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完善竞技体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明确要求,助推体育强国建设。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与逻辑分析等方法,分析改革完善我国竞技体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时代境遇、理论支点,并提出改革方略。研究认为:国家战略转型、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变、全球体育治理体系变革以及数字技术革命等构成了改革完善竞技体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时代境遇;系统论视域下的结构功能适配需求、公共治理理论下的多元共治趋势、制度变迁理论中适应性效率价值追求以及资源依赖理论下资源配置的整合优化,是改革完善竞技体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理论支点;提出推动新型举国体制与市场机制的深度融合、完善多元主体协同共治的治理体系、优化竞技体育项目布局的管理模式、释放竞技体育改革发展的内生动力、厚植竞技体育改革发展的多元保障的改革方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竞技体育 体育改革 管理体制 运行机制 新型举国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债管理体制改革与企业劳动雇佣
6
作者 曹策 李逸飞 楚尔鸣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2-136,共15页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已成为保障民生和维持社会经济稳定运行的首要政策目标。把2015年开始的地方债管理体制改革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基于2010—2019年上市公司数据,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法评估了地方债管理体制改革对企业劳动雇佣的影响。...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已成为保障民生和维持社会经济稳定运行的首要政策目标。把2015年开始的地方债管理体制改革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基于2010—2019年上市公司数据,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法评估了地方债管理体制改革对企业劳动雇佣的影响。研究发现:地方债管理体制改革显著增加了企业的劳动雇佣,该结论经过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成立。机制分析表明,地方债管理体制改革缓解了企业融资约束,主要通过产出规模效应和投资互补效应促进企业劳动雇佣增加,且产出规模效应的影响更大。异质性分析表明,对于融资约束大、劳动密集度高的企业以及所在城市地方债规模较大和营商环境较好的企业,地方债管理体制改革对劳动雇佣影响更大。研究结论为地方债管理体制改革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影响企业劳动雇佣提供了新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债管理体制 企业劳动雇佣 融资约束 双重差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财政管理体制与中国地方公共服务均衡保障:研究状况及未来展望
7
作者 卢盛峰 黄坤 《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0-87,共8页
近些年来,地方公共服务均衡保障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党的二十大报告及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中也都强调要“增强基本公共服务均衡性和可及性”。而如何更好地理顺多级政府间的财政管理关系,完善和做好激励设计,充分发挥好“... 近些年来,地方公共服务均衡保障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党的二十大报告及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中也都强调要“增强基本公共服务均衡性和可及性”。而如何更好地理顺多级政府间的财政管理关系,完善和做好激励设计,充分发挥好“上级政府”和“地方政府”在公共服务供给中的两个积极性,对于保障公共服务的均衡性和可及性供给尤为重要。本文将从财政管理体制角度切入,对中国地方公共服务均衡保障的相关理论文献进行梳理。研究发现:第一,中国地方公共服务供给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和城乡差异,特别是教育、医疗公共服务供给不均衡问题尤为突出;第二,财政分权体制、地方政府的晋升激励及财政支出结构等因素是导致地方公共服务供给失衡的重要原因;第三,增加公共支出、提高转移支付、推进户籍改革、鼓励政府购买服务等公共政策都有助于改善地方公共服务供给状况;第四,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政府间财政关系的优化设计等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措施对地方公共服务供给的均衡性和可及性具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管理体制 公共服务均衡 财政分权 晋升激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统合:县域应急管理体制改革的行动逻辑——以L县应急管理体制改革为例
8
作者 任群委 马宝成 《行政管理改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6-45,共10页
大安全大应急框架的提出,为分析应急管理体制改革提供了系统性统合的分析新视角。基于该视角对L县应急管理体制改革实践分析发现,L县通过建立应急管理机构、应急“一张网”联动与集中指挥权、战时集中办公与平时阵地角色等融合、制度与... 大安全大应急框架的提出,为分析应急管理体制改革提供了系统性统合的分析新视角。基于该视角对L县应急管理体制改革实践分析发现,L县通过建立应急管理机构、应急“一张网”联动与集中指挥权、战时集中办公与平时阵地角色等融合、制度与技术赋能网格化管理等改革举措,实现了灾种、主体、过程和资源的有效统合,缓解了县域有限应急资源同突发事件有效处置之间的张力。鉴于L县应急管理体制改革存在的风险治理工作质效不足、应急资源的统筹空间和统合成效有限以及多重改革“堕距”等问题。我国需要坚持平战结合、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相统一、开放性统合等原则,高度警惕“木桶效应”,加快健全县级应急管理领导协同体制、综合运用多种统合手段、兼顾政府内部和外部的统合,统筹推进县域统合型应急管理体制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统合 应急管理体制 改革 行动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管理体制:演进逻辑、关键问题与改革取向
9
作者 王志文 张瑞林 《中国体育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9-76,共8页
管理体制是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改革的重点与难点。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管理体制历经政会同构的行政型、“中心+协会”的事业型和深化改革下的混合型3个阶段,体现为体育社会化改革、强制性制度变迁、管理职责分权、利益动态平衡的逻辑。... 管理体制是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改革的重点与难点。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管理体制历经政会同构的行政型、“中心+协会”的事业型和深化改革下的混合型3个阶段,体现为体育社会化改革、强制性制度变迁、管理职责分权、利益动态平衡的逻辑。进一步深化改革需处理好:适应新型举国体制、契合组织特殊属性、平衡放权与监管尺度、理清协会与中心关系和用好枢纽型组织五大问题。立足体育改革新形势,根据国家任务重要度与行业资源集聚度,分类提出协会管理体制的组织架构。国家任务-资源富有型协会应完善中心与协会协同共治模式,国家任务-资源贫乏型协会应健全中心管与协会办模式,常规任务-资源富有型协会应构建中心专职监管协会模式,常规任务-资源贫乏型协会应探索独立负责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管理 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 管理体制 体育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中后期内蒙古东部地区二元管理体制的协同与整合--以社会治理为中心的考察
10
作者 夏文超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3-118,共6页
清朝在内蒙古地区建立了盟旗制度,又设置了府厅县等内地的行政建制,从而形成了二元管理体制。为解决当地社会治理中的体制冲突交叉问题,在卓索图、昭乌达两盟,清廷派出理藩院理事司员,负责蒙古与民人控诉案件的审理及税收管理,完善了当... 清朝在内蒙古地区建立了盟旗制度,又设置了府厅县等内地的行政建制,从而形成了二元管理体制。为解决当地社会治理中的体制冲突交叉问题,在卓索图、昭乌达两盟,清廷派出理藩院理事司员,负责蒙古与民人控诉案件的审理及税收管理,完善了当地的社会管理制度。而在哲里木盟,由东三省驻防将军衙门及盛京刑部负责相关案件的审理,同时设立地局管理蒙旗土地租佃,地局的运行实现了盟、旗、厅县(州府)等各方权力的协同整合。在清末国家近代化转型背景下,地局也在二元体制变革过程中扮演了一定的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内蒙古东部 二元管理体制 社会治理 地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与实践探索
11
作者 邓华亮 《河北农业》 2025年第3期44-45,共2页
小型水利工程作为农村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农业灌溉、防洪排涝、农村供水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长期以来,由于管理体制不健全、产权不明晰、资金不足等问题,小型水利工程的管理和维护面临诸多挑战。为了推动小... 小型水利工程作为农村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农业灌溉、防洪排涝、农村供水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长期以来,由于管理体制不健全、产权不明晰、资金不足等问题,小型水利工程的管理和维护面临诸多挑战。为了推动小型水利工程持续健康发展,必须深化管理体制改革,探索和实践有效的管理策略。因此,本文以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与实践为方向进行研究,旨在找寻有效的实践策略,进一步发挥出小型水利工程的效果,为我国农业发展带来益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型水利工程 管理体制 管理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统筹视角下长江流域管理体制困境纾解
12
作者 黄江曼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5年第2期55-61,共7页
长江流域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场域。随着协同治理理论的广泛运用,我国长江流域管理体制历经多个阶段演变,在统筹视角下建立了流域协调机制。然而与黄河流域统筹协调机制进行对比,其管理体制发展仍面临多重挑战,包括管理体制建设未... 长江流域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场域。随着协同治理理论的广泛运用,我国长江流域管理体制历经多个阶段演变,在统筹视角下建立了流域协调机制。然而与黄河流域统筹协调机制进行对比,其管理体制发展仍面临多重挑战,包括管理体制建设未贯彻“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原则,要素间、区域间管理体制的统筹发展仍陷条块分割等问题。对此,有必要出台专门的流域管理立法,增强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的法治化;在明确流域管理体制优化方向的基础上,纵向上分阶段完善流域全要素管理体制建设,横向上明确地方协调机构之间的职能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流域协调机制 流域管理体制 统筹视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审计管理体制改革能抑制地方国有 企业金融资产配置吗? 被引量:2
13
作者 窦炜 赵蕾 马莉莉 《审计与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21,共11页
以2015年末我国实施的省以下审计机关人财物管理试点改革作为准自然实验,选取2011—2020年A股地方国有企业为研究样本,利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地方审计管理体制改革对地方国有企业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地方审计管理体制... 以2015年末我国实施的省以下审计机关人财物管理试点改革作为准自然实验,选取2011—2020年A股地方国有企业为研究样本,利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地方审计管理体制改革对地方国有企业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地方审计管理体制改革有效抑制了地方国有企业金融资产配置规模。区分金融资产类别后研究发现,地方审计管理体制改革对企业显性金融资产规模的抑制效果较明显,但与隐性金融资产配置规模间无明显相关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当地方审计管理体制改革力度以及地方审计机关的审计强度越大时,政府审计对企业金融资产配置的抑制作用越明显。机制分析发现,地方审计管理体制改革通过规范政府干预缩减了地方国有企业显性金融资产配置规模,且在财政压力较大的地区这一抑制效果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审计管理体制改革 金融资产配置 隐性金融资产 政府审计 政府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体制改革与企业ESG表现——基于双重机器学习模型的因果推断 被引量:1
14
作者 卢盛峰 郭珈汝 黄坤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76-88,共13页
促进企业在环境、社会和治理(ESG)方面的积极实践对推动可持续发展和提升社会责任意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11—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采用双重机器学习模型研究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体制改革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 促进企业在环境、社会和治理(ESG)方面的积极实践对推动可持续发展和提升社会责任意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11—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采用双重机器学习模型研究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体制改革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体制改革显著提升企业ESG表现。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体制改革效果对金融发展程度高的地区、数字化转型程度高的企业和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高的企业的影响更为显著。机制分析结果表明,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体制改革主要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减轻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和防止企业过度金融化等路径提升企业ESG表现。本文的研究不仅丰富了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体制改革对企业微观层面ESG表现影响的文献,而且为政策制定者和企业管理者分别提供了优化债务管理和提升企业ESG表现的实证依据,对于理解和应对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体制改革 企业ESG表现 双重机器学习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地方审计管理体制的优化路径
15
作者 王扩建 戴笑源 《财会通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118-124,共7页
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审计职能的发挥至关重要,而地方审计管理体制是审计功能实现的基础。为更好发挥审计在推进党的自我革命中的独特作用,本文以中国式现代化对地方审计管理体制的需求入手,提出地方审计管理体制... 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审计职能的发挥至关重要,而地方审计管理体制是审计功能实现的基础。为更好发挥审计在推进党的自我革命中的独特作用,本文以中国式现代化对地方审计管理体制的需求入手,提出地方审计管理体制运行中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审计全覆盖和审计现代化三重逻辑。而现行地方审计管理体制存在主体分散、项目管理低效、审计整改问责和审计体系缺陷等挑战,可以通过主体优化、项目优化、功能优化等地方审计管理体制路径,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地方审计管理体制 审计监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流域控制性水利工程管理体制优化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肖洵 谭超 +3 位作者 黄本胜 罗志发 张世发 李宁宁 《水利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2-108,共7页
针对流域控制性水利工程存在管理主体多样、政府职能“缺位”、流域管理机构统筹监管能力不足等问题,为理顺流域控制性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在文献调研基础上提出了流域控制性水利工程定义,梳理确定了广东省流域控制性水利工程名录,提出了... 针对流域控制性水利工程存在管理主体多样、政府职能“缺位”、流域管理机构统筹监管能力不足等问题,为理顺流域控制性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在文献调研基础上提出了流域控制性水利工程定义,梳理确定了广东省流域控制性水利工程名录,提出了省级流域控制性水利工程的5项条件,并结合国内外流域控制性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建立的经验,提出了优化广东省流域控制性水利工程管理体制的具体措施。研究结果表明:广东省有新丰江水库等流域控制性水利工程22宗,其中应纳入省级管理的省级流域控制性水利工程有15宗,流域控制性水利工程应按照提出的分级管理、统筹调度、协同运维的管理模式加强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控制性水利工程 多目标管理 管理体制 分级管理 广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审计管理体制改革与国有企业韧性——基于组建党委审计委员会的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6
17
作者 郭檬楠 宋鑫伟 李娜 《审计与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共9页
基于组建党委审计委员会这一准自然实验,以2007—2022年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为样本,构建多期DID模型实证检验审计管理体制改革对国有企业韧性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以组建党委审计委员会为重要举措的审计管理体制改革显著提高了... 基于组建党委审计委员会这一准自然实验,以2007—2022年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为样本,构建多期DID模型实证检验审计管理体制改革对国有企业韧性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以组建党委审计委员会为重要举措的审计管理体制改革显著提高了国有企业韧性。影响机制检验发现,审计管理体制改革可以通过提高国家审计质量和国有企业劳动生产率、降低国有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等路径提升国有企业韧性。调节效应检验发现,宏观层面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创新能力以及微观层面的企业数字化转型和资源配置效率能够显著增强审计管理体制改革对国有企业韧性的促进效应。研究结论对于厘清组建党委审计委员会的微观治理效应、激发国有企业审计监督效能、提高国有企业韧性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计管理体制改革 党委审计委员会 国家审计 国有企业韧性 审计监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策体制视角下中国社会组织管理体制的变迁逻辑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健 佟育霖 宋丽朱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7-107,共11页
随着高质量发展成为新时代中国经济社会的鲜明主题,社会组织管理体制在经历“放开与收紧”的政策调整后面临新抉择。基于政策体制理论,结合多份政策文本与社会组织管理部门的深度访谈,试图分析社会组织管理体制的变迁逻辑。研究发现:(1... 随着高质量发展成为新时代中国经济社会的鲜明主题,社会组织管理体制在经历“放开与收紧”的政策调整后面临新抉择。基于政策体制理论,结合多份政策文本与社会组织管理部门的深度访谈,试图分析社会组织管理体制的变迁逻辑。研究发现:(1)我国社会组织管理体制尚未理顺核心理念、制度安排与利益支持等政策体制要素关系,限制了各政策子系统制度过程的有效参与。(2)政策体制强度是推动社会组织管理体制变迁的重要因素,政策合法性和政策一致性较低提供了不同阶段政策体制弱化的相关证据。(3)中央层面的稳定政治承诺通过“强政策”影响政策持久性进而维系“弱体制”均衡,而一旦这种政治承诺发生变化,社会组织管理体制将面临变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体制 社会组织管理体制 双重管理 直接登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债管理体制改革如何影响共同富裕?——基于地方财政收支行为视角 被引量:3
19
作者 宗庆莹 蔡文浩 《南方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2-65,共24页
科学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坚实基础。文章以2010—2021年中国270个地级市年度数据为样本,利用新《预算法》正式施行这一外生政策冲击构造准自然实验,深入探析地方债管理体制改革对共同富裕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 科学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坚实基础。文章以2010—2021年中国270个地级市年度数据为样本,利用新《预算法》正式施行这一外生政策冲击构造准自然实验,深入探析地方债管理体制改革对共同富裕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地方债管理体制改革可有效驱动共同富裕,该结论在经过平行趋势检验、安慰剂检验等一系列稳健性测试后依然成立;进一步机制分析表明,地方债管理体制改革在改善地方政府财政收支行为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可通过增强其民生性支出偏向、提升合理化税收努力和强化预算约束刚性,显著提升地方政府的财政运行和公共支出效率,进而有力推动共同富裕进程;异质性分析表明,地方债管理体制改革对共同富裕的助推效应仅存在于中西部地区和行政等级较低的样本组中,当上级政府相对高效时,该推动作用则更为突出。地方债管理体制改革后,地方政府的价值理性及行政效能得以明显提升,文章的研究不仅揭示了地方政府债务治理的收入分配效应,也为厘清政府与市场边界、推动高质量发展中的共同富裕提供了政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债管理体制改革 共同富裕 新《预算法》 收入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基斯坦情报管理体制改革的演进与成效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吴文聪 王娟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16,共7页
[研究目的]作为南亚重要国家和中国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巴基斯坦对中国的国家安全和发展至关重要。基于巴基斯坦严峻的恐怖主义形势,其情报管理体制改革的成效关乎情报协调与反恐效果,对维护中国在巴基斯坦海外利益十分关键。[研究方法... [研究目的]作为南亚重要国家和中国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巴基斯坦对中国的国家安全和发展至关重要。基于巴基斯坦严峻的恐怖主义形势,其情报管理体制改革的成效关乎情报协调与反恐效果,对维护中国在巴基斯坦海外利益十分关键。[研究方法]根据相关历史资料、官方文献和法规文件,对巴基斯坦情报体系的演进历程进行系统梳理,并结合情报管理体制的相关理论与巴基斯坦的具体实践,分析其情报管理体制改革的内容与成效。[研究结论]研究表明,虽然巴基斯坦情报管理体制改革在分散型与集中型之间反复,但协调型仍是其努力方向。然而,由于政局的动荡影响情报改革延续、三军情报局的强势抑制协调意愿、情报机构的繁杂增加协调难度等困境,巴基斯坦短期内难以实现协调型情报管理体制的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基斯坦 情报管理体制 情报协调 三军情报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