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中国式“荷兰病”与中国收入分配问题研究
被引量:1
- 1
-
-
作者
龚秀国
-
机构
四川大学经济学院国际经济学
-
出处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35-41,共7页
-
基金
龚秀国主持的2008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08BJL001)“中国式荷兰病的理论与政策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
-
文摘
本文从来源于入世后外向型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繁荣的中国式"荷兰病"理论出发,对中国式荷兰病通过体制惰性效应、人民币汇率效应、资源转移效应等对中国收入分配问题的诸多影响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实证分析。分析发现,在"体制惰性效应"等影响下,中国"国富民穷"、东西部差距以及城乡差距问题日益恶化;但在"人民币汇率效应"作用下,东西部差距存在明显减缓趋势。文章最后建议加快城乡统筹发展步伐,积极推行改善民生和扩大内需的财政税收体制改革,适时扩大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从而确保中国经济增长方式顺利转变,以及社会经济健康、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
关键词
荷兰病
收入分配
体制惰性效应
人民币汇率效应
资源转移效应
-
分类号
F124.7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
-
题名中国式“荷兰病”与中国财政收支政策研究
- 2
-
-
作者
龚秀国
-
机构
四川大学经济学院
-
出处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5-49,共5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8BJL001)
-
文摘
从来源于入世后外向型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繁荣的中国式"荷兰病"理论出发,分析中国式荷兰病通过"体制惰性效应"对中国财政收支体制与财政收支政策的诸多影响。研究发现,在中国财政收支状况改善的同时,不仅我国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明显恶化,而且社会财富加速向公共部门集中,"国富民穷"现象突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受到较大制约。因此,应及时对个人、企业进行实质性减税,积极扩大政府公共服务范围及领域,增加环境保护、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教育、科学技术以及农业的财政支出比重,进一步规范中央与地方政府的财政税收权利与义务,从而确保中国经济健康、稳定与可持续发展。
-
关键词
荷兰病
体制惰性效应
财政收入
财政支出
财政政策
-
Keywords
Dutch disease
Institutional inertia e{{ect
Government revenues
Government expenditures
Fiscal policy
-
分类号
F810.41
[经济管理—财政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