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县域体制刚性化背景下基层行政调适机制的转变与重塑
被引量:
1
1
作者
刘天文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4-45,共12页
近年来,随着县域体制的运转日益刚性化,如何重塑基层体制韧性,赋予其自主空间,成为基层治理现代化转型必须面对的难题。基于政府行为视角,对X乡、G街道和L镇三地的政府调适行为进行分析发现,基层政府在体制刚性约束下开始转向通过行政...
近年来,随着县域体制的运转日益刚性化,如何重塑基层体制韧性,赋予其自主空间,成为基层治理现代化转型必须面对的难题。基于政府行为视角,对X乡、G街道和L镇三地的政府调适行为进行分析发现,基层政府在体制刚性约束下开始转向通过行政扩张、市场购买和社会联结等“向外借力”机制化解体制困境,其内在逻辑是通过“行政外包”“行政吸纳”将体制内的任务压力向外转移。这一外部调适机制的形成,推动了基层行政调适结构从单维度向多维度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治理
体制刚性化
调适机制
向外借力
韧性重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行政借道社会:基层治理创新中的政府调适行为研究--基于Z省S区的经验案例分析
被引量:
8
2
作者
刘天文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6-79,共14页
在一个现代化快速转型的国家,政府调适能力是保证基层治理体制稳定运行的必然要求。近年来,随着基层治理体系规范化的不断推进,基层问责的强化以及创新压力的增大,基层治理正面临体制刚性化的转型困境,基层行政体制内部的调适空间也在...
在一个现代化快速转型的国家,政府调适能力是保证基层治理体制稳定运行的必然要求。近年来,随着基层治理体系规范化的不断推进,基层问责的强化以及创新压力的增大,基层治理正面临体制刚性化的转型困境,基层行政体制内部的调适空间也在逐渐缩小。为了化解科层体制压力、再造自主行政空间,基层政府会主动突破行政科层体系边界与社会组织展开“策略性合作”,通过“行政借道社会”强化自身的调适能力。“行政借道社会”是基层政府做出的一种新型外部调适行为,其不仅超越了以往的“策略主义”“共谋”“避责”“工作机制创新”等的理论解释框架,还深化了政社关系中的嵌入性视角,是重新认识基层治理体制保持弹性和适应性的重要切入点。为此,应该积极透过“行政借道社会”的复杂实践过程与机制的阐释分析,拓展基层政府调适能力下体制弹性与适应性维持的中国经验和理论命题,同时为当前实现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方法论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政府
体制刚性化
调适行为
政社互动
借道机制
嵌入理论
治理现代
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县域体制刚性化背景下基层行政调适机制的转变与重塑
被引量:
1
1
作者
刘天文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与国家治理研究院
出处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4-45,共12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县乡治理现代化的制度架构与运行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3&ZD139)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72批面上项目“村庄改造中的风险生产与韧性治理研究”(项目编号:2022M721295)。
文摘
近年来,随着县域体制的运转日益刚性化,如何重塑基层体制韧性,赋予其自主空间,成为基层治理现代化转型必须面对的难题。基于政府行为视角,对X乡、G街道和L镇三地的政府调适行为进行分析发现,基层政府在体制刚性约束下开始转向通过行政扩张、市场购买和社会联结等“向外借力”机制化解体制困境,其内在逻辑是通过“行政外包”“行政吸纳”将体制内的任务压力向外转移。这一外部调适机制的形成,推动了基层行政调适结构从单维度向多维度的转变。
关键词
县域治理
体制刚性化
调适机制
向外借力
韧性重塑
Keywords
County governance
System rigidity
Adaptation mechanism
Borrowing external forces
Resilience reinvented
分类号
D630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行政借道社会:基层治理创新中的政府调适行为研究--基于Z省S区的经验案例分析
被引量:
8
2
作者
刘天文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
出处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6-79,共14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县乡治理现代化的制度架构与运行机制研究”(23&ZD139),项目负责人:徐勇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72批面上项目“村庄改造中的风险生产与韧性治理研究”(2022M721295),项目负责人:金江峰。
文摘
在一个现代化快速转型的国家,政府调适能力是保证基层治理体制稳定运行的必然要求。近年来,随着基层治理体系规范化的不断推进,基层问责的强化以及创新压力的增大,基层治理正面临体制刚性化的转型困境,基层行政体制内部的调适空间也在逐渐缩小。为了化解科层体制压力、再造自主行政空间,基层政府会主动突破行政科层体系边界与社会组织展开“策略性合作”,通过“行政借道社会”强化自身的调适能力。“行政借道社会”是基层政府做出的一种新型外部调适行为,其不仅超越了以往的“策略主义”“共谋”“避责”“工作机制创新”等的理论解释框架,还深化了政社关系中的嵌入性视角,是重新认识基层治理体制保持弹性和适应性的重要切入点。为此,应该积极透过“行政借道社会”的复杂实践过程与机制的阐释分析,拓展基层政府调适能力下体制弹性与适应性维持的中国经验和理论命题,同时为当前实现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方法论启示。
关键词
基层政府
体制刚性化
调适行为
政社互动
借道机制
嵌入理论
治理现代
化
Keywords
grassroots government
system rigidity
adjustment behavior
government-society interaction
piggybackingmechanism
embeddedness theory
governance modernization
分类号
D630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县域体制刚性化背景下基层行政调适机制的转变与重塑
刘天文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行政借道社会:基层治理创新中的政府调适行为研究--基于Z省S区的经验案例分析
刘天文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