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磁耦合谐振无线能量传输系统头部植入线圈对人体头部电磁辐射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赵军 徐桂芝 +2 位作者 张超 李烜 李少充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49-654,共6页
磁耦合谐振无线能量传输(Witricity)是一种新的无线能量传输技术,利用电磁耦合谐振原理实现中距离的电能无线传输,可定向传输能量,并且不受中间障碍物的影响,在体内植入器件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本研究设计制作了一种适用于植入器... 磁耦合谐振无线能量传输(Witricity)是一种新的无线能量传输技术,利用电磁耦合谐振原理实现中距离的电能无线传输,可定向传输能量,并且不受中间障碍物的影响,在体内植入器件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本研究设计制作了一种适用于植入器件的小尺寸无线能量传输系统,通过MIMICS及HFSS软件分别建立人体头部三维数值模型以及体内植入线圈模型,应用时域有限差分(FDTD)方法,通过XFDTD软件计算头部比吸收率(SAR)及电场磁场强度。结果表明,应用Witricity技术对头部植入器件进行能量传输,人体头部10 gSAR平均值为9.262 7×10-6W/kg,电场磁场强度均方根最大值分别为4.64 V/m和0.057 A/m,均低于国际非电离辐射防护委员会(ICNIRP)制定的安全限值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耦合谐振 无线能量传输 体内植入器件 时域有限差分(FDTD) 比吸收率(S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itricity系统对作用于人体胸腔电磁环境的研究(英文) 被引量:2
2
作者 赵军 杨新生 +1 位作者 徐桂芝 李阳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200-203,共4页
磁耦合谐振无线能量传输(Witricity)是2007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提出的一种新的无线能量传输技术。该技术利用电磁耦合谐振原理实现了中距离的电能无线传输,由于其可以定向传输能量,并且不受中间障碍物的影响,所以在体内植入器件领... 磁耦合谐振无线能量传输(Witricity)是2007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提出的一种新的无线能量传输技术。该技术利用电磁耦合谐振原理实现了中距离的电能无线传输,由于其可以定向传输能量,并且不受中间障碍物的影响,所以在体内植入器件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本文设计制作出一种适用于植入器件的小尺寸无线能量传输系统,应用时域有限差分(FDTD)方法计算头部比吸收率(SAR)。结果表明,应用Witricity技术对胸腔植入器件进行能量传输,人体胸腔1g及10g SAR最大值分别为0.454 3W/kg和1.072 9W/kg,均低于国际非电离辐射防护委员会(ICNIRP)制定的安全限值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耦合谐振 体内植入器件 时域有限差分 比吸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小尺寸磁谐振耦合无线能量传输系统的实验研究(英文) 被引量:7
3
作者 杨新生 赵军 +3 位作者 徐桂芝 李煊 李伟 李阳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3-17,共5页
随着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小型家用电器、体内植入器件等电子设备得到广泛应用。但能量供应问题制约了设备的发展,尤其是体内植入器件,电池的续航问题未得到有效的解决。磁耦合谐振无线能量传输技术作为一种新的无线能量传输方式,能够... 随着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小型家用电器、体内植入器件等电子设备得到广泛应用。但能量供应问题制约了设备的发展,尤其是体内植入器件,电池的续航问题未得到有效的解决。磁耦合谐振无线能量传输技术作为一种新的无线能量传输方式,能够实现中距离传输电能,可解决上述问题。本文应用Ansoft软件对磁耦合谐振系统工作时的电场分布进行仿真分析,同时将系统放置于空气、模拟人体组织液、新鲜猪肉中进行实验,对系统传输效率进行实验研究。实验表明系统可以在上述环境中满足体内植入器件等用电设备的供电需求,能有效解决植入器件的能量续航问题,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传输 体内植入器件 磁耦合谐振 小型谐振器 传输效率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