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甲状腺全麻术后体位综合征的预防性护理干预 被引量:37
1
作者 褚彦香 熊欢 +1 位作者 郭敏 杨婷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22期25-26,共2页
目的探讨预防性护理干预降低甲状腺患者全麻术后体位综合征发生率的作用。方法将2015年6-8月收治我科的89例甲状腺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9-10月89例作为干预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由专项干预小组对甲状腺全麻术后体位综合... 目的探讨预防性护理干预降低甲状腺患者全麻术后体位综合征发生率的作用。方法将2015年6-8月收治我科的89例甲状腺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9-10月89例作为干预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由专项干预小组对甲状腺全麻术后体位综合征的原因进行调查,制定计划并实施相关措施,如规范术前体位训练并督导、改良术后体位等。结果干预组患者术后6h内恶心、呕吐、头痛、颈椎疼痛、腰肌酸痛、切口疼痛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甲状腺患者术前规范落实体位训练以及术后采取改良体位,有利于降低患者术后体位综合征的发生率,有利于切口引流,从而提高患者术后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手术 体位综合征 改良体位 预防性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托洛尔与伊伐布雷定对老年患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直立性心动过速综合征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关晓楠 刘文婷 +7 位作者 黄雯 马桂伶 胡玫 齐丹 宗敏 赵华 李飞鸥 张建军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80-283,共4页
目的 探讨美托洛尔与伊伐布雷定对老年患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直立性心动过速综合征(POTS)疗效的差异。方法 纳入2022年12月1日至2023年1月31日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心内科就诊并诊断为POTS的患者110例,按治疗药物不同分为美... 目的 探讨美托洛尔与伊伐布雷定对老年患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直立性心动过速综合征(POTS)疗效的差异。方法 纳入2022年12月1日至2023年1月31日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心内科就诊并诊断为POTS的患者110例,按治疗药物不同分为美托洛尔组62例和伊伐布雷定组48例。比较2组治疗第28天门诊复诊静息心率、直立10 min心率、症状消失率、住院治疗率及病死率。结果 2组第28天门诊复诊静息心率、直立10 min心率均低于初诊(P<0.01);美托洛尔组与伊伐布雷定组第28天门诊复诊静息心率、直立10 min心率比较无显著差异[(71.0±7.0)次/min vs(72.1±7.0)次/min,P=0.401;(76.5±7.2)次/min vs(77.4±7.6)次/min,P=0.573]。美托洛尔组与伊伐布雷定组症状消失率、住院治疗率、病死率比较无显著差异(88.7%vs 89.6%,3.2%vs 2.1%,0%vs 0%,P>0.05)。结论 美托洛尔和伊伐布雷定均可有效治疗老年患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PO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美托洛尔 伊伐布雷定 心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铁在鉴别儿童血管迷走性晕厥和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中的意义 被引量:22
3
作者 李佳蔚 张清友 +2 位作者 高洁 金红芳 杜军保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23-927,共5页
目的:分析血清铁在儿童血管迷走性晕厥(vasovagal syncope,VVS)和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postural orthostatic tachycardia syndrome,POTS)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2009年8月至2012年9月间就诊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晕厥专业... 目的:分析血清铁在儿童血管迷走性晕厥(vasovagal syncope,VVS)和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postural orthostatic tachycardia syndrome,POTS)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2009年8月至2012年9月间就诊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晕厥专业门诊或住院的年龄4~17岁的患儿共57例,其中确诊为POTS的患儿40例,VVS患儿17例。采用血清铁及其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不同血清铁值对鉴别儿童VVS和POTS的预测价值。结果:POTS患儿血清铁值中位数为17.4 μmol/L(四分位数间距13.5~21.8 μmol/L),VVS患儿血清铁值中位数为8.9 μmol/L(四分位数间距7.5~17.6 μmol/L),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血清铁11.8 μmol/L作为界值对VVS和POTS患儿进行鉴别的灵敏度为92.5%,特异度为64.7%。结论:血清铁可能作为临床上鉴别VVS和POTS的初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晕厥 血管迷走神经性 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 诊断 鉴别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受体阻滞剂联合口服生理盐水治疗儿童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疗效分析 被引量:17
4
作者 张清友 杜军保 王喻丽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57-360,共4页
目的探讨β-受体阻滞剂联合生理盐水对儿童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postural orthostatic tachy-cardia syndrome,POTS)的治疗作用。方法对经过直立倾斜试验(head-up tilt test,HUT)确诊的30例POTS患儿分为对照组(10例)及治疗组(20例),对... 目的探讨β-受体阻滞剂联合生理盐水对儿童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postural orthostatic tachy-cardia syndrome,POTS)的治疗作用。方法对经过直立倾斜试验(head-up tilt test,HUT)确诊的30例POTS患儿分为对照组(10例)及治疗组(20例),对照组给予健康教育及生理盐水250ml,bid治疗;治疗组给予健康教育、口服生理盐水以及美托洛尔1mg/(kg·d)。随访3个月后患儿的症状改善情况及在HUT过程中血流动力学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症状评分及在HUT过程中的心率、血压改变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患儿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0%vs40%,P<0.05),治疗组患儿治疗后的症状评分及在HUT过程中心率增加的程度较治疗前的基础值均有显著降低[分别为8.20±4.69vs4.70±3.93,P<0.05及(40.35±13.92)次/min vs(27.30±10.18)次/min,P<0.01];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在HUT过程中心率增加的程度也显著降低[(27.30±10.18)次/min vs(38.80±11.69)次/min,P<0.05]。长期随访过程中的治疗组患儿疗效稳定,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β-受体阻滞剂联合口服生理盐水可有效地治疗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托洛尔 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儿童血浆尾加压素Ⅱ和儿茶酚胺抑素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9
5
作者 廖莹 杜军保 +1 位作者 唐朝枢 金红芳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36-439,共4页
目的:通过检测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postural orthostatic tachycardia syndrome,POTS)患儿心血管活性肽含量的变化,探索其发病机制。方法:采用临床对照研究的方法,POTS组为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门诊就诊的POTS儿童46例(平均12.1... 目的:通过检测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postural orthostatic tachycardia syndrome,POTS)患儿心血管活性肽含量的变化,探索其发病机制。方法:采用临床对照研究的方法,POTS组为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门诊就诊的POTS儿童46例(平均12.1±2.8岁),对照组为健康儿童20例(平均11.5±3.6岁),采用酶免疫法测定血浆尾加压素Ⅱ(urotensinⅡ,UII)及儿茶酚胺抑素(catestatin,Cs)浓度,分析POTS组患儿血管活性肽含量的变化及与直立后心率变化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POTS组患儿血浆UII水平降低[0.41(0.27,0.85)μg/L vs.0.46(0.35,1.41)μg/L,P<0.05],血浆UII水平与直立10 min后心率的变化次数呈负相关(相关系数-0.363,P<0.05),血浆Cs浓度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48(0.20,1.91)μg/L vs.0.52(0.18,1.60)μg/L,P>0.05]。结论:POTS患儿血浆UII水平降低,提示血管张力调节异常可能是POTS的发病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 尾加压素 儿茶酚胺抑素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血管迷走性晕厥和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共患过敏性疾病的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廖莹 张清友 +3 位作者 李红霞 王瑜丽 刘平 杜军保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83-788,共6页
目的:探讨儿童血管迷走性晕厥(vasovagal syncope,VVS)及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postural tachycardia syndrome,POTS)共患过敏性疾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VVS及POTS儿童的临床资料,比较共患过敏性疾病与非共患过敏性疾病患... 目的:探讨儿童血管迷走性晕厥(vasovagal syncope,VVS)及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postural tachycardia syndrome,POTS)共患过敏性疾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VVS及POTS儿童的临床资料,比较共患过敏性疾病与非共患过敏性疾病患儿的一般情况、症状评估、过敏指标以及直立试验或直立倾斜试验中的血流动力学特点,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秩和检验,组成比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双变量相关分析检验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及计数与症状评分/晕厥发生频率的相关性。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67例患儿中(VVS43例,POTS 24例)共有21例(31%)共患过敏性疾病,伴随的过敏性疾病包括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变应性皮炎及食物过敏,其中以过敏性鼻炎最为常见。过敏组与非过敏组患儿在就诊年龄、性别比例、基础血压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非过敏组相比,过敏组的起病年龄(月)较大[11±2 vs.9±3],病程(月)偏短[8.0(0.1,24.0)vs.12.0(0.1,144.0)]。在VVS患儿中过敏组晕厥发生频率(次/月)较非过敏组高[2.50(0.08,30.00)vs.0.25(0.03,5.00)]。过敏组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3.50(0.70,5.90)vs.1.65(0.30,6.20)]及计数(×109)[0.18(0.05,0.71)vs.0.10(0.02,0.38)]较非过敏组更高,P均<0.05。VVS患儿中,过敏组与非过敏组相比直立倾斜试验阳性反应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POTS患儿中,过敏组与非过敏组患儿在直立不耐受症状评分及直立试验中心率增加最大值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过敏性疾病是VVS及POTS儿童常见的共患病,其中过敏性鼻炎最为常见;具有过敏性疾病的患儿出现直立不耐受表现的起病年龄较大,更可能因短期内发作较为频繁而就诊;VVS合并过敏性疾病时晕厥发生频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晕厥 血管迷走性 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 直立不耐受 过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82例临床特征 被引量:2
7
作者 郑华 李洁 +4 位作者 王海燕 李辉 周辉 原标 田宇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00-404,共5页
目的探讨成人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postural orthostatic tachycardia syndrome,POTS)的临床特征。方法分析经直立倾斜试验(head-up tilt test,HUTT)诊断为POTS的患者82例,其平均年龄(38.7±12.24)岁;以直立倾斜试验阴性排除POTS... 目的探讨成人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postural orthostatic tachycardia syndrome,POTS)的临床特征。方法分析经直立倾斜试验(head-up tilt test,HUTT)诊断为POTS的患者82例,其平均年龄(38.7±12.24)岁;以直立倾斜试验阴性排除POTS的31名受试者为对照组,平均年龄(39.22±10.98)岁。对POTS患者详细询问病史并进行体格检查,分析POTS患者发病的临床特征。结果与对照组相比,POTS组患者在性别比例、年龄、平卧位心率和血压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TS患者以晕厥多见(63例,76.8%),症状发作频繁34.14%(发作>10次)。晕厥发作和非晕厥患者(19例,23.2%)间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大多数POTS患者发作前有诱因,诱因多为体位变化、情绪紧张、劳累、运动、天气闷热等。常见的临床表现为晕厥、头晕、心悸、胸闷、黑矇、大汗、面色苍白、乏力。在直立倾斜试验中,POTS患者心率逐渐增加,平均最大增加值为(45.05±11.06)次/min。结论 POTS在各年龄阶段均可发生,晕厥发生率较高。诱因以情绪紧张、劳累、运动、天气闷热多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 直立倾斜试验 心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诊治策略 被引量:3
8
作者 廖莹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488-493,共6页
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POTS)是一组以慢性直立不耐受及直立后心率过度增快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在儿童及青少年时期较为常见,可显著影响儿童的生活质量及学习。POTS症状涉及多个系统,并可伴有多种共患疾病,临床表现复杂,在诊断中需... 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POTS)是一组以慢性直立不耐受及直立后心率过度增快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在儿童及青少年时期较为常见,可显著影响儿童的生活质量及学习。POTS症状涉及多个系统,并可伴有多种共患疾病,临床表现复杂,在诊断中需详细询问病史,正确解读直立试验结果,谨慎鉴别诊断并全面评估共患病。POTS主要有相对低血容量、高肾上腺素能及血管功能障碍三种核心机制。在治疗POTS患儿时,应以非药物治疗为基础,针对患儿的临床特点及生物标志物水平评估主要发病机制,注意共患疾病的管理,从而进行个体化的综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 直立不耐受 直立试验 共患病 个体化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儿童及青少年在直立试验中血流动力学变化 被引量:4
9
作者 陶春燕 李红霞 +3 位作者 李雪迎 唐朝枢 金红芳 杜军保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14-421,共8页
目的:分析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postural tachycardia syndrome, POTS)儿童及青少年直立试验过程中血流动力学变化及不同心脏指数(cardiac index, CI)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POTS患者与12例健康对照者间直立试... 目的:分析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postural tachycardia syndrome, POTS)儿童及青少年直立试验过程中血流动力学变化及不同心脏指数(cardiac index, CI)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POTS患者与12例健康对照者间直立试验过程中总外周血管阻力指数(total peripheral vascular resistance index, TPVRI)、心率和血压的变化,并比较两组间各指标变化趋势。根据每位POTS患者直立试验过程中CI变化趋势将患者分为CI降低组(14例)与CI未降低组(12例),分析两组患者在直立试验过程中CI、TPVRI、心率、血压变化,并比较两组间各指标变化趋势。结果: POTS患者在直立试验过程中CI显著下降( F =6.936, P =0.001),心率明显增快( F = 113.926 , P <0.001),收缩压明显降低( F =6.049, P <0.001),而TPVRI ( F =2.031, P =0.138)和舒张压( F =2.018, P =0.113)无明显变化。健康对照组CI在直立后显著升高( F =3.646, P =0.016),同时心率明显增快( F = 43.970, P <0.001),收缩压( F =4.043, P =0.020)和舒张压( F =8.627, P <0.001)均明显升高,TPVRI ( F = 1.688, P =0.190)无明显变化。POTS患者与健康对照组比较,CI ( F =6.221, P= 0.001)、心率( F =6.203, P < 0.001)和收缩压( F =7.946, P <0.001)随时间变化趋势显著不同,而TPVRI和舒张压在两组间的变化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CI降低组与CI未降低组POTS患者在直立试验中CI变化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 = 14.723, P <0.001),前者直立后收缩压明显降低( F =8.010, P <0.001),而后者却无明显变化( F =0.612, P = 0.639 ), TPVRI、心率和舒张压在CI降低组与CI未降低组间随时间变化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年龄是POTS患者直立后CI呈下降趋势的独立影响因素( P =0.013, OR =2.233;95% CI :1.183~4.216)。结论: POTS患者在直立试验过程中存在明显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不同患者心输出量变化可能不同,年龄是心输出量下降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 心脏指数 总外周血管阻力指数 儿童 青少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控充气式甲状腺楔形手术体位垫的制作与应用 被引量:10
10
作者 刘霞 翁梅 +2 位作者 王亚丽 王琦 尹恩静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7年第14期32-34,共3页
目的探讨可控充气式甲状腺楔形体位垫的应用对降低甲状腺手术体位综合征的作用。方法将112例行甲状腺手术患者按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2例术中体位垫采用传统海绵肩垫加头圈;观察组60例采用自制可控充气式甲状腺楔形体位垫。... 目的探讨可控充气式甲状腺楔形体位垫的应用对降低甲状腺手术体位综合征的作用。方法将112例行甲状腺手术患者按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2例术中体位垫采用传统海绵肩垫加头圈;观察组60例采用自制可控充气式甲状腺楔形体位垫。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头颈部痛、腰背部痛、呕吐发生率及手术医生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后头颈部痛、腰背部痛及呕吐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手术医生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甲状腺手术中使用可控充气式甲状腺楔形体位垫能够减少术后体位综合征的发生,提高手术医生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手术 可控充气式甲状腺楔形手术体位 体位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心血管并发症的机制与治疗策略探讨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世军 李小鹰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407-1409,共3页
新型冠状病毒(新冠病毒)感染的流行给医疗保健和全球经济带来了严重的灾难。迄今为止,全球新冠病毒感染的幸存者已超过数亿,其中一些患者在新冠病毒感染数月后仍无法完全康复,这种状况通常被称为长期新冠病毒感染,即长新冠。长新冠患者... 新型冠状病毒(新冠病毒)感染的流行给医疗保健和全球经济带来了严重的灾难。迄今为止,全球新冠病毒感染的幸存者已超过数亿,其中一些患者在新冠病毒感染数月后仍无法完全康复,这种状况通常被称为长期新冠病毒感染,即长新冠。长新冠患者持续存在呼吸困难、胸痛、心悸、头痛、记忆力减退及疲劳等临床症状[1]。长新冠对心血管健康和死亡率的影响正在成为全球关注的主要问题。新冠病毒表面棘突蛋白与心肌细胞表面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结合直接损伤心肌细胞;病毒感染所致过度炎性反应与炎性因子风暴导致心肌损伤;病毒侵犯导致的凝血功能障碍、血管内皮损伤、严重低氧、电解质失衡、发热等全身情况可诱发心血管系统疾病。因此,我们对长新冠的定义、流行病学、临床表现、长新冠的心血管并发症、病理生理机制以及治疗策略进行了综述,以期增强临床医师对长新冠相关心血管并发症的认识与规范化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 长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心血管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读
12
作者 陈笋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I0003-I0003,共1页
美国心脏协会(AHA)认为,一般人群在出生时的心血管功能都处于理想状态,随着年龄的增加,不断暴露于各种不良因素,心血管功能呈现逐渐下降趋势。获得性心脏病的发病率往往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升高。川崎病好发于5岁以下婴幼儿,近年发病率逐... 美国心脏协会(AHA)认为,一般人群在出生时的心血管功能都处于理想状态,随着年龄的增加,不断暴露于各种不良因素,心血管功能呈现逐渐下降趋势。获得性心脏病的发病率往往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升高。川崎病好发于5岁以下婴幼儿,近年发病率逐年增高,已取代风湿性心脏病,成为主要的获得性心脏病。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好发于学龄期和青春期,自2005年国内首次报道后,逐渐受到国内学者的重视。血管迷走性晕厥好发于青少年,国外报道15%的青少年至少有一次晕厥经历,晕厥患儿占急诊就诊患儿的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迷走性晕厥 美国心脏协会 获得性心脏病 心血管功能 川崎病 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 风湿性心脏病 不良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6年度《临床儿科杂志》高镜朗·强生制药优秀论文评审获奖名单
13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I0001-I0002,共2页
一等奖韩连书(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上海市儿科医学研究所)串联质谱技术在有机酸血症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临床儿科杂志,2006,24(12):970-974.二等奖张清友(北京大学第一医院)β-受体阻滞剂联合口服生理盐水治疗儿童体位性心动... 一等奖韩连书(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上海市儿科医学研究所)串联质谱技术在有机酸血症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临床儿科杂志,2006,24(12):970-974.二等奖张清友(北京大学第一医院)β-受体阻滞剂联合口服生理盐水治疗儿童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疗效分析.临床儿科杂志,2006,24(5):357-3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儿科杂志 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 强生 论文评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