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氧化石墨烯荧光适体传感器的多巴胺检测 被引量:7
1
作者 姜利英 周鹏磊 +5 位作者 肖小楠 张培 刘帅 闫艳霞 陈青华 姜素霞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881-886,共6页
以修饰有荧光基团(FAM)的多巴胺核酸适体作为识别元件,氧化石墨烯为猝灭剂,构建了光学适体传感器用于检测多巴胺。通过π-π堆积作用力,氧化石墨烯以共振方式把核酸适体上FAM能量转移到其表面,荧光信号消失;加入多巴胺后荧光恢复,荧... 以修饰有荧光基团(FAM)的多巴胺核酸适体作为识别元件,氧化石墨烯为猝灭剂,构建了光学适体传感器用于检测多巴胺。通过π-π堆积作用力,氧化石墨烯以共振方式把核酸适体上FAM能量转移到其表面,荧光信号消失;加入多巴胺后荧光恢复,荧光强度恢复的大小与多巴胺浓度呈正相关关系。实验优化结果表明,在反应时间5 min和10μg/mL氧化石墨烯条件下,氧化石墨烯可以达到对FAM的最高猝灭效率;25min孵育后,多巴胺恢复荧光强度达到稳定;传感器线性检测范围为1-500μmol/L,检测限达到1μmol/L。所制备传感器具有检测范围宽、检测速度快、特异性强以及检测成本低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烯 荧光 体传感器 多巴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吡咯在气体传感器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
作者 董先明 张淑婷 +1 位作者 罗颖 陈开平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3-55,共3页
利用聚吡咯(PPy)导电聚合物构建的气体传感器可检测常见的无机气体和可挥发性有机物(VOCs)。综述了PPy基气体传感器的制备、气敏机制及其在气体检测方面的应用。影响其气敏性能的重要因素包括掺杂(特别是质子酸掺杂)、复合或填充处理、... 利用聚吡咯(PPy)导电聚合物构建的气体传感器可检测常见的无机气体和可挥发性有机物(VOCs)。综述了PPy基气体传感器的制备、气敏机制及其在气体检测方面的应用。影响其气敏性能的重要因素包括掺杂(特别是质子酸掺杂)、复合或填充处理、制备工艺、被检测气体或蒸气的性质及外界条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吡咯 导电聚合物气 体传感器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纳米金标记的适体传感器的研制 被引量:3
3
作者 常艳兵 李晓飞 +3 位作者 张银烽 司剑飞 李月婷 杨云慧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08-110,114,共4页
采用乙醇热溶剂法合成了TiO2纳米带,将所合成的TiO2纳米带与可卡因适体和壳聚糖混合后修饰到玻碳电极上,研制了一种新型的适体传感器用于可卡因的检测。考察了适体传感器的电化学特性,同时研究了适体传感器进行检测电解液的pH值、培育... 采用乙醇热溶剂法合成了TiO2纳米带,将所合成的TiO2纳米带与可卡因适体和壳聚糖混合后修饰到玻碳电极上,研制了一种新型的适体传感器用于可卡因的检测。考察了适体传感器的电化学特性,同时研究了适体传感器进行检测电解液的pH值、培育时间和反应时间等实验条件对传感器性能的影响。该传感器在可卡因浓度为1×10-6~1.5×10-4 mol/L的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下限为4.0×10-7mol/L。实验结果表明:该适体传感器操作简便、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具有良好的重现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溶剂法 TIO2纳米带 可卡因 金标DNA 体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核酸适体传感器的黄曲霉毒素B1检测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姜利英 刘帅 +5 位作者 张培 任林娇 闫艳霞 郑晓婉 陈青华 姜素霞 《轻工学报》 CAS 2017年第2期40-47,共8页
食物中存在毒性和致癌性较强的黄曲霉毒素B1(AFB1),目前常规的检测方法有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和免疫分析法,但都存在一定局限性.基于核酸适体传感器的AFB1检测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基于电化学核酸适体传感... 食物中存在毒性和致癌性较强的黄曲霉毒素B1(AFB1),目前常规的检测方法有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和免疫分析法,但都存在一定局限性.基于核酸适体传感器的AFB1检测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基于电化学核酸适体传感器、光学核酸适体传感器和PCR核酸适体传感器的3种新型检测技术各有利弊,将血糖仪作为检测仪器、与核酸适体传感器相结合检测AFB1的思路有待实验验证.未来基于生物识别元件和磁性材料的磁亲和固相萃取法与核酸适体传感器相结合进行AFB1检测,有望获得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曲霉毒素B1 核酸适体传感器 血糖仪 样品预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核酸适体传感器检测IgE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姜利英 周鹏磊 +3 位作者 闫艳霞 岳保磊 肖小楠 陈青华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1期104-108,共5页
综述了利用电化学核酸适体传感器、光学核酸适体传感器和压电核酸适体传感器检测Ig E的原理、检测限及线性范围等的研究现状,认为将纳米技术运用到适体传感器检测Ig E,将会成为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IGE检测 核酸适体传感器 纳米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纳米金/蔗糖酶构建核酸适体传感器检测盐酸多巴胺
6
作者 姜利英 刘帅 +3 位作者 任林娇 张培 赵学伟 王延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301-305,共5页
采用核酸适体做捕获探针,纳米金-蔗糖酶-互补DNA偶合物做检测探针,构建竞争型核酸适体传感器,并结合血糖仪实现对盐酸多巴胺的检测。未加靶目标时,检测探针与核酸适体通过碱基互补配对结合;加入靶目标后,核酸适体与靶目标强亲和力竞争结... 采用核酸适体做捕获探针,纳米金-蔗糖酶-互补DNA偶合物做检测探针,构建竞争型核酸适体传感器,并结合血糖仪实现对盐酸多巴胺的检测。未加靶目标时,检测探针与核酸适体通过碱基互补配对结合;加入靶目标后,核酸适体与靶目标强亲和力竞争结合,使检测探针脱离捕获探针并催化蔗糖转化为葡萄糖,通过血糖仪检测葡萄糖浓度间接检测盐酸多巴胺浓度。结果表明,在靶目标孵育时间和蔗糖酶催化时间分别为30 min和120 min时,盐酸多巴胺的线性检测范围为0.45~10 mmol/L,相关系数为0.997。对8.0、3.0、0.8 mmol/L盐酸多巴胺标准液进行多次测量,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9%、1.4%、4.8%。所制备传感器具有操作简单、稳定性好、选择性高的特点,不仅拓宽了血糖仪对其他非糖标志物的检测,而且在医疗卫生和食品安全检测领域具有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酸适 核酸适体传感器 血糖仪 纳米金 盐酸多巴胺 食品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的核酸适体传感器研究
7
作者 姜利英 刘帅 +5 位作者 任林娇 张培 闫艳霞 郑晓婉 陈青华 姜素霞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43-47,共5页
基于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的原理,以修饰于核酸适体上的FAM作为能量供体,以氧化石墨烯作为能量受体,构建了荧光适体传感器,分别对不同浓度的胰岛素和多巴胺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胰岛素的线性检测范围为0.05~10μmol/L,多巴胺的线性检测范围为1... 基于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的原理,以修饰于核酸适体上的FAM作为能量供体,以氧化石墨烯作为能量受体,构建了荧光适体传感器,分别对不同浓度的胰岛素和多巴胺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胰岛素的线性检测范围为0.05~10μmol/L,多巴胺的线性检测范围为1~500μmol/L,当胰岛素和多巴胺检测浓度相同时,胰岛素检测信号远强于多巴胺.对胰岛素和多巴胺分别进行特异性实验,发现该传感器对胰岛素和多巴胺有较强的特异性.说明基于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的核酸适体传感器不仅可实现多种物质的微量检测,还具有较强的选择性,在生物和医药检测领域应用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 氧化石墨烯 能量受 荧光适体传感器 微量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石墨烯猝灭及核酸外切酶辅助循环放大适体传感器检测ATP
8
作者 文长春 赵书林 +3 位作者 黄勇 潘丽 陈佳 胡坤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168-1172,共5页
基于核酸外切酶Ⅲ(ExoⅢ)辅助分析物循环放大原理,结合石墨烯(G)的超高荧光猝灭能力,以三磷酸腺苷(ATP)作为模型分析物,构建了一种新型的荧光探针,实现了ATP的高灵敏检测。两条DNA链各包含一部分ATP适体序列,其中1条DNA链的3'端... 基于核酸外切酶Ⅲ(ExoⅢ)辅助分析物循环放大原理,结合石墨烯(G)的超高荧光猝灭能力,以三磷酸腺苷(ATP)作为模型分析物,构建了一种新型的荧光探针,实现了ATP的高灵敏检测。两条DNA链各包含一部分ATP适体序列,其中1条DNA链的3'端修饰有荧光染料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当模型分析物不存在时,两条DNA链通过非共价π-π堆积作用吸附在G表面,导致FITC的荧光猝灭。当目标物ATP存在时,两条DNA链与目标物ATP进行特异性结合,形成一双链夹心结构,随后加入ExoⅢ,由于ExoⅢ可对该双链夹心结构的3'凹陷末端进行逐步水解,释放出目标物ATP和游离的FITC。释放出的目标物ATP可继续进入下一循环,不断产生游离FITC,游离FITC将脱离G表面,从而导致体系的荧光恢复,并且恢复的荧光强度与ATP浓度在0.02~1μmol/L范围内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S/N=3)为9 n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磷酸腺苷 核酸外切酶Ⅲ 石墨烯 荧光法 体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聚集诱导发光的荧光适体传感器检测Ag^+
9
作者 田会丽 孟云 +3 位作者 赵森 糜唯钰 姬华 王周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347-351,共5页
基于9,10-二苯乙烯基蒽季铵盐(9,10-distyryl sulfonium quaternary ammonium salt,DSAI)的聚集诱导发光现象,利用适配体识别技术与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技术用于对Ag^+进行检测的方法。当有Ag^+加入时,目标物与适配体通过特异性结合形成U... 基于9,10-二苯乙烯基蒽季铵盐(9,10-distyryl sulfonium quaternary ammonium salt,DSAI)的聚集诱导发光现象,利用适配体识别技术与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技术用于对Ag^+进行检测的方法。当有Ag^+加入时,目标物与适配体通过特异性结合形成U型结构,使适配体构象改变,同时,适配体脱离黑磷纳米片的吸附,DSAI和适配体通过静电吸附作用及疏水相互作用结合,溶液体系荧光增强。以Ag^+为检测目标,构建基于聚集诱导发光现象的荧光适体传感器的检测方法,在0.01~100 ng/mL质量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检测限为0.002 ng/mL。由于其简单、易操作、低成本、高灵敏度和选择性,该适配体传感器可以扩展到检测其他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安全 聚集诱导发光 荧光探针 检测限 荧光适体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核酸适体传感器的ATP浓度检测系统设计
10
作者 姜利英 岳保磊 +2 位作者 梁茂 周鹏磊 肖小楠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120-123,共4页
针对核酸适体电流型传感器信号弱、噪声高、测量难的特点,设计一种可准确检测三磷酸腺苷(ATP)浓度的核酸适体传感器检测电路。该电路主要包括恒电位电路、I/V转换电路、多级放大电路、带通滤波和锁相放大电路。利用循环伏安法研究并分... 针对核酸适体电流型传感器信号弱、噪声高、测量难的特点,设计一种可准确检测三磷酸腺苷(ATP)浓度的核酸适体传感器检测电路。该电路主要包括恒电位电路、I/V转换电路、多级放大电路、带通滤波和锁相放大电路。利用循环伏安法研究并分析了核酸适体传感器的输出电压与被测物ATP浓度之间的关系。测试结果表明:电流型核酸适体传感器检测系统具有很高的信噪比、较好的灵敏度和线性度,线性度为0.994 0,能够满足现场快速准确测试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酸适体传感器 ATP浓度 微电流检测 锁定放大 电路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金属-有机骨架Fe-MIL-88NH_2的凝血酶适体传感器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德蕾 谷梦巧 +6 位作者 王敏 迟宽能 张茜 邓燕 马玉婵 胡蓉 杨云慧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39-447,共9页
合成了一种含氨基的金属-有机骨架材料Fe-MIL-88NH_2,并研制一种基于Fe-MIL-88NH_2的适用于快速检测凝血酶的三明治型适体传感器.以掺杂金纳米颗粒的共价有机框架材料Au NPs@COF-LZU-8复合材料作为固定基质固定凝血酶适体Ⅰ,凝血酶与适... 合成了一种含氨基的金属-有机骨架材料Fe-MIL-88NH_2,并研制一种基于Fe-MIL-88NH_2的适用于快速检测凝血酶的三明治型适体传感器.以掺杂金纳米颗粒的共价有机框架材料Au NPs@COF-LZU-8复合材料作为固定基质固定凝血酶适体Ⅰ,凝血酶与适体Ⅰ特异性结合后,再与通过戊二醛交联制得的凝血酶适体Ⅱ(Apt)-Fe-MIL-88NH_2复合物结合,采用差分脉冲伏安法直接检测标记物Fe-MIL-88NH_2中铁离子(Fe3+)的还原峰电流. Fe-MIL-88NH_2中Fe3+的电流响应值与凝血酶浓度在0. 5~200 ng/m L范围内呈正比,线性相关系数为0. 987,检测限为0. 167 ng/m L.该传感器简化了实验步骤,扩大了MOFs的应用范围,为设计生物传感器开辟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血酶 金属有机骨架 Fe-MIL-88NH2 体传感器 三明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检测牛奶和水中卡那霉素残留物的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凤琴 俞志刚 +1 位作者 韩贤达 石文兵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14-520,共7页
发展食品和水中兽药残留的快速、准确和高灵敏检测技术一直以来都是值得高度关注的世界性问题。基于适配体的电化学传感器因表现出许多独特优势而成为其中重点发展的热点技术之一。众多权威研究结果显示该技术对未来的实际应用具有广阔... 发展食品和水中兽药残留的快速、准确和高灵敏检测技术一直以来都是值得高度关注的世界性问题。基于适配体的电化学传感器因表现出许多独特优势而成为其中重点发展的热点技术之一。众多权威研究结果显示该技术对未来的实际应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以兽药卡那霉素为典型实例,对近5年所发表的牛奶和水中该药物残留的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相关工作进行综述。旨在通过分类介绍和对其中亮点工作的详述,揭示当前该技术的研究水平、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该综述结果对了解其他种类兽药或农药残留等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同样具有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适体传感器 卡那霉素 兽药 牛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铂纳米颗粒@金属有机骨架纳米模拟酶的无标记电化学赭曲霉毒素适体传感器的构建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梅 夏晓娟 +6 位作者 陈志雄 杨梦 李紫滢 杨通 孟爽 杨云慧 胡蓉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3615-3623,共9页
以具有类过氧化物酶性质的Pt NPs@Mn-MOF纳米复合材料作为电极基底,采用丝网印刷电极构建了一种无标记型电化学适体传感器,用于赭曲霉毒素(OTA)的检测.利用Pt NPs@Mn-MOF的模拟酶特性,将其作为电极基底用于捕获OTA适体链,同时催化H2O_(2... 以具有类过氧化物酶性质的Pt NPs@Mn-MOF纳米复合材料作为电极基底,采用丝网印刷电极构建了一种无标记型电化学适体传感器,用于赭曲霉毒素(OTA)的检测.利用Pt NPs@Mn-MOF的模拟酶特性,将其作为电极基底用于捕获OTA适体链,同时催化H2O_(2)还原产生电流响应信号.OTA的引入会减少纳米酶的催化活性位点,从而导致电流信号降低.在0.01~300 ng/mL范围内,随着OTA浓度的增加,电流响应值逐渐降低;采用计时电流法检测电流响应信号,从而间接实现了对OTA的定量检测.此外,该生物传感器通过U盘式小型工作站进行检测,不仅可与电脑连接进行检测,还可与手机连接进而实现实时检测,并且其检测灵敏度高、重现性好,检出限低至3.33 pg/mL(S/N=3).该传感器可用于真实玉米样品中OTA的检测,在真菌毒素现场检测中展现出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铂纳米颗粒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 纳米模拟酶 体传感器 赭曲霉毒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孔石墨烯的电位型核酸适体传感器快速检测啶虫脒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敬慧 尹坦姬 秦伟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6年第9期62-66,共5页
以核酸适体为识别分子、以多孔石墨烯为传导层,发展了一种检测烟碱类杀虫剂啶虫脒的电位型核酸适体传感器。核酸适体与目标物之间的特异性识别作用诱导核酸适体的构象发生一定的变化,从而引起电极电位的改变。结果表明,所构建的电位型... 以核酸适体为识别分子、以多孔石墨烯为传导层,发展了一种检测烟碱类杀虫剂啶虫脒的电位型核酸适体传感器。核酸适体与目标物之间的特异性识别作用诱导核酸适体的构象发生一定的变化,从而引起电极电位的改变。结果表明,所构建的电位型核酸适体传感器对啶虫脒检测的线性范围为0.5nmol·L-1-1.0μmol·L-1,检出限为0.3nmol·L-1,表明该传感器对啶虫脒具有很高的灵敏度,为其测试实际样品提供了可能。根据所用核酸适体的不同,本适体传感器亦可对其它有机农药进行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酸适 啶虫脒 多孔石墨烯 电位测定 核酸适体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bS量子点和金纳米颗粒的可卡因适体传感器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晓飞 张银烽 +2 位作者 李月婷 司剑飞 杨云慧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504-1508,共5页
本文采用水热法合成了硫化铅量子点,将其与壳聚糖混合后修饰在玻碳电极上,利用PbS与巯基之间的强烈的键和作用,直接将所合成的带巯基的与可卡因适体互补的DNA固定到电极上,将金纳米颗粒标记在可卡因适体作为示踪物检测可卡因,研制了一... 本文采用水热法合成了硫化铅量子点,将其与壳聚糖混合后修饰在玻碳电极上,利用PbS与巯基之间的强烈的键和作用,直接将所合成的带巯基的与可卡因适体互补的DNA固定到电极上,将金纳米颗粒标记在可卡因适体作为示踪物检测可卡因,研制了一种新型的用于快速测定可卡因的适体传感器。该适体传感器与不同浓度的可卡因培育时,可卡因适体与可卡因发生特异性结合,致使可卡因适体从电极上脱离下来。随着可卡因浓度的增加,脱落的金纳米颗粒的量增加,其催化H2O2的电流减少,实现对可卡因的检测。考察了适体传感器的电化学特性,同时也研究了测试液pH值、培育时间等实验条件对传感器性能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观察了量子点的形貌。该传感器在可卡因浓度为1.0~100 nmol.dm-3的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下限为0.3 nmol.dm-3。实验结果表明,该适体传感器响应迅速,灵敏度高,具有良好的重现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铅量子点 金纳米颗粒 标记 可卡因 体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Xene的黄曲霉素电化学适体传感器的构建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本奇 于霄 +7 位作者 廖文椿 陈志雄 杨梦 李紫滢 孟爽 杨云慧 杨通 胡蓉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814-2823,共10页
本文利用黄曲霉素(AFB_(1))与AFB_(1)适体的特异性识别来测定AFB_(1)的含量。采用MXene材料中的TiC纳米材料掺杂金纳米颗粒作为传感基底,以负载金纳米颗粒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Au NPs@UiO-66-NH为信号探针,利用杂交作用将标记有Au NPs@UiO... 本文利用黄曲霉素(AFB_(1))与AFB_(1)适体的特异性识别来测定AFB_(1)的含量。采用MXene材料中的TiC纳米材料掺杂金纳米颗粒作为传感基底,以负载金纳米颗粒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Au NPs@UiO-66-NH为信号探针,利用杂交作用将标记有Au NPs@UiO-66-NH的AFB_(1)适体链结合到DNA上。采用差分脉冲伏安法(DPV),在Tris-HCl缓冲溶液中测定Au NPs@UiO-66-NH复合材料的DPV响应电流,构建了signal-off型的电化学适体传感器。传感器对AFB_(1)的线性响应范围为0.1~110 ng·mL^(-1),检出限为0.0331 ng·mL^(-1),线性方程为△I=0.5487x+0.9530,实现了对目标物的定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Xene 黄曲霉毒素 Au NPs@UiO-66-NH_(2) 体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检测水环境中银离子浓度的荧光适体传感器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姜利英 徐晓萍 +4 位作者 秦自瑞 张培 孟晓龙 任林娇 王慰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066-1071,共6页
银凭借其独特的性能,在医疗材料、摄影、电子、成像等行业中应用广泛。然而,银离子被列为最具毒性的重金属离子之一,会对环境以及人类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为了灵敏、特异性的检测水环境中的银离子浓度,利用纳米金的优良光学猝灭性... 银凭借其独特的性能,在医疗材料、摄影、电子、成像等行业中应用广泛。然而,银离子被列为最具毒性的重金属离子之一,会对环境以及人类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为了灵敏、特异性的检测水环境中的银离子浓度,利用纳米金的优良光学猝灭性以及双链核酸适体捕获银离子能力更强的优点,结合荧光能量共振转移原理,提出一种用于检测水环境中银离子浓度的荧光适体传感器。将修饰SH键的核酸适体与纳米金混合形成稳定的纳米结构,并加入标记有FAM的核酸适体,形成检测银离子浓度的工作溶液。当不存在银离子时由于不匹配碱基C—C之间的排斥力导致两条核酸适体不结合,反应体系中具有较强的荧光;当存在银离子时,双链核酸适体中不匹配的C—C能与银离子通过金属离子-碱基的相互作用形成稳定的C—Ag^(+)—C碱基对,这种复合结构的产生会拉近纳米金和荧光基团之间的距离,使得荧光信号随着银离子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弱。根据加入银离子前后荧光强度的变化可实现银离子浓度的检测。同时,为了提高传感器的灵敏性和稳定性,实验优化了工作溶液中纳米金与核酸适体的浓度比、氯化钠浓度、缓冲液的pH以及培养温度等参数。结果表明,当浓度为0.0125 g·L^(-1)的纳米金与5μmol·L^(-1)核酸适体的体积比为5∶1,NaCl浓度为260 mmol·L^(-1),缓冲液pH 7,培养温度为30℃时,工作溶液初始荧光强度最强,银离子检出限为10 nmol·L^(-1),相关系数为R^(2)=0.99。此外,该传感器对银离子的浓度检测表现出较好的特异性,且具有操作简单、灵敏和不引入有毒溶剂等优点,在水环境中的银离子浓度检测领域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适体传感器 银离子浓度 荧光能量共振转移 纳米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金纳米颗粒掺杂共价有机骨架材料的黄曲霉素适体传感器
18
作者 李浩 陈志雄 +4 位作者 任毅瑞 润倩怡 杨云慧 杨通 胡蓉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23-628,共6页
本文以掺杂金纳米颗粒的共价有机骨架复合材料(Au NPs/COFs)作为基质固定与黄曲霉素适体部分互补的DNA1链,使其与黄曲霉适体链通过杂交形成双链。当加入目标物黄曲霉素B1(AFB1)时,AFB1会与AFB1适体特异性结合,使得双链打开,AFB1适体链... 本文以掺杂金纳米颗粒的共价有机骨架复合材料(Au NPs/COFs)作为基质固定与黄曲霉素适体部分互补的DNA1链,使其与黄曲霉适体链通过杂交形成双链。当加入目标物黄曲霉素B1(AFB1)时,AFB1会与AFB1适体特异性结合,使得双链打开,AFB1适体链从电极上脱落。剩余DAN1链可与事先合成的DNA双链互补结合,使得双链嵌入指示剂道诺霉素的电流信号增强,由此研制了一种信号增大型的电化学适体传感器,用于AFB1的定量检测。在最优条件下,检测AFB1的线性范围为0.01~100 ng/mL,检出限为1.55 pg/mL,该传感器可以应用于玉米面中AFB1的定量检测,回收率在90.10%~103.52%之间。实验表明该适体传感器具有良好的选择性,为黄曲霉毒素的检测提供了一种高灵敏度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曲霉素AFB1 体传感器 共价有机骨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氧化钛/石墨烯纳米复合物的光电化学适体传感器测定土霉素 被引量:3
19
作者 冯颖 解芳 +2 位作者 廖芳丽 封科军 刘丽园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193-1199,共7页
采用水热法在掺杂氟的SnO2(FTO)导电玻璃上生长纳米二氧化钛(TiO2),并通过简单的电化学还原在其表面原位沉积石墨烯,以纳米TiO2/石墨烯为光电传感基底,构建用于土霉素(OTC)检测的光电化学适体传感器。通过扫描电镜表征了复合材料的形貌... 采用水热法在掺杂氟的SnO2(FTO)导电玻璃上生长纳米二氧化钛(TiO2),并通过简单的电化学还原在其表面原位沉积石墨烯,以纳米TiO2/石墨烯为光电传感基底,构建用于土霉素(OTC)检测的光电化学适体传感器。通过扫描电镜表征了复合材料的形貌,电化学工作站测试了单一材料与复合材料的光电响应性能。结果表明,相比于单一的TiO2,TiO2/石墨烯复合材料能明显增强光电流响应,提高灵敏度。基于土霉素适配体对土霉素的高特异性识别,将其固定在TiO2/石墨烯复合纳米材料修饰的FTO表面,可用于土霉素的测定。该方法对目标物的线性范围为5.0×1.0^-9~5.0×10^-6mol/L,相关系数(r)为0.9887,检出限为1.0×1.0^-9mol/L。方法简单、成本低、线性范围宽,有望于实际样品中土霉素残留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化学适体传感器 二氧化钛/石墨烯 土霉素(OT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置换杂交反应卡那霉素适体传感器的电化学行为与分析性能
20
作者 李冰洁 韩贤达 +2 位作者 向阳可佳 李芬 俞志刚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773-778,共6页
通过在原始适体探针上添加自由辅助探针(assistant probe,AP)构建了一类基于置换反应信号机制的卡那霉素(kanamycin,KMN)适体传感器。该传感器以亚甲基蓝(methylene blue,MB)修饰的KMN适体为功能化捕获和信号探针(capturing and signali... 通过在原始适体探针上添加自由辅助探针(assistant probe,AP)构建了一类基于置换反应信号机制的卡那霉素(kanamycin,KMN)适体传感器。该传感器以亚甲基蓝(methylene blue,MB)修饰的KMN适体为功能化捕获和信号探针(capturing and signaling probe,CSP),借助靶标与AP的竞争置换反应使适体探针发生构型变化而实现信号转导。实验对比考察了AP区域选择性对传感效率的影响,基础性考察了传感器的界面电化学行为和实际分析性能。结果表明,相比于单探针方式,背景电流明显减小,信号增长率(signal enhancement,SE)明显增大。将该传感器用于KMN检测,检测限为~0.3nmol/L,响应速度快,对于实际样品可在40min内完成全部检测过程。结合具有的其他优点如选择性好、抗污检测能力强和无需添加其他辅助检测试剂等,该传感器利于发展成为绿色化快速、灵敏的痕量KMN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传感器 卡那霉素 电化学行为 分析性能 置换杂交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