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修辞学的第三视点——论佐藤信夫的“修辞感觉” 被引量:2
1
作者 肖书文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84-87,共4页
西方古代修辞学曾作为辩论术和诗学,即作为赋予语言以说服功效和审美效果的双重技术体系,由亚里士多德集大成、并由近代欧洲继承下来。日本当代著名语言哲学家佐藤信夫指出,在西方古典修辞学的这种二重作用的流行观点中有一个被忽视的地... 西方古代修辞学曾作为辩论术和诗学,即作为赋予语言以说服功效和审美效果的双重技术体系,由亚里士多德集大成、并由近代欧洲继承下来。日本当代著名语言哲学家佐藤信夫指出,在西方古典修辞学的这种二重作用的流行观点中有一个被忽视的地方,这个被忽视的地方至今尚未被人们发觉,这就是基于"修辞感觉"之上的"发现(创造)性认识的造型"功能,即修辞学的第三功能。佐藤的一个重大创见在于:弄清被遗漏的这一方面,从而达到某种自觉的所谓"第三视点"。在《修辞感觉》一书中,佐藤信夫始终以修辞的"感觉"这条逻辑线索贯穿于直喻、隐喻、换喻、提喻、夸张、列叙、缓叙等七种最主要的修辞格的阐述之中。佐藤信夫立足于语言感觉的创造性去发现一切认识活动和审美活动的隐秘根源,力图从语言哲学的高度来建立一个具有认识论色彩的修辞本体论体系,为具有日本民族特色的修辞理论开辟了独特的道路,也为我们立足于汉语民族特色创立自己的修辞学理论提供了极其重要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佐藤信夫 西方传统修辞学 修辞感觉 第三视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佐藤信夫修辞哲学的突破——与利科的隐喻论比较
2
作者 肖书文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0-65,共6页
本文试图通过佐藤信夫与利科的语言哲学的比较,展示出佐藤对西方修辞哲学的突破。这种突破体现在三个方面:1、他从西方传统修辞学中挖掘出修辞的"发现性认识的造型功能",找到了西方修辞学长期忽视的修辞学之根;2、他提出了作... 本文试图通过佐藤信夫与利科的语言哲学的比较,展示出佐藤对西方修辞哲学的突破。这种突破体现在三个方面:1、他从西方传统修辞学中挖掘出修辞的"发现性认识的造型功能",找到了西方修辞学长期忽视的修辞学之根;2、他提出了作为"第三视点"的修辞感觉,把修辞学研究从说服技术和诗艺的长期二元对立推进到更深层次的修辞创造;3、他建立了以人性论为基点的修辞学本体论,使修辞学从语言的装饰提升为语言和人的本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佐藤信夫 利科 西方传统修辞学 修辞感觉 论辩术 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佐藤信夫另类辞格体系解读
3
作者 肖书文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28-132,共5页
佐藤信夫辞格体系的独创性在于,着重研究了西方传统修辞学中那些不太受人重视的特异辞格,从中挖掘出了修辞感觉的创造性认识造型的源头,并据此将这些辞格逐个推演出来,构成一个以感觉的内在矛盾性作为动力的动态开放的辞格体系。他以生... 佐藤信夫辞格体系的独创性在于,着重研究了西方传统修辞学中那些不太受人重视的特异辞格,从中挖掘出了修辞感觉的创造性认识造型的源头,并据此将这些辞格逐个推演出来,构成一个以感觉的内在矛盾性作为动力的动态开放的辞格体系。他以生动的例子说明修辞感觉的这种创造性认识作用是作者和接受者双方自由想象的共同产物,由此也揭示了语言本身的本性就是隐藏在修辞学中的能动的认识论功能,而不是一种单纯的交往工具和形式技巧。佐藤的这套体系给我们打开了一个崭新的修辞哲学的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佐藤信夫 修辞学 辞格体系 创造性认识造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