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农合支付方式改革对患者住院均次费用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周晓庆 陈芸 +2 位作者 赵斌 杭化栋 张白香 《中国医院管理》 2014年第5期58-59,共2页
目的通过多种形式的新农合支付方式改革,提高参保人群的受益程度,有效控制患者住院均次费用的不合理增长,促进医疗机构内部运行机制的转变,提高医保资金的使用效率。方法采集不同类别的医疗机构,不同支付方式的住院均次费用的增幅数据,... 目的通过多种形式的新农合支付方式改革,提高参保人群的受益程度,有效控制患者住院均次费用的不合理增长,促进医疗机构内部运行机制的转变,提高医保资金的使用效率。方法采集不同类别的医疗机构,不同支付方式的住院均次费用的增幅数据,进行改革前后的数据分析。结果改革前后各级各类医院住院均次费用的逐年增幅差距很大,利用支付方式综合改革后的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患者住院均次费用得到控制。结论多种形式的支付方式改革是影响医疗机构内部运行机制、降低住院均次费用增幅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支付方式 改革 住院费用 医疗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RG支付方式改革对县级公立医院次均住院费用结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孙嘉芊 黄葭燕 +2 位作者 刘洪章 梁笛 罗永松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8-41,共4页
目的 分析DRG支付方式改革对县级公立医院次均住院费用的影响,为该政策在县域的进一步推广实施提供循证证据和政策建议。方法 收集2017—2022年浙江省玉环市所有综合公立医院住院患者的首页病案数据,通过描述性分析、结构变动度分析和... 目的 分析DRG支付方式改革对县级公立医院次均住院费用的影响,为该政策在县域的进一步推广实施提供循证证据和政策建议。方法 收集2017—2022年浙江省玉环市所有综合公立医院住院患者的首页病案数据,通过描述性分析、结构变动度分析和间断时间序列分析对比改革前后次均住院费用结构的变化。结果 医疗服务费用年均结构变动值(Valueof Sructure Vriationt a,VSV)从1.21%增长到1.49%,占比正向变动幅度增加;药品费用降速放缓(P<0.05),年均VSV从-2.96%增长到-2.46%,占比负向变动的幅度减小;耗材费用增长趋势停止(P<0.05),年均VSV从1.98%减少到1.30%,占比正向变动的幅度减小。结论 DRG支付方式改革可以改善县级公立医院次均住院费用结构,使医疗服务费用占比上升。建议重视技术劳务价值,控制耗材费用增长,加强DRG绩效考评机制和医疗服务质量监督机制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诊断相关分组 县级公立医院 住院费用 结构变动度 间断时间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对住院次均费用的影响——基于灰色关联和结构变动度分析 被引量:67
3
作者 林凯 李念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3-65,共3页
目的分析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对浙江省县级公立医院患者住院次均费用的影响,探讨主要变动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启示。方法采用灰色关联法和结构变动度分析,定量评价2010—2014年住院费用各因素之间的关联程度和结构变动。结果 5年间住院... 目的分析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对浙江省县级公立医院患者住院次均费用的影响,探讨主要变动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启示。方法采用灰色关联法和结构变动度分析,定量评价2010—2014年住院费用各因素之间的关联程度和结构变动。结果 5年间住院患者的各项费用中,药费的关联度最大(1.000 0),其次是以卫生材料费和化验费为主要构成的其他费(0.878 1);药费的结构变动贡献率最大(47.50%),其次是其他费(36.46%),两者的累计贡献率为83.96%。结论药品费用占住院次均费用比例明显下降,其他费用明显上涨,手术费等体现医务人员劳务价值的收费项目对住院次均费用变动的影响程度较改革前亦未明显提高。建议强化"三医联动",破除医院逐利机制,深入推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升县级公立医院技术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费用 灰色关联 结构变动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个肿瘤病种实施临床路径对缩短住院日和降低次均费用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9
4
作者 王丹 邢沫 《中国医院》 2013年第10期32-33,共2页
目的:评价5个肿瘤病种实施临床路径后对于缩短平均住院日和降低次均费用的效果。方法:医院2012年1~12月期间住院治疗的5个肿瘤病种的手术患者,实施临床路径管理者1575人,未实施临床路径管理者806人,对路径组和非路径组在住院日和... 目的:评价5个肿瘤病种实施临床路径后对于缩短平均住院日和降低次均费用的效果。方法:医院2012年1~12月期间住院治疗的5个肿瘤病种的手术患者,实施临床路径管理者1575人,未实施临床路径管理者806人,对路径组和非路径组在住院日和次均费用进行回顾性对照研究。结果:乳腺癌和胃癌的路径组与非路径组在平均住院日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甲状腺癌、乳腺癌、胃癌和结肠癌在次均费用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分析得出临床路径管理可以缩短平均住院日、降低住院次均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路径 住院 住院费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新灰色关联与结构变动度的DRG付费改革对冠心病患者次均住院费用影响 被引量:38
5
作者 马宗奎 刘明孝 +3 位作者 胡靖琛 陈永利 沈波 贺华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70-73,共4页
目的 了解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iagnosis Related Groups,DRG)付费改革后冠心病患者次均住院费用变化情况,探索费用变动的主要类别和变化方向,为有效控制住院费用、完善医保基金支付方案提供对策建议。方法 收集2018年、2019年和2020年... 目的 了解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iagnosis Related Groups,DRG)付费改革后冠心病患者次均住院费用变化情况,探索费用变动的主要类别和变化方向,为有效控制住院费用、完善医保基金支付方案提供对策建议。方法 收集2018年、2019年和2020年7月—2021年6月湖北省某三级综合医院冠心病住院患者费用信息,运用新灰色关联与结构变动度分析法,研究住院费用内部结构变化以及相互间关联程度。结果 冠心病患者次均住院费用关联度排名前3位的是药品费、耗材费、诊断费。2018年、2019年和2020年7月—2021年6月住院均次费用结构变动度为14.74%,结构变动贡献率前3位的费用是药品费、耗材费、诊断费,累计贡献率为63.52%。药品费、治疗费、血费和血液制品费占比逐年下降,诊断费、手术治疗费占比逐年上升。结论 冠心病患者次均住院费用得到有效控制,费用结构趋于合理。诊断费、耗材费仍为影响次均住院费用的主要因素,体现医务人员劳动力价值的费用增幅有限。DRG付费成为控制医疗费用的有效手段,支付方案仍需继续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RG付费 新灰色关联结构变动度 冠心病 住院费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立医院医保患者次均住院费用控制的路径探讨 被引量:7
6
作者 李中凯 姚晓叶 李金叶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73-74,81,共3页
介绍了新疆某三级公立医院医保患者次均住院费用控制的成效,在当前医疗保障部门推进医保基金监管工作的新形势下,对有效控制医保患者次均住院费用的不合理增长或过快增长,进行了全面探索和实践。以各级医疗保障部门的政策为导向,探讨公... 介绍了新疆某三级公立医院医保患者次均住院费用控制的成效,在当前医疗保障部门推进医保基金监管工作的新形势下,对有效控制医保患者次均住院费用的不合理增长或过快增长,进行了全面探索和实践。以各级医疗保障部门的政策为导向,探讨公立医院对医保患者次均住院费用的控制路径,对形成系统的医院医保控费体系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立医院 医保患者 住院费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县级公立医院次均住院费用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冀路肖 杨金侠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25-927,共3页
目的找出影响县级公立医院次均住院费用的主要因素,为合理控制医疗费用提供线索和相关建议。方法采用主成分回归分析法对安徽省102家县级公立医院2015年的出院人次及费用、卫生技术人员数、固定资产、检查设备、医疗成本、人员支出占比... 目的找出影响县级公立医院次均住院费用的主要因素,为合理控制医疗费用提供线索和相关建议。方法采用主成分回归分析法对安徽省102家县级公立医院2015年的出院人次及费用、卫生技术人员数、固定资产、检查设备、医疗成本、人员支出占比、财政补助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定量的分析这些因素对次均住院费用的影响。结果医院的卫生技术人员数、医疗成本、固定资产、乙类大型检查设备种数的增加均导致县级公立医院的次均住院费增加;而财政补助比例增高以及人员支出占比增高均导致次均住院费用的下降。结论有关部门可以针对这些影响因素控制县级公立医院的次均住院费用,以达到降低医疗费用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级公立医院 住院费用 主成分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肺炎住院费用的新灰色关联及结构变动度分析 被引量:11
8
作者 朱伟俊 马进 +1 位作者 崔文彬 袁素维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66-670,共5页
目的·了解上海市小儿肺炎住院均次费用的结构变化及相关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方法·采用新灰色关联分析及结构变动度分析对上海市某儿童专科医院2015-2018年22 543例小儿肺炎患者的住院均次费用进行研究,包括药费、材... 目的·了解上海市小儿肺炎住院均次费用的结构变化及相关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方法·采用新灰色关联分析及结构变动度分析对上海市某儿童专科医院2015-2018年22 543例小儿肺炎患者的住院均次费用进行研究,包括药费、材料费、检查化验费、劳务性费用和床位费共5项均次费用,探讨各均次费用与住院均次费用的关联度及结构变化情况。结果·新灰色关联分析结果显示,各项均次费用的关联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均次检查化验费(γ3=1.000 0)、均次药费(γ1=0.862 5)、均次床位费(γ5=0.845 1)、均次劳务性费用(γ4=0.796 8)、均次材料费(γ2=0.786 3)。结构变动度分析结果显示,2015-2018年各项均次费用的结构变动贡献率(contribution rate of structure variation,CSV)从大到小依次为均次药费(CSV1=36.22%)、均次床位费(CSV5=27.65%)、均次检查化验费(CSV3=13.91%)、均次材料费(CSV2=13.78%)、均次劳务性费用(CSV4=8.44%),其中均次药费和均次材料费呈负向变动。结论·均次检查化验费和均次药费是影响小儿肺炎住院均次费用的主要因素,均次劳务性费用占比较低。建议进一步调整费用结构,提高劳务收费,优化诊疗流程,控制医疗费用的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灰色关联分析 结构变动度 小儿肺炎 住院均次费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重差分法的总额预付制度对住院费用影响评估 被引量:9
9
作者 陈治水 冷家骅 +2 位作者 刘忆 刘晶 王薇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3-55,共3页
目的评估总额预付实施4年后次均住院费用的控费效果。方法利用2008年8月—2016年7月的住院病案数据,应用双重差分法,以2012年8月为节点,未实施总额预付人群为对照组,实施的为干预组,分别计算次均住院费用和次均药品费用的净政策效应。... 目的评估总额预付实施4年后次均住院费用的控费效果。方法利用2008年8月—2016年7月的住院病案数据,应用双重差分法,以2012年8月为节点,未实施总额预付人群为对照组,实施的为干预组,分别计算次均住院费用和次均药品费用的净政策效应。结果总额预付制度的推进,次均住院费用的综合效应为-4 414.79元,次均药品费用的综合效应为199.79元。结论总额预付制度的推广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总费用的调控,减轻了肿瘤患者的住院负担,但同时药占比是个管理难点,多种付费方式的铺开需要考虑到肿瘤药物治疗的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额预付 住院费用 肿瘤 双重差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本药物“零差率”政策对住院费用的影响——基于陕西省县级公立医院的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周忠良 苏延芳 +4 位作者 周志英 高建民 禹强 陈玖浩 潘益山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CSCD 2013年第12期25-32,共8页
目的:分析县级公立医院基本药物"零差率"政策对次均住院费用及其药品费用的影响。方法:采用有对照的前后比较设计,数据来源于实施基本药物"零差率"的宁陕县人民医院(干预组)和未实施基本药物"零差率"的... 目的:分析县级公立医院基本药物"零差率"政策对次均住院费用及其药品费用的影响。方法:采用有对照的前后比较设计,数据来源于实施基本药物"零差率"的宁陕县人民医院(干预组)和未实施基本药物"零差率"的镇坪县人民医院(对照组),包括医院统计报表资料和住院病历资料;采用倍差法进行分析。结果:基本药物"零差率"政策的实施使县级公立医院的次均住院费用和次均住院药品费用分别降低了389.11元和278.42元,药品费用占住院费用的比例降低了3.9个百分点;对于病例数较多的五种常见住院病种来说,基本药物"零差率"政策仅仅对于部分病种的医疗费用有显著影响。结论:在宁陕县人民医院实施的基本药物"零差率"政策减轻了病人的住院负担,但是受益面因病种而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级公立医院 基本药物“零差率” 倍差法 住院费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5〜2019年江苏省某综合性三甲医院住院费用结构变动度分析 被引量:18
11
作者 雒敏 黄亚新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62-264,286,共4页
目的:分析江苏省城市公立医院改革后患者次均住院费用的结构变化情况,为进一步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建立合理的医疗费用控制机制提供实证依据方法:采用2015〜2019年江苏省某综合性三甲公立医院患者次均住院费用数据,运用结构变动值、结构变... 目的:分析江苏省城市公立医院改革后患者次均住院费用的结构变化情况,为进一步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建立合理的医疗费用控制机制提供实证依据方法:采用2015〜2019年江苏省某综合性三甲公立医院患者次均住院费用数据,运用结构变动值、结构变动度和结构贡献率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江苏省某综合性三甲公立医院患者次均住院费用年均增长率2.97%,西药费、材料费和手术费是引起住院费用变化的主要项目,各项费用占比差异较大,费用结构仍需进一步优化。结论:城市公立医院改革的相关控费举措取得一定的成效,但还应深入推进药品和卫生材料零加成及带量采购政策,合理降低药品和材料费用,加强对检查、化验费用的监管监控,继续调整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建立科学的薪酬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立医院 住院费用 结构变动度 江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农民住院费用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张永新 王梅 《卫生经济研究》 2008年第7期34-36,共3页
比较参合农民在县乡两级医疗机构的住院服务利用及其费用情况,表明:参合农民的次均住院治疗费用与2003年全国卫生服务调查结果相比没有明显增长;县乡两级医疗机构在住院疾病谱系上存在一定的差异,现行的报销比例设计没有考虑到患者病种... 比较参合农民在县乡两级医疗机构的住院服务利用及其费用情况,表明:参合农民的次均住院治疗费用与2003年全国卫生服务调查结果相比没有明显增长;县乡两级医疗机构在住院疾病谱系上存在一定的差异,现行的报销比例设计没有考虑到患者病种和病情情况。因此建议在完善现有支付方式时,考虑将疾病种类及相关病情作为确定报销比例的依据之一,从而切实解决农民看病负担较重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住院费用 住院费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某三甲医院2012~2016年住院费用结构变动度分析 被引量:51
13
作者 陈佳林 李奇 孙强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906-909,共4页
目的:了解某院近年来导致住院费用增长的主要因素,分析患者住院医疗费用结构变化的基本情况及构成规律;结合该期间内公立医院改革的相关政策,探讨政策与费用变化间的关系,为进一步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深化公立医院改革提供参考依... 目的:了解某院近年来导致住院费用增长的主要因素,分析患者住院医疗费用结构变化的基本情况及构成规律;结合该期间内公立医院改革的相关政策,探讨政策与费用变化间的关系,为进一步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深化公立医院改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及结构变动度分析法进行统计分析,描述医院医疗收入结构的变动情况。结果:(1) 5年来,患者次均住院费用呈上升趋势,年均增长率为2. 88%;(2)从灰色关联性来看,药品费是关联性最大的项目;(3) 2015~2016年间住院费用结构变动(9. 23%)较其他年份剧烈且明显高于年均结构变动(3. 09%);(4)引起费用结构变动的项目主要有药品费、手术费、化验费、检查费4大项,累积贡献率达69. 10%。结论:药品零差价政策初见成效,体现劳动力价值的收入项增幅不明显,检查费、化验费仍占较大比重,以卫生材料为主的其他费用增长明显,关联度加大,整体结构变动不太合理。结论:建议进一步加强检查、化验、卫生材料使用管控;建立诊疗规范体系;提升医务人员服务价值;调整医疗服务价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费用 灰色关联分析 结构变动度 结构变动贡献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锦州市五种肿瘤患者住院费用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赵斯奇 崔凯 +1 位作者 葛晓燕 马洪林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52-254,共3页
目的 回顾性收集锦州市某医院2019年五种肿瘤(肺癌、结直肠癌、胃癌、乳腺癌、肝癌)患者次均住院费用并探究其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19年锦州某三甲医院收治的1064名五种肿瘤住院患者基本信息和费用数据,比较不同肿瘤住院费用的构成和差... 目的 回顾性收集锦州市某医院2019年五种肿瘤(肺癌、结直肠癌、胃癌、乳腺癌、肝癌)患者次均住院费用并探究其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19年锦州某三甲医院收治的1064名五种肿瘤住院患者基本信息和费用数据,比较不同肿瘤住院费用的构成和差异,并计算次均住院费用占当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例。运用非参数检验和多元逐步回归模型探索费用的影响因素。结果 五种肿瘤次均住院费用由高到低依次为肺癌、肝癌、结直肠癌、乳腺癌、胃癌,除输血费外五种肿瘤各项费用之间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费为最主要支出。不同肿瘤类型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不完全相同。经医保报销后城镇和农村病例次均住院费用的平均值分别占其当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0.02%和23.12%。结论 不同肿瘤类型次均住院费用影响因素不同,次均住院费用占当地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住院患者 住院费用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参合农民实际住院补偿比的策略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芳冰 田庆丰 蒋小彬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30-132,共3页
目的:通过描述郏县新农合住院补偿情况,分析影响参合农民实际补偿比的主要因素,为提高参合农民住院补偿比提供意见和建议。方法采用描述性分析对郏县新农合的基金筹资情况、住院患者流向、次均住院费用、实际补偿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0... 目的:通过描述郏县新农合住院补偿情况,分析影响参合农民实际补偿比的主要因素,为提高参合农民住院补偿比提供意见和建议。方法采用描述性分析对郏县新农合的基金筹资情况、住院患者流向、次均住院费用、实际补偿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08-2012年郏县新农合基金支出逐年增加,但次均住院费用增长较快,住院患者流向不合理,参合农民的实际补偿比依旧偏低,参合农民负担依然较重。结论合理引导患者流向、控制定点医疗机构的目录外用药和诊疗项目、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上涨及住院率的非正常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实际住院补偿比 住院患者流向 住院费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A类三级定点医院2002—2005年医保费用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曾俊群 战春燕 王吉善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45-47,共3页
目的分析北京市医疗保险A类三级定点医疗机构的费用增长趋势,为制定北京市的医保政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Excel2003建立数据表,对2002—2005年2月北京市8家A类三级定点医疗机构的次均住院费用、次均药费、次均检查费、次均材料费和个人... 目的分析北京市医疗保险A类三级定点医疗机构的费用增长趋势,为制定北京市的医保政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Excel2003建立数据表,对2002—2005年2月北京市8家A类三级定点医疗机构的次均住院费用、次均药费、次均检查费、次均材料费和个人自付比例分别进行分析。结果北京市8家A类三级定点医疗机构的次均费用增长减慢,次均药费和次均检查费有下降趋势,但次均材料费和个人自付比例增长趋势未改变。个人自付比例与次均材料费呈正相关(相关系数0.003,P=0.004)。结论:抑制个人自付比例和医保费用增长的重点是抑制材料费的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类三级定点医疗机构 住院费用 药费 检查费 材料费 个人自付比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A类定点医疗机构2002-2005年医保费用趋势分析
17
作者 曾俊群 战春燕 王吉善 《中国医院》 2005年第12期61-65,共5页
目的:分析北京市医疗保险A类定点医疗机构的费用增长趋势,为制定北京市的医保政策提供依据。方法:用Excel2003建立数据表,对2002-2005年1-2月北京市11家A类定点医疗机构的次均住院费用、次均药费、次均检查费、次均材料费和个人自付比... 目的:分析北京市医疗保险A类定点医疗机构的费用增长趋势,为制定北京市的医保政策提供依据。方法:用Excel2003建立数据表,对2002-2005年1-2月北京市11家A类定点医疗机构的次均住院费用、次均药费、次均检查费、次均材料费和个人自付比例分别进行分析。结果:北京市11家A类定点医疗机构的次均费用增长减慢,次均药费和次均检查费有下降趋势,但次均材料费和个人自付比例增长趋势未改变。个人自付比例与次均材料费呈正相关(相关系数0.002,P=0.003)。结论:抑制个人自付比例和医保费用增长的重点是抑制材料费的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类定点医疗机构 住院费用 药费 检查费 材料费 自付比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口老龄化对农村居民医疗费用影响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付晓光 汪早立 杨胜慧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37-238,共2页
目的以农村居民医保统筹地区为分析对象,研究人口老龄化趋势对农村居民医疗费用水平的影响。方法通过半对数回归模型分析农村居民住院医疗费用的影响因素,重点关注人口老龄化因素。结果人口学因素、居民收入水平、医保政策等均对农村参... 目的以农村居民医保统筹地区为分析对象,研究人口老龄化趋势对农村居民医疗费用水平的影响。方法通过半对数回归模型分析农村居民住院医疗费用的影响因素,重点关注人口老龄化因素。结果人口学因素、居民收入水平、医保政策等均对农村参保居民的医药费用水平有显著性影响。其中:统筹地区人口老龄化水平每增加1个百分点,当地的次均住院费用水平将提高17元。结论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对医保基金的需求将产生一定影响,应在城乡医保统筹时充分考虑人口学因素的变化,科学测算,调整和完善实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农村居民 住院费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住院医疗保险风险准备基金的测算与评价
19
作者 张新民 周海洋 沈杰 《卫生经济研究》 1995年第3期27-29,共3页
关键词 住院医疗保险 风险准备基金 风险费率 保险费率 投保人 标准差 住院费用 信赖度 精确度 保险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RG点数法推进医保精细化管理的实证研究——以浙江省嘉兴市为例 被引量:7
20
作者 陈其根 周晗彬 +2 位作者 李伟峰 徐小琴 熊唯婧 《卫生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9-32,共4页
以嘉兴市实施DRG点数法付费改革为例,运用面板数据模型,比较改革前后住院均次费用的差异,验证DRG点数法付费改革的控费成效。同时,对嘉兴市解决DRG工具性缺陷、推进医保精细化管理所采取的补充性政策进行实证研究,提出本地化政策调整的... 以嘉兴市实施DRG点数法付费改革为例,运用面板数据模型,比较改革前后住院均次费用的差异,验证DRG点数法付费改革的控费成效。同时,对嘉兴市解决DRG工具性缺陷、推进医保精细化管理所采取的补充性政策进行实证研究,提出本地化政策调整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保支付方式改革 DRG 住院均次费用 医保精细化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