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后疫情时代的健康社区:居住满意度与住房选择 被引量:2
1
作者 孟丹诚 徐磊青 +1 位作者 黄健美 谭宇星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3-39,共7页
针对当前社区对防疫与健康的短板弱项亟需补齐的问题,基于上海市2022年疫情封控时期的网络问卷调研数据,调研了特殊时期的居民健康状况、居住满意度、住房选择。归纳总结了疫情封控时期居住中的心理与行为变化,分析了影响居民满意度的... 针对当前社区对防疫与健康的短板弱项亟需补齐的问题,基于上海市2022年疫情封控时期的网络问卷调研数据,调研了特殊时期的居民健康状况、居住满意度、住房选择。归纳总结了疫情封控时期居住中的心理与行为变化,分析了影响居民满意度的社区与住宅特征,以及健康社区在应对突发疫情的空间特征与需求。通过对疫情封控时期健康社区暴露问题的梳理,提出将脆弱性与韧性纳入健康社区规划,在社区更新营造中补全设施、空间与服务短板,探讨了理想的社区规模,从而为后疫情时代的健康社区建设与营造提供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VID-19 居住满意度 后疫情时代 健康社区 住房选择 居住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独立购房:未婚女性的住房想象与住房选择 被引量:1
2
作者 王青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6-85,共10页
未婚女性独立购房是一个充满个人意义的“另类实践”,它挑战了传统社会中女性“从夫而居”的居住规范,深刻影响着社会的个体化进程,但却未得到学界的充分关注。本文基于个体化理论,将未婚女性的“住房想象”置于分析核心,形成一种“结... 未婚女性独立购房是一个充满个人意义的“另类实践”,它挑战了传统社会中女性“从夫而居”的居住规范,深刻影响着社会的个体化进程,但却未得到学界的充分关注。本文基于个体化理论,将未婚女性的“住房想象”置于分析核心,形成一种“结构—意义—行动”的分析框架,重点探讨未婚女性独立购房的原因。研究发现,在个体化时代,未婚女性正在努力摆脱传统社会中“依附性生存”的境遇,试图更好地融入现代社会,以追求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于是,住房被她们赋予独立的标志、私人的空间、风险的盾牌和身份的标识等意义,共同推动着未婚女性的住房需要,进而影响其独立购房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婚女性 独立购房 个体化 住房想象 住房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代农民工住房选择影响因素分析:基于CGSS数据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21
3
作者 龙翠红 陈鹏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6-54,168-169,共9页
使用CGSS 2013年的数据分析新生代农民工在务工地的住房来源和住房质量,并运用多元有序Logistic和无序多分类logistic模型对新生代农民工住房选择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其结果显示:女性和受教育程度越高者,越偏向选择质量较好的社区居住,... 使用CGSS 2013年的数据分析新生代农民工在务工地的住房来源和住房质量,并运用多元有序Logistic和无序多分类logistic模型对新生代农民工住房选择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其结果显示:女性和受教育程度越高者,越偏向选择质量较好的社区居住,年龄因素对新生代农民工的购房和租房均具有正面的影响,子女随迁的新生代农民工更愿意在务工地长期发展和定居,更倾向于质量高的住房;参加社会养老保险有利于抵御未来不确定性风险,对新生代农民工的住房选择有积极正面的影响;职业种类越好的新生代农民工越倾向于在务工地租房和购房。由此可见,进一步推动户籍制度改革,完善包括养老、教育、医疗等在内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渐实现住房保障在城乡间的一体化,将有助于推动新生代农民工住房问题的有效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住房选择 农民工市民化 户籍制度 社会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场化下城市居民的住房选择:以广州为例 被引量:9
4
作者 马忠东 周国伟 王海仙 《人口与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97-107,75,共12页
以广州为例,分析了中国市场化过程中城市居民住房选择行为的变迁及其影响因素。中国大城市现有的住房存量结构受到住房制度改革,尤其是1998年住房货币化改革的深刻影响。由福利分房的再分配体制向住宅商品化的市场体制转型的过程中所采... 以广州为例,分析了中国市场化过程中城市居民住房选择行为的变迁及其影响因素。中国大城市现有的住房存量结构受到住房制度改革,尤其是1998年住房货币化改革的深刻影响。由福利分房的再分配体制向住宅商品化的市场体制转型的过程中所采取的赎买措施是造成城市居民高自有率的主要原因。随着转型的逐步完成,未来城市住房的增量结构将更多地受到市场机制的影响。市场化要素如人力资本,收入,私有经济,价格对住房选择影响显著。收入和教育的提高对住宅的拥有及价格/质量都有显著的提高作用。随着市中心房价的大幅升高,城市新增人口的居住选择有逐步郊区化和次中心化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房选择 住房改革 住房结构 住房自有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人口的住房选择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2012年湖北省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的分析 被引量:18
5
作者 石智雷 薛文玲 《西部论坛》 2014年第2期25-33,共9页
依据2012年湖北省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分析流动人口在流入地的住房性质和住房租金状况,并运用多项logistic模型对流动人口住房选择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目前,我国流动人口住房支付能力低,多数选择租住低价房;但随着家庭... 依据2012年湖北省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分析流动人口在流入地的住房性质和住房租金状况,并运用多项logistic模型对流动人口住房选择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目前,我国流动人口住房支付能力低,多数选择租住低价房;但随着家庭平均文化程度的提升,流动人口更倾向于选择自有住房;流动人口的流动范围越大,越倾向于选择租住高价房;随迁人数越多的流动人口选择自有住房或租住高价房的概率越高。此外,不同规模城市的流动人口在住房选择方面也有一定的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人口 住房选择 住房性质 住房租金 住房支付能力 随迁人数 流动人口稳定性 流动范围 迁移距离 城市规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女数量、性别与中国城市家庭的住房选择 被引量:18
6
作者 易成栋 任建宇 王优容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0-107,175,共9页
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逐步调整,中国城镇多子女家庭的数量将上升。已有研究很少分析子女数量、性别对家庭住房选择的影响。有鉴于此,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项目(CFPS)的2014年城市数据,采用OLS和Probit多元回归模型,在控制了个人、家庭特... 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逐步调整,中国城镇多子女家庭的数量将上升。已有研究很少分析子女数量、性别对家庭住房选择的影响。有鉴于此,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项目(CFPS)的2014年城市数据,采用OLS和Probit多元回归模型,在控制了个人、家庭特征和区域因素后所进行的实证研究发现,有子女家庭比无子女家庭有更大的住房建筑面积、更低的人均住房建筑面积、更可能自有现居住住房、更可能自有多套住房;有子女的家庭中,子女数量越多的家庭有更大的住房建筑面积、更低的人均住房建筑面积、更低的住房质量、更可能自有现居住住房;有儿子的家庭比没有儿子的家庭有更大的住房建筑面积、更可能自有多套住房。因此,在此背景下,住房供给侧改革应注重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市场和住房保障部门为有多个子女的家庭提供合适的房型,同时提升住房质量,满足他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女数量 性别 住房选择 城市家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的家:城市青年的住房选择与自我认同 被引量:14
7
作者 安真真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3-70,共8页
城市青年基于工作与生活安排流动于不同的城市空间,本文采用定性研究方法,将城市青年对住房所赋予的意义置于分析核心,形成了“结构—意义—行动”的分析框架,探讨了青年人的住房选择和居住策略,进而分析以住房为核心的生活方式对自我... 城市青年基于工作与生活安排流动于不同的城市空间,本文采用定性研究方法,将城市青年对住房所赋予的意义置于分析核心,形成了“结构—意义—行动”的分析框架,探讨了青年人的住房选择和居住策略,进而分析以住房为核心的生活方式对自我认同的影响。研究发现,青年人经历了工作空间与生活空间的分离、都市工作与小城生活的挤压,既要寻求稳定的心理归属,也被迫开展流动的空间实践,个体对身体节奏与心理状态进行调整,努力适应空间流动与时间挤压所造成的社会关系网络的薄弱与碎片化,从而维持自我与空间之间的平衡。从主体意义和空间体验的角度出发,能够对青年住房问题提供新的分析视角与解释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青年 流动 住房选择 自我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民工流入地住房选择的代际比较及其政策完善——基于2016年全国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动态监测调查沿海6省市数据 被引量:5
8
作者 汤兆云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6-43,共8页
作为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既非传统意义上的城镇居民,亦非传统意义的城乡居民,且与农民和市民均不同质性"的农民工群体,他们目前的住房状况如何?基于沿海6省市监测调查数据分析结果表明,第一代农民工与新生代农民工在流... 作为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既非传统意义上的城镇居民,亦非传统意义的城乡居民,且与农民和市民均不同质性"的农民工群体,他们目前的住房状况如何?基于沿海6省市监测调查数据分析结果表明,第一代农民工与新生代农民工在流入地住房现状主要表现为"租住私房",且在流入地住房选择维度等三个方面的选项顺序和比例,没有表现出较大的差别,或者说表现出同质性,即还没有出现代际差异,其主要原因在于我国"独特的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基于此,本文提出在未来一段时期内,政府有关部门应进一步加强农民工流入地住房政策制订实施的顶层设计,从政策方面保证农民工在流入地与城镇居民同等享有住房获得的权利;建立"农民工经济租用房、廉租房、经济适用房、限价商品房"四位一体的住房保障体系;建立分类分层的农民工流入地住房选择体系,使农民工顺利实现向流入地市民身份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 住房选择 代际比较 政策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高度视角下的住房选择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黎晓凤 蒙晓静 +3 位作者 李欣 曾莉 莫桂榕 侯刘起 《地理教学》 2014年第24期58-60,共3页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住房选择成了人们无法回避的问题。以南宁典型的住宅区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问卷调查、计算、实验以及实地测量等方法,研究太阳高度视角下的住房选择。调查发现,在住房选择中,人们对楼间距这一因素不太重...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住房选择成了人们无法回避的问题。以南宁典型的住宅区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问卷调查、计算、实验以及实地测量等方法,研究太阳高度视角下的住房选择。调查发现,在住房选择中,人们对楼间距这一因素不太重视。计算表明,南宁市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范围为43°02′~89°54′。实验得出,南宁市最合适的楼间距与楼高的比值为1.07。调查发现,南宁市的楼房在冬天都有部分楼层被遮挡。因此,在住房选择中,应选择楼间距与楼高的比值较大的楼盘以及全年能被太阳光照射到的楼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高度 楼间距 楼高 住房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住房需求意愿的广州市中产阶层住房区位选择 被引量:7
10
作者 边艳 周春山 胡锦灿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32-842,共11页
以2014年广州市中产阶层聚居区24个街道、50个社区进行的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资料为数据源,从住房需求意愿与区位选择方面分析了广州中产阶层住房选择,并运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研究发现:1)广州市中产阶层住... 以2014年广州市中产阶层聚居区24个街道、50个社区进行的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资料为数据源,从住房需求意愿与区位选择方面分析了广州中产阶层住房选择,并运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研究发现:1)广州市中产阶层住房区位选择表现出明显的"向中心城区"性;2)现居住现状(人均住房面积、现小区区位、现小区建成年代、现居住时间)、家庭生命周期(年龄、家庭规模、子女数量)和经济水平(家庭年总收入、个人年总收入、私家车拥有量)等因素对中产阶层住房需求意愿具有显著影响;3)家庭生命周期(年龄、家庭规模)、个体因素(教育程度、户籍地)等要素对中产阶层住房区位选择具有显著影响。4)制度因素、区位因素和个体因素共同影响着广州市中产阶层住房区位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产阶层 住房选择行为 多元Logistics模型 广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障性住房租购选择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胡国平 韦春丽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20-127,共8页
在当前保障性住房供给与需求矛盾不断加深的背景下,研究保障对象对保障性住房的租赁或购买的需求特征及其关键影响因素,具有较强的必要性与现实意义。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方式获取城市中心城区受保障对象的需求特征数据,从保障对象住房需... 在当前保障性住房供给与需求矛盾不断加深的背景下,研究保障对象对保障性住房的租赁或购买的需求特征及其关键影响因素,具有较强的必要性与现实意义。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方式获取城市中心城区受保障对象的需求特征数据,从保障对象住房需求的视角,分析影响保障性住房租赁或购买选择的相关因素。文中构建了Logit模型,并检验各因素对保障性住房租购选择的影响关系及强度。结果显示:(1)住区环境、个体特征、家庭特征、住房特征等四大类因素对保障性住房租购选择产生显著的影响;(2)住区环境中,教育资源、交通配套设施等是影响保障性住房租购选择的关键指标,这些关键指标的改善,将会使保障对象更倾向于购买保障房而不是租赁;(3)个体特征中,性别与年龄对保障性住房租购选择影响最大,相比男性、年轻人,女性、年长者更倾向于购买保障性住房而不是租赁;(4)家庭特征方面,人口数量多、经济收入高等特征的家庭更愿意选择购买保障房,但家庭人口数量的影响大于家庭经济收入;(5)住房特征中,居住稳定性对保障性住房租购选择影响最大,其次是保障性住房准入政策合理性、住房面积及户型,这些因素的改善,都将提高保障对象对保障性住房做出购买的决策。因此,提供多形式、多条件的保障性住房,才能满足不同保障对象的租赁或购买的需求。设置合理的保障性住房准入条件,构建科学合理规范的保障性住房供给标准和住房保障运行机制,才能使迫切需要租购保障房的家庭从中受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障对象 保障性住房 住房租购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住房租买选择机制缺失对中国房地产市场运行的影响 被引量:19
12
作者 崔裴 严乐乐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08-113,共6页
住房租买选择曾经是房地产研究的一个热点,也是住房资产市场与住房服务市场相互关联模型的基础。住房租买选择以租、买住房所提供的住房服务完全可替代为前提。研究发现,由于中国住房租赁市场供给主体的非企业、非职业化特质,出租住房... 住房租买选择曾经是房地产研究的一个热点,也是住房资产市场与住房服务市场相互关联模型的基础。住房租买选择以租、买住房所提供的住房服务完全可替代为前提。研究发现,由于中国住房租赁市场供给主体的非企业、非职业化特质,出租住房与自有住房所提供的住房服务不可充分替代,致使住房租买选择机制在中国缺失,从而导致中国住房资产市场与住房服务市场关联性弱化。在此条件下,中国住房资产的市场价格高出价值且偏离程度不断加大是必然的趋势;房地产泡沫带来的超额利润吸引产业资本大量涌入住房开发投资,导致中国房地产开发投资频频过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房租买选择 房地产市场 住房租赁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住房反抵押选择权的长期护理保险定价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周海珍 彭晓鹏 陈秉正 《财经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46-52,共7页
本文在长期护理保险中嵌入住房反抵押贷款选择权,提出一个新的长期护理保险产品方案,并给出其定价模型。同时,根据对未来房屋价值、利率、死亡率等因素的预测,模拟计算具有住房反抵押选择权的长期护理保险的合约费以及可获得的给付金额... 本文在长期护理保险中嵌入住房反抵押贷款选择权,提出一个新的长期护理保险产品方案,并给出其定价模型。同时,根据对未来房屋价值、利率、死亡率等因素的预测,模拟计算具有住房反抵押选择权的长期护理保险的合约费以及可获得的给付金额。研究结果表明,与一般长期护理保险产品相比,具有住房反抵押贷款选择权的长期护理保险可以以当前相对较低的合约费为未来出现生活不能自理状态的老年人提供较多的收入,并可保留房屋的使用权至终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护理保险 住房反抵押选择 保险合约 定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居民家庭收入、住房租购与住房消费选择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黄玉屏 张曼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94-98,共5页
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并构建logit模型,分析了中国居民家庭收入对住房租购和类别选择的影响。二元logit模型和多元logit模型的回归结果表明:收入对居民家庭住房租购选择和住房类别选择均存在显著影响。其中,与西部相比,东部... 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并构建logit模型,分析了中国居民家庭收入对住房租购和类别选择的影响。二元logit模型和多元logit模型的回归结果表明:收入对居民家庭住房租购选择和住房类别选择均存在显著影响。其中,与西部相比,东部家庭收入的提高对其买房概率存在更大影响。与此同时,收入的提高会使中西部家庭提高选择更大户型住宅的可能性,而东部家庭则更倾向于大户型住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民家庭收入 住房消费选择 二元logit模型 多元LOGIT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住房租购选择之谜——基于主客观社会地位的视角 被引量:6
15
作者 邹静 邓晓军 《财经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2-53,共12页
基于2012年和2014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的家庭微观面板数据,运用Probit、IV Probit模型研究主客观社会地位对家庭住房租购选择的影响。结果发现:(1)家庭主观社会地位主要受家庭资产状况的影响,而不是受户主客观社会地位的影响,二者并不... 基于2012年和2014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的家庭微观面板数据,运用Probit、IV Probit模型研究主客观社会地位对家庭住房租购选择的影响。结果发现:(1)家庭主观社会地位主要受家庭资产状况的影响,而不是受户主客观社会地位的影响,二者并不总是表现出一致性。(2)当前的和预期的主观社会地位显著正向影响家庭的住房租购选择,主要表现在中西部家庭、农业户口家庭和一套房家庭中。当前主观社会地位每增加一个等级,家庭的住房自有率提高0.5%;而预期的主观社会地位每增加一个等级,家庭的住房自有率提高0.3%。(3)客观社会地位中教育、职业、家庭永久性收入对家庭住房租购选择的影响不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观社会地位 客观社会地位 住房租购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镇居民住房获取概率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3
16
作者 谢霄亭 马子红 《西部论坛》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4-54,共11页
基于城镇居民家庭特征变量和组织变量,采用CGSS2013数据,通过Logistic模型分析我国城镇居民住房获取概率和获取不同类型住房概率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我国针对福利分房制度的市场化改革提高了居民的住房水平,但是在市场化转型... 基于城镇居民家庭特征变量和组织变量,采用CGSS2013数据,通过Logistic模型分析我国城镇居民住房获取概率和获取不同类型住房概率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我国针对福利分房制度的市场化改革提高了居民的住房水平,但是在市场化转型过程中,再分配权力资源对住房资源仍然保持着占有上的优势。非市场因素对居民住房的获取产生了较为显著的影响,拥有制度优势的城镇户口居民、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商业精英在优质住房获取的机会上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应继续深化以市场配置资源的住房制度改革,也要积极探索和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消除"等级"观念的消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房资源 住房制度 福利分房制度 市场化改革 住房获取概率 住房结构 住房类型选择 社会分化 等级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房屋租赁的替代效应与福利评价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培 《南方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12,共10页
租房还是买房是每位住房需求者需要面临的重大决策。本文通过建立代表性消费者购房与租房决策选择模型,对代表性消费者不同住房决策间的相互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并通过引入空间计量分析方法,以中国216个地级市2000年的统计数据为样本... 租房还是买房是每位住房需求者需要面临的重大决策。本文通过建立代表性消费者购房与租房决策选择模型,对代表性消费者不同住房决策间的相互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并通过引入空间计量分析方法,以中国216个地级市2000年的统计数据为样本对理论分析结果进行了相关实证检验。结论显示,住房租赁市场的发展在空间上具有显著的外溢性,经济适用房的"不经济"引致了住房租赁市场的活跃。以全国和北京市的两次抽样为样本的回归结果显示,获得房屋的产权和提高居住面积均有利于增强住房者对生活的满意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房选择 空间计量经济学 生活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