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住房资本化理论逻辑批判与现实对策研究
被引量:7
- 1
-
-
作者
单克强
-
机构
中国建设银行江西省分行
-
出处
《南方金融》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3-8,共6页
-
文摘
让劳动者用未来预期收入购买住房、实现居者有其屋,是鼓励和支持劳动者在职业生涯之中进行合理消费的一种措施。而对住房投机者提供融资支持,任由投机者将房价炒高、获取暴利,剥夺劳动者职业生涯的基本生存资料,并由劳动者承担投机者炒高房价所带来的风险,这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逻辑的。住房资本化理论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对立的,把住房作为投资品进行投机炒作的观点是危险的,一旦住房资本化泡沫破裂,容易引起经济、金融动荡。为此,要保持货币供给适度,为住房去资本化提供合适的货币环境;要实行差异化的住房信贷政策,加强对自住型住房需求者的金融支持,对投资性购房采取限制性融资政策;要避免托市、救市导致住房资本化泡沫风险积聚,敢于和善于挤压住房资本化泡沫,必要时可以主动刺破住房资本化泡沫。总之,要坚持以居住消费属性来定位住房市场,以住房金融体系的去资本化作为治本之策,推动构建促进住房去泡沫的长效机制。
-
关键词
住房资本化
房地产泡沫
劳动价值论
去杠杆
金融危机
-
分类号
F299.23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
-
题名住房资本化泡沫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
被引量:4
- 2
-
-
作者
单克强
-
机构
中国建设银行江西省分行
-
出处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41-45,共5页
-
文摘
住房资本化泡沫具有生成、膨胀、破裂的周期循环特征,在相当长时间内为自循环系统并受金融资源的约束,往往在局部领域或更大系统扭曲资源配置,在泡沫膨胀过程中以资本逻辑积累金融风险,以泡沫破裂形式暴力释放金融风险。住房资本化泡沫具有不稳定特性,不允许泡沫破裂是基于资本暴利的逻辑,把提高经济效益等同于资本效益和暴利。本文基于住房资本化泡沫的理论辨析,对住房资本化泡沫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梳理,并对疏导金融风险、控制风险传递、化解泡沫及危机提出建议。
-
关键词
住房资本化
资产泡沫
房地产市场
房地产泡沫
金融风险
金融危机
经济周期
脱虚向实
住房体制改革
-
分类号
F840.4
[经济管理—保险]
-
-
题名住房资本化的危害性辨析及其政策启示
被引量:1
- 3
-
-
作者
单克强
-
机构
中国建设银行江西省分行
-
出处
《南方金融》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2-19,共8页
-
文摘
居民住房是必需的生活资料,非资本性是住房与工业和商业用房的本质区别。住房资本化是指将住房由作为自住保障的消费品转为投资品,并通过资本的杠杆融资而将风险因素注入住房市场。提出住房资本化的概念不是要标新立异,而是更为科学地研究住房市场运行和调节问题,为实现"房子是用来住的"的本源功能提供理论依据。第一,住房资本化不是住房市场化的必然选择。要摒弃资本思维和资本崇拜观,坚定地推动住房市场去资本化,对住房的非自住性投资设置更为严格的融资限制,落实"房子是用来住的"消费品属性。第二,住房资本泡沫长期化对实体经济危害很大。要积极推进住房市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持续去泡沫促进住房价值回归,把资本从住房投资暴利中释放出来,加大对实体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第三,当前住房市场有效需求处于不稳定的状态之中。由于我国住房需求系统输入方缺乏有效控制、而输出方缺乏负反馈的约束,因此,要对住房投资需求提前进行控制,尽快出台具有负反馈效应的政策措施。第四,对资本缺乏约束必将导致住房由资本定价。所以,决不能由资本主导住房的供求,要促进个人居民住房价格形成机制逐步由资本定价向成本定价回归,扭转资本与劳动在价值分配中的位置,促进价值分配和社会财富向劳动倾斜,从而为激发劳动积极性和科技创新创造有利条件。
-
关键词
住房资本化
资本泡沫
金融危机
资本定价
劳动价值论
-
分类号
F299.23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
-
题名基础教育空间资本化效应与空间优化策略
被引量:5
- 4
-
-
作者
林雄斌
牛步青
窦茜茜
钟晶晶
林伊婷
杨家文
-
机构
宁波大学地理与空间信息技术系
浙江省陆海国土空间利用与治理协同创新中心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
-
出处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9-97,共9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都市圈城际交通演进、住房成本差异与跨区域职住选择机制研究”(422712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义务教育政策对随迁子女教育起点均等化格局的动态影响与优化研究”(42271208)
+1 种基金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重点项目“共同富裕视域下跨界交通协同机制与空间治理研究”(23NDJC015Z)
宁波市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项目“都市圈交通与空间互动的格局、过程与机制:多源数据模拟”(2023QL016)。
-
文摘
受限于优质教育资源的有限性及其分配机制,基础教育的数量、质量与获取机制会显著影响土地和住房价格,形成具有时空间异质性的资本化效应,从而影响教育均等化与可及性。如何理解这种资本化效应的理论基础、测度方法与影响机制,采取有效策略降低教育资本化效应,推动基础教育均等化与可及性,成为新型城镇化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基于此,系统研究基础教育资本化效应的理论基础、研究过程、实证方法与结果,以及差异化结果的影响因素,并从学区分配制度渐进改革、溢价捕获工具使用、保障住房多层优化配置等提出促进教育起点公平的政策建议。这对推动基础教育资源优化分配,实现基础教育资源获取的均等化与可及性,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
关键词
基础教育
教育公平
住房资本化
均等化与可及性
-
Keywords
elementary education
educational equality
housing capitalization
equalization and reachability
-
分类号
F293.2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