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住房资本化理论逻辑批判与现实对策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单克强 《南方金融》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3-8,共6页
让劳动者用未来预期收入购买住房、实现居者有其屋,是鼓励和支持劳动者在职业生涯之中进行合理消费的一种措施。而对住房投机者提供融资支持,任由投机者将房价炒高、获取暴利,剥夺劳动者职业生涯的基本生存资料,并由劳动者承担投机者炒... 让劳动者用未来预期收入购买住房、实现居者有其屋,是鼓励和支持劳动者在职业生涯之中进行合理消费的一种措施。而对住房投机者提供融资支持,任由投机者将房价炒高、获取暴利,剥夺劳动者职业生涯的基本生存资料,并由劳动者承担投机者炒高房价所带来的风险,这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逻辑的。住房资本化理论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对立的,把住房作为投资品进行投机炒作的观点是危险的,一旦住房资本化泡沫破裂,容易引起经济、金融动荡。为此,要保持货币供给适度,为住房去资本化提供合适的货币环境;要实行差异化的住房信贷政策,加强对自住型住房需求者的金融支持,对投资性购房采取限制性融资政策;要避免托市、救市导致住房资本化泡沫风险积聚,敢于和善于挤压住房资本化泡沫,必要时可以主动刺破住房资本化泡沫。总之,要坚持以居住消费属性来定位住房市场,以住房金融体系的去资本化作为治本之策,推动构建促进住房去泡沫的长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房资本化 房地产泡沫 劳动价值论 去杠杆 金融危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住房资本化泡沫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单克强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41-45,共5页
住房资本化泡沫具有生成、膨胀、破裂的周期循环特征,在相当长时间内为自循环系统并受金融资源的约束,往往在局部领域或更大系统扭曲资源配置,在泡沫膨胀过程中以资本逻辑积累金融风险,以泡沫破裂形式暴力释放金融风险。住房资本化泡沫... 住房资本化泡沫具有生成、膨胀、破裂的周期循环特征,在相当长时间内为自循环系统并受金融资源的约束,往往在局部领域或更大系统扭曲资源配置,在泡沫膨胀过程中以资本逻辑积累金融风险,以泡沫破裂形式暴力释放金融风险。住房资本化泡沫具有不稳定特性,不允许泡沫破裂是基于资本暴利的逻辑,把提高经济效益等同于资本效益和暴利。本文基于住房资本化泡沫的理论辨析,对住房资本化泡沫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梳理,并对疏导金融风险、控制风险传递、化解泡沫及危机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房资本化 资产泡沫 房地产市场 房地产泡沫 金融风险 金融危机 经济周期 脱虚向实 住房体制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住房资本化的危害性辨析及其政策启示 被引量:1
3
作者 单克强 《南方金融》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2-19,共8页
居民住房是必需的生活资料,非资本性是住房与工业和商业用房的本质区别。住房资本化是指将住房由作为自住保障的消费品转为投资品,并通过资本的杠杆融资而将风险因素注入住房市场。提出住房资本化的概念不是要标新立异,而是更为科学地... 居民住房是必需的生活资料,非资本性是住房与工业和商业用房的本质区别。住房资本化是指将住房由作为自住保障的消费品转为投资品,并通过资本的杠杆融资而将风险因素注入住房市场。提出住房资本化的概念不是要标新立异,而是更为科学地研究住房市场运行和调节问题,为实现"房子是用来住的"的本源功能提供理论依据。第一,住房资本化不是住房市场化的必然选择。要摒弃资本思维和资本崇拜观,坚定地推动住房市场去资本化,对住房的非自住性投资设置更为严格的融资限制,落实"房子是用来住的"消费品属性。第二,住房资本泡沫长期化对实体经济危害很大。要积极推进住房市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持续去泡沫促进住房价值回归,把资本从住房投资暴利中释放出来,加大对实体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第三,当前住房市场有效需求处于不稳定的状态之中。由于我国住房需求系统输入方缺乏有效控制、而输出方缺乏负反馈的约束,因此,要对住房投资需求提前进行控制,尽快出台具有负反馈效应的政策措施。第四,对资本缺乏约束必将导致住房由资本定价。所以,决不能由资本主导住房的供求,要促进个人居民住房价格形成机制逐步由资本定价向成本定价回归,扭转资本与劳动在价值分配中的位置,促进价值分配和社会财富向劳动倾斜,从而为激发劳动积极性和科技创新创造有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房资本化 资本泡沫 金融危机 资本定价 劳动价值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础教育空间资本化效应与空间优化策略 被引量:5
4
作者 林雄斌 牛步青 +3 位作者 窦茜茜 钟晶晶 林伊婷 杨家文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9-97,共9页
受限于优质教育资源的有限性及其分配机制,基础教育的数量、质量与获取机制会显著影响土地和住房价格,形成具有时空间异质性的资本化效应,从而影响教育均等化与可及性。如何理解这种资本化效应的理论基础、测度方法与影响机制,采取有效... 受限于优质教育资源的有限性及其分配机制,基础教育的数量、质量与获取机制会显著影响土地和住房价格,形成具有时空间异质性的资本化效应,从而影响教育均等化与可及性。如何理解这种资本化效应的理论基础、测度方法与影响机制,采取有效策略降低教育资本化效应,推动基础教育均等化与可及性,成为新型城镇化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基于此,系统研究基础教育资本化效应的理论基础、研究过程、实证方法与结果,以及差异化结果的影响因素,并从学区分配制度渐进改革、溢价捕获工具使用、保障住房多层优化配置等提出促进教育起点公平的政策建议。这对推动基础教育资源优化分配,实现基础教育资源获取的均等化与可及性,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教育 教育公平 住房资本化 均等与可及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