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住房公积金制度与住房福利分配的他国镜鉴 被引量:6
1
作者 何代欣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3-57,共15页
发轫于新加坡的住房公积金制度是住房福利分配在新兴国家的一种创新。如何有效借鉴其经验并进行本土化改进是一大难题。立足于我国现代化住房长期短缺的基本事实,系统梳理了新加坡建立公积金制度的历史轨迹及最新进展,数量化和案例式地... 发轫于新加坡的住房公积金制度是住房福利分配在新兴国家的一种创新。如何有效借鉴其经验并进行本土化改进是一大难题。立足于我国现代化住房长期短缺的基本事实,系统梳理了新加坡建立公积金制度的历史轨迹及最新进展,数量化和案例式地解读了其优势及问题,而后延伸至亚洲主要经济体乃至同阶段西方工业化各国,探讨其如何通过住房金融或者住房福利政策解决民众居住困难。我国现行公积金制度需要改进信息不对称和福利改善效应不显著的问题,管理的透明和规范程度亦需加强。这一政策的未来走向会与经济社会转型、社会福利制度建设和财税体制改革高度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房公积金 住房福利分配 财税体制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达国家住房福利政策的演变及启示——我国公租房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探析 被引量:5
2
作者 杨小梅 《西部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6-94,共9页
我国公租房领域存在投资主体单一、政府财政压力大、市场参与度不够、配置低效、供需失衡及错配、贫富分区程度加大等问题,需通过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予以解决。发达国家住房福利政策的演变表明,住房政策应与住房市场供需状况相适应... 我国公租房领域存在投资主体单一、政府财政压力大、市场参与度不够、配置低效、供需失衡及错配、贫富分区程度加大等问题,需通过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予以解决。发达国家住房福利政策的演变表明,住房政策应与住房市场供需状况相适应,政府所扮演的角色须从"公共住房的直接供给者"走向"市场化供给的环境营造者",即从"补砖头"到"补人头"是住房福利政策演进的必然趋势。我国公租房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与住房供求情况相匹配。一方面,要转变政府职能,从政府实物配给逐步过渡到市场化供给;另一方面,要积极打造健康的住宅租赁投资市场以促进公租房供给市场化,并通过开发配建和货币化补贴等措施促成公租房"隐形化"混合居住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租房 公共住房 住房福利政策 公租房供给市场化 租金补贴 住宅市场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居住隔离 混合居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前我国住房福利政策的问题与政府角色定位探讨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培刚 《重庆社会科学》 2007年第8期108-112,共5页
由于传统住房福利目标对象的模糊和宽泛,政策运行的复制和错位,设计标准的趋高和断裂,异化了住房福利的本质内涵。针对传统体制的弊端,本文从政府在住房福利政策制定和实施中的角色定位出发,探讨了政府的三种角色功能,即主导角色、统筹... 由于传统住房福利目标对象的模糊和宽泛,政策运行的复制和错位,设计标准的趋高和断裂,异化了住房福利的本质内涵。针对传统体制的弊端,本文从政府在住房福利政策制定和实施中的角色定位出发,探讨了政府的三种角色功能,即主导角色、统筹角色和公仆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收入家庭 住房福利 角色定位 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施我国城镇低收入人群住房福利的对策探讨
4
作者 王培刚 许传新 《学习与实践》 2007年第6期135-138,共4页
针对传统住房福利政策设计的缺陷,本文提出梯度住房福利政策设计、突出政府主体作用、探索合作住宅供应体系、实施住房补贴政策、完善住房法律法规、缩小住房政策目标群体、建立住房福利动态调节机制、构思外来务工人员住房规划方案等... 针对传统住房福利政策设计的缺陷,本文提出梯度住房福利政策设计、突出政府主体作用、探索合作住宅供应体系、实施住房补贴政策、完善住房法律法规、缩小住房政策目标群体、建立住房福利动态调节机制、构思外来务工人员住房规划方案等八项措施,来促进住房福利政策的完善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收入人群 住房福利 八大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城镇住房福利规模的测算及其意义 被引量:6
5
作者 王育琨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106-112,共7页
住房福利规模的测算,具有很重要的政策意义。我国的福利项目多通过企业这个环节实现,企业的福利费用又多数计入生产成本,成为一黑箱,不为人们所把握。住房福利规模的计算,不仅是研制住房改革方案的基点之一,而且还可以引出有益的宏观政... 住房福利规模的测算,具有很重要的政策意义。我国的福利项目多通过企业这个环节实现,企业的福利费用又多数计入生产成本,成为一黑箱,不为人们所把握。住房福利规模的计算,不仅是研制住房改革方案的基点之一,而且还可以引出有益的宏观政策启示。一、有关住房福利规模的几种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城镇 住房福利规模 计算 公有住房总面积 应交租金 职工收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国住房福利政策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陈正兰 《社会》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12-16,共5页
住房是居民最基本的生活必需品,但是住房又不同于其他商品,不能完全依赖于市场来解决,市场机制在住房领域部分失灵.如果完全依赖于市场的自发调节作用则无法实现住房资源的合理配置,甚至会出现混乱,因此,必须发挥国家和政策的干预作用.... 住房是居民最基本的生活必需品,但是住房又不同于其他商品,不能完全依赖于市场来解决,市场机制在住房领域部分失灵.如果完全依赖于市场的自发调节作用则无法实现住房资源的合理配置,甚至会出现混乱,因此,必须发挥国家和政策的干预作用.但是,政府应当以怎样的政策进行干预,以及应当干预到哪种程度才能既不对住房市场的运行带来副作用,又能实现住房资源的合理配置以使住房问题得到较好的解决,这是任何一个国家都十分关注的问题.英国在福利国家的形成过程中,诞生了英国特色的住房福利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房福利政策 英国 住房模式 租房 公房价格 贫困家庭 住房抵押贷款结构 住房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居住集中化过程中农民住房保障与福利研究 被引量:19
7
作者 周沛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86-90,共5页
农村改革以后,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农民经历了两次建房高潮,这是富裕之后农民的自然选择和自发行动。与城市职工相比较,农民不存在任何形式的住房保障与福利,在两次建房热潮中,农民自己一直是建房资金的承担者。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过程... 农村改革以后,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农民经历了两次建房高潮,这是富裕之后农民的自然选择和自发行动。与城市职工相比较,农民不存在任何形式的住房保障与福利,在两次建房热潮中,农民自己一直是建房资金的承担者。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农村居住集中化已经提上了农村社会发展规划的议事日程,沿海发达地区农民第三次建房热潮已经或即将兴起,如何避免和减少农民在居住集中化过程中的损失,为他们提供住房保障和福利,是政府所必须加以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农村居住集中化 住房保障与福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晒晒古代公务员的福利
8
作者 廖保平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5-56,共2页
近几年,报考公务员的热度一直有增无减。这无外乎是因为公务员在人们心目中是个旱涝保收的职业,工作稳定,福利待遇好,社会地位也高。因此,有人甚至不惜准备十年,只为博得"公务员"的美誉。由此不禁联想到古代公务员的福利待遇也是如此... 近几年,报考公务员的热度一直有增无减。这无外乎是因为公务员在人们心目中是个旱涝保收的职业,工作稳定,福利待遇好,社会地位也高。因此,有人甚至不惜准备十年,只为博得"公务员"的美誉。由此不禁联想到古代公务员的福利待遇也是如此吗?答案是肯定的,而且还是林林总总,包罗万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房福利 退休养老 带薪休假 福利待遇 免费午餐 公使钱 退食自公 赐钱 社会地位 成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套房分配:一个多维的解释——基于广东省调查数据的发现 被引量:1
9
作者 黄建宏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73-177,共5页
以2010年广东居委会家庭"是否拥有二套房"调查来重新审视市场转型议题,结果发现:单位住房福利与二套房并没有关系;权力在二套房分配上依然有优势;教育资本的回报升降问题与市场条件有关,教育资本的二套房回报在大城市比在小... 以2010年广东居委会家庭"是否拥有二套房"调查来重新审视市场转型议题,结果发现:单位住房福利与二套房并没有关系;权力在二套房分配上依然有优势;教育资本的回报升降问题与市场条件有关,教育资本的二套房回报在大城市比在小城镇的优势有所减弱;年轻一代的独生子女家庭在二套房分配上有优势。这些发现说明,不能用纯粹收入的市场逻辑来解释城市二套房分化,中国住房市场并没有像市场转型理论所预设的那样"脱嵌",市场嵌入各种制度或结构因素之中,二套房的分化是市场、再分配及家庭结构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套房 单位住房福利 权力 教育资本 独生子女家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的图书馆之路 被引量:1
10
作者 田德海 《图书与情报》 CSSCI 2008年第4期125-128,共4页
本期故事的讲述者是在地震棚里写完这篇故事的,在地震棚里回顾着数年来的职业经历,我不知道田德海馆长的心情会不会跟平时不太一样。 在西部做基层图书馆的馆长,缺钱是常态。他通过社会力量筹集到建设资金,这个过程无疑是艰难的,... 本期故事的讲述者是在地震棚里写完这篇故事的,在地震棚里回顾着数年来的职业经历,我不知道田德海馆长的心情会不会跟平时不太一样。 在西部做基层图书馆的馆长,缺钱是常态。他通过社会力量筹集到建设资金,这个过程无疑是艰难的,他的努力不仅成就了一幢文化综合大楼,还成就了职工的住房改善。如果我们对这一点无动于衷,那是我们自身的局限。在一幢宽敞明亮的大楼里享受图书馆生活,这是构成老百姓幸福指数的一个指标;在公务员的福利性住房享受和富裕阶层自我实现的住房享受中,图书馆员因为“单位”这一职业的归属而获得了他们原本不敢奢望的住房,这一点,我们不仅要充分地予以理解,还应该由衷地为之高兴。而这一切的实现,源自于一种魄力和决策,它值得我们尊敬。 田馆长是一个敢于想办法的人,他主导的与浦东新区图书馆结对子,似乎搭建了一座通往理想彼岸的虹桥,的确,他就是通过这座“桥”,做成了大事。 跟富裕地区的图书馆结上对子,如果仅仅是靠着它满足于一些物质上的援助,这是一种低的境界。对于田馆长来说,他的心里多了一些“贪念”,他贪念的是更有价值的东西,比如机会——把麦积书画展办到上海浦东,进而办到北京。 田馆长算不得科班出身,但他很看重去拿文凭。因为拿文凭需要经历一个专业学习的过程,这个过程改变了他的图书馆理念,他把课堂上和书本里的东西付诸实践,比如开架借阅,比如阅读推广,比如优质服务……,在办馆条件有限的情况下,他要在办馆理念上拉近与发达地区图书馆的差距。 地震已经过去,庆幸的是,麦积区图书馆没有受到大的破坏。最近一次见到田馆长,他说生活已经恢复正常。我们衷心祝愿麦积区图书馆有一个更加美好的明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图书馆 地区图书馆 职业经历 住房改善 上海浦东 福利住房 图书馆理念 建设资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