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住房体制改革与基于财产的社会分层秩序之建立 被引量:41
1
作者 李强 王美琴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5-33,共9页
在以国有企业为重要实践主体的中国城市住房体制的改革过程中,通过将住房从公有转化为职工所有,住房体制的改革将实物分配制度下形成的基于权力和身份的住房不均等结构从产权上固定下来,这不仅维续并再生产了改革前形成的住房分层秩序,... 在以国有企业为重要实践主体的中国城市住房体制的改革过程中,通过将住房从公有转化为职工所有,住房体制的改革将实物分配制度下形成的基于权力和身份的住房不均等结构从产权上固定下来,这不仅维续并再生产了改革前形成的住房分层秩序,而且构建了一种新的基于财产的住房分层秩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分层 住房体制改革 不均等与社会分化 财产分层 住房分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住房新政推动城镇住房体制改革——对“国六条”引发的中国城镇住房体制建设大讨论的评述 被引量:6
2
作者 袁奇峰 马晓亚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9-15,32,共8页
通过梳理报刊、新闻、文献资料等,归纳出住房新政的争论点主要集中在住房供应结构、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住房价格等方面。认为住房新政意在通过健全保障性公共住房体制推进和谐社会建设,通过增加小户型住宅推进节约型社会建设,是国家理性... 通过梳理报刊、新闻、文献资料等,归纳出住房新政的争论点主要集中在住房供应结构、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住房价格等方面。认为住房新政意在通过健全保障性公共住房体制推进和谐社会建设,通过增加小户型住宅推进节约型社会建设,是国家理性的显现,但是选择"房价"作为宏观调控指标可能并不是一个好的博弈点,或许"让市场的归市场,政府的归政府"会是一个聪明的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六条” 城镇住房体制 经济适用房 商品房 和谐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住房体制改革逻辑思路及政策建议 被引量:5
3
作者 单克强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3-57,共5页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求广大群众实现"宜居"目标,那么就要坚持将商品住房作为住房供应的主渠道,因而必须着力于化解高房价与购买力不足的矛盾,住房体制改革的方向要立足于房价去泡沫,让广大劳动者随着经济增长提高住房购...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求广大群众实现"宜居"目标,那么就要坚持将商品住房作为住房供应的主渠道,因而必须着力于化解高房价与购买力不足的矛盾,住房体制改革的方向要立足于房价去泡沫,让广大劳动者随着经济增长提高住房购买力,与此同时对中低收入群体提供住房保障以"安居"。改革的逻辑要立足新居民、让劳动者受益以及资本自担风险,彰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要多渠道供给住房,实现各种收入阶层群体无缝隙全覆盖,坚持去泡沫化和控制改革风险的紧密结合,对商品住房要逐渐剥离资本属性实现去资本化,促进商品住房由资本定价向成本定价的回归,让住房回归生活消费品的居住属性,落实"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房体制改革 房地产泡沫 资本泡沫 住房商品化 住房保障 住房金融 住房贷款风险 系统性风险房 产税 去资本化 去杠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形势下德国住房体制对我国的启示 被引量:1
4
作者 华梅 《现代农村科技》 2018年第7期103-104,共2页
德国的住房体制极富特色,平稳运行,主要体现在其完善的立法、稳健的住房金融制度、发达且管理严格的租赁市场、有效的住房保障。我国住房制度改革以来,一直注重其商品属性,忽视其社会功能,房地产业发展暴露出很多社会问题。党的十九大... 德国的住房体制极富特色,平稳运行,主要体现在其完善的立法、稳健的住房金融制度、发达且管理严格的租赁市场、有效的住房保障。我国住房制度改革以来,一直注重其商品属性,忽视其社会功能,房地产业发展暴露出很多社会问题。党的十九大明确了房子是用来住的发展方向,因此需要借鉴德国经验,有效落实房子的居住功能定位,健全与之相适应的政策法规制度,大力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合力提高住房的保障属性,全面实现住有所居的宏伟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 住房体制 租赁市场 住房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业银行如何加强金融服务 促进住房体制改革
5
作者 牛茜 《征信》 1998年第6期84-85,共2页
中国的房改,历经十几个春秋,终将取得历史性突破——从1998年下半年起,将逐步停止福利分离,转而实行贷币化的分配方式.然而,房改毕竟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涉及到一系列配套改革,如房地产市场的规范、房价的控制、物业管理的完善,住房... 中国的房改,历经十几个春秋,终将取得历史性突破——从1998年下半年起,将逐步停止福利分离,转而实行贷币化的分配方式.然而,房改毕竟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涉及到一系列配套改革,如房地产市场的规范、房价的控制、物业管理的完善,住房金融的发展等等.只有全方位启动,才能最终完成住房体制的改革.本文将研究商业银行,这一提供住房金融服务的主要金融机构,如何加强金融服务,来促进此次房改的成功.一、加强住房金融服务的意义商业银行住房金融服务,包括商业银行所开展的所有与住房的建设,购买、销售有关的业务.加强住房金融服务,无论从宏观层面,还是从微观层面,都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银行 住房金融 金融服务 住房体制 个人住房贷款 住房抵押贷款 经济增长目标 房地产市场 系统工程 分配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我国城市住房体制对单位职能的影响
6
作者 李国庆 《社会》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1期28-29,共2页
自1978年国家提出要充分发挥国家、地方、集体和个人四个方面的积极性发展城市住房事业的方针之后,以各个单位为主体的城市住房经营与管理体制迅速形成、发展,这是我国不同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一大特色。从全国各城市的统计看。
关键词 经营与管理 城市住房 集体所有制企业 城市住宅 全民所有制单位 单位所有制 职能 住房体制 集体企业 社会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住房体制改革的新思路
7
作者 李游群 《财经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7-10,共4页
一、住房体制改革的困境烟台、蚌埠、唐山、沈阳作为第一批住房改革试点城市,从1987年8月以后相继拿出了各自的改革方案.但经过两年的实践后(有的城市在正式方案出台之前就进行了房改的实践),房改并没达到预期的目的.随着试点城市房改... 一、住房体制改革的困境烟台、蚌埠、唐山、沈阳作为第一批住房改革试点城市,从1987年8月以后相继拿出了各自的改革方案.但经过两年的实践后(有的城市在正式方案出台之前就进行了房改的实践),房改并没达到预期的目的.随着试点城市房改工作的推进,居民经济承受能力对房改的约束变得越来越紧,以致各试点城市不得不放慢改革的步子,调整原房改方案,寻找新的办法.但迄今所设计的各种办法,无论是“空转”还是“实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房体制改革 居民经济承受能力 试点城市 住宅消费 住房改革 国家所有权 房改方案 唐山市 住房资金 经济承受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住房管理体制的未来模式初探
8
作者 张虎生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30-131,共2页
本文阐述了我国高校住房管理体制改革发展的趋势 ,从住房管理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住房管理的职能、机构以及运行机制等方面论证了高校住房管理体制的未来模式。
关键词 高校 住房管理体制 运行机制 职能转变 机构设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财政体制与住房改革
9
作者 王骐骥 《中南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80-85,23,共7页
一、住房供给消费及其存在的问题是住房基金财政再分配体制规定的 (一)住房基金财政再分配体制规定职工住房供给消费 现在理论界几乎一致把我国城镇长期以来职工住房只交低租金,看成住房消费不等价交换,冠之以“福利住房”,进而把它归... 一、住房供给消费及其存在的问题是住房基金财政再分配体制规定的 (一)住房基金财政再分配体制规定职工住房供给消费 现在理论界几乎一致把我国城镇长期以来职工住房只交低租金,看成住房消费不等价交换,冠之以“福利住房”,进而把它归结为城镇住房紧张的根源。这实际上是没抓住事物内在本质得出的不科学结论。联系旧的财政再分配体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体制 住房改革 中国 住房基金再分配体制 消费结构 住房商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住房制度改革背景下广州市居民居住偏好研究 被引量:14
10
作者 刘望保 闫小培 +1 位作者 曹小曙 王冬根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7-42,共6页
住房制度改革以前,国家控制着住房的供应,人们没有选择住房的自由。改革后,家庭越来越依靠市场来满足其住房需求,个人购买商品房的比例得以提高。择居自由度的增加意味着住房消费个体差异的扩大,居民住房偏好成为住房市场健康发展的重... 住房制度改革以前,国家控制着住房的供应,人们没有选择住房的自由。改革后,家庭越来越依靠市场来满足其住房需求,个人购买商品房的比例得以提高。择居自由度的增加意味着住房消费个体差异的扩大,居民住房偏好成为住房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分析住房市场化下居民住房偏好及其影响因素有重要意义。采取表述性偏好正交实验设计和联合统计分析方法,对处在改革前沿的广州市居民住房偏好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居民住房选择中,居住区位和小区特征比住房本身更重要;居住小区特征中,居民最关注住房所在区域,老城区越秀和东山和城市新中心天河区成为居民偏爱之地,但不同收入家庭区域偏好有所差异,高收入阶层明显偏好于新中心区天河区,而低收入阶层却更热衷于老城区;住房价格和居室朝向是重要影响因素,居民明显表现出对低价格住房和南向居室的偏好;除此之外,相对较重要的因素还有小区治安、交通和生活便利程度;而房屋类型、房屋布局和物业管理重要性相对较小,但高收入阶层明显比低收入阶层看重物业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房体制改革 居住偏好 表述性偏好 联合分析法 广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城镇居民住房市场化改革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樊雪志 董继华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3-36,共4页
关键词 中国宏观经济 城镇居民住房 市场化改革 实证分析 20世纪80年代 中央经济工作 住房体制改革 房地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租购并举制度下租赁住房土地供给侧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马智利 刘明晰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7-52,共6页
为了解决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住房问题,政府提出了加快建立租购并举住房制度。新的政策下亟需增加城市住宅建设用地供给,促进城乡土地要素流转与集约利用。本文探讨了国内外住房制度发展以及我国土地制度改革探索,归纳了我国农村宅基地... 为了解决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住房问题,政府提出了加快建立租购并举住房制度。新的政策下亟需增加城市住宅建设用地供给,促进城乡土地要素流转与集约利用。本文探讨了国内外住房制度发展以及我国土地制度改革探索,归纳了我国农村宅基地退出与补偿的典型模式,提出在土地确权前提下利用住房券来补偿退出宅基地使用权的农业转移人口以及流转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并分析了租赁住房的需求来源,从土地供给侧指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利用企事业单位低效用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以及农村闲置宅基地的解决途径,以此来增加新建租赁住房,满足新市民城市住房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租购并举 租赁住房 土地供给 宅基地退出补偿 住房 宅基地置换 住房体制改革 农村土地确权 三权分置 土地供给侧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变中的中国城市住房制度 被引量:1
13
作者 顾朝林 钱志鸿 《学习与实践》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22-25,共4页
自1949年以来,中国城市住房一直被当作社会副利的一部分,而非一种商品。在这种意义下,城市住房制度表现出以下特征:(1)住房被作为一种耐用消费品。
关键词 中国城市 城市住房 住房制度改革 住房体制改革 房地产市场 住宅市场 房租 耐用消费品 城市居民 房地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住房资本化泡沫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单克强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41-45,共5页
住房资本化泡沫具有生成、膨胀、破裂的周期循环特征,在相当长时间内为自循环系统并受金融资源的约束,往往在局部领域或更大系统扭曲资源配置,在泡沫膨胀过程中以资本逻辑积累金融风险,以泡沫破裂形式暴力释放金融风险。住房资本化泡沫... 住房资本化泡沫具有生成、膨胀、破裂的周期循环特征,在相当长时间内为自循环系统并受金融资源的约束,往往在局部领域或更大系统扭曲资源配置,在泡沫膨胀过程中以资本逻辑积累金融风险,以泡沫破裂形式暴力释放金融风险。住房资本化泡沫具有不稳定特性,不允许泡沫破裂是基于资本暴利的逻辑,把提高经济效益等同于资本效益和暴利。本文基于住房资本化泡沫的理论辨析,对住房资本化泡沫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梳理,并对疏导金融风险、控制风险传递、化解泡沫及危机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房资本化 资产泡沫 房地产市场 房地产泡沫 金融风险 金融危机 经济周期 脱虚向实 住房体制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住房产业政府规制的若干问题研究
15
作者 陆杰峰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131-132,共2页
关键词 中国 住房产业 政府规制 房地产业 发达国家 住房政策 住房体制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住房租赁制度改革的时代选择及法制革新 被引量:5
16
作者 易磬培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21-124,共4页
住房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是事关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问题。自1978年推行住房商品化改革以来,我国经过30多年的努力,逐步构建起以所有关系为核心的住房体制。当前这种"购主租辅"的住房体制面临正着土地供应不足、市场发... 住房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是事关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问题。自1978年推行住房商品化改革以来,我国经过30多年的努力,逐步构建起以所有关系为核心的住房体制。当前这种"购主租辅"的住房体制面临正着土地供应不足、市场发展过热、住房自有率畸高等体制性问题。2016年两会期间,中国政府提出要推动住房租赁制度改革,构建"购租并举"的住房新体制。住房租赁制度改革成为了推动我国住房体制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当前改革应当提高住房租赁市场的层次定位,调整住房租赁市场是住房交易市场二级市场的基本定位;转变住房租赁市场"二元制"的发展格局,矫正商品型市场与保障型市场隔离发展的现状;改变"所有权中心主义"的民法秩序,稳定不动产资源占有和用益关系,促进社会住房资源的物尽其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房租赁制度 住房体制改革 购租并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前中国住房状况与住房不平等 被引量:15
17
作者 范雷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5-33,共9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居民住房市场化体制逐步建立,有效缓解了城镇居民住房短缺状况,提高了城镇居民住房自有率,城镇居民以住房资产为核心的家庭资产也得到大幅度增值。但在住房市场化过程中,再分配体制所转化的住房市场化能力造成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居民住房市场化体制逐步建立,有效缓解了城镇居民住房短缺状况,提高了城镇居民住房自有率,城镇居民以住房资产为核心的家庭资产也得到大幅度增值。但在住房市场化过程中,再分配体制所转化的住房市场化能力造成了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在城镇住房市场的不平等状态;同时保障性住房福利外溢造成了新的不平等,农村居民难以享受保障性住房。因此,应积极推进农村居民城市化过程中的住房平等,加快提升农村居民家庭城镇住房市场化能力,推进进城落户农村居民保障性住房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房再分配体制 住房市场化 保障性住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住房改革实践谈
18
作者 张跃敏 《西南金融》 1992年第6期17-18,共2页
住房制度的改革,是“八五”期间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主要任务。中央明确指出:为了促进社会、政治、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在今后10年内要把住房改革放在重要位置。因此,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势在必行,迫在眉睫。1987年起,乐山市试行住房制度改革。
关键词 住房改革 经济体制改革 集资建房 房改金融 商品住宅 住房领域 住房体制 次房 集资房 购房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品化:解决教职工住房问题的根本途径
19
作者 大全 《教育与经济》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60-63,共4页
什么是住房商品化?为什么必须实行教职工住房商品化?怎样实行教职工住房商品化?本文拟对此作一些探讨。一、什么是住房商品化?
关键词 住房商品化 教职工住房 住房体制 根本途径 特殊商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按劳分配 商品性 商品属性 房改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住房改革:金融业应搞好五个配套
20
作者 陈昌焕 《武汉金融》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56-56,共1页
我国住房体制改革经过几年的大胆试点,现在已到了全面铺开的时候,这为金融业开辟新的业务领域提供了契机。金融业怎么办?笔者认为,主要应搞好五个配套。一、单列房改信贷计划与之配套。我国实行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在经济运行的... 我国住房体制改革经过几年的大胆试点,现在已到了全面铺开的时候,这为金融业开辟新的业务领域提供了契机。金融业怎么办?笔者认为,主要应搞好五个配套。一、单列房改信贷计划与之配套。我国实行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在经济运行的各个部门、各个领域都充分体现着计划的作用,金融部门是国家分配资金的主渠道之一,资金运动的总规模和流动方向受到国家计划的严格控制。住房体制改革是一项涉及千万户居民切身利益的改革措施,金融部门在资金方面给予支持,提供金融服务是义不容辞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房改革 住房体制改革 信贷计划 资金运动 分配资金 居民住户 国家计划 居住需要 信用方式 利率档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