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住宅自由权到住宅社会权之流变 被引量:4
1
作者 张震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02-108,共7页
满足公民基本居住需要的住宅权是一项基本权利。面对因住宅价格和质量标准而制约公民住宅权实现的社会现实,有必要在理论上进行检视并提供解决思路。在自由权和社会权划分的理论基础上,我国《宪法》第39条规定的"住宅不受侵犯"... 满足公民基本居住需要的住宅权是一项基本权利。面对因住宅价格和质量标准而制约公民住宅权实现的社会现实,有必要在理论上进行检视并提供解决思路。在自由权和社会权划分的理论基础上,我国《宪法》第39条规定的"住宅不受侵犯"具有社会权色彩。而且从权利社会基础和宪法解释功能的双重视角看,住宅社会权在实践中应被侧重。住宅社会权的权利功能以积极受益权为主,消极受益权为次,以国家给付义务的存在为前提。在此基础上,形成对国家权力的规范效力,并具特定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宅自由 住宅社会权 权利功能 规范效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入户犯罪、牵连犯处断与比例原则——兼论合宪性解释对刑法释义学命题的尊重 被引量:6
2
作者 杜强强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8-66,共9页
合宪性解释必须尊重刑法释义学上的既有命题。中国刑法将"入户"规定为抢劫罪的加重处罚情节,而对其他入户犯罪并没有同样的规定,司法实践一般以牵连犯来处理这类犯罪。刑法释义学上,以牵连犯来处理并非不能对入户犯罪提供比... 合宪性解释必须尊重刑法释义学上的既有命题。中国刑法将"入户"规定为抢劫罪的加重处罚情节,而对其他入户犯罪并没有同样的规定,司法实践一般以牵连犯来处理这类犯罪。刑法释义学上,以牵连犯来处理并非不能对入户犯罪提供比较充分的评价,它也符合宪法保护住宅自由的意旨,于此并无合宪性解释的必要。从宪法保护住宅自由的角度看,只要刑法对入户犯罪能给予比较充分的评价,则宪法并不要求刑法对所有的入户犯罪都要设置相同水准的刑罚。非但如此,入户抢劫的刑罚本身就有过分严厉而违反比例原则的嫌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宅自由 入户抢劫 牵连犯 合宪性解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