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住区模式转型的是与非 被引量:20
1
作者 黄明华 关晓慧 +1 位作者 曾勤 王阳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08-113,共6页
文章通过梳理和比较中西方居住模式的发展、演变历程及特点,指出封闭式住区模式是我国宏观管理机制、经济发展水平、历史文化背景及城市物质建设等多种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在街区制引发热议的大背景下,文章通过综合分析和研究外部影响... 文章通过梳理和比较中西方居住模式的发展、演变历程及特点,指出封闭式住区模式是我国宏观管理机制、经济发展水平、历史文化背景及城市物质建设等多种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在街区制引发热议的大背景下,文章通过综合分析和研究外部影响因子、内部影响因子及法律法规等对已建封闭小区转型的影响,提出目前实现我国住区模式由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型应综合考虑住区现状、技术规范、法律法规及城市居民行为心理等方面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区模式 开放式 封闭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住区模式类型与居民交通出行碳排放相关性研究——以上海曹杨新村为例 被引量:5
2
作者 王伟强 李建 《上海城市规划》 2016年第2期109-113,121,共6页
住区空间形态及模式类型与密度相关,居民交通出行碳排放与密度、设施多样性、交通站点可达性有着逻辑关联性。以上海曹杨新村作为实证对象加以模式类型划分,结合调研问卷数据将模式类型与碳排放进行相关性研究。分析结果显示,曹杨新村... 住区空间形态及模式类型与密度相关,居民交通出行碳排放与密度、设施多样性、交通站点可达性有着逻辑关联性。以上海曹杨新村作为实证对象加以模式类型划分,结合调研问卷数据将模式类型与碳排放进行相关性研究。分析结果显示,曹杨新村密度与人均交通碳排放间呈非线性波动变化,设施多样性与碳排放呈正相关性,交通站点可达性与碳排放基本呈负相关性。还发现多层围合式及小高层行列式的人均碳排异于其他模式类型,进一步对其居民职业构成、家庭年收入比较研究,碳排放差异性是由于社会结构的消费区隔化造成的。因此,判断住区模式是否"低碳",首先当明确密度的空间与社会双重含义,并结合本国国情、地区发展条件来引导未来住区发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区模式 交通碳排放 3Ds理论 曹杨新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住区密度与家庭能耗碳排放相关性研究——以上海曹杨新村为例 被引量:18
3
作者 王伟强 李建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3-91,共9页
住区空间形态及模式类型划分与密度特征相关,家庭能耗产生的空间碳排放与密度分布有着逻辑对应关系。国内外相关研究表明,家庭特征、住房特征和能耗行为等因素对家庭生活能耗有着显著的影响,而有关密度与家庭能耗碳排放之间的相关研究... 住区空间形态及模式类型划分与密度特征相关,家庭能耗产生的空间碳排放与密度分布有着逻辑对应关系。国内外相关研究表明,家庭特征、住房特征和能耗行为等因素对家庭生活能耗有着显著的影响,而有关密度与家庭能耗碳排放之间的相关研究尚需更多实证案例。本文以上海曹杨新村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调研问卷数据来估算54个小区样本的家庭能耗人均碳排放值,并对住区密度指标与碳排放进行相关性研究。从回归分析结果看,曹杨新村的家庭能耗消费与家庭特征、住房特征等因素存在着显著的线性关系,且家庭人口规模具有主导作用。在密度指标与碳排放相关性研究中,家庭能耗碳排放在物质密度与人口密度指标中分别具有区段波动性特征,通过进一步分析密度与碳排放影响变量之间的非线性逻辑对应关系,研究得出不同密度区段条件下的住区家庭能耗碳排放差异是居民家庭人口规模、收入水平等相关社会因素叠合作用造成的。因此,判断住区是否"低碳"首先当明确密度区段的选择条件,结合本国国情、地区发展条件、家庭社会经济特征等因素来引导未来住区发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能耗 住区模式 碳排放 曹杨 新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