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交替缺氧/好氧CAST处理低ρ_(COD)/ρ_(TN)生活污水的脱氮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彭永臻 王丽 +3 位作者 马娟 王少坡 刘洋 马宁平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43-449,共7页
以低ρCOD/ρTN生活污水为处理对象,在连续和分段2种进水方式下分析了交替缺氧/好氧循环式活性污泥法工艺的脱氮性能及曝气需求量,并研究了分段进水方式下pH、ρDO和氧化还原电位(oxidation reduction potential,ORP)的变化规律.结果表... 以低ρCOD/ρTN生活污水为处理对象,在连续和分段2种进水方式下分析了交替缺氧/好氧循环式活性污泥法工艺的脱氮性能及曝气需求量,并研究了分段进水方式下pH、ρDO和氧化还原电位(oxidation reduction potential,ORP)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连续进水方式下,系统TN平均去除率75.1%,系统因长期低负荷运行而发生污泥膨胀,污泥容积指数(sludge volume index,SVI)平均值为229 mL/g,同时,曝气量升至0.56 m3/h时,才能使NH4+-N去除率大于99%;采用分段进水方式时,系统TN平均去除率可提高至81.5%,污泥沉降性能良好,并且曝气量降至0.24 m3/h时,系统NH 4+-N去除率仍大于99%,节省了运行费用.此外,当采用分段进水时,反应区内的pH值、ρDO和ORP值曲线有较明显的变化规律,并与反应区内污染物浓度的变化有着较好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替运行 ρcod/ρtn 生物脱氮 循环式活性污泥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荧光光谱解析城市污水有机物的去除特征 被引量:14
2
作者 李海波 孙晨 +4 位作者 刘晓玲 田智勇 向连城 王思宇 周北海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371-2379,共9页
利用荧光区域积分结合物料平衡计算及多元直接梯度分析,考察强化除磷-硫自养系统对低COD/TN比市政污水中有机物、氮和磷污染物的去除特性.结果表明,在进水COD/TN比为4.5~6.0的条件下,强化除磷-硫自养系统出水中的TN、NH4+-N和TP浓度分... 利用荧光区域积分结合物料平衡计算及多元直接梯度分析,考察强化除磷-硫自养系统对低COD/TN比市政污水中有机物、氮和磷污染物的去除特性.结果表明,在进水COD/TN比为4.5~6.0的条件下,强化除磷-硫自养系统出水中的TN、NH4+-N和TP浓度分别降至1.31、1.11和0.23mg/L,其去除率分别达到了96.3%、96.0%和86.9%.强化除磷-硫自养系统对荧光区域Ⅰ~Ⅴ标准积分体积的去除率分别为73.7%、64.3%、50.6%、61.3%和28.1%.物料平衡计算表明,非曝气区对荧光区域Ⅰ、Ⅱ和Ⅳ的物质有明显的去除效果;好氧区对荧光区域Ⅰ、Ⅱ和Ⅲ的物质有明显的去除效果.多元直接梯度分析表明,磷的释放过程可能与溶解性微生物代谢产物荧光区中的有机物相关,而自养的硝化反应、吸磷过程和有机物的去除可在好氧区达到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d/tn比市政污水 溶解性有机物 荧光区域积分 物料平衡 多元直接梯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泥热水解滤液作污水反硝化碳源的脱氮性能 被引量:8
3
作者 韩露 韩芸 +3 位作者 代洋 张进 钟晨 卓杨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3653-3659,共7页
以污泥热水解滤液作为外加碳源,通过对SBR反应器脱氮效果、碳氮平衡及活性污泥EPS的分析,探究了污泥热水解滤液的脱氮性能,并与传统碳源乙酸钠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污泥热水解滤液和乙酸钠作为碳源可将出水TN从27.64mg/L分别降至12.05m... 以污泥热水解滤液作为外加碳源,通过对SBR反应器脱氮效果、碳氮平衡及活性污泥EPS的分析,探究了污泥热水解滤液的脱氮性能,并与传统碳源乙酸钠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污泥热水解滤液和乙酸钠作为碳源可将出水TN从27.64mg/L分别降至12.05mg/L和7.98mg/L,说明两种碳源的投加均能强化反硝化过程;通过碳氮平衡分析可以看出,未加入碳源时污水TN去除率只有47.83%,加入热水解滤液后污水的TN去除率达到了81.30%,且滤液增加的氮负荷远远小于滤液作为外加碳源去除污水中TN的量;加入热水解滤液和乙酸钠时,活性污泥的EPS均有增加,但乙酸钠为碳源时的EPS含量更高,而EPS的增加引起了污泥SVI的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cod/tn城市污水 污泥热水解滤液 外加碳源 反硝化脱氮 EP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限氧废水处理系统的再启动与ANAMMOX功能恢复 被引量:3
4
作者 徐翩翩 孟佳 +1 位作者 汪聪 李建政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2-38,共7页
为解决低碳氮比有机废水生物脱氮的难题,经济高效的厌氧氨氧化(ANAMMOX)技术得到广泛研究,但ANAMMOX菌群对环境要求苛刻且富集困难,系统启动缓慢,限制了其工程应用.前期研究中,构建了用于处理高氨氮低碳氮比养猪废水的升流式限氧生物膜... 为解决低碳氮比有机废水生物脱氮的难题,经济高效的厌氧氨氧化(ANAMMOX)技术得到广泛研究,但ANAMMOX菌群对环境要求苛刻且富集困难,系统启动缓慢,限制了其工程应用.前期研究中,构建了用于处理高氨氮低碳氮比养猪废水的升流式限氧生物膜反应器(UOLBR),经180 d的启动运行实现了以ANAMMOX为主导的脱氮功能.将UOLBR闲置2个月,以COD与TN比为0. 6~1. 0的干清粪养猪废水为进水,在水力停留时间10 h、25℃和出水回流比25∶1的条件下再次启动,考察其处理效果和ANAMMOX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表明,经过溶解氧分别为2. 5~3. 0和0. 2~0. 5 mg/L两个阶段,共计53 d的连续运行,UOLBR的处理效能得以恢复并达到稳定状态,对COD、NH_4^+-N、T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64. 0%,96. 5%和91. 7%,出水质量浓度分别仅为61,7. 0和16. 4 mg/L左右.微生物群落结构和物料平衡分析表明,UOLBR系统恢复了以ANAMMOX为主要脱氮途径的特征.该研究可为低碳氮比有机废水ANAMMOX处理系统的启动和运行管理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限氧 废水 codtn 生物脱氮 生物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替式间歇曝气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同步脱氮除磷 被引量:5
5
作者 郑蓓 张小平 +1 位作者 李露 李跃增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07-111,共5页
中试研究了交替式间歇曝气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处理低含量城市污水,考察了反应器RI(填装聚氨酯海绵填料)和RII(填装聚乙烯悬浮填料)在不同间歇周期运行模式下的运行性能。结果表明,2组反应器运行良好。在合适的工况条件下,RI出水CO... 中试研究了交替式间歇曝气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处理低含量城市污水,考察了反应器RI(填装聚氨酯海绵填料)和RII(填装聚乙烯悬浮填料)在不同间歇周期运行模式下的运行性能。结果表明,2组反应器运行良好。在合适的工况条件下,RI出水COD和NH3-N、TN、TP、SS的质量浓度平均分别为21.23 mg/L和3.27、5.92、0.55、9 mg/L;RI的同步脱氮除磷效果优于RII,COD和SS处理效果与后者相当。在污水低碳源状况下,RI采用的间歇周期变水位运行模式有利于提高污水中碳源的利用率,改善反应器同步脱氮除磷性能。交替式间歇曝气MBBR,能够在单级反应器同一物理空间内同步实现碳氮磷和SS的有效去除,降低曝气消耗,提高同步硝化反硝化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曝气 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 脱氮除磷 cod城市污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