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饱和比熟料制备水泥混凝土的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劳祖漫 方盛楠 +2 位作者 林华 朱金阳 易绍任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6-77,83,共3页
采用某公司提供的两种水泥,分别是利用低品位石灰石生产的KH=0.82的低饱和比熟料制备的P·O 42.5级水泥为S1以及KH=0.9的正常熟料制备P·O 42.5级水泥为S2。通过做两种水泥以及在混凝土C30、C50的工作性能、抗压强度来表征S1、S... 采用某公司提供的两种水泥,分别是利用低品位石灰石生产的KH=0.82的低饱和比熟料制备的P·O 42.5级水泥为S1以及KH=0.9的正常熟料制备P·O 42.5级水泥为S2。通过做两种水泥以及在混凝土C30、C50的工作性能、抗压强度来表征S1、S2的差异性,结果表明S1在水泥以及混凝土C30、C50的工作性能上与S2相差不大,虽然S1在水泥胶砂以及在混凝土的早期强度上低于S2,但在后期强度上完全赶超S2,而且从C30、C50混凝土的强度方面表明S1更有利于制备高强度等级混凝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饱和比 水泥 混凝土 经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低含油饱和度砂岩储层参数预测——以准噶尔盆地夏子街油田夏77井区下克拉玛依组为例
2
作者 刘军 钟洁 +4 位作者 倪振 王庆国 冯仁蔚 贾将 梁岳立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23-1134,共12页
准噶尔盆地夏子街油田夏77井区块下克拉玛依组(简称克下组)特低孔特低渗油藏油水关系复杂、产量低、储层含水高,且具有低含油饱和度、孔渗相关性差、储层参数与测井响应关系不清晰、油水层识别困难等特征,常规储层参数评价及预测方法适... 准噶尔盆地夏子街油田夏77井区块下克拉玛依组(简称克下组)特低孔特低渗油藏油水关系复杂、产量低、储层含水高,且具有低含油饱和度、孔渗相关性差、储层参数与测井响应关系不清晰、油水层识别困难等特征,常规储层参数评价及预测方法适用性差。通过对岩性、物性、含油性分析,明确了克下组储层岩性为砂砾岩、砂质砾岩,黏土矿物以伊蒙混层为主;储层为以原生粒间孔和残余粒间孔为主要储集空间的低孔隙度、特低渗透率储集层。通过建立含油饱和度解释模型,确定了本区油藏属于低饱和度油藏,含油饱和度一般为36%~55%。砂砾岩储层物性和含油性优于中细砂岩,储层物性控制含油性,呈现低饱和度特征,电性受含油性和岩性双重影响。通过低含油饱和度油藏形成机理研究,认为储层微观孔隙结构是形成低含油饱和度的主要原因。通过对敏感参数优选,基于自然伽马、电阻率和声波时差测井等资料,引入基于机器学习的BP神经网络技术,对夏子街油田夏77井区块克下组油藏进行了孔隙度、渗透率和含水饱和度的计算及预测,储层参数预测精度均高于80%,相关结论及方法可为低含油饱和度致密砂岩储层的物性参数预测提供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油饱和 砂岩储层 测井解释 机器学习 下克拉玛依组 三叠系 准噶尔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玛湖斜坡八道湾组低含油饱和度油藏地球化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徐伯东 邹贤利 +4 位作者 吴新豫 赵文苹 王爱霞 许涛 赵晓东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1-38,共8页
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斜坡中浅层发现了侏罗系八道湾组低含油饱和度油藏,但是老井试油后产量不一,油藏“甜点”识别困难。为此,利用油气地球化学参数,对八道湾组油藏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八道湾组低含油饱和度油藏原油的生物... 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斜坡中浅层发现了侏罗系八道湾组低含油饱和度油藏,但是老井试油后产量不一,油藏“甜点”识别困难。为此,利用油气地球化学参数,对八道湾组油藏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八道湾组低含油饱和度油藏原油的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对分析原油特点和原油成因具有显著的表征意义,原油普遍具有β-胡萝卜烷和γ-蜡烷丰度高的特征,为典型二叠系风城组烃源岩的产物。其中,低产井原油的γ-蜡烷丰度相对偏低,Ts/Tm较大;高产井原油的γ-蜡烷丰度较高,Ts/Tm偏小,色层效应是造成原油间生物标志化合物差异的主要原因。综合分析认为,断裂沟通方式及油藏充注过程影响了油气的聚集程度,晚期构造掀斜调整形成的八道湾组低含油饱和度油藏更具有勘探潜力。研究结果可为玛湖凹陷下一步勘探开发提供思路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标志化合物 含油饱和度油藏 色层效应 原油成因 八道湾组 玛湖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毕赤酵母菌脂肪酶催化酯交换制备零反式、低饱和人造奶油基料油
4
作者 张静 贾佳 +2 位作者 董帅豪 陈小威 孙尚德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0-126,共7页
旨在低成本制备零反式、低饱和人造奶油基料油,以高油酸葵花籽油和棕榈硬脂为原料油,采用国内外9种脂肪酶为催化剂催化酯交换制备人造奶油基料油,以固体脂肪含量(SFC)和滑动熔点为考察指标,筛选出一种经济且高效的脂肪酶,采用单因素实... 旨在低成本制备零反式、低饱和人造奶油基料油,以高油酸葵花籽油和棕榈硬脂为原料油,采用国内外9种脂肪酶为催化剂催化酯交换制备人造奶油基料油,以固体脂肪含量(SFC)和滑动熔点为考察指标,筛选出一种经济且高效的脂肪酶,采用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法优化其酶促酯交换的反应条件,并对比酶促酯交换反应前后油脂的脂肪酸组成、甘三酯(TAG)组成以及热力学性质。结果表明:国产毕赤酵母菌脂肪酶价格低廉且催化活性高;酶促酯交换最优工艺条件为酶添加量17%、反应时间28min、反应温度48℃;在最优条件下进行10倍放大实验,其5、25℃时的SFC分别为22.35%、11.67%;与酯交换前相比,酯交换产物的脂肪酸组成无显著变化,TAG由U3和S3型向S2U和SU2型转化,酯交换率为76.40%,中间熔点的TAG含量增加,高熔点和低熔点TAG含量降低,熔化所需热量减少,利口爽滑感更强。因此,国产毕赤酵母菌脂肪酶价格低廉,适宜作为酶促酯交换制备零反式、低饱和人造奶油基料油的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产脂肪酶 饱和人造奶油基料油 酶促酯交换 高油酸葵花籽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钻井泥浆侵入条件下的夏盐地区低饱和度油藏的流体性质识别方法
5
作者 武洪菊 刘锐 +5 位作者 张永波 彭龙 黄会会 连志刚 刘鑫焱 韩学辉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4期14632-14640,共9页
陆梁油田夏盐地区西山窑组发育低含油饱和度油藏,低电阻率油水同层和高电阻率水层并存,应用深探测电阻率等测井响应识别油水同层、水层的符合率仅为67%。本次研究从低电阻率油水同层和高电阻率水层的成因出发,通过构造对流体性质敏感的... 陆梁油田夏盐地区西山窑组发育低含油饱和度油藏,低电阻率油水同层和高电阻率水层并存,应用深探测电阻率等测井响应识别油水同层、水层的符合率仅为67%。本次研究从低电阻率油水同层和高电阻率水层的成因出发,通过构造对流体性质敏感的含油性指数并绘制交会图建立了测井识别流体性质方法。首先,分析了不同井的电阻率与岩性、物性、含油性、钻井泥浆电阻率、泥浆浸泡时间的相关性,发现淡水泥浆电阻率的井间差异大以及侵入是造成低电阻率油水同层和高电阻率水层并存的主要原因。其次,假设深电阻率探测范围内地层水为泥浆滤液,定义R_(t)/R_(mf)为含油性指数以减弱钻井泥浆滤液矿化度的差异以及侵入的影响。最后,绘制R_(t)/R_(mf)与密度交会图作为流体性质识别图版,由试油证实的油水同层和水层刻度确定7为油水同层的电性下限。结果表明:新解释的夏盐18井的油水同层、盐1175井的含油水层与试油结论吻合较好,该方法解释流体性质的符合率从67%提高到92%,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饱和度油藏 淡水泥浆 侵入 流体性质 R_t/R_(m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歧口凹陷埕海高斜坡低饱和度油藏形成机制与开发实践——以刘官庄油田馆陶组三段为例 被引量:10
6
作者 周立宏 韩国猛 +6 位作者 董晓伟 陈长伟 纪建峥 马建英 周连敏 饶敏 张睿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4-85,共12页
位于歧口凹陷南缘埕海高斜坡的刘官庄油田,低饱和度油藏分布规律认识不清,具有原油密度高、黏度大及含油饱和度低的特点,热采和化学降黏效果不理想,难以开发动用。通过详细分析低饱和度油藏的形成机制,明确油气远源运移、储层非均质性... 位于歧口凹陷南缘埕海高斜坡的刘官庄油田,低饱和度油藏分布规律认识不清,具有原油密度高、黏度大及含油饱和度低的特点,热采和化学降黏效果不理想,难以开发动用。通过详细分析低饱和度油藏的形成机制,明确油气远源运移、储层非均质性强、构造幅度宽缓是刘官庄油田馆陶组三段低饱和度油藏形成的主要因素;并结合刘官庄油田低饱和度油藏富集特征,指出埕海高斜坡发育的馆陶组不整合面与其上底砾岩层配置,既是油气输导的主要通道,也是低饱和度含油“箱体”的载体;在刘官庄油田形成以低饱和度油藏为主,常规构造、岩性油气藏为辅,沟槽内“立体含油,整体连片”的油气富集模式。探索“水平井+CO_(2)吞吐”开发实践,累计实施水平井10口,单井平均产量由2t左右,最高上升到50t,采收率提高7.9%,大幅度改善了刘官庄油田低饱和度油藏的开发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歧口凹陷 埕海高斜坡 刘官庄油田 饱和 开发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含油饱和度油藏油水渗流特征——以准噶尔盆地中部1区块为例 被引量:24
7
作者 刘柏林 李治平 +2 位作者 匡松远 王建 孙志刚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9-72,共4页
现场开发动态资料表明,低含油饱和度油藏有着与常规油藏明显不同的渗流特点,但由于目前缺乏对该类油藏渗流规律的系统认识,给油田开发带来许多困难。采用岩心水驱油试验及物理模型模拟试验等方法系统研究了低含油饱和度油藏的渗流特征... 现场开发动态资料表明,低含油饱和度油藏有着与常规油藏明显不同的渗流特点,但由于目前缺乏对该类油藏渗流规律的系统认识,给油田开发带来许多困难。采用岩心水驱油试验及物理模型模拟试验等方法系统研究了低含油饱和度油藏的渗流特征及水驱油机制。结果显示,该类油藏在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上主要表现为油水共渗区间变窄,水驱过程含水率的变化规律则表现为迅速上升阶段、稳定阶段和缓慢上升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油饱和度油藏 渗流特征 微观水驱油 物理模型 采收率 准噶尔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三湖地区第四系低饱和度气层的成因机理 被引量:5
8
作者 李雄炎 李洪奇 +2 位作者 阴平 陈亦寒 周金煜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241-1247,共7页
低饱和度气层广泛存在于柴达木盆地三湖地区第四系,测井响应特征的模糊性和多样性使其识别比较困难。结合沉积环境、构造特征、成岩和压实作用,分别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研究低饱和度气层的成因机理。研究表明:宏观方面,造成该区气层饱和... 低饱和度气层广泛存在于柴达木盆地三湖地区第四系,测井响应特征的模糊性和多样性使其识别比较困难。结合沉积环境、构造特征、成岩和压实作用,分别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研究低饱和度气层的成因机理。研究表明:宏观方面,造成该区气层饱和度低的主控因素为气藏圈闭构造幅度低,其次为弱水动力沉积条件和成藏时间晚;由于纵向上沉积环境、成岩和压实作用的差异性,其形成低饱和度气层的微观机理不尽相同,但粘土矿物含量、泥质含量和地层水矿化度的'三高',碳酸盐和黄铁矿的广泛分布为其共同特征。造成浅层气层饱和度低的主控因素为泥质盖层封盖能力的微弱性,而深层气层饱和度低的主控因素则为高束缚水饱和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三湖地区第四系 饱和度气层 成因机理 幅度构造 泥质盖层 束缚水饱和 油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采出程度的高含水期低饱和度油层补孔时机优化 被引量:3
9
作者 崔传智 吴忠维 +2 位作者 杜庆龙 朱丽红 单高军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4-70,共7页
高含水期低饱和度油层补孔时机(补孔时油井的含水率)对提高多层油藏高含水期采出程度有重要意义。运用渗流理论及油藏工程方法建立了存在隔层的多层油藏高含水期低饱和度油层补孔渗流数学模型;并运用该模型研究了不同无因次初始含油饱... 高含水期低饱和度油层补孔时机(补孔时油井的含水率)对提高多层油藏高含水期采出程度有重要意义。运用渗流理论及油藏工程方法建立了存在隔层的多层油藏高含水期低饱和度油层补孔渗流数学模型;并运用该模型研究了不同无因次初始含油饱和度、无因次注水速度、无因次渗透率及无因次厚度条件下,补孔时机对采出程度的影响,并给出了最优补孔时机。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补孔时含水率的增加,综合含水率98%采出程度与补孔3年后采出程度均增加;当补孔时含水率达到85%后,随着补孔时含水率上升,综合含水率98%采出程度与补孔3年后的采出程度增加幅度均变大;无因次饱和度、无因次厚度、无因次渗透率越大;综合含水率98%时的采出程度与补孔3年后的采出程度越大;无因次注水速度越大,补孔3年后采出程度越大;无因次注水速度不影响综合含水率98%的采出程度。研究结论:以综合含水率98%的采出程度为目标时,补孔时含水率取92%~96%为最佳;以开发3年后的采出程度为目标时,注水速度应在工程允许范围内尽量取大,补孔时含水率取92%~96%为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水期 饱和度层 补孔 补孔时机 采出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玛湖凹陷YB4井区百口泉组低饱和度油藏成因及勘探方向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爱霞 徐怀宝 +4 位作者 耿梅 刘文锋 周伯玉 王燕娥 董文波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4-50,共7页
为了落实玛湖凹陷斜坡区YB4井区百口泉组低饱和度油藏的形成机制,为油气勘探工作奠定基础,在油藏地质特征研究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百口泉组储层物性、构造特征、构造发育史、油源供应以及隔夹层发育特征对含油饱和度的影响,归纳总结了... 为了落实玛湖凹陷斜坡区YB4井区百口泉组低饱和度油藏的形成机制,为油气勘探工作奠定基础,在油藏地质特征研究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百口泉组储层物性、构造特征、构造发育史、油源供应以及隔夹层发育特征对含油饱和度的影响,归纳总结了研究区有利勘探方向。研究表明:YB4井区百口泉组低饱和度油藏的形成原因主要包括储层物性差、构造平缓、油源不足、构造反转以及隔夹层发育等5个因素,前3个因素为主控因素,构造反转及隔夹层发育进一步加剧了百口泉组油藏含油饱和度的下降;油源不足为客观油藏地质背景,构造和储层是玛湖凹陷YB4井区油气聚集的两大主控因素,有利沉积相带和继承性发育的局部高点同时满足的区域,其油气充注程度相对较高,是下一步油气勘探工作的有利方向。研究成果对研究区勘探开发的深入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饱和度油藏 油藏成因 百口泉组 准噶尔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含油饱和度油藏开发特征 被引量:18
11
作者 刘柏林 王友启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41-344,368,共5页
低含油饱和度油藏的渗流特征明显不同于常规油藏。采用室内大模型物理模拟实验和油藏数值模拟技术研究低含油饱和度油藏开发动态特征和影响因素,拟合建立含水率变化经验公式。在数值模拟过程中考虑了低渗透油藏启动压力对渗流特征的影响... 低含油饱和度油藏的渗流特征明显不同于常规油藏。采用室内大模型物理模拟实验和油藏数值模拟技术研究低含油饱和度油藏开发动态特征和影响因素,拟合建立含水率变化经验公式。在数值模拟过程中考虑了低渗透油藏启动压力对渗流特征的影响,从而使结果更符合实际情况。研究结果表明:低含油饱和度油藏没有无水采油期,且存在一个含水快速上升后略为回落的含水稳定采油期,初始含水饱和度越高,含水稳定期采油时间越短;当注采压力梯度接近拟启动压力梯度时,采出程度随注采压力梯度变化较大;当注采压力梯度远大于拟启动压力梯度时,采出程度随注采压力梯度变化很小,甚至没有变化。注采压力梯度小于拟启动压力梯度时,注水速度与最终采出程度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油饱和度油藏 渗透油藏 拟启动压力梯度 渗流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饱和度法在三湖地区低饱和度气层识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2
作者 陈现 高楚桥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3-98,20,共6页
柴达木盆地三湖地区第四系地层沉积疏松、储层泥质含量高、低饱和度气层发育。低饱和度气层的三孔隙度曲线"镜像"不明显,地层电阻率低,难以识别。由于高泥质含量的影响,利用阿尔奇公式计算含水饱和度效果较差,因此采用了可以... 柴达木盆地三湖地区第四系地层沉积疏松、储层泥质含量高、低饱和度气层发育。低饱和度气层的三孔隙度曲线"镜像"不明显,地层电阻率低,难以识别。由于高泥质含量的影响,利用阿尔奇公式计算含水饱和度效果较差,因此采用了可以消除泥质影响的印度尼西亚公式。影响束缚水饱和度的因素有很多,三湖地区主要受泥质的影响。基于纯气层处含水饱和度等于束缚水饱和度的原理,建立了束缚水饱和度与泥质含量的定量关系,以此确定束缚水饱和度。在较准确地计算含水饱和度和束缚水饱和度的基础上,结合录井和试气等资料,利用交会图技术建立了双饱和度法识别和区分低饱和度气层的解释标准。实际应用证明,双饱和度法能较好地区分低饱和度气层以及水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天然气 饱和 疏松砂岩 束缚水饱和 高泥质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海27块低饱和度稠油油藏成因探讨 被引量:8
13
作者 薛永超 程林松 吴冬梅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9年第4期31-32,66,共3页
新海27块作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确定的2007年老油田二次开发示范工程,目前已进入规模推广阶段,为了进一步改善油田开发效果,有效提高采收率,以测井解释、岩心分析、生产测试等为基础,对研究区稠油油藏低饱和度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 新海27块作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确定的2007年老油田二次开发示范工程,目前已进入规模推广阶段,为了进一步改善油田开发效果,有效提高采收率,以测井解释、岩心分析、生产测试等为基础,对研究区稠油油藏低饱和度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其低饱和度成因进行了深入研究,确定成藏位置距生油中心远,构造幅度小,储层岩石颗粒分选差、孔隙结构差异大,油藏强亲水,束缚水饱和度高,油、水密度差小,后期构造运动等是导致低饱和度油藏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饱和 稠油油藏 二次开发 新海27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饱和度油层的测井解释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刘双莲 梁巧峰 赵连水 《断块油气田》 CAS 2000年第5期18-20,共3页
本文根据油藏工程理论 ,推导出地下力场与油藏含油饱和度变化规律的关系 ;根据沉积韵律、沉积能量所形成的储层孔、渗条件的变化规律 ,分析了低饱和度油层的成因特点 ,提出利用录井显示结合油水界面、沉积特征识别低饱和度油层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油藏工程 沉积韵律 饱和度油层 测井解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长2油藏低含油饱和度成因 被引量:15
15
作者 刘超威 陈世加 +2 位作者 姚宜同 黄囿霖 张潇文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05-308,共4页
在储层含油饱和度测试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油源、油气成藏动力、储层物性及含油性分析,明确了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长2油藏低含油饱和度的成因机理。研究表明:研究区长2储层远离下部长7烃源岩生烃中心,油源不足是姬塬地区长2油藏含油饱和... 在储层含油饱和度测试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油源、油气成藏动力、储层物性及含油性分析,明确了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长2油藏低含油饱和度的成因机理。研究表明:研究区长2储层远离下部长7烃源岩生烃中心,油源不足是姬塬地区长2油藏含油饱和度低的根本原因;由于长2油藏构造幅度低,油气运移的动力较小,而且长2储层中束缚水饱和度较高,油气难以驱替,从而使得长2油藏含油饱和度低;此外,长2储层较强的非均质性,也是长2油藏低含油饱和度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油饱和 长2油藏 姬塬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龙凹陷葡萄花油层低饱和度油藏成因 被引量:12
16
作者 许秀才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20-323,共4页
在对古龙凹陷葡萄花油层油气成藏要素分析的基础上,综合利用岩石物性测试、压汞、恒速压汞、密闭取心分析等多种技术方法,定量、半定量地研究了葡萄花油层低饱和度油藏的成因。研究表明:葡萄花油层孔隙结构差,油气运移毛细管阻力较大,... 在对古龙凹陷葡萄花油层油气成藏要素分析的基础上,综合利用岩石物性测试、压汞、恒速压汞、密闭取心分析等多种技术方法,定量、半定量地研究了葡萄花油层低饱和度油藏的成因。研究表明:葡萄花油层孔隙结构差,油气运移毛细管阻力较大,原油驱替水不充分,是低饱和度油藏的主要内因;地层较平缓,构造幅度低,小于油水过渡带的高度,是形成低饱和度油藏的强化因素;油藏构造调整导致早期油藏遭到破坏、晚期油藏分异不充分是低饱和度油藏的一个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饱和度油藏 孔隙结构 葡萄花油层 古龙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含油饱和度砂岩油藏水驱特征实验 被引量:15
17
作者 孙志刚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05-107,共3页
针对胜利油区低含油饱和度砂岩油藏开发初期在油藏含油层段出现油水同出的现象,进行了物理模拟实验,通过水驱过程中模型内含水饱和度的变化以及模型出口含水率的变化研究了低含油饱和度砂岩油藏水驱油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低含油饱和度... 针对胜利油区低含油饱和度砂岩油藏开发初期在油藏含油层段出现油水同出的现象,进行了物理模拟实验,通过水驱过程中模型内含水饱和度的变化以及模型出口含水率的变化研究了低含油饱和度砂岩油藏水驱油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低含油饱和度油藏初始含水率存在一个稳定波动阶段,其初始含水率是由油藏原始含水饱和度决定的,并且可以根据室内相对渗透率实验得到的一维模型的含水率与含水饱和度的关系曲线和油藏原始含水饱和度来预测油井初始含水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油饱和 初始含水率 变化机理 砂岩油藏 胜利油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玛西斜坡低饱和度油藏微观赋存状态及高含量胶质和沥青质成因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林生 赵晓东 +4 位作者 刘文锋 谢宗瑞 吴新豫 王燕娥 郭达发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325-1339,共15页
低饱和度油藏中存在明显可动水,明确低饱和度油藏的孔隙分布及不同尺度孔隙中石油微观赋存状态是认识低饱和度油藏特征的关键。利用原油性质、荧光薄片、铸体薄片及试油试采资料等对准噶尔盆地玛西斜坡八道湾组一段低饱和度油藏的微观... 低饱和度油藏中存在明显可动水,明确低饱和度油藏的孔隙分布及不同尺度孔隙中石油微观赋存状态是认识低饱和度油藏特征的关键。利用原油性质、荧光薄片、铸体薄片及试油试采资料等对准噶尔盆地玛西斜坡八道湾组一段低饱和度油藏的微观赋存状态进行研究。研究表明:1)玛西斜坡侏罗系八道湾组一段低饱和度油藏为轻质原油,原油组分主要有油质和胶质—沥青质两种类型,而三叠系百口泉组原油组分主要为油质组分,八道湾组一段原油组分具有“高含量胶质—沥青质、低含量油质”的特征。2)玛西斜坡八道湾组一段为低孔低渗储层,储层孔隙结构较差,主要发育原生粒间孔、次生粒内溶孔和微裂缝,其中原生粒间孔为大孔,次生粒内溶孔为小孔,原生粒间孔对于储集物性的贡献占主导地位。3)玛西斜坡八道湾组一段低饱和度油藏储层中原生粒间孔富含油质,发育微裂隙的粒内溶孔也富含油质,而次生粒内溶孔和晶间孔富含胶质和沥青质。4)八道湾组一段低饱和度油藏经历了早期充注、晚期调整的过程,早期充注在大孔中的油质组分由于分子链小而逸散,而大分子链的胶质和沥青质在小孔的粒内溶孔和晶间孔中富集,形成了高含量的胶质和沥青质。结论认为:高含量胶质和沥青质加剧了砂砾岩储层的非均质性,为八道湾组一段的油藏成藏调整提供了侧向封堵条件,被胶质和沥青质影响的小孔中存在共存水,随着油藏的开发,大孔中的轻质油和小孔中的共存水一起被开采出来,表现出油水同出的生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玛西斜坡 八道湾组一段 饱和度油藏 荧光薄片 微观赋存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中部Ⅰ区块低含油饱和度油藏形成机理 被引量:11
19
作者 刘柏林 王友启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73-275,共3页
针对准噶尔盆地中部Ⅰ区块低含油饱和度油藏,从构造、储集层和成藏过程3方面对其成藏机理进行了系统研究,定量、半定量分析了油藏调整、油气重新运聚、油水分异的充分性及低渗透储集层油水过渡带高度和隔夹层对油水分布的影响。认为研... 针对准噶尔盆地中部Ⅰ区块低含油饱和度油藏,从构造、储集层和成藏过程3方面对其成藏机理进行了系统研究,定量、半定量分析了油藏调整、油气重新运聚、油水分异的充分性及低渗透储集层油水过渡带高度和隔夹层对油水分布的影响。认为研究区低含油饱和度油藏是以油气藏调整为前提,以低幅度构造、低渗透储集层为背景条件,在储集层隔夹层突破压力、低渗透毛细管压力、油气充注强度等多种因素影响下形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含油饱和 渗透 异常压力 构造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户农业投资的低水平饱和现象及其成因 被引量:4
20
作者 黎霆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1期19-23,共5页
基于农户农业投资与农民收入呈"倒U型"关系、与农业经营效益呈负相关关系这两个反常现象,认为我国农户农业投资存在低水平饱和的问题。收入水平较高时农业投资的下降趋势,是由非农收入的负贡献引起的;农户农业投资水平与农业... 基于农户农业投资与农民收入呈"倒U型"关系、与农业经营效益呈负相关关系这两个反常现象,认为我国农户农业投资存在低水平饱和的问题。收入水平较高时农业投资的下降趋势,是由非农收入的负贡献引起的;农户农业投资水平与农业经营效益呈现负相关,则是由非农经营效益较高、农业生产中资本的低水平过密化及各地区间条件存在差异等因素导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户农业投资 农户经营行为 水平饱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