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3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互动式头针联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梗死后手功能障碍的效果分析
1
作者 周翠侠 崔晓 +2 位作者 樊文朝 史骏超 王念宏 《中国社区医师》 2025年第10期61-63,共3页
目的:互动式头针联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梗死后手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6月上海市长宁区天山中医医院收治的80例脑梗死后手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低频重复... 目的:互动式头针联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梗死后手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6月上海市长宁区天山中医医院收治的80例脑梗死后手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观察组给予互动式头针联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手指屈曲、手指伸展、钩状抓握、侧捏、对捏、圆柱状抓握、球形抓握、修饰、洗澡、进食、如厕、穿衣、生理功能、生理职能、社会功能、活力评分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互动式头针联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梗死后手功能障碍的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者手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与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动式头针 低频重复经刺激 脑梗死 手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氮平联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激越性抑郁症对照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梁锋 张慧英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11-13,共3页
目的:探讨米氮平联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激越性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激越性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两组均口服米氮平治疗,研究组联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观察4周。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及大体评... 目的:探讨米氮平联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激越性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激越性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两组均口服米氮平治疗,研究组联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观察4周。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及大体评定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治疗第1周、2周末汉密顿抑郁量表及大体评定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或0.01);治疗第4周末研究组显效率86.7%、有效率96.7%,对照组分别为90.0%、93.3%,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χ^2=0.16、0.35,P>0.05)。两组不良反应较轻微,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米氮平联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激越性抑郁症疗效显著,起效快,安全性高,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优于单用米氮平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越性抑郁症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 米氮平 联合治疗 汉密顿抑郁量表 大体评定量表 副反应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夜磨牙症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张红 骆小平 +1 位作者 黄丽娟 杨家平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91-594,共4页
目的:观察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方法治疗夜磨牙症的效果。方法:选择30名夜磨牙患者,先在正中矢状面旁9 cm、正中冠状面前4 cm左右,通过前后和左右的微移来确定最终能引起连续5个运动诱发电位的最小磁刺激强度所在的热点即hot spot,该最小... 目的:观察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方法治疗夜磨牙症的效果。方法:选择30名夜磨牙患者,先在正中矢状面旁9 cm、正中冠状面前4 cm左右,通过前后和左右的微移来确定最终能引起连续5个运动诱发电位的最小磁刺激强度所在的热点即hot spot,该最小磁刺激强度的值,即运动阈值(Active motor threshold,AMT)。然后在hot spot给予1 Hz(90%AMT)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进行治疗,左右每侧各20 min,共40 min,连续进行7 d。在治疗前两天和治疗后,给患者佩戴夜磨牙检测垫观察牙齿磨动的情况;同时对患者的咬肌浅、深层及颞肌前、中、后份进行触诊,让患者对触诊疼痛的程度进行评分。结果:治疗前,夜磨牙检测片上色素被磨除区域的面积、咬肌浅、深层,颞肌前、中、后份的触诊疼痛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经过7 d低频rTMS治疗后,夜磨牙检测垫上色素被磨除区域的面积、咬肌浅、深层,颞肌前份的评分均显著下降( P <0.05);颞肌中、后份的评分无显著改变。结论:低频rTMS可以减少夜磨事件的发生,对夜磨牙症有治疗作用,可以在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夜磨牙症 低频重复经刺激 夜磨牙检测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急性脑梗死后失眠的疗效 被引量:2
4
作者 钟志耕 李又佳 +5 位作者 罗宋宝 韩小妍 黄燕 陈妍 黄惠琴 吴振梅 《中国实用医药》 2022年第11期1-4,共4页
目的 研究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急性脑梗死后失眠的疗效。方法 100例急性脑梗死后失眠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rTMS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诊疗, rTMS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低频rTMS治疗。分析患者预后,比较r... 目的 研究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急性脑梗死后失眠的疗效。方法 100例急性脑梗死后失眠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rTMS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诊疗, rTMS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低频rTMS治疗。分析患者预后,比较rTMS组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及两组治疗后PSQI、MRS评分。结果 研究过程中无失访、脱落患者。rTMS治疗期间无相关不良事件发生。两组均无病例死亡,无卒中复发,未发生自杀事件。治疗7 d, rTMS组的PSQI评分(7.260±2.739)分低于治疗前的(11.460±3.03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90 d, rTMS组的MRS评分(1.683±0.522)分低于治疗前的(3.202±0.563)分, MRS评分0~2分占比74.0%高于治疗前的3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 rTMS组PSQI评分(7.260±2.739)分低于对照组的(9.900±3.08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90 d, rTMS组MRS评分(1.683±0.522)分低于对照组的(2.132±0.614)分, MRS评分0~2分占比74.0%高于对照组的5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频rTMS治疗能安全有效的改善急性脑梗死后失眠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重复经刺激 急性脑梗死 失眠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配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中风后抑郁症18例 被引量:10
5
作者 郝双阶 肖文武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4年第3期40-42,共3页
目的观察针刺法配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中风后抑郁障碍(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患者的疗效。方法将37例PSD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18例,对照组19例;治疗组采用4周针刺配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 目的观察针刺法配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中风后抑郁障碍(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患者的疗效。方法将37例PSD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18例,对照组19例;治疗组采用4周针刺配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治疗,对照组采用4周针刺治疗,同时给予伪刺激同区域治疗。分别于治疗起始时、4周结束时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定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患者起效时间。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HAMD、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4周后,治疗组HAMD、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起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联合rTMS治疗PSD较单纯针刺治疗疗效更好,起效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低频重复经刺激 中风 抑郁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精神分裂症顽固性幻听疗效观察 被引量:2
6
作者 李艳红 吴强 +1 位作者 王敬巍 石玉中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15年第4期131-132,135,共3页
目的探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精神分裂症顽固性幻听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50例精神分裂症顽固性幻听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维持原治疗方案不变,在此基础上A组给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B组给予伪刺激,观察4周。于治疗前后采用... 目的探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精神分裂症顽固性幻听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50例精神分裂症顽固性幻听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维持原治疗方案不变,在此基础上A组给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B组给予伪刺激,观察4周。于治疗前后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副反应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总分及阳性症状、精神病理因子分和幻听条目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或0.01),A组显著低于B组(P〈0.01);两组阴性症状因子分均无显著变化(P〉0.05)。首次治疗时两组不良反应表现为头皮麻木、轻微头痛,可自行缓解。结论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精神分裂症顽固性幻听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顽固性幻听 重复经刺激 临床疗效 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 副反应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首发抑郁症的临床对照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马元业 王军 王润泽 《四川精神卫生》 2014年第3期267-268,284,共3页
目的探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首发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的65例首发抑郁症患者分为rTMS组33例和氟西汀组32例,观察期6周。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 目的探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首发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的65例首发抑郁症患者分为rTMS组33例和氟西汀组32例,观察期6周。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副反应量表(TESS)分别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rTMS组有效率78.8%,氟西汀组有效率84.4%,两组疗效相当(P>0.05);在第1周末rTMS组HAMD-17和HAMA评分较氟西汀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rTMS组和氟西汀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2.1%和4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rTMS治疗首发抑郁症的效果与氟西汀相当,但起效较氟西汀快、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氟西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经刺激 氟西汀 首发抑郁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节苷脂穴位注射联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8
8
作者 冯士梅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8年第2期285-286,共2页
目的研究神经节苷脂穴位注射联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Low-rTMS)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7年3月许昌市中心医院收治的痉挛型脑瘫患儿82例,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 目的研究神经节苷脂穴位注射联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Low-rTMS)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7年3月许昌市中心医院收治的痉挛型脑瘫患儿82例,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给予对照组神经节苷脂穴位注射治疗,给予观察组神经节苷脂穴位注射+Low-rTMS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粗大运动功能(GMFM)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GMFM、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GMFM、AD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节苷脂穴位注射联合Low-rTMS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粗大运动功能,增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痉挛型脑瘫 神经节苷脂 穴位注射 低频重复经刺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原发性失眠症的临床有效性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黎高林 张君亮 +1 位作者 秦梦阳 王幸尧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27期188-189,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原发性失眠症的临床有效性。方法 100例原发性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毫针针刺方法治疗,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组患者采用低频重复经颅磁... 目的探讨应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原发性失眠症的临床有效性。方法 100例原发性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毫针针刺方法治疗,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组患者采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失眠症状缓解时间、治疗时间;治疗前后生存质量评分、睡眠质量评分。结果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48/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00%(39/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睡眠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睡眠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组患者的失眠症状缓解时间(6.74±1.12)d、治疗时间(9.79±1.26)d均短于对照组的(11.21±2.68)、(15.21±2.25)d,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失眠症患者实施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辅助治疗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缩短治疗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重复经刺激 原发性失眠症 临床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精神分裂症顽固性幻听对照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廖更生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16年第5期32-34,共3页
目的探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精神分裂症顽固性幻听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6例精神分裂症顽固性幻听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8例,均常规应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联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对照组予以... 目的探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精神分裂症顽固性幻听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6例精神分裂症顽固性幻听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8例,均常规应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联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对照组予以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伪刺激治疗,观察6周。治疗前后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定临床疗效,治疗后进行听觉注意力试验。结果治疗后两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或0.01),但观察组总分及阳性症状、幻听因子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阴性症状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O.05);治疗后两组听觉注意力试验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与抗精神病药物具有协同增效作用,有助于促进精神分裂症顽固性幻听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效果显著,但对认知功能的改善并无明显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顽固性幻听 低频重复经刺激 物理治疗 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伴焦虑抑郁对照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严文琼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16年第5期17-18,46,共3页
目的探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更年期综合征患者伴焦虑抑郁情绪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女性更年期综合征伴焦虑抑郁情绪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均予以更年期综合征常规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研究组应用低频重复经颅磁... 目的探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更年期综合征患者伴焦虑抑郁情绪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女性更年期综合征伴焦虑抑郁情绪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均予以更年期综合征常规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研究组应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观察4周。治疗前后采用改良更年期Kuperman量表评定两组更年期综合征状况,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定焦虑抑郁状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改良更年期Kuperman量表、汉密顿焦虑量表、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且研究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焦虑抑郁情绪改善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为46.7%,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x^2=10.80,P〈0.01)。结论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能有效改善女性更年期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焦虑抑郁情绪,有利于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更年期综合征 焦虑 抑郁 低频重复经刺激 物理治疗 汉密顿焦虑量表 汉密顿抑郁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失眠伴焦虑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 被引量:4
12
作者 罗隽 韦眉 +2 位作者 黄钰珉 颜文静 张玲 《华夏医学》 CAS 2023年第3期70-75,共6页
目的:探究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失眠伴焦虑患者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80例非器质性失眠伴焦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及失眠认知行为治疗,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低频rTMS治疗。分析两组... 目的:探究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失眠伴焦虑患者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80例非器质性失眠伴焦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及失眠认知行为治疗,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低频rTMS治疗。分析两组焦虑、抑郁状态及失眠情况。结果:干预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干预组PSQI量表各项评分、HAMA量表评分、HAMD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睡眠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频rTMS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症状、提高睡眠质量和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重复经刺激 失眠 焦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胡桂枝干姜汤联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胆热脾寒型失眠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明婷 王贝贝 +2 位作者 李桂芬 崔山龙 江景华 《国医论坛》 2023年第3期43-46,共4页
目的:观察柴胡桂枝干姜汤联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rTMS)治疗胆热脾寒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20年3月—2022年3月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160例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基础组、经颅磁组... 目的:观察柴胡桂枝干姜汤联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rTMS)治疗胆热脾寒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20年3月—2022年3月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160例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基础组、经颅磁组、中药组和联合组各40例。基础组给予内科常规失眠治疗方案,经颅磁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低频rTMS治疗,中药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联合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柴胡桂枝干姜汤和低频rTMS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各组患者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中医证候积分、中医证候疗效、临床疗效以及复发率。结果:联合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1.89%(34/37),优于中药组的61.11%(22/36)、经颅磁组的60%(21/35)和基础组的16.67%(6/30)(P<0.05),中药组和经颅磁组疗效无统计学差异(P>0.05)。联合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94.59%(35/37),优于中药组的61.11%(22/36)、经颅磁组的20%(7/35)和基础组的13.80%(5/36)(P<0.05),其中基础组和经颅磁组疗效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各组PSQI积分和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P<0.05),联合组与其余3组比较降低更明显(P<0.05)。联合组复发率均低于其余3组(P<0.05)。各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柴胡桂枝干姜汤联合低频rTMS治疗胆热脾寒型失眠症疗效显著,能更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桂枝干姜汤 低频重复经刺激 胆热脾寒型 失眠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黄饮子加减联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7
14
作者 杨惠杰 《北方药学》 2019年第1期48-49,共2页
目的:探讨地黄饮子加减联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在医院脑病科2014年1月~2017年1月诊治的血管性痴呆患者中选取84例作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不同予以分组:对照组(n=42)应用尼莫地平治疗,... 目的:探讨地黄饮子加减联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在医院脑病科2014年1月~2017年1月诊治的血管性痴呆患者中选取84例作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不同予以分组:对照组(n=42)应用尼莫地平治疗,研究组(n=42)则应用地黄饮子加减联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就两组治疗前后的认知功能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治疗前,研究组、对照组MoC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oCA评分均升高(P<0.05),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2)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是4.76%,低于对照组的7.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黄饮子加减联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肯定,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黄饮子加减 低频重复经刺激 血管性痴呆 认知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酮通络胶囊联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腔隙性脑梗死后焦虑抑郁共病患者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林进光 陈志强 +2 位作者 郑精选 文学 林涛 《内科》 2020年第3期264-267,共4页
目的探讨葛酮通络胶囊联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腔隙性脑梗死后焦虑抑郁共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腔隙性脑梗死后焦虑抑郁共病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在... 目的探讨葛酮通络胶囊联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腔隙性脑梗死后焦虑抑郁共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腔隙性脑梗死后焦虑抑郁共病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葛酮通络胶囊联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连续治疗1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中医证候积分、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Barthel指数、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NDF)水平;比较治疗期间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HAMA评分、HAMD评分、中医证候积分、NIHSS评分、Barthel指数、BND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观察组患者的HAMA评分、HAMD评分、中医证候积分、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BND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葛酮通络胶囊联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能够有效改善腔隙性梗死后焦虑抑郁共病患者的情绪障碍,促进其神经功能恢复,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治疗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隙性脑梗死 焦虑 抑郁 葛酮通络胶囊 低频重复经刺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癫痫的临床疗效观察
16
作者 王服艳 赵广燕 杜冬青 《中国社区医师》 2022年第1期48-50,共3页
目的:探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癫痫的临床疗效。方法:2019年5月-2020年5月收治癫痫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加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 目的:探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癫痫的临床疗效。方法:2019年5月-2020年5月收治癫痫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加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治疗8周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MMSE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癫痫发作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抗癫痫药物治疗,可有效降低癫痫发作频率,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认知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重复经刺激 癫痫 临床疗效 认知功能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患者进行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7
作者 赵晓睿 张新斐 刘丽容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第8期83-83,共1页
目的:观察对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Broca失语)患者进行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 TMS)治疗的效果。方法:将某院收治的30例脑梗死后Broca失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例患者。对两组患者进行常规的药物治疗和... 目的:观察对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Broca失语)患者进行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 TMS)治疗的效果。方法:将某院收治的30例脑梗死后Broca失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例患者。对两组患者进行常规的药物治疗和语言功能康复训练。在此基础上,对观察组患者进行低频r TMS治疗,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假低频r TMS治疗,然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CRRCAE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在进行治疗的初期均有不同程度的头晕、头痛等不适症状,经过数天的治疗其上述症状均逐渐消失。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在治疗结束时、治疗结束3个月后其CRRCAE评分均较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梗死后Broca失语患者进行低频r TMS治疗可取得理想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重复经刺激 BROCA失语 脑梗死 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多巴丝肼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效果
18
作者 王换换 石小雪 +1 位作者 尤琳浩 柳竹 《罕少疾病杂志》 2025年第5期39-42,共4页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患者采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多巴丝肼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4年5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PD患者共计280例,以治疗方法的不同分成研究组(n=140)与对照组(n=140),对照组采用多巴丝肼治疗,...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患者采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多巴丝肼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4年5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PD患者共计280例,以治疗方法的不同分成研究组(n=140)与对照组(n=140),对照组采用多巴丝肼治疗,研究组采用低频rTMS联合多巴丝肼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脑血流动力学、认知功能、运动功能、病情严重程度、不良反应。结果统计治疗总有效率,研究组(95.00%)较对照组(87.86%)更高(P<0.05);两组治疗后双侧大脑中动脉的平均流速(Vm)、峰流速(Vp)加快(P<0.05),研究组较对照组更快(P<0.05);两组治疗后帕金森病认知功能评分量表(PD-CRS)评分升高(P<0.05),研究组较对照组更高(P<0.05);两组治疗后简明帕金森病评分量表评分升高(P<0.05),研究组较对照组更高(P<0.05);治疗后两组帕金森病统一评分量表(UPDRS)评分下降(P<0.05),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PD患者采用低频rTMS联合多巴丝肼治疗,能够提高临床疗效、认知功能、运动功能,减轻病情严重程度,改善脑血流动力学水平,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低频重复经刺激 多巴丝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卒中后非空间注意障碍的效果
19
作者 王国胜 方明珠 +3 位作者 梁英姿 关晨霞 郭君 李哲 《河南医学研究》 2025年第2期216-220,共5页
目的探讨左侧背外侧前额叶(DLPFC)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脑卒中后非空间注意障碍患者的注意功能和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将43例脑卒中后非空间注意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常... 目的探讨左侧背外侧前额叶(DLPFC)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脑卒中后非空间注意障碍患者的注意功能和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将43例脑卒中后非空间注意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及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高频rTMS治疗。所有患者在进行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进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数字广度测试(DST)、字母删除测验进行注意功能的评定,并评估两组患者事件相关电位P300潜伏期和波幅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和对照组MoCA、DST、字母删除测验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P300潜伏期均较治疗前缩短,且观察组缩短幅度更大(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P300波幅均较治疗前增高,且观察组增高幅度更大(P<0.05)。结论高频rTMS治疗能显著改善脑卒中后患者的非空间注意障碍,P300可作为评估注意功能和rTMS治疗效果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重复经刺激 非空间注意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效果
20
作者 李雪梅 石晶晶 +3 位作者 刘霞 张皓 肖王静 任金来 《中国医药科学》 2025年第7期86-91,共6页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患者的运动及平衡功能的改善情况,以及针灸联合rTMS治疗后功能性近红外光谱(fNIRS)检测比较。方法纳入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就诊于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的脑卒中...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患者的运动及平衡功能的改善情况,以及针灸联合rTMS治疗后功能性近红外光谱(fNIRS)检测比较。方法纳入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就诊于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的脑卒中患者28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针灸组及针灸+rTMS组。针灸组采用针灸治疗,针灸+rTMS组采用针灸联合rTMS治疗。两组在治疗前、治疗4周后均进行运动、平衡功能评定及脑功能监测。结果治疗前,两组各项评分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针灸+rTMS组的步行能力、平衡能力、运动评分高于针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针灸+rTMS组在额叶、顶叶的平均激活程度高于针灸组,在枕叶的平均激活程度低于针灸组(P<0.05)。结论针灸+rTMS治疗在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可能产生协同作用,能更大程度促进患者的功能恢复,同时影响部分脑区的激活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针灸 功能性近红外光谱 重复经刺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