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非定常气动力低阶模型的气动弹性主动控制律设计 被引量:10
1
作者 徐敏 陈刚 +1 位作者 陈士橹 韦祥文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48-752,共5页
传统的气动伺服弹性系统设计主要采用基于频域的非定常气动力有理函数拟合方法。该方法用于非线性非定常气动力情况 ,比如跨音速飞行时往往失效。针对该问题 ,在发展了非线性非定常气动力建模方法的基础上 ,提出了将非定常气动力低阶模... 传统的气动伺服弹性系统设计主要采用基于频域的非定常气动力有理函数拟合方法。该方法用于非线性非定常气动力情况 ,比如跨音速飞行时往往失效。针对该问题 ,在发展了非线性非定常气动力建模方法的基础上 ,提出了将非定常气动力低阶模型用于气动弹性系统主动控制设计的一般方法。该方法将气动伺服弹性系统分解为气动、结构和控制 3个子系统 ,分别建立各子系统状态空间模型 ,然后组装成完整的气动伺服弹性模型。非线性非定常气动力状态空间模型采用基于Volterra级数的非定常气动力低阶模型方法。根据研究对象的具体情况 ,分别建立了气动伺服弹性系统的全耦合模型和部分解耦模型。最后以一个二自由度气动弹性系统的主动控制律设计为例 ,详细说明了该方法建模、分析和设计的全过程。算例表明该方法能够用于非线性情况 ,适用性强 ,可扩展性好 ,具有良好的集成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定常气动力 低阶模型 主动控制 气动弹性 气动伺服弹性 Voherra级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求解对流换热反问题的低阶模型 被引量:9
2
作者 丁鹏 陶文铨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4-16,54,共4页
在低阶模型的基础上开发了一种求解对流换热反问题的算法,并采用最佳正交分解方法分别建立了直接问题、敏感度问题和伴随问题的低阶模型,反问题求解采用了共轭梯度法.算例为一圆管内流动充分发展、换热初始段时,反求圆管壁面外未知热流... 在低阶模型的基础上开发了一种求解对流换热反问题的算法,并采用最佳正交分解方法分别建立了直接问题、敏感度问题和伴随问题的低阶模型,反问题求解采用了共轭梯度法.算例为一圆管内流动充分发展、换热初始段时,反求圆管壁面外未知热流密度的反问题.分别研究了测量位置、测量误差对算法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将测量位置移向未知热流可以显著地提高解的精度和算法的稳定性,同时共轭梯度法可以显著地减小测量误差对结果的影响.所开发的算法可以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得到较准确的解,基于CFD模型的反问题算法迭代一步需要6.5 s,而文中算法迭代一步仅需要0.078 s,与基于CFD模型的反问题算法相比,速度提高了80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佳正交分解 低阶模型 对流换热反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翅式换热器流动和换热的低阶模型模拟 被引量:6
3
作者 丁鹏 陶文铨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37-140,共4页
采用最佳正交分解技术(POD)建立管翅式换热器的低阶模型,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得到管翅式换热器在雷诺数为100~2 000时的流场和温度场。通过对系统样本实施最佳正交分解得到该物理问题的POD基函数和谱系数。POD基函数具有能量最优的特性... 采用最佳正交分解技术(POD)建立管翅式换热器的低阶模型,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得到管翅式换热器在雷诺数为100~2 000时的流场和温度场。通过对系统样本实施最佳正交分解得到该物理问题的POD基函数和谱系数。POD基函数具有能量最优的特性,即在重构公式中使用较小的截断自由度可将原物理问题的解准确地表示出来,重构公式在非设计参数时的谱系数由线性插值的方法得到。研究结果表明,基于POD的低阶模型可以快速、准确地预测出管翅式换热器内的温度场和速度场,计算时间仅为SIMPLE算法的1/1 2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佳正交分解 低阶模型 管翅式换热器 对流换热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采用低阶模型的MRACS的新方法及其在非线性液压伺服系统上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黎亚元 周平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23-27,共5页
本文把液压伺服系统作四阶系统,跟随一阶参考模型,提出了一种新的高阶对象和低阶模型的 MRACS 的方法。阶跃响应和频率响应实验表明系统有较好的跟踪效果,与 PID 控制作了对比实验,控制效果明显优于 PID。
关键词 液压伺服系统 自适应控制 低阶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藏注水开发低阶模型及最优控制仿真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徐明海 孙宪航 +3 位作者 巩亮 贾欣鑫 王政 李会明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99-507,共9页
油藏注水开发最优控制问题计算规模大、控制变量与计算网格多,且控制变量与目标函数之间的关系为一组非线性偏微分方程控制,若直接进行数值求解,对于目前的计算机计算速度和存储空间是个巨大负担.本文采用最佳正交分解(proper orthogona... 油藏注水开发最优控制问题计算规模大、控制变量与计算网格多,且控制变量与目标函数之间的关系为一组非线性偏微分方程控制,若直接进行数值求解,对于目前的计算机计算速度和存储空间是个巨大负担.本文采用最佳正交分解(proper orthogonal decomposition,POD)方法提出了基于低阶模型的油藏注水开发最优控制问题,这样,控制变量与目标函数之间的复杂关系被转变为解析函数,仅以少量的POD系数作为优化变量且只需采用非线性规划方法即可求解,大幅度地降低了原问题的求解复杂度与计算量.以二维五点井网的一个井组为应用实例进行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基于低阶模型的最优控制问题所求解的最大生产净现值与经典的伴随梯度法相比仅有不超过2.5%的误差,且计算速度优势极为明显,当网格数为40×40时,计算速度可提高30倍以上,网格数越多,计算速度优势越明显,当网格数为70×70时,可提速60倍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藏注水开发 最优控制 最佳正交分解 低阶模型 非线性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藏油水两相流低阶模型算法
6
作者 贾欣鑫 王雷 +3 位作者 张浩 孙小玲 段利亚 王鑫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891-899,共9页
目前,油藏数值模拟主要采用的方法如有限元方法、有限容积法等在油藏数值计算时均需要较长的计算时间,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油藏注采的实时预测与快速动态模拟.该文以一种高效的数据处理方法(最佳正交分解(POD)方法)为基础,对油藏油、水两... 目前,油藏数值模拟主要采用的方法如有限元方法、有限容积法等在油藏数值计算时均需要较长的计算时间,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油藏注采的实时预测与快速动态模拟.该文以一种高效的数据处理方法(最佳正交分解(POD)方法)为基础,对油藏油、水两相流抽取特征函数,并对油藏两相流模型进行Galerkin投影得到新的低阶计算模型.数值计算表明,POD方法所得到的特征向量能量具有最优的特征,能以较少的特征向量捕捉到数学模型中较大的“能量”,因此能最大限度地描述油藏的特征(压力、饱和度),对油藏偏微分方程模型起到较好的降阶作用.结论表明,低阶模型的计算结果与隐压显饱(IMPES)所得计算结果吻合较好,且能节省更多的计算时间,因此能较好地在油藏注采数值模拟中进行历史拟合与仿真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藏数值模拟 低阶模型 油水两相 最佳正交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低阶频率响应模型的双馈风电机组下垂系数修正方法 被引量:15
7
作者 全锐 潘文霞 刘明洋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8-73,90,共7页
在频率下垂控制期间,由于减载备用曲线运行点会随转子转速变化而发生偏移,造成双馈风电机组实际贡献的一次调频能力低于设定期望值。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首先根据小信号分析理论建立了由双馈风电机组与火电机组构成的分布式系统低阶频率... 在频率下垂控制期间,由于减载备用曲线运行点会随转子转速变化而发生偏移,造成双馈风电机组实际贡献的一次调频能力低于设定期望值。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首先根据小信号分析理论建立了由双馈风电机组与火电机组构成的分布式系统低阶频率响应模型。然后利用该模型分别推导出评估双馈风电机组实际与期望一次调频能力的量化计算式,提出将设定的下垂系数乘以一个缩小因子后,可使双馈风电机组贡献出期望一次调频能力。最后选用某实际分布式系统对提出的下垂系数修正方法进行了有效性验证,仿真结果表明,当双馈风电机组采用所述方法进行下垂系数修正后,不仅能使系统准稳态频率偏差达到期望水平,还进一步改善了系统最大频率偏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次调频能力 小信号分析 频率响应模型 双馈风电机组 下垂系数 准稳态频率偏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阶大气环流模型的Hopf分岔分析
8
作者 李鹏松 刘琦 +1 位作者 石卓 刘欣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88-897,共10页
分析两种情况下低阶大气环流模型的分岔特性,利用多尺度法研究模型的Hopf分岔类型及周期解的稳定性,并通过数值仿真实验验证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关键词 稳定性 HOPF分岔 多尺度法 大气环流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阶大气环流模型的稳定性与分岔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王虎 于永光 闻国光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52-157,共6页
研究了低阶大气环流模型的稳定性和分岔性质.用李亚普诺夫方法和定性理论分析了模型的稳定性,证明了全局一致渐进稳定和极限环的存在性,并给出了低阶大气环流模型的分岔条件.此外,研究了模型的Hopf分岔,并用规范形理论得到了Hopf分岔临... 研究了低阶大气环流模型的稳定性和分岔性质.用李亚普诺夫方法和定性理论分析了模型的稳定性,证明了全局一致渐进稳定和极限环的存在性,并给出了低阶大气环流模型的分岔条件.此外,研究了模型的Hopf分岔,并用规范形理论得到了Hopf分岔临界状态,最后运用数值仿真对所给的定理和条件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性 HOPF分岔 规范形 大气环流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寻优极值调节控制对象模型简化及降阶的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李国强 《现代电子技术》 2003年第3期40-42,共3页
对动态寻优极值调节控制对象的模型简化及降阶进行了研究 ,提出了用低阶模型与纯时滞环节的串联近似代替高阶精确模型的动态寻优方法。该方法在实际工业生产过程中使用方便 。
关键词 极值调节控制对象 动态寻优 模型简化 降价 低阶模型 纯时滞环节 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频率稳定校核的风机快速频率响应低阶建模方法及其误差分析 被引量:10
11
作者 黄俊凯 杨知方 +2 位作者 余娟 李郅浩 刘珏麟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6752-6765,共14页
风机快速频率响应能够有效保障高比例风电电力系统频率稳定性,已逐步进入实用化阶段。风机快速频率响应影响传统机组安排,需在调频参数设计、调度运行等优化问题的频率稳定校核约束中予以考虑。为提高频率稳定校核效率,线性化的系统频... 风机快速频率响应能够有效保障高比例风电电力系统频率稳定性,已逐步进入实用化阶段。风机快速频率响应影响传统机组安排,需在调频参数设计、调度运行等优化问题的频率稳定校核约束中予以考虑。为提高频率稳定校核效率,线性化的系统频率响应低阶模型应用广泛。然而,风机调频特性区别于传统机组,运行特性的非线性特征显著,其快速频率响应低阶模型尚缺乏归纳整理,且计算误差分析尚不完善。文中分类整理了风机快速频率响应策略;针对不同响应策略,给出风机低阶模型的通用建模方法及调频特性分析方法;理论分析低阶模型的线性化误差,并通过数值仿真予以验证。该文可为风机快速频率响应低阶模型的选择、推导及误差分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机 快速频率响应 频率稳定性 线性化 低阶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测新能源接入电网受扰后频率最低点的通用ASF模型 被引量:25
12
作者 张英敏 彭泽峰 +3 位作者 彭乔 李保宏 张敏 王腾鑫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788-1797,共10页
电网受扰后频率最低点预测对新型电力系统的频率安全评估非常重要,而目前已有频率动态分析模型较难快速、准确、灵活地预测电网受扰后频率最低点,其中同步发电机调速系统的低阶通用建模以及新能源接入的影响建模是主要挑战。首先提出了... 电网受扰后频率最低点预测对新型电力系统的频率安全评估非常重要,而目前已有频率动态分析模型较难快速、准确、灵活地预测电网受扰后频率最低点,其中同步发电机调速系统的低阶通用建模以及新能源接入的影响建模是主要挑战。首先提出了充分考虑频率响应特性的发电机调速系统低阶通用模型,结合新能源场站的通用频率响应模型,建立了新能源接入电网的通用平均系统频率(generic average system frequency,G-ASF)模型,在保证准确度的同时有效降低了模型阶数。然后,基于G-ASF模型直接预测电网在给定功率损失下的频率最低点。最后,在IEEE 3机9节点系统以及含新能源的IEEE 10机39节点系统中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模型和方法在不同扰动或不同系统结构下均能准确预测频率最低点,且能够用于快速计算频率安全约束下的新能源渗透率极限值,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和通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率最 平均系统频率模型 新能源接入 调速系统 通用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低阶加权与卷积稀疏学习的齿轮箱故障诊断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帅旗 张焕可 陈会涛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1-50,共10页
为了提升在噪声与复杂传递路径调制下齿轮箱故障诊断的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低阶加权与卷积稀疏学习的齿轮箱两阶段源特征恢复方法。首先利用源特征的周期性自相似性结构,设计了一种低阶加权模型,当两种波形耦合在同一频带内时,可以有效... 为了提升在噪声与复杂传递路径调制下齿轮箱故障诊断的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低阶加权与卷积稀疏学习的齿轮箱两阶段源特征恢复方法。首先利用源特征的周期性自相似性结构,设计了一种低阶加权模型,当两种波形耦合在同一频带内时,可以有效地区分调制波和干扰波。然后采用卷积滤波器直接描述传输路径的调制过程,保证了脉冲源包络的可靠恢复。同时,通过非负有界稀疏先验保证了反褶积能力。最后数值仿真与风力发电机组实验结果证明了低阶模型主能够分离聚焦特征波形,卷积稀疏学习能够突出脉冲源特征,从而有效提升齿轮箱的故障诊断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轮箱 故障诊断 卷积稀疏学习 加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OD方法的二维方柱低雷诺数绕流流场分析研究 被引量:14
14
作者 王掩刚 陈俊旭 先松川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12-617,共6页
以二维方柱低雷诺数绕流为研究对象,在非定常数值模拟结果的基础上,首先应用本征正交分解(proper orthogonal decomposition,POD)方法得到特征区域流场的低阶模型,获取POD基函数及时间系数分布规律;其次以POD的低阶模型为基础,实现了对... 以二维方柱低雷诺数绕流为研究对象,在非定常数值模拟结果的基础上,首先应用本征正交分解(proper orthogonal decomposition,POD)方法得到特征区域流场的低阶模型,获取POD基函数及时间系数分布规律;其次以POD的低阶模型为基础,实现了对非定常物理场的重构。研究结果表明:1应用文中的数值分析手段,捕捉到了方柱绕流非定常流动特征,且与公开文献结果吻合较好。2对于文中的研究对象,前4阶POD模态所占波动总能量99.4%,可以用于较准确描述其非定常流场特征;3各阶POD模态的时间系数之间都有明确的频率与相位关系,其中能量最大的第一对POD模态对方柱尾迹流动的波动频率和幅值起决定作用。4在所研究的雷诺数下,前4阶POD模态就可以很好地重构流场,这对以后低阶模型的建立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征正交分解 低阶模型 方柱绕流 非定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状态空间模型的结构振动模态轨迹提取方法
15
作者 周胡 钱忠文 +2 位作者 王滨 高树健 刘福顺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8期197-203,共7页
海上风电结构在运行过程中由于受到复杂的海洋环境作用,不可避免地会发生机械故障。而风机结构模态轨迹包含了丰富的结构运行状态信息,是判断海上风电结构是否发生故障的重要技术手段。但是在真实的海洋环境中很难找到固定的参考点测量... 海上风电结构在运行过程中由于受到复杂的海洋环境作用,不可避免地会发生机械故障。而风机结构模态轨迹包含了丰富的结构运行状态信息,是判断海上风电结构是否发生故障的重要技术手段。但是在真实的海洋环境中很难找到固定的参考点测量结构的位移信息,而直接对加速度积分会导致得到的位移信息产生虚假漂移。该研究发展了一种基于低阶状态空间模型的海上风电结构模态轨迹计算方法,首先通过复指数分解方法对实测的加速度信号进行分解,通过引入低阶状态空间模型将计算中的高阶微分方程转化为低阶矩阵微分方程,克服了传统复指数分解方法对噪声敏感的病态问题,极大地提升了分解精度,然后通过求解得到的复指数参数得到位移中的模态信息,实现海上风电结构的运动监测。该研究首先通过五自由度数值模型验证了提出方法的正确性,并通过单桩海上风电结构的实测数据验证了算法在处理实测信号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可以为海上风电结构的模态轨迹计算提供理论指导,具有潜在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态轨迹 复指数分解 状态空间模型 海上风电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升燃烧室热声耦合特性研究
16
作者 刘重阳 杨晨 +3 位作者 张祥 李昊 刘勇 冯大强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4-142,共9页
为建立燃烧室热声不稳定性预测和分析方法,以某高温升单管燃烧室试验件为研究对象,构建了试验系统低阶热声网络(LOTAN)模型。基于试验数据,利用优化的方法获得了各工况下的火焰传递函数(FTF),并利用Kriging模型拟合出了增益与迟滞时间... 为建立燃烧室热声不稳定性预测和分析方法,以某高温升单管燃烧室试验件为研究对象,构建了试验系统低阶热声网络(LOTAN)模型。基于试验数据,利用优化的方法获得了各工况下的火焰传递函数(FTF),并利用Kriging模型拟合出了增益与迟滞时间对工况参数的响应模型。利用拟合出的FTF响应模型分析了油气比和进气速度对燃烧室热声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优化得到的FTF能够较准确反映各工况下的非稳态热释放特性,导入LOTAN中计算得到的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最大误差约3.32%;油气比的改变会引起不稳定模态的转变,油气比或进气速度升高时,系统特征频率也随之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升燃烧室 不稳定燃烧 热声网络模型 热声稳定性 火焰传递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激波管校准的冲击波压力传感器动态特性研究 被引量:13
17
作者 杨凡 孔德仁 +2 位作者 姜波 孔霖 王芳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30-336,共7页
为对冲击波压力传感器进行校准,研究传感器动态特性非参数模型。基于双膜激波管对传感器实施动态校准试验,获得了阶跃响应输出。仿真模拟四阶串联系统,并构造阶跃响应信号。分别使用理想阶跃分解法、低阶模型分解法和微分法得到传感器... 为对冲击波压力传感器进行校准,研究传感器动态特性非参数模型。基于双膜激波管对传感器实施动态校准试验,获得了阶跃响应输出。仿真模拟四阶串联系统,并构造阶跃响应信号。分别使用理想阶跃分解法、低阶模型分解法和微分法得到传感器动态特性非参数模型。微分法计算精度更高且简单易行。为抑制寄生效应,采用机械结构对冲击波压力传感器进行改造。采用微分法对改造前后的典型冲击波压力传感器动态特性进行了研究。仿真结果表明,改造措施虽然可以减小机械振动与冲击和热效应,但使得冲击波压力传感器工作频带变窄,无法满足工程测试无失真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波管 校准 冲击波压力传感器 动态特性 理想跃分解法 低阶模型分解法 微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Z法硅单晶生长电阻网络建模及MPC仿真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弋英民 张潼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42-148,206,共8页
CZ法硅单晶生长系统具有强非线性及大滞后的特点。本文就该系统建立了传热传质的低阶模型,计算了该模型在初始条件下的稳态解,并进行线性化处理及分析,根据系统的可控性及稳定性确定控制策略,并设计控制器。结果表明:在低阶模型中,采用G... CZ法硅单晶生长系统具有强非线性及大滞后的特点。本文就该系统建立了传热传质的低阶模型,计算了该模型在初始条件下的稳态解,并进行线性化处理及分析,根据系统的可控性及稳定性确定控制策略,并设计控制器。结果表明:在低阶模型中,采用Gevelber提出的简化辐射角系数能较好的反映工业中晶体生长过程特性;系统线性化后的性能分析表明,仅将加热器功率作为输入时,系统是不可控不稳定的,故采用模型预测控制算法作为控制策略,设计了无干扰无延迟的无约束模型预测控制器和无干扰有延迟的无约束模型预测控制器,仿真结果验证了所设计的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晶硅 CZ法 电阻网络类比 低阶模型 模型预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边界条件下管翅式换热器流动与传热性能的POD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烨 孙振东 +2 位作者 王瑞君 鲁红钰 常悦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5150-5158,共9页
传统的数值模拟计算时间长,很难满足现代工业发展需求。采用适体坐标与本征正交分解(POD)相结合的方法在等壁温和等热流两种边界条件下对扁管管翅式换热器进行降维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与有限容积法(FVM)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POD... 传统的数值模拟计算时间长,很难满足现代工业发展需求。采用适体坐标与本征正交分解(POD)相结合的方法在等壁温和等热流两种边界条件下对扁管管翅式换热器进行降维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与有限容积法(FVM)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POD方法在等壁温和等热流边界条件下均能获得物理过程的准确信息,并将传统FVM数值计算速度提高了3093倍。采用POD方法重构温度场时,在等壁温和等热流条件下相对偏差平均值的最大值分别为0.557%和0.308%。重构速度场时,在等壁温和等热流条件下相对偏差平均值的最大值分别为1.26%和1.9%,这一结论可为换热器的数值设计中合理设置边界条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D低阶模型 扁管管翅式换热器 等热流 等壁温 速度场重构 数值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扁管管翅式换热器的高效数值设计方法 被引量:2
20
作者 马兵善 赵皓辰 +4 位作者 王烨 石成志 王瑞君 鲁红钰 常悦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2期104-110,共7页
传统的数值模拟方法计算量大,计算时间长,很难满足现代工业发展的需求。以扁管管翅式换热器为例,采用适体坐标与最佳正交分解(POD)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了低阶模型,在等热流边界条件下对扁管管翅式换热器中流动与传热过程进行计算,并将POD... 传统的数值模拟方法计算量大,计算时间长,很难满足现代工业发展的需求。以扁管管翅式换热器为例,采用适体坐标与最佳正交分解(POD)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了低阶模型,在等热流边界条件下对扁管管翅式换热器中流动与传热过程进行计算,并将POD计算结果与有限体积法(FVM)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POD方法能准确地捕捉到不同数量参数变化情况下的温度场及速度场信息。对于3变量工况重构速度场及温度场的相对偏差平均值的最大值分别为1.90%、0.308%。采用POD方法在保证计算精度的前提下将FVM计算速度最大能提高3093.4倍。研究对于提高扁管管翅式换热器数值设计效率、拓展POD方法的工程应用领域有一定的理论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热 换热器 扁管 低阶模型 等热流 速度场重构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