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低重力模拟试验平台索并联驱动系统张力优化策略
被引量:
2
1
作者
陈强
董强
+3 位作者
黄科
邢伟
程刚
隋毅
《航天返回与遥感》
CSCD
2020年第6期66-76,共11页
冗余索并联系统动力学方程的张力解不唯一,为保证随动平台在工作空间内姿态可控及索张力连续平稳,并且满足张力在最大最小限制范围,需要对其索张力优化策略进行研究。通过建立索并联驱动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分别运用封闭(Closed-Form,CF)...
冗余索并联系统动力学方程的张力解不唯一,为保证随动平台在工作空间内姿态可控及索张力连续平稳,并且满足张力在最大最小限制范围,需要对其索张力优化策略进行研究。通过建立索并联驱动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分别运用封闭(Closed-Form,CF)优化法、常规最小方差优化法及将张力分为上、中、下斜拉的分类最小方差优化法对系统力控工作空间(Force Controllable Workspace,FCWS)以及典型工况的运动轨迹张力进行优化计算,结果表明:在相同张力限制条件下,采用CF优化法计算的FCWS范围最小,常规最小方差优化法次之,分类最小方差优化法计算的FCWS最大并满足系统要求;在相同运动轨迹条件下,采用CF优化法计算的张力上限最大,常规最小方差优化法次之,分类最小方差优化法的张力上限最小并满足系统要求;将分类最小方差优化法在索并联驱动系统进行张力试验,结果表明系统张力变化规律符合该优化算法的理论值,证明了该优化法的正确性。综上所述,将分类最小方差优化法确定为系统的张力优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索并联驱动系统
矢量封闭原理
索力优化
刚度控制
低
重力
模拟
试验
平台
航天返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考虑平台质心偏置的索并联系统性能优化
2
作者
白孟轩
曾建江
+4 位作者
陈强
郑茂盛
尤禄杰
陈建平
童明波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1-309,共9页
索并联系统力控工作空间(Force controllable workspace,FCWS)和系统刚度是索并联系统的重要性能,当运动平台质心偏离其形心位置时会产生额外力矩,对索并联系统性能产生不利的影响。为减轻质心偏置所造成的不利影响,本文针对36索6自由...
索并联系统力控工作空间(Force controllable workspace,FCWS)和系统刚度是索并联系统的重要性能,当运动平台质心偏离其形心位置时会产生额外力矩,对索并联系统性能产生不利的影响。为减轻质心偏置所造成的不利影响,本文针对36索6自由度索并联系统提出了一种新的绳索布局,通过分类最小方差法求解冗余索并联系统动力学方程,进而计算FCWS并分析了各组绳索在空间各点上对FCWS的不利影响,计算了索并联系统理论静刚度。根据质心是否发生偏置,比较分析典型布局与新布局在索并联系统性能上的优劣。结果表明:质心位于形心时,两种布局FCWS相差不大;当质心发生偏置时,交叉布局FCWS比典型布局提升约31.9%,两种布局的平动刚度相差不大,而交叉布局的扭转刚度相比典型布局得到了明显的提升,验证了新布局在改善系统性能上的有效性。所得结论为索并联系统结构布置提供了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控工作空间
系统刚度
索并联系统
低重力试验模拟平台
航天返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低重力模拟试验平台索并联驱动系统张力优化策略
被引量:
2
1
作者
陈强
董强
黄科
邢伟
程刚
隋毅
机构
北京特种工程设计研究院
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航天进入、减速与着陆技术实验室
出处
《航天返回与遥感》
CSCD
2020年第6期66-76,共11页
基金
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工程。
文摘
冗余索并联系统动力学方程的张力解不唯一,为保证随动平台在工作空间内姿态可控及索张力连续平稳,并且满足张力在最大最小限制范围,需要对其索张力优化策略进行研究。通过建立索并联驱动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分别运用封闭(Closed-Form,CF)优化法、常规最小方差优化法及将张力分为上、中、下斜拉的分类最小方差优化法对系统力控工作空间(Force Controllable Workspace,FCWS)以及典型工况的运动轨迹张力进行优化计算,结果表明:在相同张力限制条件下,采用CF优化法计算的FCWS范围最小,常规最小方差优化法次之,分类最小方差优化法计算的FCWS最大并满足系统要求;在相同运动轨迹条件下,采用CF优化法计算的张力上限最大,常规最小方差优化法次之,分类最小方差优化法的张力上限最小并满足系统要求;将分类最小方差优化法在索并联驱动系统进行张力试验,结果表明系统张力变化规律符合该优化算法的理论值,证明了该优化法的正确性。综上所述,将分类最小方差优化法确定为系统的张力优化策略。
关键词
索并联驱动系统
矢量封闭原理
索力优化
刚度控制
低
重力
模拟
试验
平台
航天返回
Keywords
wire-driven parallel system
vector close principle
tension optimization
stiffness control
low gravity simulation test platform
space recovery
分类号
TP242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考虑平台质心偏置的索并联系统性能优化
2
作者
白孟轩
曾建江
陈强
郑茂盛
尤禄杰
陈建平
童明波
机构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学院
北京特种工程设计研究院
出处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1-309,共9页
基金
航空科学基金(20230023052001)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PAPD)。
文摘
索并联系统力控工作空间(Force controllable workspace,FCWS)和系统刚度是索并联系统的重要性能,当运动平台质心偏离其形心位置时会产生额外力矩,对索并联系统性能产生不利的影响。为减轻质心偏置所造成的不利影响,本文针对36索6自由度索并联系统提出了一种新的绳索布局,通过分类最小方差法求解冗余索并联系统动力学方程,进而计算FCWS并分析了各组绳索在空间各点上对FCWS的不利影响,计算了索并联系统理论静刚度。根据质心是否发生偏置,比较分析典型布局与新布局在索并联系统性能上的优劣。结果表明:质心位于形心时,两种布局FCWS相差不大;当质心发生偏置时,交叉布局FCWS比典型布局提升约31.9%,两种布局的平动刚度相差不大,而交叉布局的扭转刚度相比典型布局得到了明显的提升,验证了新布局在改善系统性能上的有效性。所得结论为索并联系统结构布置提供了一定参考。
关键词
力控工作空间
系统刚度
索并联系统
低重力试验模拟平台
航天返回
Keywords
force controllable workspace
system stiffness
cable-driven parallel system
low gravity simulation test platform
space recovery
分类号
V19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人机与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低重力模拟试验平台索并联驱动系统张力优化策略
陈强
董强
黄科
邢伟
程刚
隋毅
《航天返回与遥感》
CSCD
202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考虑平台质心偏置的索并联系统性能优化
白孟轩
曾建江
陈强
郑茂盛
尤禄杰
陈建平
童明波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