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柴达木盆地地壳深部构造特征及油气勘探新领域 被引量:30
1
作者 张景廉 石兰亭 +2 位作者 陈启林 张虎权 卫平生 《岩性油气藏》 CSCD 2008年第2期29-36,共8页
柴达木盆地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已探明三大油气区:西南尕斯库勒一带的第三系油气区,北部冷湖、鱼卡、南八仙一带的侏罗系油气区以及东部三湖地区的第四系天然气区。但未来的油气勘探领域在哪里,这是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盆地榴辉岩、镁... 柴达木盆地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已探明三大油气区:西南尕斯库勒一带的第三系油气区,北部冷湖、鱼卡、南八仙一带的侏罗系油气区以及东部三湖地区的第四系天然气区。但未来的油气勘探领域在哪里,这是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盆地榴辉岩、镁铁—超镁铁岩的发现和盆地边缘大量金矿的分布,以及盆地中膏盐、白云岩、伊利石、锶矿床等的存在则表明了盆地广泛存在地幔流体活动。地震测深结果显示:柴达木盆地中地壳广泛发育低速-高导层,这是无机油气的发生器。分析中地壳低速-高导层与深大断裂分布关系,大断裂与不整合面、浅层断裂及储集层的配套关系,对寻找大油气田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研究表明,柴西地区深部花岗岩及其风化壳是未来石油勘探的重点,而盆地东部三湖地区深部则是寻找大气田的有利靶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地壳 低速-高导层 地幔流体 无机油气 油气勘探方向 柴达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郯庐断裂北带地区主要构造单元壳幔结构特征与地震活动性 被引量:13
2
作者 牛雪 卢造勋 +2 位作者 姜德录 雷清清 石盛昌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45-150,共6页
以东北地区的地学断面及其相关资料为基础 ,分析了郯庐断裂北带地区的地壳 -上地幔结构特征与不同地壳构造单元地震活动性之间的关系 .结果表明 :郯庐断裂北带两侧的壳幔结构存在明显差异 ,断裂带本身的发育与壳幔结构变异带关系密切 ;... 以东北地区的地学断面及其相关资料为基础 ,分析了郯庐断裂北带地区的地壳 -上地幔结构特征与不同地壳构造单元地震活动性之间的关系 .结果表明 :郯庐断裂北带两侧的壳幔结构存在明显差异 ,断裂带本身的发育与壳幔结构变异带关系密切 ;断裂的活动特点及分段明显受到地壳介质力学特性影响 ;郯庐断裂北带地区软流层的起伏与地貌形态呈明显的镜像关系 ,前者还制约着不同地壳构造单元的构造活动性及变形方式 ;郯庐断裂北带地区南、北两端地震较为活跃地段均与壳内低速 -高导层发育地段相对应的事实 ,证明了刚性地块中壳幔结构较为复杂的活动断裂段是构成中强地震的主要控震构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郯庐断裂北带 壳幔结构 低速-高导层 地震活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汝箕沟煤矿的热液活动与煤炭成因 被引量:3
3
作者 张虎权 张景廉 +2 位作者 卫平生 陈启林 吴五同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55-158,共4页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汝箕沟煤矿的热液活动:石英脉(硅化)、白云石化、绿泥石化、伊利石化、黄铁矿化,特别是煤矿中广泛分布的玄武岩,均表明了裂谷的拉张构造环境;认为盆地中存在着地幔流体活动。地学断面揭示了盆地的深部地壳有一低速高导...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汝箕沟煤矿的热液活动:石英脉(硅化)、白云石化、绿泥石化、伊利石化、黄铁矿化,特别是煤矿中广泛分布的玄武岩,均表明了裂谷的拉张构造环境;认为盆地中存在着地幔流体活动。地学断面揭示了盆地的深部地壳有一低速高导层,富含大量的Na+、K+、Mg2+等碱金属、碱土金属离子,还有大量的烃。这些流体不仅提供了一些金属离子与金属矿物,而且提供了大量的碳元素,这些碳元素构成了煤的主要组成并形成了高变质的无烟煤。结论指出,煤不仅可以由植物而形成,也可以通过深部流体而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成因 碳堆积 地球排气作用 中地壳 低速-高导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油无机成因说”的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5
4
作者 张景廉 李相博 刘化清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1,17,共12页
对石油的无机成因理论进行了评述,其中包括地幔脱气论、中地壳与费-托合成说、板块构造与费-托合成说.沥青、原油、干酪根的Pb-Sr-Nd同位素,原油及沥青中高含量的微量元素以及原油中的有机化合物均揭示了原油无机生成的科学依据,这是中... 对石油的无机成因理论进行了评述,其中包括地幔脱气论、中地壳与费-托合成说、板块构造与费-托合成说.沥青、原油、干酪根的Pb-Sr-Nd同位素,原油及沥青中高含量的微量元素以及原油中的有机化合物均揭示了原油无机生成的科学依据,这是中国科学家对石油地质学的重大贡献.石油的无机成因理论是可以指导油气勘探的,并以辽宁义县-北票地区、苏南地区、鄂尔多斯盆地伊盟隆起、四川松潘-甘孜褶皱带、柴达木盆地为例讨论了寻找大油气田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无机成因 地幔脱气 -托合成 中地壳低速-高导层 Pb—Sr—Nd同位素体系 石油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云岩成因初探 被引量:15
5
作者 张景廉 曹正林 于均民 《海相油气地质》 2003年第1期109-115,共7页
白云岩不仅常与油气藏共生,更与膏盐或金属矿床关系十分密切,而白云岩的形成至今仍具争议,焦点为白云石化作用过程中 Mg^(2+)的来源问题。白云石化作用常与盆地的深部活动密切相关,一般受深部热液活动控制;在白云石化作用较发育的盆地,... 白云岩不仅常与油气藏共生,更与膏盐或金属矿床关系十分密切,而白云岩的形成至今仍具争议,焦点为白云石化作用过程中 Mg^(2+)的来源问题。白云石化作用常与盆地的深部活动密切相关,一般受深部热液活动控制;在白云石化作用较发育的盆地,其深部普遍存在一个中地壳低速—高导层。据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资料,发现白云岩形成的环境温度高于方解石,且通常远高于正常的地层温度。综合研究认为,盆地深部的中地壳低速—高导层是蛇纹石化橄榄岩,在蛇纹石化过程中释放大量的 Mg^(2+),含 Mg^(2+)热液上升到盆地碳酸盐岩中与 CaCO_3发生强烈的镁交代,形成白云岩;热液中因有卤素 F、Cl、Br 及碱金属 K、Na、Li 等而有盐类沉淀,热液中还含 CO、CO_2、H_2等,它们在蛇纹石化的橄榄岩中可以发生费—托合成反应,合成烃类;蛇纹石化过程中释放的 Ni、Cr、Co、V 等铁族金属是良好的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刍云岩 白云石化 岩石成因 液体包裹体 低速-高导层 热液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