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脉冲多普勒雷达低速目标检测技术 被引量:2
1
作者 郭玲红 李亚立 《航空兵器》 2012年第6期37-39,共3页
通过对脉冲多普勒雷达目标检测原理和低速目标检测特点的分析,确定了来自于雷达系统中的发射信号泄露、本振信号泄露、同步脉冲及DDS信号倍频分量泄露、晶振信号倍频分量泄露等是影响脉冲多普勒雷达对于低速目标检测的主要因素,依托现... 通过对脉冲多普勒雷达目标检测原理和低速目标检测特点的分析,确定了来自于雷达系统中的发射信号泄露、本振信号泄露、同步脉冲及DDS信号倍频分量泄露、晶振信号倍频分量泄露等是影响脉冲多普勒雷达对于低速目标检测的主要因素,依托现有硬件水平,通过提高系统的收发隔离度、采用宽带接收和发射频率预偏移等技术措施,保证泄漏信号远小于回波信号,从而有效地实现了对低速目标的检测,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设计的正确性和措施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多普勒雷达 低速目标 目标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多普勒信息判断单线阵低速目标左右舷的方法研究
2
作者 张蒙 陈亚伟 《声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56-262,共7页
采用常规单线拖曳阵列作为双基地主动声呐的接收平台时,会存在左右舷模糊。常规左右舷判决方法需要声呐探测平台进行转弯等复杂机动,目标定位与跟踪的实时性和连续性难以保证。文章对利用回波多普勒效应实时判断低速目标左右舷的方法进... 采用常规单线拖曳阵列作为双基地主动声呐的接收平台时,会存在左右舷模糊。常规左右舷判决方法需要声呐探测平台进行转弯等复杂机动,目标定位与跟踪的实时性和连续性难以保证。文章对利用回波多普勒效应实时判断低速目标左右舷的方法进行了研究,给出了目标低速运动的条件,并分析了多普勒响应可分辨特性与声呐平台位置、运动状态的关系。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海试数据处理结果表明,声源船仅具漂流速度时即可通过回波多普勒信息有效判别静止浮台目标的左右舷。该方法可以作为双基地主动声呐探测与定位系统中的辅助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基地主动声呐 左右舷分辨 多普勒信息 低速目标 单线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度数据反演临近空间低速点目标形状尺寸信息 被引量:5
3
作者 荆楠 李创 +1 位作者 钟培峰 崇雅琴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738-1747,共10页
为了获取临近空间低速点目标的形状尺寸信息,进行了高空气球光学观测实验,研究了如何从光度数据中反演低速点目标形状尺寸信息。利用孔径测光技术处理地基探测装备所拍摄的实验图像数据获取目标光度数据。在反演过程中,采用球谐函数法... 为了获取临近空间低速点目标的形状尺寸信息,进行了高空气球光学观测实验,研究了如何从光度数据中反演低速点目标形状尺寸信息。利用孔径测光技术处理地基探测装备所拍摄的实验图像数据获取目标光度数据。在反演过程中,采用球谐函数法和细分控制点法两种形状描述方法来参数化描述目标形状,利用球谐函数法的正则化函数、三角面元正则化函数和基于目标物理特性的正则化函数约束目标的形状变化,在对目标光度数据以及由两种形状描述方法产生的模型数据进行傅里叶变换的基础上,结合光学系统点扩散函数来反演空间目标形状尺寸信息。结果表明:两种形状描述方法反演的目标形状主要特征相似,表明这种形状特征是从光度数据提取到的。球谐函数法和细分控制点法反演出的目标等效直径相对误差分别为11.3%和22.6%,长度相对误差分别为11.6%和21.8%。由此表明:球谐函数法反演的临近空间低速目标形状误差较小,更能准确地反演出临近空间低速目标形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度数据 临近空间低速目标 反演 目标形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杂波白化处理的海面低速弱目标检测 被引量:8
4
作者 王党卫 秦江敏 马晓岩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5-18,共4页
为了检测平稳海杂波中的低速弱目标 ,本文引入杂波白化处理模块取代雷达常用的MTI滤波器和多普勒滤波器组。理论分析与基于真实和海杂波数据的仿真试验结果均表明本文方法对海面低速弱目标的检测具有独特的效果。
关键词 海杂波 低速目标 杂波白化 雷达 MTD 目标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海杂波背景下低速雷达目标的数字角跟踪 被引量:2
5
作者 薛国义 杨钧智 +1 位作者 李悦丽 周智敏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198-1200,共3页
研究了信噪比对角跟踪的影响,针对相参体制的雷达,给出了在强海杂波背景下有效跟踪海面上低速运动目标的具体方法,并在基于ADSP 21161N的信号处理平台上实现了该算法。它利用多个回波脉冲作相参积累有效地改善了提取角误差的条件,即提... 研究了信噪比对角跟踪的影响,针对相参体制的雷达,给出了在强海杂波背景下有效跟踪海面上低速运动目标的具体方法,并在基于ADSP 21161N的信号处理平台上实现了该算法。它利用多个回波脉冲作相参积累有效地改善了提取角误差的条件,即提高了雷达回波信噪比,大大提高了跟踪的稳定度和精度。仿真结果验证了它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海杂波 低速雷达目标 数字角跟踪 相参积累 数字信号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尾流自导鱼雷攻击低速水面目标模型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武志东 张孝芳 于雪泳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85-89,共5页
针对尾流自导鱼雷攻击低速水面目标时的方法问题,分析了潜射鱼雷攻击低速目标时存在的困难,模型分析了尾流自导鱼雷攻击低速目标时的约束条件;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鱼雷命中偏差计算、命中概率计算、射击阵位选择... 针对尾流自导鱼雷攻击低速水面目标时的方法问题,分析了潜射鱼雷攻击低速目标时存在的困难,模型分析了尾流自导鱼雷攻击低速目标时的约束条件;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鱼雷命中偏差计算、命中概率计算、射击阵位选择、射击瞄点优化的解析模型,给出了尾流自导鱼雷攻击低速目标时的射击阵位选择方法,以及射击瞄点优化的具体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流自导鱼雷 低速水面目标 射击阵位 射击瞄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噪声背景下雷达低速小目标检测的一种新方法 被引量:2
7
作者 马晓岩 黄晓斌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7-43,共7页
该文在研究Duffing振子特性之后,基于Duffing振子与小波变换和神经网络相结合,提出了一种适用于低速小目标的Duffing振子雷达检测新方法。仿真实验表明,该检测方法能在低信噪比环境中,以低虚警率对低速目标进行有效检测。
关键词 噪声背景 雷达 低速目标检测 DUFFING振子 相轨道 小波 神经网络 雷达 信号处理 混沌振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信背比的视频低速暗弱目标增强 被引量:4
8
作者 张刘 张皓晨 +3 位作者 刘付成 满益云 孙俊 张冠宇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945-952,共8页
为了解决图像处理领域缺少一个描述目标信号显著程度的物理量的问题,引用了光谱学中信背比的概念,类比于信噪比的计算方法,求出目标信号平均灰度值与背景平均灰度值之比,直观地表示出目标信号与背景的对比度。同时,为了解决视频中低速... 为了解决图像处理领域缺少一个描述目标信号显著程度的物理量的问题,引用了光谱学中信背比的概念,类比于信噪比的计算方法,求出目标信号平均灰度值与背景平均灰度值之比,直观地表示出目标信号与背景的对比度。同时,为了解决视频中低速暗弱目标难以分辨与检测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视频低速暗弱目标增强方法,首先对视频首尾的连续多帧图像进行叠加差分运算,得到平滑的差分图像,然后进行灰度变换迭代,获得高信背比的图像。实验结果表明,信背比可以有效地描述了目标信号的显著程度,采用提出的视频低速暗弱目标增强方法后,目标信号的信噪比由1.84增加至9.18,信背比由0.33增加至19.44,提高了接近60倍,暗弱目标的显著程度大幅度提高,达到了视频低速暗弱目标增强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信背比 目标增强 低速暗弱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速水面目标航速精度分析及精确解算 被引量:1
9
作者 苗高洁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16-120,共5页
低速水面目标由于在雷达扫描周期内运动距离较小,受雷达测量精度的限制,导致通过航迹滤波输出的航速误差相对目标航速而言往往较大。针对该问题,分析了距离、方位、俯仰各测量误差对航速精度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两级策略的航速精确解算... 低速水面目标由于在雷达扫描周期内运动距离较小,受雷达测量精度的限制,导致通过航迹滤波输出的航速误差相对目标航速而言往往较大。针对该问题,分析了距离、方位、俯仰各测量误差对航速精度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两级策略的航速精确解算方法。最后,通过仿真试验对算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有效提高航速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速水面目标 航速精度 mean SHIFT算法 航速精确解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窄带RCS数据的低速旋转空间目标识别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于兴伟 张学文 +1 位作者 侯鑫宇 张超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75-81,共7页
空间运动目标RCS数据序列能反映出空间目标的姿态运动特征。针对空间运动目标RCS数据序列的变化规律,首先仿真生成低速旋转空间目标的RCS数据序列,而后采用小波变换、傅里叶变换以及RCS数据序列统计学特征提取等方法,对低速旋转空间目标... 空间运动目标RCS数据序列能反映出空间目标的姿态运动特征。针对空间运动目标RCS数据序列的变化规律,首先仿真生成低速旋转空间目标的RCS数据序列,而后采用小波变换、傅里叶变换以及RCS数据序列统计学特征提取等方法,对低速旋转空间目标的RCS数据序列进行特征提取。最后采用朴素贝叶斯、支持向量机、随机森林分类和logistic逻辑回归算法等机器学习分类算法,实现了对低速旋转空间目标RCS数据序列的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CS数据序列 低速旋转空间目标 机器学习分类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卫星多发射波形-地面运动目标检测系统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陶海红 黎薇萍 +1 位作者 洪伟 廖桂生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803-2809,共7页
针对分布式小卫星雷达系统的地面低速运动目标检测,本文给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多发射正交编码信号的单接收GMTI处理系统体制,详细分析了该系统对多发射正交编码波形的性能要求,并基于此给出了相应的正交波形优化设计方法.在这种新的系统体... 针对分布式小卫星雷达系统的地面低速运动目标检测,本文给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多发射正交编码信号的单接收GMTI处理系统体制,详细分析了该系统对多发射正交编码波形的性能要求,并基于此给出了相应的正交波形优化设计方法.在这种新的系统体制中,采用不同卫星分别发射优化后的正交波形,在接收卫星上将回波信号分别和各个发射信号匹配得到不同发射卫星所对应的图像,然后利用基于图象域的多通道、多像素二维联合自适应处理进行地面低速运动目标检测,这样避免了多颗卫星之间的数据传送,提高了整个系统的实时处理性能.采用的正交波形优化设计方法以接收回波信号中匹配出各发射卫星的一维像性能为优化准则,即利用一维像的主瓣形状和旁瓣性能的约束来实现.波形正交性、算法收敛性、杂波相消以及动目标检测方面的仿真结果和性能分析验证了该系统以及相应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小卫星雷达 地面低速运动目标检测 多发单收体制 波形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轨迹外推的成像卫星随动观测方法
12
作者 李国政 李建平 +1 位作者 井田 翟心悦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25,共9页
相机与卫星固连的成像卫星自主任务规划算法受卫星自身运算和存储能力限制,其在工程应用上尚处于发展阶段,成像任务规划主要依托地面人工经验开展.本文根据卫星观测的高速目标和低速目标不同运动特性,结合卫星平台姿态机动性能,提出了... 相机与卫星固连的成像卫星自主任务规划算法受卫星自身运算和存储能力限制,其在工程应用上尚处于发展阶段,成像任务规划主要依托地面人工经验开展.本文根据卫星观测的高速目标和低速目标不同运动特性,结合卫星平台姿态机动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轨迹外推的成像卫星随动观测规划算法.该方法利用地面系统弥补了星上运算和存储能力的不足,实现了快速目标跟踪和轨迹预报,提高了响应时效性,延长了卫星成像时间.通过拉格朗日插值不断地预测目标轨迹变化构建最优目标函数,间歇式地计算随动策略,可自主实现高速、低速目标全程成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像卫星 随动观测 低速目标 高速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小孔径阵动平台回波多普勒扩展抑制方法
13
作者 王晓彤 杨梦准 孟路稳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116-121,共6页
动平台下在对多普勒敏感信号回波进行速度搜索匹配滤波处理时,相对速度和舷角的耦合关系会造成混响多普勒扩展,导致难以利用速度信息检测低速目标。为在强混响背景中检测低速运动目标,本文在常规波束形成、自身多普勒补偿和速度搜索匹... 动平台下在对多普勒敏感信号回波进行速度搜索匹配滤波处理时,相对速度和舷角的耦合关系会造成混响多普勒扩展,导致难以利用速度信息检测低速目标。为在强混响背景中检测低速运动目标,本文在常规波束形成、自身多普勒补偿和速度搜索匹配滤波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方法,将分裂波束形成和速度匹配相结合,通过对各速度通道的左右半波束进行后置相位差判断来抑制非关心方位的回波,达到抑制亮点速度和舷角耦合的效果。通过推导不同信噪比下分裂阵相位差的概率密度分布,给出了相位差区间的选择方法。经海试数据验证表明,该方法与常规方法相比可使多普勒展宽减少50%,更有利于从强混响中辨识低速弱目标。基阵孔径越小,平台速度越大,该方法相比常规方法的优势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响抑制 运动平台 多普勒扩展 低速目标 分裂波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search on fast detection method of infrared small targets under resourceconstrained conditions 被引量:2
14
作者 ZHANG Rui LIU Min LI Zheng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82-587,共6页
Infrared small target detection is a common task in infrared image processing.Under limited computa⁃tional resources.Traditional methods for infrared small target detection face a trade-off between the detection rate ... Infrared small target detection is a common task in infrared image processing.Under limited computa⁃tional resources.Traditional methods for infrared small target detection face a trade-off between the detection rate and the accuracy.A fast infrared small target detection method tailored for resource-constrained conditions is pro⁃posed for the YOLOv5s model.This method introduces an additional small target detection head and replaces the original Intersection over Union(IoU)metric with Normalized Wasserstein Distance(NWD),while considering both the detection accuracy and the detection speed of infrared small targets.Experimental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proposed algorithm achieves a maximum effective detection speed of 95 FPS on a 15 W TPU,while reach⁃ing a maximum effective detection accuracy of 91.9 AP@0.5,effectively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infrared small target detection under resource-constrained condi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frared UAV image fast small object detection low impedance loss fun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回声状态网络的OTHR海杂波抑制方法 被引量:6
15
作者 何漫 张亚璇 +3 位作者 解洪文 胡进峰 李会勇 谢菊兰 《雷达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67-374,共8页
在短相干积累时间(CIT)情况下,天波超视距雷达(OTHR)中低速目标检测很困难:低速目标靠近强大的海杂波频谱;短CIT导致多普勒分辨率低,使目标信号与海杂波更难区分。传统方法一般利用海杂波与目标信号的时频特征不同来抑制海杂波,目标速... 在短相干积累时间(CIT)情况下,天波超视距雷达(OTHR)中低速目标检测很困难:低速目标靠近强大的海杂波频谱;短CIT导致多普勒分辨率低,使目标信号与海杂波更难区分。传统方法一般利用海杂波与目标信号的时频特征不同来抑制海杂波,目标速度较高时这些方法很有效,然而在短CIT、低速目标情况下目标与海杂波信号的时频特征的区分度很小,使得传统方法难以有效抑制海杂波。针对上述问题,考虑到海杂波与目标信号具有不同的动力学特征,提出一种基于回声状态网络的天波雷达海杂波抑制方法。该方法首先用海杂波参考信号训练回声状态网络,使该神经网络"记住"海杂波的混沌动态特征;然后用前述训练好的网络重构和预测天波雷达回波中的海杂波,雷达回波减去该重构的海杂波,实现海杂波的抑制。实测数据处理结果证明了与传统的循环对消法以及SVD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更好的海杂波抑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波超视距雷达 短相干积累时间 低速目标 海杂波抑制 回声状态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