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输入电压大功率逆变器技术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谢少军 韩军 张勇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31-234,共4页
分析了低压静止变流器的几种技术方案 ,这些方案均难以做到大功率应用。提出了采用移相调压技术的阶梯波合成逆变器方案 ,可有效地解决低输入电压大功率逆变器的技术难点。文中介绍了该方案的原理 ,建立了系统的动态分析模型 ,给出了参... 分析了低压静止变流器的几种技术方案 ,这些方案均难以做到大功率应用。提出了采用移相调压技术的阶梯波合成逆变器方案 ,可有效地解决低输入电压大功率逆变器的技术难点。文中介绍了该方案的原理 ,建立了系统的动态分析模型 ,给出了参数设计方法。试验结果验证了方案的合理性和分析设计方法的正确性。采用本文方案研制的 2 8V输入 2 0 k VA逆变器 ,具有优良的稳态和动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输入电压大功率逆变器 阶梯波 移相控制 参数设计 动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功率光伏逆变器的低电压穿越控制 被引量:68
2
作者 周京华 刘劲东 +1 位作者 陈亚爱 李津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799-1807,共9页
根据光伏阵列输出特性和电网电压异常时响应要求,选取抑制负序电流以保持三相并网电流平衡作为控制目标,建立含有LCL网侧滤波器的并网逆变器数学模型,计算精确的电流指令。基于正负序双电流环控制,提出电网电压不平衡时的滤波电容电流... 根据光伏阵列输出特性和电网电压异常时响应要求,选取抑制负序电流以保持三相并网电流平衡作为控制目标,建立含有LCL网侧滤波器的并网逆变器数学模型,计算精确的电流指令。基于正负序双电流环控制,提出电网电压不平衡时的滤波电容电流前馈有源阻尼控制,并引入电网电压前馈以抑制电压跌落瞬间的电流冲击,结合快速的正负序分量提取和精确的电网电压同步信号,保证了大功率光伏并网系统的稳定并网运行和电网故障时的低电压穿越。仿真及实验结果均验证了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功率光伏逆变 不平衡控制 有源阻尼 电压前馈 电压穿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电压穿越快速恢复与对微网频率影响研究
3
作者 颜湘武 杨若嘉 +1 位作者 沈钟毓 贾焦心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93-400,共8页
提出一种改进MPPT低电压穿越控制,除考虑无功对电压恢复的影响外,还从低电压穿越过程中频率恢复角度分析功率变化对微网频率的影响。该策略对MPPT控制进行解耦,使得光伏组件在故障恢复后快速追踪最大功率点对应的电压值,更快达到最大输... 提出一种改进MPPT低电压穿越控制,除考虑无功对电压恢复的影响外,还从低电压穿越过程中频率恢复角度分析功率变化对微网频率的影响。该策略对MPPT控制进行解耦,使得光伏组件在故障恢复后快速追踪最大功率点对应的电压值,更快达到最大输出功率,进而有助于电网频率的快速恢复。通过实验对比分析采用改进MPPT策略和基于FPPT减载控制下低电压穿越过程在恢复过程中光伏输出电压和逆变器功率输出以及弱电网下频率的变化,表明改进策略对于频率支撑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逆变 光伏发电 频率稳定 电压穿越 暂态稳定性 大功率点跟踪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压残差的T形逆变器开路故障诊断方法
4
作者 张彬彬 武菲菲 +2 位作者 杨冰 孙天誉 陈超波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5期15057-15064,共8页
针对T形逆变器发生开路故障后容易导致输出谐波增大、抗干扰能力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电压残差的T形三电平逆变器开路故障诊断方法。首先分析T形逆变器的工作原理和开路故障特性,通过空间矢量脉宽调制技术,建立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其... 针对T形逆变器发生开路故障后容易导致输出谐波增大、抗干扰能力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电压残差的T形三电平逆变器开路故障诊断方法。首先分析T形逆变器的工作原理和开路故障特性,通过空间矢量脉宽调制技术,建立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其次,利用正常工况下线电压的参考值与实际传感器测量所得到的电压值进行比较,结合低通滤波处理获得电压残差信号,将其与故障检测阈值对比判断系统是否发生故障。然后建立诊断变量与故障开关管之间的逻辑关系,实现逆变器单管故障的精确定位。最后,通过MATLAB平台对所提出的故障诊断方法进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故障诊断速度快、易于实现且可靠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形逆变 电压残差 空间矢量脉宽调制 通滤波 开路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伏并网逆变器低电压穿越优化设计研究 被引量:16
5
作者 张雅静 郑琼林 +1 位作者 卢远宏 马亮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84-990,共7页
依据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公布的《光伏电站接入电网技术规定》,提出光伏并网系统基于前馈控制的低电压穿越优化控制策略。前馈控制策略通过将电网电压以及负载电流的变化引入电流环,能有效加快电流环对扰动的反应速率,抵消电网的影响。... 依据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公布的《光伏电站接入电网技术规定》,提出光伏并网系统基于前馈控制的低电压穿越优化控制策略。前馈控制策略通过将电网电压以及负载电流的变化引入电流环,能有效加快电流环对扰动的反应速率,抵消电网的影响。以所研制的100kW光伏并网逆变器为研究对象,给出了仿真结果和实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所采用的控制策略有良好的动态性能,能抑制电网电压跌落时的逆变器过流,保障系统正常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功率 光伏并网 逆变 电压穿越 前馈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合宽输入电压的单级升降压逆变器 被引量:24
6
作者 董仙美 汤雨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1-66,10,共6页
光伏电池受环境、光照、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其输出电压范围宽,光伏并网逆变器需要完成逆变与升压两个功能。提出一种新型的适用于宽输入电压的单级式升降压逆变器拓扑,基于"虚拟变压器"的结构,在单级功率变换中实现逆变与升压... 光伏电池受环境、光照、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其输出电压范围宽,光伏并网逆变器需要完成逆变与升压两个功能。提出一种新型的适用于宽输入电压的单级式升降压逆变器拓扑,基于"虚拟变压器"的结构,在单级功率变换中实现逆变与升压的功能。采用高频的功率开关器件构成变比连续可调的虚拟升压变压器,替代传统笨重的工频升压变压器,使得逆变系统的体积、重量以及成本降低,易于集成,并且提高了变换效率。对该逆变器降压逆变与升压逆变的两种工作模式进行分析,给出调制策略的具体实现方案。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拓扑适合宽输入电压的升降压逆变场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 单级式逆变 输入电压 升降压逆变 虚拟变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合高输入电压的高频隔离逆变器 被引量:3
7
作者 管月 李磊 张晋川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63-170,共8页
不带变压器的逆变器缺少电气隔离,安全程度较低。将高频隔离环节引入多电平逆变器,在具备输出电压质量高、开关管电压应力低等多电平逆变器优点的同时,实现高频电气隔离,提高安全程度,因此适用于较高输入电压的应用场合。对此,文中提出... 不带变压器的逆变器缺少电气隔离,安全程度较低。将高频隔离环节引入多电平逆变器,在具备输出电压质量高、开关管电压应力低等多电平逆变器优点的同时,实现高频电气隔离,提高安全程度,因此适用于较高输入电压的应用场合。对此,文中提出一种高频隔离九电平逆变拓扑,分析该拓扑的工作模态,设计多重载波调制策略,研究直流侧电容电压与母线电流间存在的关系,并据此设计出对电容电压存在相反影响的2种开关序列,给出直流侧电容电压均衡策略。最后,在Power Simulation中搭建仿真模型,并制作1 kVA的实验样机,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新型拓扑、控制方法及均压策略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电平逆变 高频隔离环节 输入电压 电容电压均衡控制 多重载波调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入电压时变对多并网逆变器稳定性影响仿真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谢玲玲 孙昌茂 +1 位作者 陆柳 龚仁喜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154-1162,共9页
为研究输入电压波动对多并网逆变器稳定性的影响,对输入电压波动时多并网逆变器的稳定性进行仿真研究,建立三相LCL型并网逆变器的数学模型,推导出并网逆变器输入电压和并网电压、电流的关系,用MATLAB中的Simulink仿真工具搭建三相LCL并... 为研究输入电压波动对多并网逆变器稳定性的影响,对输入电压波动时多并网逆变器的稳定性进行仿真研究,建立三相LCL型并网逆变器的数学模型,推导出并网逆变器输入电压和并网电压、电流的关系,用MATLAB中的Simulink仿真工具搭建三相LCL并网逆变器仿真模型和三台并网逆变器并联的仿真模型,研究输入电压的突变对并网逆变器稳定性和并网电能质量的影响,探讨通过调节LCL滤波器参数来提高单台和多台并网逆变器接入电网的稳定性和电能质量的效果。仿真结果表明:输入电压的突变会降低多并网逆变器的稳定性和并网电能质量,调节LCL滤波器参数可以有效提高多并网逆变器的稳定性和并网电能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变输入电压 并网逆变 稳定性 电能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电压输入双接地单相非隔离光伏并网逆变器 被引量:6
9
作者 王众 姚志垒 +1 位作者 王勤 肖岚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911-919,共9页
针对现有双接地光伏逆变器在阴影条件下由于欠压而停机的问题,提出一种宽电压输入双接地单相非隔离光伏并网逆变器。该拓扑由升压单元和双接地逆变器构成,逆变器无共模漏电流,且在阴影条件仍能正常工作。采用多模态协同控制,减小逆变器... 针对现有双接地光伏逆变器在阴影条件下由于欠压而停机的问题,提出一种宽电压输入双接地单相非隔离光伏并网逆变器。该拓扑由升压单元和双接地逆变器构成,逆变器无共模漏电流,且在阴影条件仍能正常工作。采用多模态协同控制,减小逆变器各元器件的电压应力,并使得升压单元只需在欠压时工作,减少升压单元承受的功率,减小逆变器体积和重量;每个模态只有1个功率管高频开关,提高了逆变器的效率。详细分析拓扑构成、工作原理和控制策略。最后,搭建一台原理样机,验证理论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输入 双接地 非隔离光伏并网逆变 阴影条件 多模态协同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级式单相光伏逆变器输入电压二倍频纹波抑制 被引量:6
10
作者 许骥 段冰莹 +3 位作者 张梦纯 秦岭 谢少军 候虚虚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83-687,共5页
两级式单相光伏并网逆变器的输入电压呈二倍电网频率的脉动,使最大功率点跟踪效率严重下降。文章深入研究了基于直流母线电压前馈控制的输入电压二倍频纹波抑制策略。首先分析了输入电压二倍频纹波产生机理,然后构建了光伏变换器的小信... 两级式单相光伏并网逆变器的输入电压呈二倍电网频率的脉动,使最大功率点跟踪效率严重下降。文章深入研究了基于直流母线电压前馈控制的输入电压二倍频纹波抑制策略。首先分析了输入电压二倍频纹波产生机理,然后构建了光伏变换器的小信号模型,并从闭环音频敏感系数的角度推导出前馈控制器的表达式。最后,通过一台280V·A的实验样机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网逆变 大功率点跟踪 二倍频纹波抑制 音频敏感系数 电压前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模式控制宽输入电压组合式升压逆变器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雪峰 许俊阳 陈道炼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095-2103,共9页
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双模式控制宽输入电压组合式升压逆变器电路拓扑和双模式带输入电压前馈的电压瞬时值反馈控制策略,并对构成这种逆变器的电路拓扑、控制策略、稳态原理特性和主要电路参数设计等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获得了重要... 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双模式控制宽输入电压组合式升压逆变器电路拓扑和双模式带输入电压前馈的电压瞬时值反馈控制策略,并对构成这种逆变器的电路拓扑、控制策略、稳态原理特性和主要电路参数设计等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获得了重要结论。该电路拓扑是由“T”型网络和Buck型逆变桥级联构成,其中“T”形网络相当于一个Buck-Boost直流变换器;该控制策略是通过两个独立的控制环路下占空比信号的饱和与置零作为切换时间点,实现了两种模式的平滑切换。500VA 100-200VDC/220V50Hz AC逆变器样机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逆变器具有输出输入未隔离、输入电压变化范围宽、双向功率流、可升压、变换效率高、输出波形质量好等特点,在宽范围输入电压变化升压逆变场合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升压逆变 输入电压 BUCK-BOOST变换 逆变 双模式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低输入电流纹波的单级式三相并网逆变器 被引量:3
12
作者 叶尊敬 嵇保健 +1 位作者 洪峰 王星星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303-2311,共9页
针对单级式单相并网逆变器输入电流存在低频纹波的问题,提出一种单级式三相并网逆变器拓扑及双调制策略。变压器一次侧电路三相共用,引进有源钳位电路,在简化电路的基础上减小了损耗;一次、二次侧双调制,一次侧采用恒功率控制输入电流... 针对单级式单相并网逆变器输入电流存在低频纹波的问题,提出一种单级式三相并网逆变器拓扑及双调制策略。变压器一次侧电路三相共用,引进有源钳位电路,在简化电路的基础上减小了损耗;一次、二次侧双调制,一次侧采用恒功率控制输入电流的方法,降低了输入电流低频纹波,二次侧调制逆变输出,且三相逆变系统输出功率之和接近恒定值,无功率脉动问题。详细介绍该逆变器工作原理、双调制驱动逻辑及并网控制策略。最后研制一台480W的样机进行实验,验证了该拓扑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级式输入电流纹波 三相逆变 双调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变器侧电流反馈的LCL并网逆变器电网电压前馈控制策略 被引量:106
13
作者 吴云亚 谢少军 +1 位作者 阚加荣 过亮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4-60,9,共7页
逆变器侧电流反馈的具有稳定性强、单闭环控制、参数设计简单和系统成本较低的优点,但是其属于电网电流间接控制,造成并网功率因数较低,此外,电网电流中还包含由电网电压引起的低次谐波电流。为保留其优点并克服其缺点,提出一种适用于... 逆变器侧电流反馈的具有稳定性强、单闭环控制、参数设计简单和系统成本较低的优点,但是其属于电网电流间接控制,造成并网功率因数较低,此外,电网电流中还包含由电网电压引起的低次谐波电流。为保留其优点并克服其缺点,提出一种适用于逆变器侧电流反馈LCL并网逆变器的完全电网电压前馈控制策略,该策略能完全消除电网电压对电网电流的影响,并且并网功率因数得到了大大的提升。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正确、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网逆变 LCL滤波 逆变侧电流反馈 电网电流 次谐波电流 电网电压前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光伏并网逆变器电压型控制方法 被引量:26
14
作者 刘鸿鹏 朱航 +3 位作者 吴辉 王卫 王春祥 徐殿国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5560-5568,共9页
将下垂控制应用于逆变器电压型并网控制系统中,可以实现逆变器在孤岛和并网两种运行模式间无缝切换。针对低压电力线的阻抗特点,提出新型光伏逆变器电压型并网控制策略。在阻性下垂控制的基础上增加功率环和直流母线电压环,解决电压控... 将下垂控制应用于逆变器电压型并网控制系统中,可以实现逆变器在孤岛和并网两种运行模式间无缝切换。针对低压电力线的阻抗特点,提出新型光伏逆变器电压型并网控制策略。在阻性下垂控制的基础上增加功率环和直流母线电压环,解决电压控制型逆变器并网功率易受电网波动影响等问题,增强了光伏逆变器对功率的控制能力,满足始终以最大有功功率并网和维持直流母线电压稳定的要求。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并网逆变 电压型控制 下垂控制 无功功率 有功功率 大功率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低能耗辅助电路的并联谐振直流环节逆变器 被引量:12
15
作者 王强 刘岩松 +1 位作者 陈祥雪 邢岩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369-1373,共5页
为提高逆变器的转换效率,提出了一种具有低能耗辅助谐振电路的并联谐振直流环节逆变器.在传统硬开关逆变器的直流环节添加辅助谐振电路,使直流母线电压周期性地归零,实现逆变桥主开关器件的零电压开关,而且辅助开关器件也可以实现零电... 为提高逆变器的转换效率,提出了一种具有低能耗辅助谐振电路的并联谐振直流环节逆变器.在传统硬开关逆变器的直流环节添加辅助谐振电路,使直流母线电压周期性地归零,实现逆变桥主开关器件的零电压开关,而且辅助开关器件也可以实现零电压关断和零电流开通.此外,其辅助谐振电路只有一个辅助开关器件,控制简单;辅助开关和谐振元件都位于直流母线的并联支路上,有利于降低辅助谐振电路的能耗.对其工作原理进行分析,给出不同工作模式下的等效电路图和软开关的实现条件.制作一个5kW的实验样机,通过实验结果验证该软开关逆变器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开关 电压 谐振 能耗 逆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相电压源逆变器直流侧支撑电容的电压脉动分析与设计 被引量:22
16
作者 裴雪军 陈材 康勇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54-259,269,共7页
分析了三相逆变器在正弦脉冲宽度调制(SPWM)、3次谐波注入与典型空间矢量调制(SVPWM)几种情况下直流母线输入电流的成分,对于平衡线性负载而言,指出了母线输入电流中的谐波频率仅处于开关频率、开关频率的倍频及其各自的边带,进而得出... 分析了三相逆变器在正弦脉冲宽度调制(SPWM)、3次谐波注入与典型空间矢量调制(SVPWM)几种情况下直流母线输入电流的成分,对于平衡线性负载而言,指出了母线输入电流中的谐波频率仅处于开关频率、开关频率的倍频及其各自的边带,进而得出了直流侧支撑电容在一个开关周期中不同时间段的电压脉动表达式。依据电容电压脉动表达式,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常用调制方式的支撑电容设计原则。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根据该设计原则可以达到很小的输出电压波形畸变率,表明了文中分析和设计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相逆变 直流侧支撑电容 直流母线输入电流 电压脉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输入/输出线性化的准Z源逆变器光伏并网控制策略 被引量:18
17
作者 李媛 方番 +3 位作者 肖先勇 张芮 李佳逸 漆万碧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167-2176,共10页
应用于光伏系统的准Z源逆变器(QZSI)存在着不稳定的零动态和非线性特性,导致系统振荡、动态响应缓慢和控制器设计复杂等问题。基于输入/输出反馈线性化方法,提出将直通电流和脉冲直流电压作为状态变量建立QZSI直流侧的仿射非线性二阶模... 应用于光伏系统的准Z源逆变器(QZSI)存在着不稳定的零动态和非线性特性,导致系统振荡、动态响应缓慢和控制器设计复杂等问题。基于输入/输出反馈线性化方法,提出将直通电流和脉冲直流电压作为状态变量建立QZSI直流侧的仿射非线性二阶模型,将原非线性系统转化为线性系统,具有模型精确、阶数低、算法简单等优点。基于此模型,设计经典PI控制器调节QZSI的输入电压,并最终实现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阐述了QZSI的输入/输出线性化建模方法,并通过理论推导证明该线性化系统零动态稳定,设计QZSI直流侧与交流侧控制器,实现光伏逆变器升压、并网波形及功率控制3个目标。通过仿真及实验与经典控制策略对比,显示该控制方法能使QZSI输入电压快速跟踪最大功率点,并且在系统工作点大范围变化时能保证输入电压及并网电流波形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并网 准Z源逆变 零动态 输入/输出反馈线性化 大功率点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源箝位五电平逆变器CHMPWM及悬浮电容电压控制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杰 徐渊 宋文祥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92-100,共9页
针对降低功率器件的开关频率而带来电流谐波较大的问题,提出采用特殊设计的优化脉冲调制策略。通过深入研究五电平有源箝位(ANPC)逆变器电流谐波最小脉冲宽度调制(PWM)策略,设计一种基于遗传算法(GA)的优化脉冲调制开关角计算方案,该方... 针对降低功率器件的开关频率而带来电流谐波较大的问题,提出采用特殊设计的优化脉冲调制策略。通过深入研究五电平有源箝位(ANPC)逆变器电流谐波最小脉冲宽度调制(PWM)策略,设计一种基于遗传算法(GA)的优化脉冲调制开关角计算方案,该方案相比传统牛顿迭代法具有更好的电流谐波特性;对于五电平有源箝位逆变器存在的悬浮电容电压波动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冗余开关状态切换的悬浮电容电压滞环控制策略,通过合理分配冗余开关状态的作用时间,能够将悬浮电容电压有效稳定在参考值附近。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及所提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源箝位 五电平逆变 开关频率 电流谐波最小 优化脉冲模式 悬浮电容电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电压矢量的五相电压源逆变器空间矢量调制算法 被引量:17
19
作者 余彬 宋文胜 +2 位作者 冯加旭 宋玉明 唐涛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12-221,共10页
在多相电机驱动系统中,逆变器控制和调制算法引起的共模电压将会产生电磁干扰,从而影响系统正常工作、损坏电机定子绕组绝缘,降低电机使用寿命等;五相逆变器输出电流低次谐波将会导致定子铜耗增加,转矩脉动变大,影响电机控制性能。因此... 在多相电机驱动系统中,逆变器控制和调制算法引起的共模电压将会产生电磁干扰,从而影响系统正常工作、损坏电机定子绕组绝缘,降低电机使用寿命等;五相逆变器输出电流低次谐波将会导致定子铜耗增加,转矩脉动变大,影响电机控制性能。因此,为抑制输出电流中所含的低次谐波分量,并减小共模电压,提出一种基于虚拟电压矢量的五相电压源逆变器空间电压矢量脉宽调制算法(virtual voltage vector based space vector pulse width modulation,V3-SVPWM)。首先,根据伏秒平衡原理,选择相邻4个大矢量按照特定占空比合成有效虚拟电压矢量,选择2个方向相反的大矢量合成虚拟零矢量。然后,使用虚拟电压矢量合成参考电压,计算过程简单,便于数字实现。最后,将所提算法与最近2矢量SVPWM(near-two vectors based space vector pulse width modulation,NTV-SVPWM)和最近4矢量SVPWM(near-four vectors based space vector pulse width modulation,NFV-SVPWM)进行仿真和实验对比研究,验证所提算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相电压逆变:空间矢量脉宽调制 共模电压 次谐波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应力高电平开关电容逆变器及其调制策略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要强 张亨泰 +2 位作者 赖锦木 王克文 梁军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4237-4248,共12页
为了提高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中逆变器的升压能力并改善输出电能质量,该文提出一种低应力高电平开关电容逆变器。所提拓扑使用1个直流电源、3个电容和15个开关器件实现4倍电压增益和十七电平交流电压输出。与其他拓扑相比,所提逆变器能... 为了提高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中逆变器的升压能力并改善输出电能质量,该文提出一种低应力高电平开关电容逆变器。所提拓扑使用1个直流电源、3个电容和15个开关器件实现4倍电压增益和十七电平交流电压输出。与其他拓扑相比,所提逆变器能以较少的开关器件产生更多的电平,有效地降低了逆变器的输出谐波含量;无需后端H桥即可实现逆变过程,有效地降低了开关器件的电压应力。此外,所提逆变器的电容电压纹波小,且电容电压自平衡的优点简化了控制器的复杂度。该文详细给出所提逆变器的拓扑结构、工作机理与调制策略,分析电容电压纹波计算,并与其他类似拓扑结构进行对比,最后通过实验证明了所提逆变器的可行性和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电平逆变 开关电容 应力 高输出电平 电容电压自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