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轨Walker星座构型演化及维持策略分析 被引量:22
1
作者 陈雨 赵灵峰 +2 位作者 刘会杰 李立 刘洁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296-1303,共8页
针对低轨(LEO)Walker星座构型维持问题,分析在地球非球形引力和大气阻力摄动下卫星的运动规律及星座构型演化特性。结果表明,低轨Walker星座构型发散主要体现在由初始轨道参数不一致引起的轨道高度衰减和相位漂移,国内首例低轨Walker星... 针对低轨(LEO)Walker星座构型维持问题,分析在地球非球形引力和大气阻力摄动下卫星的运动规律及星座构型演化特性。结果表明,低轨Walker星座构型发散主要体现在由初始轨道参数不一致引起的轨道高度衰减和相位漂移,国内首例低轨Walker星座实测轨道数据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结合星座任务特性与构型发散特点,提出了基于基准卫星的相对相位维持策略,选取一颗卫星作为基准卫星,使星座中其它所有卫星相对于基准卫星的相位漂移量累加值最小,通过对目标卫星实施一次相对基准卫星的轨道高度抬升/降低,维持星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实际工程应用表明了此策略的有效性,不仅降低星座构型维持的复杂度及频次,节约燃料,且轨控时间短,为我国今后卫星星座的构型维持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轨walker星座 构型演化 数据 维持策略 道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轨Walker星座构型偏置维持控制方法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李玖阳 胡敏 +2 位作者 王许煜 李菲菲 徐家辉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8-47,共10页
针对低轨(low earth orbit,LEO)Walker星座构型稳定性维持问题,分析了低轨卫星的轨道摄动和星座构型稳定性的影响因素。通过分析低轨Walker星座的轨道摄动和相对漂移特点,提出了两次偏置策略。首先,依据未偏置时星座相对漂移量拟合得出... 针对低轨(low earth orbit,LEO)Walker星座构型稳定性维持问题,分析了低轨卫星的轨道摄动和星座构型稳定性的影响因素。通过分析低轨Walker星座的轨道摄动和相对漂移特点,提出了两次偏置策略。首先,依据未偏置时星座相对漂移量拟合得出第一次偏置时的偏置量。然后利用第一次偏置后的相对漂移量拟合得出第二次偏置量,消除残余项影响。两次偏置量叠加,使相对漂移大大降低。结果表明,低轨Walker星座中各卫星的初始参数偏差造成了升交点赤经和沿迹角相对漂移的发散,两次偏置策略可将两种星座的相对漂移量降至0.1°以下,证明了策略的有效性,提高了星座构型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lker星座 构型维持 偏置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几种典型低轨星座增强PPP性能对比分析
3
作者 陈成俭 蔡昌盛 +1 位作者 潘林 戴吾蛟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18-724,共7页
针对国内的微厘空间、鸿雁和虹云工程3个低轨星座,从可见卫星数和位置精度衰减因子(PDOP)两个方面进行星座性能评估,并使用仿真的低轨数据结合全球均匀分布的12个测站实测的GNSS观测数据进行增强精密单点定位(PPP)处理,对比分析3个低轨... 针对国内的微厘空间、鸿雁和虹云工程3个低轨星座,从可见卫星数和位置精度衰减因子(PDOP)两个方面进行星座性能评估,并使用仿真的低轨数据结合全球均匀分布的12个测站实测的GNSS观测数据进行增强精密单点定位(PPP)处理,对比分析3个低轨星座在静态和模拟动态模式下对GPS/GLONASS/BDS/Galileo四星座PPP性能的增强效果。结果表明,通过鸿雁、微厘空间、虹云工程低轨星座增强后,所有测站平均静态PPP收敛时间分别降低64%、77%和80%,静态PPP定位精度分别提升33%、36%和43%;动态PPP收敛时间分别降低67%、76%和86%,动态PPP定位精度分别提升10%、17%和16%。综合来看,微厘空间和虹云工程两个低轨星座PPP性能增强效果相比鸿雁星座更为显著,增强程度总体上与星座规模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座 GNSS PPP 定位精度 收敛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段路由的低轨星座蚁群优化负载均衡路由算法
4
作者 马伟 肖嵩 +1 位作者 周诠 孙雯青 《宇航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9-140,共12页
针对低轨星座回传场景星地馈电链路频繁切换带来的链路拥塞、业务中断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分段路由的蚁群优化负载均衡路由算法,算法采用母子星座拓扑快照划分方法解决星地馈电链路带来的拓扑快照频繁切换问题。将分段路由技术与蚁群... 针对低轨星座回传场景星地馈电链路频繁切换带来的链路拥塞、业务中断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分段路由的蚁群优化负载均衡路由算法,算法采用母子星座拓扑快照划分方法解决星地馈电链路带来的拓扑快照频繁切换问题。将分段路由技术与蚁群优化相结合,在实现卫星自主路由的同时大幅降低了协议开销;在此基础上设计了确保业务连续性的蚁群优化负载均衡路由算法,根据馈电链路切换时间关系计算最优回传路径集,临近子星座拓扑快照切换时主动切换至下一条有效路径,在保证网络负载均衡的同时实现了回传流量的软切换。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有效规避链路拥塞并保证更大的回传业务量、更低的丢包率和回传业务的连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座 业务回传 负载均衡 路由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轨巨型星座网络抗毁性研究进展与展望
5
作者 杨华果 陈全 +2 位作者 杨磊 尹政龙 赵勇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025-2035,共11页
低轨巨型星座网络抗毁性作为评估网络性能的关键指标而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以低轨巨型星座网络抗毁性评估方法为研究对象,概述低轨巨型星座网络的基本架构和特点,归纳网络毁伤的威胁因素,分析在此架构下抗毁性研究所面临的难题... 低轨巨型星座网络抗毁性作为评估网络性能的关键指标而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以低轨巨型星座网络抗毁性评估方法为研究对象,概述低轨巨型星座网络的基本架构和特点,归纳网络毁伤的威胁因素,分析在此架构下抗毁性研究所面临的难题。在此基础上,从图论、节点重要度和网络性能3个方面系统梳理了卫星网络抗毁性评估方法以及抗毁性优化策略,重点分析了现有抗毁性评估方法的特点及其在低轨巨型星座场景下的局限性。最后,从进一步增强低轨巨型星座网络抗毁性和优化评估策略的角度考虑,对未来潜在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型星座 网络抗毁性 评估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轨巨星座地基随遇接入测控服务建模及性能分析
6
作者 刘广凯 张国亭 +1 位作者 刘保国 郭洁 《宇航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88-795,共8页
面向大型低轨星座的大容量并行测控需求,结合大型低轨星座对地基随遇接入测控的应用场景,针对地基随遇接入测控体制的信号特点,首先从用户侧角度,通过建立面向大型低轨星座的地基随遇接入检测模型和系统传递函数,得到系统检测概率和接... 面向大型低轨星座的大容量并行测控需求,结合大型低轨星座对地基随遇接入测控的应用场景,针对地基随遇接入测控体制的信号特点,首先从用户侧角度,通过建立面向大型低轨星座的地基随遇接入检测模型和系统传递函数,得到系统检测概率和接入服务时间;然后得出地基随遇接入系统的检测性能和动态性能,并提出了面向大型低轨星座的地基随遇接入测控服务模型与算法;最后,进行了仿真试验。得出两条主要结论:①接入概率大于99%时,600 km高度星座的卫星等效全向辐射功率(EIRP)需大于-6 dBW;②动态接入时间为毫秒级(中频带宽为kHz量级时),从动态服务特性角度可以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遇接入 星座 星座测控 天基信息系统 信号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轨星座支持下的敏捷导航战概念及场景设计
7
作者 刘科 《现代防御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7-44,共8页
以高精度制导武器、无人系统为代表的未来战争对卫星导航信号具有广泛需求,以卫星导航欺骗干扰理论为基础,针对卫星导航系统提出低轨星座支持下的敏捷导航战概念,给出概念定义和内涵并进一步阐释其制胜机理。通过加装欺骗干扰载荷或装置... 以高精度制导武器、无人系统为代表的未来战争对卫星导航信号具有广泛需求,以卫星导航欺骗干扰理论为基础,针对卫星导航系统提出低轨星座支持下的敏捷导航战概念,给出概念定义和内涵并进一步阐释其制胜机理。通过加装欺骗干扰载荷或装置,实现更加机动灵活、更广覆盖范围的信号压制和欺骗干扰。围绕敏捷导航战概念从作战目的、战场环境、作战力量、作战行动、作战效果等方面进行具体作战场景设计,在海、陆、空等作战域多手段协同支持下,通过欺骗信号功率自适应控制、欺骗策略动态调整,保证持续稳定的欺骗干扰信号输出,实现对蓝方威胁目标的区域性信号压制以及逐步隐蔽诱导式欺骗和拉偏,为红方获取战场主动权、有效遂行防御和打击任务提供能力支持。最后对敏捷导航战实现过程中需要突破的关键技术及可行性进行了分析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敏捷导航战 星座 全域协同 隐蔽诱导 动态智能 作战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低轨卫星星座跳波束对地覆盖方法
8
作者 孙杰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47-952,共6页
针对低轨卫星星座对地覆盖时的星间切换频繁、切换信令开销大等问题,提出利用跳波束进行对地覆盖的系统解决方案。充分利用跳波束相对固定覆盖的特性和卫星轨道运行的特性,提出虚拟接入点动态部署技术、基于地球覆盖表的连续覆盖方法和... 针对低轨卫星星座对地覆盖时的星间切换频繁、切换信令开销大等问题,提出利用跳波束进行对地覆盖的系统解决方案。充分利用跳波束相对固定覆盖的特性和卫星轨道运行的特性,提出虚拟接入点动态部署技术、基于地球覆盖表的连续覆盖方法和星间切换方法等关键技术,最大程度精简系统设计,降低星间切换频次,简化切换信令流程。仿真结果表明,在典型场景下,能够实现区域24 h连续覆盖所需卫星数从超过15000颗下降至210颗,切换频次降低从5.7秒/次下降至392.3秒/次,切换信令开销从10次信令下降至2次信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星座 卫星通信 对地覆盖 星间切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天基观测低轨卫星星座的轨道设计方法及效能分析
9
作者 王彪 王少成 +2 位作者 宋旭民 李怡勇 王伟林 《火力与指挥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5-41,共7页
低轨卫星星座的快速发展,使有限的低轨空间日趋拥挤,如何有效地对其进行观测,掌握其运行动态,是研究的一个重点。通过构建一种与低轨星座卫星逆行的天基观测平台,并利用J2摄动对低轨卫星运行的实际影响,实现了对低轨卫星星座的快速观测... 低轨卫星星座的快速发展,使有限的低轨空间日趋拥挤,如何有效地对其进行观测,掌握其运行动态,是研究的一个重点。通过构建一种与低轨星座卫星逆行的天基观测平台,并利用J2摄动对低轨卫星运行的实际影响,实现了对低轨卫星星座的快速观测,并给出在多颗观测平台下的一种空间构型,进一步提高观测效率。通过构建数学模型并用python进行仿真分析,验证了该逆行轨道平台对低轨卫星星座快速观测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行 星座 J2摄动 观测平台 空间构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轨大型星座下空间交通管理的安全挑战与应对 被引量:5
10
作者 龙杰 张韬 《国际安全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6-156,160,共32页
低轨大型星座的快速发展使外层空间安全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在军民融合加深、大国竞争加剧、外空武器化战场化趋势的背景下,愈发繁忙拥挤的外空环境不仅给外空活动的业务安全保障造成严峻挑战,还带来了战略误判和冲突升级等国家空间安... 低轨大型星座的快速发展使外层空间安全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在军民融合加深、大国竞争加剧、外空武器化战场化趋势的背景下,愈发繁忙拥挤的外空环境不仅给外空活动的业务安全保障造成严峻挑战,还带来了战略误判和冲突升级等国家空间安全层面的挑战。构建一套能够覆盖两个安全层面的国际空间交通管理机制具有现实必要性和紧迫性。当前的空间交通管理概念对国家空间安全要素考量不足,有必要结合国际外空治理在空间物体登记、外空活动透明度、空间监测与跟踪能力提升以及空间碎片治理等方面的现实需求,明确完善空间物体登记机制、保障空间业务安全和协调国家空间安全这三大空间交通管理任务。面对空间交通管理亟须应对的空间安全问题,国际社会应着力完善星座登记、促进星座信息共享与提升活动透明度,从而构建一体两面的安全机制,保障外空活动和空间环境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星座 空间交通管理 空间业务安全 国家空间安全 国际外空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ULSAR低轨卫星导航星座性能分析研究
11
作者 张弓 马福建 +4 位作者 聂欣 陈秋丽 李平 张旭 王腾 《航天器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0,共10页
低轨卫星导航系统是当前卫星导航领域关注热点,文章以美国修娜空间系统公司的PULSAR低轨卫星导航星座为例,首先介绍了其发展规划和最新进展,然后从对地覆盖特性、GNSS天基监测能力、星间建链情况、掩星事件数目等方面,分析了不同建设阶... 低轨卫星导航系统是当前卫星导航领域关注热点,文章以美国修娜空间系统公司的PULSAR低轨卫星导航星座为例,首先介绍了其发展规划和最新进展,然后从对地覆盖特性、GNSS天基监测能力、星间建链情况、掩星事件数目等方面,分析了不同建设阶段的星座特性和最终定位性能。结果表明,在完全服务能力阶段,PULSAR星座能够提供全球8重以上(95%)覆盖,位置精度因子优于3.5(95%),具备米级独立定位能力,联合GNSS可将精密单点定位收敛时间显著缩短约90%,与此同时,在星载导航接收机的支持下,能够满足对GNSS的时空基准增强、空间天气监测、天基完好性监测等需求。相关结论可为我国低轨卫星导航系统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娜空间系统 星座 卫星导航 星座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轨星座卫星快速开发与验证方案设计
12
作者 刘敏 范为 +1 位作者 裴胜伟 李峰 《航天器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20,共5页
针对低轨星座卫星快速开发与验证需求,提出试验星+工程星+接口验证平台(VPI)并行研制验证方案。通过工程星研制,对卫星结构、总装设计及供电主通道、推进贮供主通道等设计进行验证,支撑试验星设计优化与结构投产;VPI对星上电子单机接口... 针对低轨星座卫星快速开发与验证需求,提出试验星+工程星+接口验证平台(VPI)并行研制验证方案。通过工程星研制,对卫星结构、总装设计及供电主通道、推进贮供主通道等设计进行验证,支撑试验星设计优化与结构投产;VPI对星上电子单机接口、星上软件等进行迭代验证。通过试验星研制,对低轨星座卫星功能性能全面验证,确定星座卫星基线。该方案经多颗卫星实施验证,有效提高了低轨星座卫星验证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座卫星 工程星 快速开发 设计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轨星座红外探测器对临近空间高超声速目标的可探测性分析
13
作者 田浩 胡海飞 +2 位作者 蔡盛 王久龙 徐伟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17-624,共8页
以STSS LEO红外探测平台为例,分析其对AGM-183A类空射式高超声速目标的可探测性。为了直观比较不同条件下目标的光电探测特性,将其量化为焦平面上输出信噪比超过阈值的像元数量。首先计算目标气动温度及光谱辐射强度,再利用探测器模型,... 以STSS LEO红外探测平台为例,分析其对AGM-183A类空射式高超声速目标的可探测性。为了直观比较不同条件下目标的光电探测特性,将其量化为焦平面上输出信噪比超过阈值的像元数量。首先计算目标气动温度及光谱辐射强度,再利用探测器模型,计算在不同探测方向、距离和角度下,焦平面的信噪比峰值以及超过信噪比阈值的像元数量。分析结果表明,星下点模式下信噪比峰值最高(335),且超过信噪比阈值(6)的像元数最多(54×54),此像元数代表LEO星座对AGM-183A目标的最大可探测性。在临边探测模式下,给出目标可探测性随探测角度和目标温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当目标温度接近800 K且探测方位角ψ小于10°(或大于170°)时,焦平面上超过信噪比阈值的像元数量为4×4,说明此时目标可探测性已经接近探测器的理论极限(3×3)。对比来看,温度的改变对目标可探测性的影响更为显著。在临边探测模式下,目标在飞行中段采用主动冷却手段降低表面气动温度以逃脱LEO探测的概率更高。从提高预警能力角度,要提高探测器在最不利角度对温度接近800 K目标的信噪比阈值(方位角ψ小于10°或大于170°时焦平面像元数量不低于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超声速 星座 红外探测器 信噪比 可探测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轨星座传感器资源调度的自主任务规划建模方法
14
作者 王淑一 黄盘兴 +1 位作者 雷冰瑶 夏维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16,共8页
低轨星座传感器资源的优化调度是复杂多约束下的任务规划问题,为了满足多个运动目标全程跟踪与监视的资源实时优化调度需求,提出一种星上自主快速求解的规划模型.在对自主任务规划问题进行详细建模的基础上,考虑各项约束条件与优化因素... 低轨星座传感器资源的优化调度是复杂多约束下的任务规划问题,为了满足多个运动目标全程跟踪与监视的资源实时优化调度需求,提出一种星上自主快速求解的规划模型.在对自主任务规划问题进行详细建模的基础上,考虑各项约束条件与优化因素,将原问题转化成简易的0-1线性整数规划模型,并构建多目标跟踪试验场景对所提方法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基于简易规划模型的资源调度可实现多目标的全程跟踪与监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座 传感器资源调度 自主任务规划 线性整数规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邻域搜索算法在低轨卫星广播调度中的优化应用
15
作者 王英伍 耿座学 +4 位作者 李学富 胡健 瞿威均 王斌 杨宜康 《计算机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198-201,共4页
随着低轨(LEO)卫星通信技术的进步,LEO卫星星座通信系统进入高速发展阶段。这些系统可以有效地弥补地面蜂窝网的覆盖盲区,作为地面蜂窝网的补充对实现全球互联具有重要意义。针对LEO卫星通信领域中重要的卫星广播调度问题(SBSP),深入分... 随着低轨(LEO)卫星通信技术的进步,LEO卫星星座通信系统进入高速发展阶段。这些系统可以有效地弥补地面蜂窝网的覆盖盲区,作为地面蜂窝网的补充对实现全球互联具有重要意义。针对LEO卫星通信领域中重要的卫星广播调度问题(SBSP),深入分析并构建一个整数规划模型,并设计用于求解该模型的改进变邻域搜索算法(MVNS-SBS)。MVNS-SBS算法通过随机生成的方式获得初始可行的星地连接方案,然后进入VND(Variable Neighborhood Descent)阶段,并利用add和switch两种邻域结构交替进行局部搜索。当VND阶段陷入局部最优时,算法跳转进入shaking阶段,通过remove操作为方案添加扰动,并返回VND阶段。如果在多次扰动后仍未找到更优方案,则认为算法已收敛并终止运行。实验中,为了模拟实际工程场景,在不同规模的经典算例上,把所提算法与粒子群优化(PSO)、竞争Hopfield神经网络(CHNN)和SDBDE(Stochastic Diffusion Binary Differential Evolution)3种有效算法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可以有效求解SBSP,并展现出良好的鲁棒性和实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星座 卫星网络 卫星广播调度问题 变邻域搜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主星机制的低轨巨型星群分组方法研究
16
作者 王潇 王淑一 +1 位作者 孟繁多 邢晓宇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1-50,共10页
低轨大规模卫星星座在遥感、通信和导航等领域有着巨大潜力,但其在高动态环境下的任务规划与分配面临着重大挑战.现有的固定分组策略难以适应卫星和目标的快速空间拓扑变化,提出一种基于动态主星机制的低轨大规模星座的星群分组方法.依... 低轨大规模卫星星座在遥感、通信和导航等领域有着巨大潜力,但其在高动态环境下的任务规划与分配面临着重大挑战.现有的固定分组策略难以适应卫星和目标的快速空间拓扑变化,提出一种基于动态主星机制的低轨大规模星座的星群分组方法.依据低轨巨型星座的空间与时间分布特征,建立卫星轨道模型、观测目标及云层模型,设计星群分组方法并通过离散粒子群算法、遗传算法得到主星切换次数最优的星群分组方案,实现多目标任务的高效分配和调度.相较于固定分组方法,本文方法在提高任务分配的效率和响应速度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且遗传算法更适应于星群组主星选取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规模星座 动态主星机制 任务规划 星群分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感算融合赋能的低轨卫星星座网络架构与关键技术 被引量:1
17
作者 窦成龙 吴远 +1 位作者 钱丽萍 Tony Q.S.QUEK 《中兴通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15,共7页
为了进一步支撑空天地一体化多维协同通信、精准遥感和高效泛在计算的协同演进,低轨卫星星座网络亟需发展通信、感知、计算融合(ISCC)理论与关键技术。基于此,首先概述了低轨卫星星座网络的研究背景和通感算融合网络研究现状;进一步地,... 为了进一步支撑空天地一体化多维协同通信、精准遥感和高效泛在计算的协同演进,低轨卫星星座网络亟需发展通信、感知、计算融合(ISCC)理论与关键技术。基于此,首先概述了低轨卫星星座网络的研究背景和通感算融合网络研究现状;进一步地,聚焦于通信、感知和计算的深度融合,深入分析了通感算融合赋能的低轨卫星星座网络架构与关键技术;最后探讨了通感算赋能的低轨卫星星座网络面临的未来挑战与发展前景。本研究有望为未来实现空天地一体化的多维协同通信、精准遥感和高效泛在计算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星座网络 通感算融合 空天地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轨互联网星座发展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吴树范 王伟 +1 位作者 温济帆 吴岳东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1,共11页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用户激增,SpaceX、OneWeb等创新型企业纷纷计划打造低轨互联网星座,引发全球低轨卫星互联网星座的发展热潮。因此,研究国内外低轨互联网星座的发展情况及当前面临的技术难题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基于此,介绍了国外具有...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用户激增,SpaceX、OneWeb等创新型企业纷纷计划打造低轨互联网星座,引发全球低轨卫星互联网星座的发展热潮。因此,研究国内外低轨互联网星座的发展情况及当前面临的技术难题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基于此,介绍了国外具有代表性的3个低轨互联网星座计划(Starlink、OneWeb、Lightspeed)及国内星座的最新发展情况;根据低轨互联网星座的特点,着重分析了低轨互联网星座面临的五大技术挑战:星座相对运动演化预报、星座自主导航与定轨、星座构型重构的路径规划、星座自组织协同构型控制、星座通信与网络服务;根据当前低轨互联网星座的发展趋势,对中国在低轨互联网星座的发展给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星座 星座相对运动演化预报 星座自主导航与定 星座构型重构的路径规划 星座自组织协同构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改进遗传算法的低轨星座部署策略优化方法
19
作者 马林 刘玥 +2 位作者 侯祥震 常新亚 王淼 《航天器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15,共7页
考虑发射场任务间隔时间约束,提出应用改进遗传算法的低轨星座部署策略优化方法。对近地圆轨道星座部署过程进行动力学建模,给出了部署窗口与入轨点相位差的关系,以及入轨后相位调整的代价分析。将星座部署位置组合进行参数化,加上各颗... 考虑发射场任务间隔时间约束,提出应用改进遗传算法的低轨星座部署策略优化方法。对近地圆轨道星座部署过程进行动力学建模,给出了部署窗口与入轨点相位差的关系,以及入轨后相位调整的代价分析。将星座部署位置组合进行参数化,加上各颗卫星部署日期间隔作为优化变量,使得在大范围日期区间内的搜索问题简化为有限维度的整数规划问题。引入改进遗传算法进行局部搜索,进而对部署策略进行寻优计算。以9颗卫星的Walker星座部署任务为例,对优化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优化方法相对穷举搜索法的计算量有约7个数量级的降低,且能够用50代以内的演化计算快速得到满足发射间隔约束条件且兼顾部署总时间和相位转移量的最优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座部署 策略优化 发射计划约束 改进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tlab/STK的低轨卫星星座阵列天线共视方法
20
作者 赵心悦 王梦园 +3 位作者 刘航 刘强 周驰 安康 《无线电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47-1152,共6页
低轨卫星星座加装阵列天线具备信号传输链路短、信号接收增益高等优势,近年来在6G通信、遥感等各领域广泛应用。但低轨卫星星座组网后,多星阵列天线按相同波束指向完成空域扫描时,各卫星对地覆盖区域仅有部分重叠,影响多星协同工作效率... 低轨卫星星座加装阵列天线具备信号传输链路短、信号接收增益高等优势,近年来在6G通信、遥感等各领域广泛应用。但低轨卫星星座组网后,多星阵列天线按相同波束指向完成空域扫描时,各卫星对地覆盖区域仅有部分重叠,影响多星协同工作效率。针对低轨卫星星座对地共视范围小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Matlab/STK的低轨星座阵列天线共视方法。该方法可在任意卫星轨道、任意时刻对全空域波束进行指向修正,并生成方位角修正表及俯仰角修正表,仿真验证了该方法可有效扩大低轨卫星星座对地共视区域范围,提升星座协同配合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星座 阵列天线 波束指向修正 共视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