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3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轨卫星导航增强系统半物理仿真平台设计
1
作者 梁日芳 《电子产品世界》 2024年第7期37-39,共3页
为提高低轨卫星导航的性能和收敛速度,设计了一款功能完善、实用性强的低轨卫星导航增强系统半物理仿真平台。首先,介绍了系统设计关键方法。其次,从卫星信号模拟模块设计、导航信号接收模块设计、射频信号捕获模块设计、射频信号跟踪... 为提高低轨卫星导航的性能和收敛速度,设计了一款功能完善、实用性强的低轨卫星导航增强系统半物理仿真平台。首先,介绍了系统设计关键方法。其次,从卫星信号模拟模块设计、导航信号接收模块设计、射频信号捕获模块设计、射频信号跟踪模块设计4个方面,介绍了该物理仿真平台设计和构建。该低轨卫星导航增强系统半物理仿真平台具有收敛速度快、导航能力强等特点,满足预期设计标准和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 导航增强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物理仿真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IVSSLMS低轨卫星导航增强系统数字域自干扰对消算法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孟祥芳 易卿武 +1 位作者 谢松 朱研 《无线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594-1601,共8页
低轨卫星导航增强系统在实现高精度定位时,导航增强信号和低轨导航增强载荷正常接收信号会产生自干扰,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的迭代变步长最小均方(Improved Iterative Variable Step-size Least Mean Square,IIVSSLMS)的数字... 低轨卫星导航增强系统在实现高精度定位时,导航增强信号和低轨导航增强载荷正常接收信号会产生自干扰,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的迭代变步长最小均方(Improved Iterative Variable Step-size Least Mean Square,IIVSSLMS)的数字域自干扰对消算法。在初始阶段设置较大的步长因子以提高收敛速度,并基于箕舌线函数建立步长因子和迭代次数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同时利用当前误差信号和上一步误差信号之间的自相关估计协同控制步长因子。利用步长因子、误差信号和发射信号得到估计的自干扰信道冲激响应,并根据已知的发射信号重构自干扰信号。从接收信号中去除重构的自干扰信号,实现数字域自干扰对消。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与已有变步长最小均方(Least Mean Square,LMS)算法相比,收敛速度提高2.5倍,干扰对消比提高7.4 dB,性能提升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轨卫星导航增强系统 自干扰对消 数字域 收敛速度 干扰对消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低轨Ka频段卫星导航技术研究
3
作者 佟孟霖 蒙艳松 +6 位作者 张明欢 严涛 王方舟 田广宇 边朗 王瑛 张立新 《空间电子技术》 2025年第2期28-35,共8页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新需求的出现,GNSS系统在体制层面的实时高精度定位的瓶颈日益显现,目前基于GNSS的高精度增强技术依旧不能突破体制本身的限制,1 min的收敛时间和10 m的定位精度已达到上限。随着近年来大规模低轨卫星星座的兴起,用于...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新需求的出现,GNSS系统在体制层面的实时高精度定位的瓶颈日益显现,目前基于GNSS的高精度增强技术依旧不能突破体制本身的限制,1 min的收敛时间和10 m的定位精度已达到上限。随着近年来大规模低轨卫星星座的兴起,用于低轨通信的Ka频段在导航领域展现巨大发展潜力。文章首先针对Ka频段低轨导航系统的技术现状,通过仿真分析了Ka频段在天线增益、码跟踪精度、电离层误差等低轨导航领域的潜在性能优势,并通过链路预算、精度因子计算对Ka频段高精度定位的理论进行验证;其次,综合各种Ka频段定位精度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计算,得到了Ka频段导航信号用户三维定位精度0.047 5 m的结论;最后,对目前需要Ka频段在导航领域需要解决的三大关键问题进行讨论,并给可能的解决方案。基于Ka频段信号进行导航增强有望突破当前GNSS系统的瓶颈,实现收敛时间达到秒级、定位精度达到厘米级的实时高精度定位,是未来导航系统的发展趋势,可为我国未来低轨导航增强系统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轨卫星导航增强系统 实时高精度定位 KA频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轨卫星通信系统宽带数字阵列波束成形方法
4
作者 张宁 《无线互联科技》 2025年第4期1-5,共5页
现有的波束成形技术在低轨卫星通信系统中存在误码率高、波束跟踪时延较长等问题,严重制约了通信系统的稳定性和效率。为此,文章提出低轨卫星通信系统宽带数字阵列波束成形方法。首先,通过接收天线阵列高效收集信号并将收集到的信号转... 现有的波束成形技术在低轨卫星通信系统中存在误码率高、波束跟踪时延较长等问题,严重制约了通信系统的稳定性和效率。为此,文章提出低轨卫星通信系统宽带数字阵列波束成形方法。首先,通过接收天线阵列高效收集信号并将收集到的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进行提取。在网络约束层中对无约束的波束成形矩阵添加相应的约束条件,以确保波束成形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其次,通过生成控制信号,调整阵列中的振幅和相位,以完成波束成形设计。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后,解调出的信号损失控制在0.2 dB以内,证明所设计的阵列架构在宽带低轨卫星系统中具有较高的适用性;同时,波束跟踪时延被控制在35 ms内,满足低轨卫星通信系统中对波束跟踪的快速性要求。该方法不仅能够实现对特定区域信号的控制,还能在复杂的通信场景中提升低轨卫星通信系统的整体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 通信系统 宽带 数字阵列 波束成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复合多进制码移键控低轨导航增强信号研究
5
作者 麻军伟 翟建勇 +2 位作者 刘若辰 田宇 贺延伟 《现代导航》 2025年第1期1-7,13,共8页
低轨星座的快速发展为实现全球高性能卫星导航增强服务提供了有利条件。围绕以低空无人驾驶等为代表的新兴应用场景对高精度实时定位导航的应用需求,针对传统播发手段覆盖范围有限、信道容量不足、落地功率较低等现实问题,阐述了一种基... 低轨星座的快速发展为实现全球高性能卫星导航增强服务提供了有利条件。围绕以低空无人驾驶等为代表的新兴应用场景对高精度实时定位导航的应用需求,针对传统播发手段覆盖范围有限、信道容量不足、落地功率较低等现实问题,阐述了一种基于低轨星座的新型导航信号增强技术,深入剖析了循环码移键控调制原理,提出了一种基于码片或者码周期分时复用的新型循环码移键控调制方式,并从不同维度分析了信号特性,同时进行了解调验证。结果表明,采用复合多进制循环码移键控调制方式可有效提升导航增强信息传输速率,具备工程实施可行性,可为基于低轨的导航信息增强、实现分钟级厘米级快速精密定位提供重要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航增强 复合码移键控 信号增强 星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低轨星座的卫星导航增强系统技术研究
6
作者 麻军伟 刘若辰 +2 位作者 翟建勇 贺延伟 田宇 《现代导航》 2024年第6期398-403,共6页
不断扩展的导航应用场景对导航系统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针对现有卫星导航系统及其增强系统面临的问题,剖析了国内外低轨卫星技术特点及发展趋势,阐述了一种基于低轨星座的卫星导航增强系统架构及原理,针对系统设计中存在的关键技... 不断扩展的导航应用场景对导航系统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针对现有卫星导航系统及其增强系统面临的问题,剖析了国内外低轨卫星技术特点及发展趋势,阐述了一种基于低轨星座的卫星导航增强系统架构及原理,针对系统设计中存在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解决思路和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互联网 星座 信号增强 信息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轨卫星通信系统跳波束图案设计算法
7
作者 石会鹏 郭丁 +2 位作者 牟瑞硕 钟奇 李方圆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12-622,共11页
低轨卫星资源调度是长时间的连续资源分配过程,这一过程中低轨卫星保持高速移动,跳波束图案的设计需要考虑星地链路的切换。针对这种切换,即卫星覆盖区域间的服务目标迁移,所导致的多星资源联合调度需求,该文提出一种资源自适应权衡分... 低轨卫星资源调度是长时间的连续资源分配过程,这一过程中低轨卫星保持高速移动,跳波束图案的设计需要考虑星地链路的切换。针对这种切换,即卫星覆盖区域间的服务目标迁移,所导致的多星资源联合调度需求,该文提出一种资源自适应权衡分配的多星联合跳波束图案设计算法。该算法通过设计星间联合调度框架和多星联合调度权重,将多星资源联合分配问题转化为星座内单星资源调度问题,轻量化设计跳波束图案。经过与多种权重设计方法的对比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的轻量化设计思路合理,并且可以有效地保障受迁移影响区域内小区的服务质量,可为低轨卫星系统长时资源调度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通信系统 跳波束 资源分配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轨卫星测控站监控与任务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8
作者 彭康 钟卫强 徐琪 《电信快报》 2025年第3期23-28,共6页
设计并实现一种低轨卫星测控站的监控与任务管理系统,旨在提升测控站在设备监控、任务调度及卫星通信等方面的管理效率。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主要包括任务计划管理、设备监控与控制、卫星跟踪与通信,以及用户管理与权限控制等功能模块... 设计并实现一种低轨卫星测控站的监控与任务管理系统,旨在提升测控站在设备监控、任务调度及卫星通信等方面的管理效率。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主要包括任务计划管理、设备监控与控制、卫星跟踪与通信,以及用户管理与权限控制等功能模块。通过系统的实时数据采集和日志管理,测控站能够实现高效的任务调度、精确的设备控制以及卫星通信的可靠性保障。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安全性,能够有效支撑低轨卫星的任务管理需求,为测控站的智能化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测控站 任务管理系统 设备监控 卫星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轨卫星导航系统的优势与挑战
9
作者 黄思语 《中华手工》 2024年第13期85-86,共2页
低轨卫星导航系统(Low Earth Orbit Satellite Navigation Systems,LEO GNSS)作为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的新兴分支,因其卓越的定位精度、快速的数据更新率以及较低的信号传输延迟等特性,正逐渐成为研究和应用的热点。本文深入剖析了LE... 低轨卫星导航系统(Low Earth Orbit Satellite Navigation Systems,LEO GNSS)作为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的新兴分支,因其卓越的定位精度、快速的数据更新率以及较低的信号传输延迟等特性,正逐渐成为研究和应用的热点。本文深入剖析了LEO GNSS的独特优势及其在实际部署中面临的挑战,并探讨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潜在策略。通过对低轨卫星导航系统的全面分析,本文旨在为未来导航技术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指导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导航系统 定位精度 时延 信号干扰 无人驾驶 精密农业 军事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ULSAR低轨卫星导航星座性能分析研究
10
作者 张弓 马福建 +4 位作者 聂欣 陈秋丽 李平 张旭 王腾 《航天器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0,共10页
低轨卫星导航系统是当前卫星导航领域关注热点,文章以美国修娜空间系统公司的PULSAR低轨卫星导航星座为例,首先介绍了其发展规划和最新进展,然后从对地覆盖特性、GNSS天基监测能力、星间建链情况、掩星事件数目等方面,分析了不同建设阶... 低轨卫星导航系统是当前卫星导航领域关注热点,文章以美国修娜空间系统公司的PULSAR低轨卫星导航星座为例,首先介绍了其发展规划和最新进展,然后从对地覆盖特性、GNSS天基监测能力、星间建链情况、掩星事件数目等方面,分析了不同建设阶段的星座特性和最终定位性能。结果表明,在完全服务能力阶段,PULSAR星座能够提供全球8重以上(95%)覆盖,位置精度因子优于3.5(95%),具备米级独立定位能力,联合GNSS可将精密单点定位收敛时间显著缩短约90%,与此同时,在星载导航接收机的支持下,能够满足对GNSS的时空基准增强、空间天气监测、天基完好性监测等需求。相关结论可为我国低轨卫星导航系统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娜空间系统 星座 卫星导航 星座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地探测四号星载GNSS导航系统设计及在轨效能分析
11
作者 王振兴 王煜斌 +4 位作者 毛志毅 田晓彬 刘志佳 黄勇 邵明学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23,共12页
陆地探测四号01星(LT4A)是全球首颗地球同步轨道合成孔径雷达业务卫星,依赖星载高轨GNSS导航接收系统实现在轨导航,并首次工程化应用于地面精密定轨任务。对星载高轨GNSS导航接收系统的在轨表现和工程化设计进行分析研究,通过星载BDS和... 陆地探测四号01星(LT4A)是全球首颗地球同步轨道合成孔径雷达业务卫星,依赖星载高轨GNSS导航接收系统实现在轨导航,并首次工程化应用于地面精密定轨任务。对星载高轨GNSS导航接收系统的在轨表现和工程化设计进行分析研究,通过星载BDS和GPS实测漏信号数据,进行了星载观测数据质量评估,并重点研究了利用星载高轨GNSS漏信号进行事后精密定轨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LT4A星载高轨GNSS导航接收系统可稳定捕获和跟踪BDS B1I和GPS L1频点的导航信号,满足卫星在轨实时和地面事后定轨精度需求。采用星载BDS+GPS联合精密定轨,重叠轨道内符合精度径向优于1.87 m,三维优于3.07 m;外符合精度径向优于1.81 m,三维优于4.71 m。针对高轨导航收星特点及卫星应用时效性需求,定轨系统可全流程自动化运行,保证轨道平滑及连续性,控制勒让德高阶误差引入,相关成果可应用于中国后续搭载GNSS接收机的高轨对地观测卫星计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探测四号01卫星 倾斜地球同步 合成孔径雷达 全球导航定位系统 事后精密定 实时自主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北斗”系统的高中低轨融合导航性能提升研究
12
作者 聂欣 叶茂伟 +1 位作者 郑晋军 马福建 《中国航天》 2024年第5期25-30,共6页
面向日益增长的导航定位授时服务需求,本文研究了“北斗”系统与低轨卫星系统融合发展的方案,提出了融合星座系统发展路线。基于“北斗”系统的核心导航星座高精度时空基准、星间互联,实现低轨卫星快速的时空基准溯源以及“北斗”与低... 面向日益增长的导航定位授时服务需求,本文研究了“北斗”系统与低轨卫星系统融合发展的方案,提出了融合星座系统发展路线。基于“北斗”系统的核心导航星座高精度时空基准、星间互联,实现低轨卫星快速的时空基准溯源以及“北斗”与低轨星座间的信息互联,构建以“北斗”系统为核心,低轨卫星系统为扩展的融合星座,借助低轨卫星数量多、全球监测、观测几何变化快的特点,进一步提升导航服务性能,实现效益最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卫星 融合 性能提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轨导航增强卫星星座设计 被引量:24
13
作者 田野 张立新 边朗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5-61,共7页
针对目前全球低轨卫星快速发展的现状,对低轨导航增强卫星星座设计方法进行了详细的研究。首先推导了轨道高度与可视球冠的关系,结合太空垃圾分布,从覆盖范围、经济性及碰撞风险几方面联合确定了轨道高度。然后推导了用户仰角与轨道倾... 针对目前全球低轨卫星快速发展的现状,对低轨导航增强卫星星座设计方法进行了详细的研究。首先推导了轨道高度与可视球冠的关系,结合太空垃圾分布,从覆盖范围、经济性及碰撞风险几方面联合确定了轨道高度。然后推导了用户仰角与轨道倾角的关系,分析了实现南北极点覆盖的轨道倾角。接着结合铱星星座,推导出单一星座构型无法实现全球范围内均匀的可见星和精度衰减因子(Dilution of Precision,DOP)值分布。最后提出了一种组合低轨卫星星座设计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设计的组合星座在实现全球覆盖的同时,能够实现可见星数量与DOP值在全球范围内的均匀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覆盖 卫星 导航增强 星座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兼容接收高中低轨导航信号捕获方法研究与仿真实现
14
作者 王琳舒 黄喆 郭欣 《遥测遥控》 2025年第3期127-138,共12页
近年来,由于低轨导航增强系统逐步纳入综合PNT体系建设,如何对低轨信号的捕获跟踪逐渐成为热点研究问题。在综合PNT应用终端需要同时接收北斗+低轨导航增强信号的场景下,由于捕获模块的资源庞大,利用两套硬件资源分别对高、中、低轨信... 近年来,由于低轨导航增强系统逐步纳入综合PNT体系建设,如何对低轨信号的捕获跟踪逐渐成为热点研究问题。在综合PNT应用终端需要同时接收北斗+低轨导航增强信号的场景下,由于捕获模块的资源庞大,利用两套硬件资源分别对高、中、低轨信号进行兼容接收会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无法实现用户终端的小体积、低功耗需求。本文在现有北斗信号捕获模块基础上进一步优化算法,通过设计灵活可复用的匹配滤波加FFT结构实现匹配滤波器的长度与FFT点数灵活可配,片内分布式处理加片外超长存储架构存储超长数据,以及高多普勒伪码、载波频率补偿等方法,完成了对高、中、低轨信号的兼容接收,同时可实现对中、高轨北斗B1C信号-145 dBm捕获灵敏度和低轨±40 kHz STL(卫星时间和位置)突发信号的捕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兼容接收 导航增强系统 STL突发信号 捕获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轨卫星导航系统技术发展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聂欣 郑晋军 范本尧 《航天器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6-124,共9页
基于GNSS服务能力及低轨卫星导航服务需求,对国内外低轨卫星现状进行了综述,总结其技术发展路径及效果,研究了低轨卫星导航系统的使能技术,结合服务需求和技术发展趋势,提出我国低轨卫星导航系统发展“增强、备份、独立”三步走的建议,... 基于GNSS服务能力及低轨卫星导航服务需求,对国内外低轨卫星现状进行了综述,总结其技术发展路径及效果,研究了低轨卫星导航系统的使能技术,结合服务需求和技术发展趋势,提出我国低轨卫星导航系统发展“增强、备份、独立”三步走的建议,并给出了地面段、空间段和用户段的相应配置。增强模式采用“信息+信号增强”的模式,多种手段综合提升系统服务性能。对于第一步和第二步,可采用统筹建设的方法,形成增强和备份能力。可为我国低轨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航卫星 增强 备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轨卫星导航增强监测站系统故障模拟仿真 被引量:1
16
作者 孙小景 黄军超 聂洪山 《中国新通信》 2023年第24期52-55,共4页
低轨卫星导航信号质量监测是低轨卫星导航增强监测站系统(以下简称监测站系统)设计和运行过程的重要环节。为了更好地了解系统及监测设备的工作原理,当出现故障时能够及时进行故障定位和排除,本文从监测站系统监测原理出发,对监测站系... 低轨卫星导航信号质量监测是低轨卫星导航增强监测站系统(以下简称监测站系统)设计和运行过程的重要环节。为了更好地了解系统及监测设备的工作原理,当出现故障时能够及时进行故障定位和排除,本文从监测站系统监测原理出发,对监测站系统建立全故障库和仿真模拟,借助深度学习算法分析故障的传递特点,并通过实例进行仿真实验。仿真结果表明,该研究对监测站系统的健康运行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 导航增强 监测站 故障模拟 深度学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轨导航增强卫星广播星历拟合模型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开伟 刘涵宇 +2 位作者 孙腾达 孙秀聪 徐明 《航天器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8-36,共9页
传统的广播星历模型(如GPS的16参数模型和18参数模型)是针对中高轨卫星设计的,而中高轨卫星与低轨卫星所受摄动力有所区别,如果直接将传统模型应用到低轨卫星上,拟合精度会降低,因此需要针对低轨卫星所受摄动的特点设计更加合理的广播... 传统的广播星历模型(如GPS的16参数模型和18参数模型)是针对中高轨卫星设计的,而中高轨卫星与低轨卫星所受摄动力有所区别,如果直接将传统模型应用到低轨卫星上,拟合精度会降低,因此需要针对低轨卫星所受摄动的特点设计更加合理的广播星历模型。考虑到大气阻力主要改变平面内的轨道要素,文章在18参数模型的基础上增加偏心率变化率这一参数,设计基于轨道根数的19参数模型,并分别对不同轨道高度和倾角的卫星进行位置拟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仿真场景下,19参数模型的位置拟合精度高于18参数模型;同时,对于大倾角卫星的长弧段位置,其拟合精度与26参数模型近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 广播星历 导航增强 19参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低轨通信星座的全球导航增强系统 被引量:18
18
作者 沈大海 蒙艳松 +4 位作者 边朗 雷文英 王瑛 严涛 谢军 《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09-215,共7页
针对我国难以全球建站实现全球连续监测,以及当前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精密定位收敛速度慢的难题,提出一种基于低轨全球通信星座的全球导航增强系统。该系统不需独立建设,可与低轨通信星座融合发展。低轨卫星既可作为"天基监测站... 针对我国难以全球建站实现全球连续监测,以及当前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精密定位收敛速度慢的难题,提出一种基于低轨全球通信星座的全球导航增强系统。该系统不需独立建设,可与低轨通信星座融合发展。低轨卫星既可作为"天基监测站",又可作为"导航信息源"。结合正在发展的低轨鸿雁全球通信系统进行仿真分析,作为"天基监测站"时,通过配置高精确度GNSS接收机,采用"地面区域监测网+天基全球监测网"的观测体制,实现中高轨导航卫星与低轨通信卫星的联合精密定轨与钟差确定;作为"导航信息源"时,可降低几何精确度因子(GDOP)值和缩短精密单点定位首次收敛时间,相比只利用北斗单系统,在收敛时间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收敛时间从30 min缩短到5 min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航增强 星座 鸿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机直连低轨卫星的应用场景及业务需求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刘悦 田野 +4 位作者 赵冬 李彦坤 杨虎啸 高然 忻向军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6-65,共10页
手机直连卫星是低轨(low earth orbiting,LEO)星座系统的重要应用方向之一。概述了手机直连卫星的主要技术路线、应用场景及业务类型;分析了低轨星座的建设成本、承载能力、运营收入;提出了我国手机直连卫星通信的主要应用应以广覆盖、... 手机直连卫星是低轨(low earth orbiting,LEO)星座系统的重要应用方向之一。概述了手机直连卫星的主要技术路线、应用场景及业务类型;分析了低轨星座的建设成本、承载能力、运营收入;提出了我国手机直连卫星通信的主要应用应以广覆盖、海量连接为主,而卫星大流量宽带上网应用存在商业闭环的风险;最后探讨了结合应用需求的技术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机直连卫星 星座系统 空经济 非地面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区域导航增强的低轨卫星星座设计 被引量:8
20
作者 陈林 李楷 +2 位作者 靳云迪 林静然 邵怀宗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22-528,534,共8页
部署低轨导航卫星是对现有卫星导航系统的有效补充,是实现导航增强的重要途径。研究了低轨卫星的星座设计问题,面向区域导航增强的应用需求,采用基于椭圆轨道的星座设计方案,利用卫星在椭圆轨道远地点运动速度慢、覆盖区域大、相对地面... 部署低轨导航卫星是对现有卫星导航系统的有效补充,是实现导航增强的重要途径。研究了低轨卫星的星座设计问题,面向区域导航增强的应用需求,采用基于椭圆轨道的星座设计方案,利用卫星在椭圆轨道远地点运动速度慢、覆盖区域大、相对地面滞留时间长等特点,提升其对局部区域的覆盖能力。此外,在Flower星座框架下优化每颗卫星的轨道参数,确保其星下点轨迹重复经过重点区域的中心,延长卫星相对于给定区域的过顶时间。有效改善了过顶时间、覆盖重数、空间几何分布等影响导航性能的关键指标。在以北斗3号系统为导航增强对象的仿真对比中发现,在低轨卫星数量相同的条件下,该文的卫星星座设计方案具有更好的导航增强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3号系统 星座设计 椭圆形 卫星 区域导航增强 星下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