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5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星载单频BDS-3的低轨卫星准实时精密定轨
1
作者 孙玉强 袁兴明 宋传峰 《导航定位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6-131,共6页
为了进一步提高基于国产低成本星载单频北斗三号全球定位导航系统(BDS-3)接收机的低轨卫星精密定轨精度,提出一种基于星载单频BDS-3的低轨卫星准实时精密定轨方法:分析星载BDS-3数据质量;然后采用半和改正模型实现高精度精密定轨。实验... 为了进一步提高基于国产低成本星载单频北斗三号全球定位导航系统(BDS-3)接收机的低轨卫星精密定轨精度,提出一种基于星载单频BDS-3的低轨卫星准实时精密定轨方法:分析星载BDS-3数据质量;然后采用半和改正模型实现高精度精密定轨。实验结果表明,星载BDS-3接收机能同时跟踪平均6.8颗卫星,超过93.26%的历元下能跟踪超过4颗卫星,星上接收机几何精度因子(GDOP)、位置精度因子(PDOP)及时间精度因子(TDOP)分别为6.2、5.3及3.0,单频伪距和载波相位观测观测噪声分别为0.13 m和0.01 m;采用武汉大学多模GNSS实验跟踪网(MGEX)分析中心发布的准实时精密轨道/钟差产品(NRT)可实现准实时精密定轨,伪距和载波相位验后残差均方根(RMS)值分别为9.57 m和86.34 mm,重叠弧段切向、径向、法向及三维方向位置精度分别为0.318、0.139、0.198 m及0.400 m,速度精度分别为0.197、0.156、0.369 mm/s及0.446 mm/s。相关成果可为搭载单频BDS-3低成本接收机的对地观测卫星计划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频信号 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BDS-3) (leo)卫星 准实时 精密(P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偏差产品对低轨卫星定轨的性能分析
2
作者 高明 王潜心 +2 位作者 李萌萌 张涵 王奕菲 《导航定位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1-181,共11页
针对低轨卫星在科学任务中对高精度轨道的需求,为了进一步了解各机构发布的卫星偏差产品对低轨卫星精密定轨的影响,对比分析使用不同偏差产品对重力恢复与气候实验继任卫星(GRACE-FO)进行单星模糊度固定情况及其对轨道精度的影响。实验... 针对低轨卫星在科学任务中对高精度轨道的需求,为了进一步了解各机构发布的卫星偏差产品对低轨卫星精密定轨的影响,对比分析使用不同偏差产品对重力恢复与气候实验继任卫星(GRACE-FO)进行单星模糊度固定情况及其对轨道精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欧洲定轨中心发布的绝对信号偏差产品(OSB-COD)和武汉大学发布的绝对信号偏差产品(OSB-WHU)在宽巷和窄巷模糊度固定中的表现优于法国国家空间研究中心提供的整数相位钟(IRC)和武汉大学发布的相位小数偏差(UPD)产品,特别是在窄巷模糊度固定中,这种差异更加明显;分析固定解精度水平及其相较于浮点解提升情况,使用OSB-WUM和OSB-COD产品可显著提升切向(Along)和径向(Radial)的精度,得到的固定解轨道精度较高,而使用IRC和UPD产品则表现稍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 模糊度固 卫星偏差产品 重力恢复与气候实验继任卫星(GRACE-FO) 精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重力场模型下低轨卫星的简化动力学定轨与轨道外推
3
作者 罗振宇 蒋春华 +1 位作者 范海怡 祝会忠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94-499,共6页
分析在不同重力场模型下的定轨精度与轨道外推精度发现,重力场模型阶数为100与150时的定轨精度和轨道外推精度均高于50阶重力场模型的结果。在GRACE-C和GRACE-D简化动力学定轨中,EGM2008与Tongji-Grace02k的3D方向定轨精度最高可达22.6... 分析在不同重力场模型下的定轨精度与轨道外推精度发现,重力场模型阶数为100与150时的定轨精度和轨道外推精度均高于50阶重力场模型的结果。在GRACE-C和GRACE-D简化动力学定轨中,EGM2008与Tongji-Grace02k的3D方向定轨精度最高可达22.6 mm和24.0 mm,这2种重力场模型定轨精度均优于ITG-Grace03。在轨道外推中,Tongji-Grace02k精度最高,能达到亚dm级别;其次是EGM2008,ITG-Grace03精度最低,二者均在dm级。通过优化随机脉冲参数,可以提升3种重力场的轨道外推精度,模型阶数为100与150时的优化效果比阶数为50时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场模型 卫星 简化动力学 道外推 随机脉冲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MNeT++的低轨卫星时间确定性网络仿真平台设计
4
作者 赵崇尧 孙耀华 +1 位作者 冯昕澳 彭木根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3-59,共17页
为了满足实时和高可靠数据传输需求,地面网络以太网标准引入时间敏感网络(time-sensitive networking,TSN),通过流量整形、流量调度等手段有效降低时延抖动。然而,地面网络的部署受限于环境因素,难以覆盖偏远地区和空中服务对象,无法满... 为了满足实时和高可靠数据传输需求,地面网络以太网标准引入时间敏感网络(time-sensitive networking,TSN),通过流量整形、流量调度等手段有效降低时延抖动。然而,地面网络的部署受限于环境因素,难以覆盖偏远地区和空中服务对象,无法满足对时延抖动的严格要求。考虑低轨卫星网络具有广域立体覆盖优势,开展了TSN技术在低轨卫星网络中的适用性评估。利用OMNeT++构建了低轨通信网络时间确定性技术仿真平台,详细介绍了仿真平台各功能模块的设计原理与工作流程。同时,针对关键机制进行了深入分析。通过仿真评估,验证TSN技术在保障低轨卫星网络时间敏感业务端到端时延、时延抖动、数据包到达率的性能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网络 时间敏感网络 星间确性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IA的低轨卫星定轨与全球精度分析
5
作者 杨玲 吴洋 +1 位作者 仇晓兰 李威 《导航定位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7-95,共9页
为了满足合成孔径雷达(SAR)等低轨对地观测卫星用户对实时轨道精度空间分异情况的了解需求,设计出一种基于探测、识别和调整(DIA)数据探测法的实时轨道精度研究方法:使用DIA数据探测法进行低轨(LEO)卫星伪距观测数据的粗差探测以减小异... 为了满足合成孔径雷达(SAR)等低轨对地观测卫星用户对实时轨道精度空间分异情况的了解需求,设计出一种基于探测、识别和调整(DIA)数据探测法的实时轨道精度研究方法:使用DIA数据探测法进行低轨(LEO)卫星伪距观测数据的粗差探测以减小异常值对定轨结果的影响,并对其有效性进行分析;将全球区域划分为2400个格网,借助高斯混合模型(GMM)对经DIA解算所得轨道精度的地理差异性开展探究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使用广播星历时,DIA方法可使得轨道结果的均方根误差(RMSE)在东、北、天3个方向上分别由8.327 m、14.007 m、16.552 m降低到6.299 m、11.271 m、12.930 m,使用实时服务(RTS)产品时DIA同样具备有效性;而LEO轨道精度在地理分布上确实存在一定差异,轨道径向、切向和法向误差的均值都存在经度方向的条带状分布特征,切向误差的标准差则在纬度方向上存在条带分布特征,可为相关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o)卫星 探测识别调整(DIA) 异常探测 高斯混合模型(GMM)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低轨卫星扩频通信系统的高动态快捕算法
6
作者 徐兆斌 谢志强 +2 位作者 袁新博 金小军 金仲和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727-1737,共11页
针对低轨卫星扩频通信系统信噪比较低且多普勒频偏较大的问题,提出改进的FFT-IFFT捕获算法.利用扫频区间的边带信息估计捕获区间,在高灵敏度高动态条件下减少FFT次数并缩短捕获时间.结合数字自动增益控制(AGC)辅助的捕获机制降低误捕概... 针对低轨卫星扩频通信系统信噪比较低且多普勒频偏较大的问题,提出改进的FFT-IFFT捕获算法.利用扫频区间的边带信息估计捕获区间,在高灵敏度高动态条件下减少FFT次数并缩短捕获时间.结合数字自动增益控制(AGC)辅助的捕获机制降低误捕概率,提升了算法的可靠性.理论分析与实验表明,改进算法比传统算法更有优势,在满足检测概率大于99%、最小载噪比为34.66 dB、最小信噪比为16 dB的情况下,极限灵敏度可达-130 dBm,总多普勒频偏捕获范围可达140 kHz,捕获时间低至0.8 s,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已应用于浙江大学自主研制的某大规模低轨卫星星座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 捕获算法 多普勒频偏 高灵敏度 高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轨卫星通信系统面向安全通信的鲁棒资源分配算法
7
作者 徐勇军 鲁承壮 +3 位作者 董燚恒 赵涛 周继华 傅晓建 《电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82-1490,共9页
为了解决低轨卫星通信系统因广域覆盖特性导致用户信息极易被截获和窃听的问题,以及由于反馈延迟等因素导致的信道状态信息难以准确获取的问题,本文构建了存在信道不确定性的低轨卫星通信系统模型.根据用户最小安全速率约束、波束赋形... 为了解决低轨卫星通信系统因广域覆盖特性导致用户信息极易被截获和窃听的问题,以及由于反馈延迟等因素导致的信道状态信息难以准确获取的问题,本文构建了存在信道不确定性的低轨卫星通信系统模型.根据用户最小安全速率约束、波束赋形功率阈值约束以及信道不确定性约束建立联合优化卫星波束赋形矢量、人工噪声矢量和功率分配因子的鲁棒优化问题.针对该含不确定性的非凸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连续凸近似、S-procedure、半正定松弛等方法的迭代鲁棒资源分配算法.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满足概率较传统非鲁棒算法可提升9.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通信系统 信息安全 资源分配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人工智能的低轨卫星接入网无线资源管控架构研究
8
作者 王卫东 童建飞 +2 位作者 王程 焦凌霄 高谷九祥 《无线电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47-655,共9页
随着宽带互联网、物联网等业务的迅猛兴起,卫星通信的应用领域持续拓展,卫星用户业务需求呈指数级增长,对卫星通信系统在容量、覆盖范围、服务质量及动态资源调度等方面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传统卫星通信系统采用静态资源分配策略,暴... 随着宽带互联网、物联网等业务的迅猛兴起,卫星通信的应用领域持续拓展,卫星用户业务需求呈指数级增长,对卫星通信系统在容量、覆盖范围、服务质量及动态资源调度等方面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传统卫星通信系统采用静态资源分配策略,暴露出资源利用率低、系统容量受限、服务质量波动大等问题。尽管多波束技术取得了一定进展,但现有技术在面对复杂多变的通信环境时,依旧面临着难以突破的理论瓶颈。低轨(Low Earth Orbit,LEO)卫星网络场景面临高动态性、强异构性与业务多样性等显著挑战,参照3GPP业务和系统架构工作组关于AI服务系统架构的讨论成果,提出一种融合集中与分布式控制思想的卫星网络资源管控架构。该架构运用分层式模块设计,通过构建多层次协同工作机制,旨在对空间与地面资源实现高效分配。此外,深入探究该架构所具备的关键能力,涵盖时频空码四维资源管理、对第五代非地面网络(5th Generation Non-Terrestrial Network,5G NTN)体制的支持能力、星地协同机制、AI算法的部署与交互机制等。期望通过这些研究,为AI赋能LEO卫星无线电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提供技术支撑,助力LEO卫星通信系统性能全面提升与跨越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 人工智能 资源管控 无线电接入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低轨单星的钟差修正定位方法
9
作者 苏佳 靳晓会 +1 位作者 易卿武 孙洪驰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82-487,共6页
针对传统定位方法在单星情况下定位精度差、收敛速度慢、受钟漂影响较大的问题,提出钟差修正的伪距/多普勒联合定位模型,将钟差数学模型与伪距观测方程、多普勒观测方程结合,通过钟差数学模型与多普勒观测方程同时估测钟漂,消除接收机... 针对传统定位方法在单星情况下定位精度差、收敛速度慢、受钟漂影响较大的问题,提出钟差修正的伪距/多普勒联合定位模型,将钟差数学模型与伪距观测方程、多普勒观测方程结合,通过钟差数学模型与多普勒观测方程同时估测钟漂,消除接收机钟漂变化对定位精度的影响。在仿真场景下,对所提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钟差修正的伪距/多普勒联合定位在不同工况下的最优定位精度可达219 m,相较于多普勒定位方法提升59.4%;伪距测量误差为1 m时,定位精度达169 m,收敛时间在300 s左右;频率测量误差为0.5 Hz时,定位精度在140 m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 钟差修正 伪距 多普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低轨卫星通信网络的联邦深度强化学习智能路由方法
10
作者 李学华 廖海龙 +1 位作者 张贤 周家恩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652-2664,共13页
低轨卫星通信网络拓扑结构动态变化,传统地面网络路由方法难以直接适用,同时由于卫星星载资源受限,基于人工智能的路由方法通常学习效率较低,而协同训练需要数据共享和传输,难度大且存在数据安全风险。为此,针对上述挑战,该文提出一种... 低轨卫星通信网络拓扑结构动态变化,传统地面网络路由方法难以直接适用,同时由于卫星星载资源受限,基于人工智能的路由方法通常学习效率较低,而协同训练需要数据共享和传输,难度大且存在数据安全风险。为此,针对上述挑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卫星分簇的多智能体联邦深度强化学习路由方法。首先,设计了结合网络拓扑、通信和能耗的低轨卫星通信网络路由模型;然后,基于每颗卫星的平均连接度将星座节点划分为多个簇,在簇内采用联邦深度强化学习框架,通过簇内卫星协同共享模型参数,共同训练对应簇内的全局模型,以最大化网络能量效率。最后,仿真结果表明,该文所设计方法对比Sarsa、MAD2QN和REINFORCE 3种基准方法,网络平均吞吐量分别提高83.7%,19.8%和14.1%;数据包平均跳数分别减少25.0%,18.9%和9.1%;网络能量效率分别提升55.6%,42.9%和4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通信 路由方法 卫星分簇 联邦深度强化学习 能量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低轨卫星多波束子载波动态分配算法
11
作者 王华华 黄梁 +1 位作者 陈甲杰 方杰宁 《计算机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71-577,共7页
针对低轨(LEO)卫星在多波束场景下的资源分配问题,由于在实际卫星通信环境中,波束间信号的干扰和噪声等因素复杂多变,常规的子载波动态分配算法无法动态调整参数以适应通信环境的变化。通过结合传统的通信调度算法与强化学习技术,以最... 针对低轨(LEO)卫星在多波束场景下的资源分配问题,由于在实际卫星通信环境中,波束间信号的干扰和噪声等因素复杂多变,常规的子载波动态分配算法无法动态调整参数以适应通信环境的变化。通过结合传统的通信调度算法与强化学习技术,以最小化用户丢包率为目标,动态调整用户调度情况并动态分配整个卫星通信系统的资源以适应环境的变化。通过时隙划分离散化LEO卫星的动态特性模型,并根据LEO卫星资源分配场景的建模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DRL)的资源分配策略。通过调整卫星调度的排队情况,增加大时延用户的调度机会,即调节单颗LEO卫星各个波束中的资源块以对应用户的资格性,从而在保证一定公平性的同时,降低用户丢包率。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在满足总功率约束的条件下,所提出的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资源分配算法(DRL-RA)中的用户传输公平性和系统吞吐量比较稳定,且DRL-RA中时延较大的用户因优先级提升而获得了更多的调度机会,而DRL-RA的数据丢包率相较于比例公平算法和最大负载/干扰(Max C/I)算法分别降低了13.9%和15.6%。可见,所提算法有效解决了数据传输过程中丢包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 时隙划分 资源分配 深度强化学习 优先级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轨卫星系统下混合预编码与结合器设计
12
作者 王丹 莫刘燕 侯康宁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44-750,共7页
低轨卫星通信和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结合可以实现显著的频谱和能量效率(EE)增益,但传统的预编码和结合器设计可能导致高实现复杂度或高能量消耗.本文对在大规模MIMO低轨卫星系统下提高能量效率的低分辨率移相器混合预编码器和... 低轨卫星通信和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结合可以实现显著的频谱和能量效率(EE)增益,但传统的预编码和结合器设计可能导致高实现复杂度或高能量消耗.本文对在大规模MIMO低轨卫星系统下提高能量效率的低分辨率移相器混合预编码器和组合器的设计进行了研究.首先公式化能量效率最大化优化问题,该公式为非凸的,为了易于处理,利用遍历和率的封闭形式的紧上界来近似混合预编码设计的能量效率最大化问题.为解决该问题,提出了一种迭代算法,该算法连续地利用迭代相位匹配算法设计各用户的低分辨率模拟预编码器和组合器对,然后基于获得的有效基带信道计算数字预编码器和组合器,并利用LUP算法来降低矩阵求逆的算法复杂度.仿真结果表明,与基线方案相比,所提算法具有更好的性能,其能量效率更接近最优数字预编码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 混合预编码 大规模MIMO 能量效率 移相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理环境认知的低轨卫星空时多维信道预测方法
13
作者 洪涛 焦传伟 +2 位作者 丁晓进 刘子威 张更新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9-39,共11页
针对低轨卫星通信场景下长传播时延导致的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过时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地理环境认知的低轨卫星空时多维信道预测方法。首先,通过射线追踪法建模卫星信道,进而确定不同地理环境下影响CSI变化的... 针对低轨卫星通信场景下长传播时延导致的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过时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地理环境认知的低轨卫星空时多维信道预测方法。首先,通过射线追踪法建模卫星信道,进而确定不同地理环境下影响CSI变化的几个关键因素并将其与信道特征参量建立映射关系;然后,设计了一个由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和长短时记忆(Long⁃Short Term Memory,LSTM)神经网络构成的组合神经网络模型来有效预测CSI,通过CNN网络提取CSI和特征参量之间变化的空时相关性来认知地理环境对CSI变化的影响,利用LSTM网络处理时间序列的特点根据当前输入信息预测未来某一时刻CSI值。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一种离线训练-模型更新-在线预测的实施框架以解决低轨卫星平台资源受限及高动态的问题。仿真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的基于LSTM网络的低轨卫星信道预测方法,所提方法能够有效提升CSI预测精度及其预测模型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 信道预测 环境认知 深度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轨卫星轨道根数型星历拟合精度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杜俊锋 戴小蕾 +2 位作者 楼益栋 李新刚 包泽宇 《导航定位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2-60,共9页
为了进一步提高低轨(LEO)卫星拟合精度,探究星历参数设计对于不同轨道高度低轨(LEO)卫星拟合精度的影响: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16、18参数广播星历,对轨道长半轴、偏心率、轨道倾角和近地点幅角进行频谱分析;然后设计分别适用于LEO卫星... 为了进一步提高低轨(LEO)卫星拟合精度,探究星历参数设计对于不同轨道高度低轨(LEO)卫星拟合精度的影响: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16、18参数广播星历,对轨道长半轴、偏心率、轨道倾角和近地点幅角进行频谱分析;然后设计分别适用于LEO卫星短期和长期轨道拟合的22、24参数星历;最后采用5颗不同轨道高度卫星实测数据对4种星历拟合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拟合时长影响拟合收敛的稳定性,对于数十分钟的短期拟合,当拟合时长达到40 min以上时,4种星历参数模型对于实验中各卫星均能稳定收敛,其中24参数星历拟合精度最高,轨道三维方向拟合精度在0.11~0.23 m;对于3 h以上的长期拟合,考虑了轨道长半轴线性变化和角速度加速度的18和24参数星历拟合精度更高,其中24参数星历24 h拟合时长的拟合精度在337.78~583.38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leo) 广播星历设计 参数拟合 精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轨通信卫星馈电切换及自主运行方法研究
15
作者 张世层 张冬 +3 位作者 王平 安绍毅 王立民 孙艳红 《现代雷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2-87,共6页
在我国低轨(LEO)卫星面临着境外信关站部署困境、数据落地需求激增及大规模LEO星座运维管控压力加剧的背景下,如何实现卫星过境时间内馈电链路有效通信时长最大化成为了关键挑战。为解决该问题,文中提出了基于星地双波束的馈电链路自适... 在我国低轨(LEO)卫星面临着境外信关站部署困境、数据落地需求激增及大规模LEO星座运维管控压力加剧的背景下,如何实现卫星过境时间内馈电链路有效通信时长最大化成为了关键挑战。为解决该问题,文中提出了基于星地双波束的馈电链路自适应跨站切换方法。该方法通过卫星依据地面信关站位置信息和实时卫星轨道数据自主控制双波束协同,达成了馈电链路无缝跨站切换。仿真结果表明,在三个信关站可见的场景下,该方法使单颗卫星馈电链路有效通信时长至少提升22%,且在跨站过程中确保业务无中断、数据无丢失,不引入业务包乱序风险及额外存储开销。同时,该方法支持馈电链路自主建链断链,显著降低了星座日常运维难度,为卫星通信系统的高效运行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 天地一体化网络 馈电链路 自主运行 天基网络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轨卫星星历参数自适应广义岭估计方法
16
作者 王炫然 宋伟伟 +2 位作者 范磊 景贵飞 施闯 《导航定位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8-86,共9页
为了进一步探究大气阻力和地球非球形引力摄动对低轨(LEO)卫星的影响,通过对比16、18和19参数广播星历模型发现:在重力恢复与气候实验(GRACE)和哨兵(Sentinel)系列低轨卫星的星历拟合实验中,19参数模型易因法方程病态性导致拟合失败,提... 为了进一步探究大气阻力和地球非球形引力摄动对低轨(LEO)卫星的影响,通过对比16、18和19参数广播星历模型发现:在重力恢复与气候实验(GRACE)和哨兵(Sentinel)系列低轨卫星的星历拟合实验中,19参数模型易因法方程病态性导致拟合失败,提出一种基于广义岭估计的模型优化方法,通过最优广义岭估计搜索有效降低法矩阵条件数,将19参数模型拟合成功率从不足60%提升至100%。实验结果表明,19参数模型在10 min、20 min、30 min、40 min拟合弧长下GRACE-CD卫星拟合三维均方根误差(3DRMSE)均值分别为3.2 cm、14.2 cm、41.7 cm、84.5 cm,较18参数模型分别提升14.3%、26.3%、21.6%、26.9%;Sentinel-3AB卫星拟合3DRMSE均值分别为1.2 cm、7.0 cm、26.5 cm、61.7 cm,较18参数模型分别提升9.1%、39.6%、32.8%、2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岭估计 (leo)卫星 广播星历模型 收敛性分析 参数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低轨通信卫星信号的外辐射源雷达技术:综述与展望
17
作者 傅鸿伟 张章 +4 位作者 罗宇 周志超 陈展野 简鑫 察豪 《雷达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92-1114,共23页
相较于地基外辐射源雷达,基于卫星信号的外辐射源雷达(即卫星信号外辐射源雷达)具有全球、全时、全天候覆盖等优势,可弥补地基外辐射源雷达在海上覆盖范围不足的限制;相较于中高轨卫星信号,低轨通信卫星信号具有接收功率强、卫星数目多... 相较于地基外辐射源雷达,基于卫星信号的外辐射源雷达(即卫星信号外辐射源雷达)具有全球、全时、全天候覆盖等优势,可弥补地基外辐射源雷达在海上覆盖范围不足的限制;相较于中高轨卫星信号,低轨通信卫星信号具有接收功率强、卫星数目多等优势,可为海上目标无源探测提供可观的探测距离与探测精度。面向未来发展需求,该文详细论述了卫星信号外辐射源雷达研究现状与应用前景,给出了以铱星、星链两类低轨通信卫星系统构建高低频宽窄带融合的低轨通信卫星信号外辐射源雷达系统的可行性分析,据此总结了研发低轨通信卫星信号外辐射源雷达系统面临的技术挑战与候选解决思路。上述研究可为广域范围内,外辐射源雷达探测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辐射源雷达 卫星互联网 无源探测 目标检测 多源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WGA的低轨卫星多波束调度策略
18
作者 李红光 石晶林 +1 位作者 周一青 刘垚圻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3-84,共12页
低轨卫星通信是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时业务和应急通信等领域具有重要作用。针对地面用户业务需求时空分布差异大,导致低轨卫星波束资源利用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时延加权和遗传算法的低轨卫星多波束调度策略。首... 低轨卫星通信是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时业务和应急通信等领域具有重要作用。针对地面用户业务需求时空分布差异大,导致低轨卫星波束资源利用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时延加权和遗传算法的低轨卫星多波束调度策略。首先设计了低轨卫星多波束调度架构;其次通过构建的波束干扰模型分析同频复用距离对载干噪比的影响,从而确定全频率复用的干扰规避方案;然后采用真实人口密度分布和用户调度速率构建业务模型;接着将待发往不同波束小区的业务容量与业务容忍时延加权得到容量调度因子,以避免业务数据超时失效;最后以最大化卫星容量为目标,采用遗传算法求解出不同调度次序下的跳波束图案。仿真结果表明,与遗传算法、轮询算法和随机算法对比,所提算法容量利用率分别平均提升2.74%,45.5%,46.23%;业务超时失效率分别平均降低2.52%,20.66%,25.36%;与遗传算法相比,所提算法代价为存储容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 跳波束 资源分配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邻域搜索算法在低轨卫星广播调度中的优化应用
19
作者 王英伍 耿座学 +4 位作者 李学富 胡健 瞿威均 王斌 杨宜康 《计算机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198-201,共4页
随着低轨(LEO)卫星通信技术的进步,LEO卫星星座通信系统进入高速发展阶段。这些系统可以有效地弥补地面蜂窝网的覆盖盲区,作为地面蜂窝网的补充对实现全球互联具有重要意义。针对LEO卫星通信领域中重要的卫星广播调度问题(SBSP),深入分... 随着低轨(LEO)卫星通信技术的进步,LEO卫星星座通信系统进入高速发展阶段。这些系统可以有效地弥补地面蜂窝网的覆盖盲区,作为地面蜂窝网的补充对实现全球互联具有重要意义。针对LEO卫星通信领域中重要的卫星广播调度问题(SBSP),深入分析并构建一个整数规划模型,并设计用于求解该模型的改进变邻域搜索算法(MVNS-SBS)。MVNS-SBS算法通过随机生成的方式获得初始可行的星地连接方案,然后进入VND(Variable Neighborhood Descent)阶段,并利用add和switch两种邻域结构交替进行局部搜索。当VND阶段陷入局部最优时,算法跳转进入shaking阶段,通过remove操作为方案添加扰动,并返回VND阶段。如果在多次扰动后仍未找到更优方案,则认为算法已收敛并终止运行。实验中,为了模拟实际工程场景,在不同规模的经典算例上,把所提算法与粒子群优化(PSO)、竞争Hopfield神经网络(CHNN)和SDBDE(Stochastic Diffusion Binary Differential Evolution)3种有效算法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可以有效求解SBSP,并展现出良好的鲁棒性和实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星座 卫星网络 卫星广播调度问题 变邻域搜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轨卫星超宽带导航信号高动态性能分析
20
作者 廖扬 伍蔡伦 +2 位作者 庄学彬 林子钧 房家乐 《导航定位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6-107,共12页
针对低轨卫星高动态环境下Ka频段超宽带(UWB)导航信号跟踪中存在较大载波多普勒频移和码多普勒与高阶动态应力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动态场景的跟踪环路带宽设计方法:通过理论建模与最小误差准则,推导跟踪环路的最优环路带宽闭式解,该闭... 针对低轨卫星高动态环境下Ka频段超宽带(UWB)导航信号跟踪中存在较大载波多普勒频移和码多普勒与高阶动态应力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动态场景的跟踪环路带宽设计方法:通过理论建模与最小误差准则,推导跟踪环路的最优环路带宽闭式解,该闭式解明确最优带宽与速度、加速度、加加速度的卫星运动参数及载噪比(C/N0)的定量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在所推导的跟踪架构和设置的最优环路带宽下,跟踪码误差可稳定在±0.1个码片范围内,载波误差可稳定在±0.03周(1周载波长度=1倍波长)范围内,频率误差可稳定在±200 Hz范围内,能对卫星信号进行有效跟踪。提出的方法可为低轨卫星超宽带信号高动态跟踪环路带宽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动态信号 超宽带(UWB) (leo)卫星 环路带宽优化 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