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50 MW墙式切圆锅炉超低负荷稳燃优化
1
作者 刘涛 薛艳芳 +4 位作者 王云刚 邹立 张益嘉 沈涛 赵钦新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9-109,共11页
为获得墙式切圆燃煤锅炉在20%额定负荷下燃烧和污染物排放特性,以国内某台350 MW超临界墙式切圆燃煤锅炉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其在20%超低负荷下不同燃烧器水平摆角和一次风中掺混不同比例氢气(以热量计算)共燃对烟气温度和烟气主要成分的... 为获得墙式切圆燃煤锅炉在20%额定负荷下燃烧和污染物排放特性,以国内某台350 MW超临界墙式切圆燃煤锅炉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其在20%超低负荷下不同燃烧器水平摆角和一次风中掺混不同比例氢气(以热量计算)共燃对烟气温度和烟气主要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大燃烧器水平摆角能够缓解20%负荷下锅炉近壁面空气流速较高的问题,但会导致煤粉初期着火延迟,推荐将水平摆角设置为15°;H_(2)共燃比为15%时,主燃区截面平均烟气温度最高达到1592 K,比初始工况提高了34 K,共燃比的增加导致炉膛平均温度降低,推荐H_(2)共燃比取15%;NO x排放随着H_(2)共燃比的增加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共燃比为20%时NO x排放比初始工况下降了21.2%,CO_(2)排放也降低了18.2%,但出口烟气中H_(2)O的摩尔分数增加了20.8%,容易造成低温腐蚀,需要对相关设备进行防腐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墙式切圆锅炉 低负荷稳燃 烧器水平摆角 H 2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低负荷稳燃燃烧器的气固流动特性
2
作者 黄椿朝 李争起 +2 位作者 路跃 王誉霏 陈智超 《洁净煤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18-228,共11页
现有燃用劣质煤锅炉无助燃最低稳燃负荷为50%,难以满足深度调峰需求。前人的研究主要聚焦于降低NO_(x)排放,而非低负荷稳燃,试验条件大多设置为满负荷,缺乏对低负荷工况的研究。为解决燃用劣质煤锅炉深度调峰能力不足的问题,研发了一种... 现有燃用劣质煤锅炉无助燃最低稳燃负荷为50%,难以满足深度调峰需求。前人的研究主要聚焦于降低NO_(x)排放,而非低负荷稳燃,试验条件大多设置为满负荷,缺乏对低负荷工况的研究。为解决燃用劣质煤锅炉深度调峰能力不足的问题,研发了一种新型低负荷稳燃技术。该技术保留了原有燃烧器的二次风结构,通过耦合中心给粉技术,引入旋流缝隙风,并结合对预混段和扩口的优化,可在最低30%负荷下仅依靠自身回流区实现稳燃。将该技术应用于1台350 MW劣质煤锅炉的LNASB燃烧器上,得到低负荷稳燃LNASB燃烧器。通过实验室气固两相试验,在30%锅炉负荷下,分析了缝隙风量对新型燃烧器气固流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缝隙风可调控回流区形态和尺寸。缝隙风量为内二次风量的66%时,回流区为大环形,长度1.0d,直径0.48d,下边界距中心轴线0.075d(d为外二出口直径)。缝隙风量为44%时,为中心回流区,长度0.7d,直径0.60d。缝隙风为22%和0%时,回流区变为小环形,长度0.5d,直径分别为0.24d和0.32d。66%、44%、22%和0缝隙风量时的总回流率分别为0.74、0.55、0.29和0.38,旋流数分别为0.872、0.934、0.784和0.512,气相/颗粒相的扩散角分别为37.8°/36.3°、38.4°/36.6°、35.1°/32.0°、36.0°/35.4°。在径向r=0~50 mm,66%和44%缝隙风量的轴向速度低于22%和0缝隙风的工况。22%缝隙风时切向速度的衰减更快。相同x/d下(x为测点到出口的距离),无缝隙风时的径向速度大于有缝隙风时的工况,且负值范围更小。在x/d=0.1之后,66%和44%缝隙风时的湍流强度峰值高于其他2个工况。随着缝隙风量的减小,相同位置的湍流动能呈逐渐增大的趋势。相同位置下,0缝隙风量时湍流动能耗散率低于有缝隙风存在时的工况。4种工况下的颗粒浓度沿径向呈“内浓外淡”分布。66%缝隙风量时,x/d=0.3~0.7存在明显的颗粒回流,且回流的起点靠近燃烧器中心。44%缝隙风量时,x/d=0.5~0.7内存在中心区域的颗粒回流。0缝隙风量时,峰值位置位于r/d=0.15附近,高浓度颗粒位于一次风边缘,明显的颗粒回流发生在x/d=0.1~0.3。22%缝隙风量时,颗粒没有明显的回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负荷稳燃 气固两相 旋流烧器 劣质煤 深度调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30MW锅炉低负荷稳燃数值模拟研究
3
作者 李永利 孙良海 +6 位作者 郑沧海 王雷 张天羽 张大骞 张航 张磊 邓磊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2-57,共6页
为探究现有燃煤机组深度调峰过程中,锅炉低负荷燃烧的稳定性与最佳运行方式,针对某电厂630 MW锅炉开展了低负荷下的炉内过程数值模拟研究,对比了锅炉在20%锅炉最大连续出力(BMCR)负荷和30%BMCR负荷下以不同磨煤机组合方式运行的工况,分... 为探究现有燃煤机组深度调峰过程中,锅炉低负荷燃烧的稳定性与最佳运行方式,针对某电厂630 MW锅炉开展了低负荷下的炉内过程数值模拟研究,对比了锅炉在20%锅炉最大连续出力(BMCR)负荷和30%BMCR负荷下以不同磨煤机组合方式运行的工况,分析了低负荷对炉内燃烧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某电厂630 MW机组锅炉在低负荷燃烧时,下炉膛CD两层磨煤机投运,炉膛内能保持较好的流场充满度,温度场均匀,燃烧组织合理,可保证煤粉颗粒的着火和燃烧;不同磨煤机组合工况对于炉膛出口处烟气组分的质量分数影响较小,O_(2)的体积分数变化幅度为0.42%,表明炉膛内燃烧反应的进行程度相近。因此,低负荷下可选择运行两层磨煤机保持炉内燃烧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锅炉 深度调峰 低负荷稳燃 数值模拟 磨煤机投运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旋流燃烧器低负荷稳燃特性试验 被引量:14
4
作者 周科 成汭珅 +2 位作者 解冰 张广才 刘辉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21-126,共6页
本文以某低氮旋流燃烧器为研究对象,采取试验和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三次风旋流叶片角度对燃烧器喷口流场分布、喷口温度场分布以及CO、NOx生成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三次风旋流叶片角度从20°增加至50°,旋流加强,燃烧器... 本文以某低氮旋流燃烧器为研究对象,采取试验和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三次风旋流叶片角度对燃烧器喷口流场分布、喷口温度场分布以及CO、NOx生成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三次风旋流叶片角度从20°增加至50°,旋流加强,燃烧器喷口气流回流量增加,卷吸能力增强,当三次风旋流叶片角度增加至60°以后,燃烧器喷口气流出现飞边的现象,卷吸能力反而变弱;当三次风旋流叶片角度为50°左右时,高温烟气离燃烧器喷口最近,约为1.4 m;随着三次风旋流叶片角度的增大,其CO生成浓度(体积分数)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其NOx生成浓度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当三次风旋流叶片角度为50°左右时,其CO生成浓度达到最低,其NOx生成浓度达到最高,由此可以推测出,适应于锅炉低负荷稳燃的最佳三次风旋流叶片开度为50°左右。在某660 MW锅炉上进行现场试验,燃烧器三次风旋流叶片角度由0~30°调整至50°后,相同运行条件下锅炉最低稳燃负荷由25%额定负荷降低至20%额定负荷,低负荷稳燃能力明显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流烧器 三次风旋流 叶片角度 喷口流场 冷态试验 低负荷稳燃 污染物排放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浓淡风煤粉燃烧器低负荷稳燃性能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朱群益 秦裕琨 +2 位作者 吴少华 孙召增 朱彤 《动力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400-2403,共4页
通过水平浓淡风煤粉燃烧器气固混合特性的试验研究及在 3 2 0 MW双炉膛锅炉上的应用表明 :该燃烧器具有较强的低负荷稳燃能力 ,同时具有燃烧效率高 ,防结渣及防水冷壁高温腐蚀性能。在减少电厂低负荷稳燃用油方面经济效益显著。图 8参
关键词 烧器 水平浓淡 低负荷稳燃 防结渣 防高温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火焰炉低负荷稳燃问题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薛宁 白少林 相大光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27-31,共5页
以珞璜电厂 32号炉为研究对象 ,应用CFXTASCflow软件对燃烧器两相流场及炉内燃烧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首先根据试验测定的松藻无烟煤的着火温度及其与煤粉浓度的关系 ,优化设计了燃烧器浓淡分离装置。在确定单只燃烧器改造方案的基础上 ... 以珞璜电厂 32号炉为研究对象 ,应用CFXTASCflow软件对燃烧器两相流场及炉内燃烧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首先根据试验测定的松藻无烟煤的着火温度及其与煤粉浓度的关系 ,优化设计了燃烧器浓淡分离装置。在确定单只燃烧器改造方案的基础上 ,提出了“多稳燃中心”的全炉浓淡燃烧方案。最后通过数值模拟证明其有效性与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珞璜电厂 W火焰型锅炉 烧器 低负荷稳燃 数值模拟 烧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负荷稳燃直流燃烧器攻关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匡江红 丁士发 焦国成 《动力工程》 EI CSCD 2000年第2期611-614,605,共5页
目前市场上用于低负荷稳燃的燃烧器种类很多,但都存在着一些缺陷。该文介绍了一种新型燃烧器,即WR燃烧器,又称浓淡分离型燃烧器,并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对其机理进行了研究探讨。数值计算结果与实测值相吻合,为WR燃烧器的合理设计提供了理... 目前市场上用于低负荷稳燃的燃烧器种类很多,但都存在着一些缺陷。该文介绍了一种新型燃烧器,即WR燃烧器,又称浓淡分离型燃烧器,并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对其机理进行了研究探讨。数值计算结果与实测值相吻合,为WR燃烧器的合理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锅炉 低负荷稳燃 WR烧器 直流烧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R型和XWD型(双通道)浓淡燃烧器的结构特点、设计原理及低负荷稳燃机理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孙金武 《热力发电》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22-25,共4页
结合淮阴电厂 2× 50MW机组技改工程锅炉燃烧器的选型需要 ,应用理论力学、燃烧动力学及燃烧空气动力学原理 ,着重对WR型和XWD型 (双通道 )浓淡燃烧器的设计思路进行分析 ,并对结构特点和使用效果分别加以简述。
关键词 浓淡烧器 旋流烧器 低负荷稳燃 锅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劣质煤低负荷稳燃技术数值计算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3
9
作者 王杜佳 杨章宁 +2 位作者 冉燊铭 邓坚 李振山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2期181-187,共7页
电厂煤粉锅炉在深度调峰低负荷运行状况下,燃煤输入热量大幅减小,炉内整体温度下降,导致煤粉燃烧稳定性下降,锅炉易发生灭火,维持燃烧的稳定性难度非常大,如果燃用劣质煤则稳燃难度将进一步增大。为提升对冲燃煤锅炉低负荷运行工况下燃... 电厂煤粉锅炉在深度调峰低负荷运行状况下,燃煤输入热量大幅减小,炉内整体温度下降,导致煤粉燃烧稳定性下降,锅炉易发生灭火,维持燃烧的稳定性难度非常大,如果燃用劣质煤则稳燃难度将进一步增大。为提升对冲燃煤锅炉低负荷运行工况下燃用劣质煤时的稳燃能力,研发一种更加经济高效的超低负荷稳燃技术,运用fluent软件对3种对冲燃煤锅炉低负荷稳燃燃烧器方案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研究,对比各方案中燃烧温度、氧量、CO等分布情况。结果表明:采用新型带外置分离式煤粉燃烧器后,整个炉膛内燃烧组织更好、燃烧温度更高,炉膛火焰充满度好,可有效增强煤粉着火和稳燃能力;提升一次风温对低负荷稳燃有利,在低负荷运行工况下,可在燃烧器入口增设一次风加热系统,尽可能提高一次风的运行温度;采用外置式分离技术或提升一次风温度均可减少锅炉侧墙水冷壁附近的CO浓度,使煤粉在主燃烧区域燃烧更充分,进而提高低负荷状态下的燃烧效率。在某600 MW锅炉项目上得到应用,取得了良好的低负荷稳燃效果,为实际工程设计及运行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负荷稳燃 锅炉 数值模拟 劣质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章丘发电公司锅炉低负荷稳燃措施探讨 被引量:1
10
作者 常公鹏 郭荣兴 刘志超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55-56,共2页
关键词 低负荷稳燃 发电公司 2002年9月 自然循环锅炉 有限公司 烧系统 四角切圆 热风送粉 设计参数 煤质分析 超高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角切圆燃烧锅炉低负荷稳燃技术 被引量:8
11
作者 罗伟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7期3-5,8,共4页
对各种低负荷稳燃技术进行了综述。对浓淡燃烧器进行了研究,该种燃烧器通过在一次风喷口前的一段管道中加装偏流挡块并配以分离隔板的措施,实现浓淡偏差燃烧。在冷模试验的基础上,对锦州发电厂、通辽发电总厂的一些670t/h锅炉... 对各种低负荷稳燃技术进行了综述。对浓淡燃烧器进行了研究,该种燃烧器通过在一次风喷口前的一段管道中加装偏流挡块并配以分离隔板的措施,实现浓淡偏差燃烧。在冷模试验的基础上,对锦州发电厂、通辽发电总厂的一些670t/h锅炉进行了改造,结果表明用该燃烧器进行改造后,取得了良好的低负荷稳燃效果,给电厂节省了大量低负荷稳燃用油;并使NOx排放量降低,减轻了环境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锅炉 煤粉烧器 低负荷稳燃 电厂 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角燃烧无烟煤锅炉低负荷稳燃技术 被引量:5
12
作者 郭永浩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21-24,共4页
运用稳燃腔燃烧器、煤粉浓缩技术、分级燃烧技术,对 420t/h无烟煤锅炉进行了成功改造,在40%额定电负荷下可无油稳定燃烧,水平烟道两侧烟温偏差可控制在20℃以内,并提高了锅炉效率和发电机组的经济运行水平。
关键词 烧器 低负荷稳燃 无烟煤锅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浓淡双喷口燃烧器低负荷稳燃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林雪健 吕为智 +1 位作者 朱一飞 陈端雨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3-39,共7页
针对燃煤机组深度调峰低负荷情况下着火困难、燃烧不稳定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对最上层燃烧器进行浓淡双喷口结构优化改造以达到30%负荷以下稳燃目的的方法。以1台300MW锅炉为模型,将最上层单喷口燃烧器改为总热功率与原燃烧器相同并带有... 针对燃煤机组深度调峰低负荷情况下着火困难、燃烧不稳定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对最上层燃烧器进行浓淡双喷口结构优化改造以达到30%负荷以下稳燃目的的方法。以1台300MW锅炉为模型,将最上层单喷口燃烧器改为总热功率与原燃烧器相同并带有浓淡分离装置的2个小型燃烧器。通过理论计算,分析了改造后燃烧器在低负荷下的着火性能,同时通过数值模拟对其燃烧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改造后双喷口燃烧器更有利于低负荷下煤粉气流的着火;同时改造后炉内流场、温度场均更加稳定,炉膛内平均温度也有所上升;通过O_2、CO_2摩尔浓度分析可知燃烧更为彻底、稳定,改造后的浓淡双喷口煤粉燃烧器能满足低负荷下的着火及稳燃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机组 深度调峰 浓淡双喷口 低负荷稳燃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30 MW机组煤粉锅炉耦合油污泥低负荷燃烧数值模拟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海丹 张凡志 +2 位作者 方仙明 梁震 张光学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3-160,共8页
针对含油污泥的无害化处置问题,提出预处理后送入煤粉锅炉与煤粉耦合燃烧的技术路线,在330 MW机组四角切圆锅炉上做了改造,并进行了含油污泥的热重分析及含油污泥入炉后的数值模拟,开展了油污泥入炉低负荷稳燃试验。结果表明:含油污泥... 针对含油污泥的无害化处置问题,提出预处理后送入煤粉锅炉与煤粉耦合燃烧的技术路线,在330 MW机组四角切圆锅炉上做了改造,并进行了含油污泥的热重分析及含油污泥入炉后的数值模拟,开展了油污泥入炉低负荷稳燃试验。结果表明:含油污泥具有易着火且热值接近动力煤的特点,可提高锅炉低负荷稳燃能力;含油污泥入炉后火焰中心略微下移,排放的烟气NO_(x)量有所降低;锅炉最低稳燃负荷率可低至20.00%,对应燃烧器层炉膛温度上升30~50℃,煤粉燃烧器火检信号更稳定,飞灰含碳量从4.79%降至3.80%,证明了油污泥对低负荷工况下煤粉燃烧的促进作用;120 MW负荷下含油污泥入炉后,锅炉效率提高约0.23百分点,可降低供电煤耗率约0.7 g/(k W·h),含油污泥热值可替代标准煤约3.7 t/h,节能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油污泥 锅炉 耦合 低负荷稳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强稳燃低温低氮双涡预热解燃烧器开发及应用展望 被引量:1
15
作者 谭厚章 王学斌 +5 位作者 郑海国 吕钊敏 孙平 张俊杰 董琨 黄军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3-99,共7页
新能源发电的大幅增长对燃煤电厂深度调峰提出了更高要求,针对目前燃煤电厂20%以下低负荷难稳燃的现状,开发了一种新型强稳燃低温低氮双涡预热解燃烧器,煤粉先进行高温预热解再与卷吸的高温烟气混合着火,达到强稳燃目的。搭建了25 t/h... 新能源发电的大幅增长对燃煤电厂深度调峰提出了更高要求,针对目前燃煤电厂20%以下低负荷难稳燃的现状,开发了一种新型强稳燃低温低氮双涡预热解燃烧器,煤粉先进行高温预热解再与卷吸的高温烟气混合着火,达到强稳燃目的。搭建了25 t/h试验台,试验结果表明:配置单台燃烧器整体炉膛火焰温度均匀,低于1000℃,呈现低温低氮环境,且在燃烧器设计功率30%~35%以下火焰十分稳定;中试试验台锅炉效率达到92.75%,NO_(x)排放质量浓度为218 mg/m^(3)(φ(O_(2))=6%),采用炉内喷尿素溶液可实现NO_(x)排放质量浓度小于80 mg/m^(3)。基于此,针对大型燃煤锅炉,无论旋流燃烧系统或直流燃烧系统,通过在中层或上层前后墙改造安装新型燃烧器后,均可实现10%~20%低负荷稳燃,且无需改造制粉系统,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热解烧器 双涡流场 深度调峰 低负荷稳燃 NO 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氧低NOx稳燃技术在300 MW煤粉锅炉机组灵活性调峰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6
作者 陈子曦 王庆 +5 位作者 王泉海 雷云红 李建波 贾益 亢银虎 卢啸风 《洁净煤技术》 CAS 2020年第4期134-139,共6页
为了对富氧低NOx稳燃技术的实际应用效果进行工程示范,针对富氧低NOx稳燃技术在300 MW亚临界煤粉锅炉上的低负荷稳燃特性进行了实炉试验研究。通过将锅炉A、D层原12台一次风燃烧器改造为富氧低NOx燃烧器以及对锅炉主要运行参数的测量分... 为了对富氧低NOx稳燃技术的实际应用效果进行工程示范,针对富氧低NOx稳燃技术在300 MW亚临界煤粉锅炉上的低负荷稳燃特性进行了实炉试验研究。通过将锅炉A、D层原12台一次风燃烧器改造为富氧低NOx燃烧器以及对锅炉主要运行参数的测量分析,研究富氧低NOx稳燃技术对SCR入口的NOx原始排放浓度、烟气温度,以及对锅炉总体运行特性的影响。实炉试验、日常运行以及第三方完成的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原锅炉改造应用富氧低NOx稳燃技术后,NOx原始生成量明显降低。改造后的运行实践证明,锅炉最低可在23.5%负荷(70.4 MW)下稳定运行,且同时能保证锅炉出口过热蒸汽参数和再热蒸汽参数达到运行要求、SCR入口烟温维持在280℃以上及NOx原始生成浓度低于300 mg/Nm^3,实现NOx超低排放。锅炉运行经济性统计分析表明,采用富燃低NOx稳燃技术后,调峰能力大幅提高,可长期低负荷运行,且可有效投入SCR脱硝系统,锅炉的年平均点火和低负荷稳燃用油量减少了65%。因此富氧低NOx稳燃技术可实现锅炉的低负荷稳燃及超低排放,且大幅降低锅炉点火及稳燃用油,提高锅炉的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氧NO x技术 低负荷稳燃 NO x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角切圆燃烧褐煤煤粉锅炉低NO_x燃烧技术研究 被引量:19
17
作者 秦明 吴少华 +2 位作者 孙绍增 孙锐 成庆刚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58-162,共5页
为了降低六角切向燃烧褐煤煤粉锅炉的 NOx 的排放量,文中对一台燃用褐煤的 670t/h 煤粉锅炉燃烧器、采用水平浓淡燃烧和分级送风技术后,进行了 NOx 排放特性的工业性试验研究。试验中研究了各种送风方式对 NOx 排放和燃烧特性的影响。... 为了降低六角切向燃烧褐煤煤粉锅炉的 NOx 的排放量,文中对一台燃用褐煤的 670t/h 煤粉锅炉燃烧器、采用水平浓淡燃烧和分级送风技术后,进行了 NOx 排放特性的工业性试验研究。试验中研究了各种送风方式对 NOx 排放和燃烧特性的影响。试验表明,采用分级送风和水平浓淡燃烧相结合,NOx 排放浓度下降了 23%以上,达 388.3mg/m3,而锅炉效率有所提高,低负荷稳燃能力有所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粉锅炉 NOX烧技术 NOX排放 六角切圆 切向 低负荷稳燃 锅炉效率 褐煤 研究 工业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深度调峰的超临界煤粉锅炉变负荷燃烧三维数值模拟 被引量:14
18
作者 袁来运 钟文琪 +3 位作者 陈曦 李杰 刘国耀 田万军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35-541,共7页
为解决低负荷运行时燃煤锅炉稳燃性下降和NOx排放增加的问题,对一台660 MW超临界旋流对冲锅炉在低负荷(20%~60%额定负荷)下不同运行工况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并研究了低负荷下多种操作参数对锅炉稳燃性和污染物排放的影响.计算与分析结... 为解决低负荷运行时燃煤锅炉稳燃性下降和NOx排放增加的问题,对一台660 MW超临界旋流对冲锅炉在低负荷(20%~60%额定负荷)下不同运行工况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并研究了低负荷下多种操作参数对锅炉稳燃性和污染物排放的影响.计算与分析结果表明:30%额定负荷运行时投运下层燃烧器,且一次风率为0.2、煤粉粒径为50μm时,NOx排放最少;当负荷进一步降低时锅炉稳燃性迅速下降,同时NOx排放量迅速增加;调整燃烧器运行方式、一次风率和煤粉粒径可以有效改善锅炉低负荷燃烧状况.在负荷低于30%额定负荷的深度调峰运行时,采用2台磨煤机、下层燃烧器运行,并适当降低一次风率和煤粉粒径可以提高燃煤锅炉的低负荷运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锅炉 深度调峰 数值模拟 低负荷稳燃 NOX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浓淡煤粉椭圆锥稳燃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荆有印 陈海平 +2 位作者 王保生 秦玉祥 韩宏才 《动力工程》 CSCD 1999年第3期18-19,64,共3页
在充分研究煤粉燃烧机理的基础上,剖析了国内外燃烧器及其燃烧技术,研制和开发了浓淡煤粉椭圆锥燃烧器,实现了低负荷稳燃。
关键词 电站锅炉 煤粉 浓淡分离 低负荷稳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燃腔燃烧器在420t/h无烟煤锅炉上的应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郭永浩 王小保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2-54,60,共4页
对爱依斯万方电力有限公司 1号锅炉燃烧器在设计和运行方面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比较准确的分析 ,并运用稳燃腔燃烧器及分级燃烧技术等对其进行了改造。改造后锅炉可在 4 0 %负荷下稳燃 ,炉膛出口两侧烟温偏差在 2 0℃以内 ,飞灰可燃物降低 ... 对爱依斯万方电力有限公司 1号锅炉燃烧器在设计和运行方面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比较准确的分析 ,并运用稳燃腔燃烧器及分级燃烧技术等对其进行了改造。改造后锅炉可在 4 0 %负荷下稳燃 ,炉膛出口两侧烟温偏差在 2 0℃以内 ,飞灰可燃物降低 ,掉大渣灭火次数减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器 420T/H无烟煤锅炉 煤粉浓缩 分级 低负荷稳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