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水平低肋管加多孔导液带凝结换热分析和计算
1
作者
杜扬
辛明道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89年第5期27-34,共8页
本文提出水平低肋管加多孔导液带的凝结换热的分析、计算模型。通过实验测得多孔导液带的渗透率k。计算结果与本文作者所做的实验吻合较好。
关键词
水平
低肋管
多孔导液带
凝结换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锯齿形低肋管冷凝换热机理分析及实验研究
2
作者
文敦伟
蔡义汉
《中南矿冶学院学报》
CSCD
1991年第1期54-60,共7页
本文对锯齿形低肋管强化冷凝换热机理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锯齿形低肋管强化冷凝换热的“周向效应”,导出了包括“周向效应”和锯齿外缘周长影响的表面张力作用公式和包括锯齿影响的存积角公式,提出了肋形准则。通过对四种锯齿管以R11为工...
本文对锯齿形低肋管强化冷凝换热机理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锯齿形低肋管强化冷凝换热的“周向效应”,导出了包括“周向效应”和锯齿外缘周长影响的表面张力作用公式和包括锯齿影响的存积角公式,提出了肋形准则。通过对四种锯齿管以R11为工质的实验得出了锯齿形低肋管汽侧冷凝换热的准则方程式,其计算值同实验值相差在±10%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肋管
锯齿形
热管
冷凝
换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用强化屏改善低肋管沸腾传热性能的实验研究
3
作者
董谅
《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CSCD
1990年第3期63-67,共5页
本文针对低肋管沸腾传热的特点,提出加强化屏改善低肋管池沸腾传热性能的方法。对低肋管加强化屏的池沸腾传热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强化屏可使低肋管沸腾传热系数提高几倍乃至十倍。强化效果与强化屏的开口度,加热负荷及工质...
本文针对低肋管沸腾传热的特点,提出加强化屏改善低肋管池沸腾传热性能的方法。对低肋管加强化屏的池沸腾传热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强化屏可使低肋管沸腾传热系数提高几倍乃至十倍。强化效果与强化屏的开口度,加热负荷及工质热物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肋管
强化屏
沸腾
传热
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钛椭圆低肋横槽管外降膜蒸发流热特性
4
作者
彭德其
谢禹凡
+4 位作者
蒋卫东
俞天兰
吴淑英
谭卓伟
王志奇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0-178,共9页
为提高钛椭圆低肋横槽管外降膜蒸发器传热效率,在试验验证基础上对椭圆系数E在1.0~2.0内管外液膜流热特性进行多相流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管外液膜分布均存在不同程度干斑,且液膜在临近干斑处较其他区域增厚明显,当E为1.2时液膜覆盖率最...
为提高钛椭圆低肋横槽管外降膜蒸发器传热效率,在试验验证基础上对椭圆系数E在1.0~2.0内管外液膜流热特性进行多相流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管外液膜分布均存在不同程度干斑,且液膜在临近干斑处较其他区域增厚明显,当E为1.2时液膜覆盖率最高;液膜沿轴/周向均减速铺展,当E为1.0和1.8时管上端液膜速度在无量纲轴向长度Z*为-0.25~-0.375及0.25~0.375之间骤减,液膜厚度沿轴向从喷淋口正下方位置向喷淋口远端变化趋势为先减小后增大;最大传热系数随着E增大而增大,管壁在液膜与干斑交界区域附近传热系数最高;平均传热系数先增大后减小,相较圆管,E为1.2和2.0时平均传热系数分别增大34.5%和15.7%;槽内汽含率分布与液膜分布呈相反规律,液膜整体汽含率随E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槽内/外平均汽含率差值随E增加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椭圆
低
肋
横槽管
降膜蒸发
椭圆系数
液膜分布
汽含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螺旋隔板花瓣管油冷却器的传热强化
被引量:
16
5
作者
张正国
林培森
+2 位作者
王世平
邓颂九
涉谷久雄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82-484,共3页
通过实验研究 ,比较了螺旋隔板花瓣管油冷却器和螺旋隔板低肋管油冷却器的传热和压降性能 .实验结果表明 ,螺旋隔板花瓣管油冷却器与螺旋隔板低肋管油冷却器相比 ,总传热系数提高 10 %以上 ,而压降却降低 46
关键词
螺旋隔板
花瓣管
低肋管
油冷却器
传热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水平一维与二维单管外层流膜状凝结理论发展
被引量:
1
6
作者
马志先
张吉礼
孙德兴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80-93,共14页
在介绍水平光管外层流膜状凝结换热问题的Nusselt理论解的基础上,结合凝液受力分析,讨论了二维肋结构强化膜状凝结换热机理;介绍了表面张力所致压力梯度与淹没角建模方法的发展;介绍了典型二维表面低肋管外冷凝换热模型.综述分析表明:...
在介绍水平光管外层流膜状凝结换热问题的Nusselt理论解的基础上,结合凝液受力分析,讨论了二维肋结构强化膜状凝结换热机理;介绍了表面张力所致压力梯度与淹没角建模方法的发展;介绍了典型二维表面低肋管外冷凝换热模型.综述分析表明:一维表面单管外的冷凝换热问题已有较为完善的理论求解模型;工业系列化的二维表面外的冷凝换热问题已有经验-理论求解模型体系;但各模型的一致性较差,二维表面冷凝换热模型应进一步考虑肋表面结构与粗糙度所致液膜曲率变化对凝结换热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单管
膜状凝结
冷凝换热
低肋管
表面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纵向涡旋发生元LVG强化换热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
10
7
作者
吕静
马济成
杜雅萍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83-285,共3页
对直角三角翼纵向涡旋发生元LVG(Longitudinal Vortex Generator)的强化换热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在一定的雷诺数范围内,直角三角翼纵向涡旋发生元的冲击角、翼高、翼宽及宽高比等几何参数是影响传热强化的主要因素,存在最佳冲击角,宽...
对直角三角翼纵向涡旋发生元LVG(Longitudinal Vortex Generator)的强化换热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在一定的雷诺数范围内,直角三角翼纵向涡旋发生元的冲击角、翼高、翼宽及宽高比等几何参数是影响传热强化的主要因素,存在最佳冲击角,宽高比只是一个形状因子,翼高或翼宽的变化会影响换热的效果.将LVG与扰流柱和矩形低肋换热表面的性能作了对比性实验,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LVG强化换热的效果优于扰流柱和矩形低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传热
纵向涡旋发生元
扰流柱
矩形
低
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水平低肋管加多孔导液带凝结换热分析和计算
1
作者
杜扬
辛明道
机构
重庆大学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出处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89年第5期27-34,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
文摘
本文提出水平低肋管加多孔导液带的凝结换热的分析、计算模型。通过实验测得多孔导液带的渗透率k。计算结果与本文作者所做的实验吻合较好。
关键词
水平
低肋管
多孔导液带
凝结换热
Keywords
low-finned tube
porous drainage strip
condensation heat transfer
analysis
分类号
TK124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工程热物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锯齿形低肋管冷凝换热机理分析及实验研究
2
作者
文敦伟
蔡义汉
机构
中南工业大学
天津大学
出处
《中南矿冶学院学报》
CSCD
1991年第1期54-60,共7页
文摘
本文对锯齿形低肋管强化冷凝换热机理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锯齿形低肋管强化冷凝换热的“周向效应”,导出了包括“周向效应”和锯齿外缘周长影响的表面张力作用公式和包括锯齿影响的存积角公式,提出了肋形准则。通过对四种锯齿管以R11为工质的实验得出了锯齿形低肋管汽侧冷凝换热的准则方程式,其计算值同实验值相差在±10%以内。
关键词
低肋管
锯齿形
热管
冷凝
换热
Keywords
saw-tooth-finned tube
heat transfer
enhancement of condensation
peripherywise effect
surface tension
分类号
TK172.4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用强化屏改善低肋管沸腾传热性能的实验研究
3
作者
董谅
机构
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
出处
《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CSCD
1990年第3期63-67,共5页
文摘
本文针对低肋管沸腾传热的特点,提出加强化屏改善低肋管池沸腾传热性能的方法。对低肋管加强化屏的池沸腾传热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强化屏可使低肋管沸腾传热系数提高几倍乃至十倍。强化效果与强化屏的开口度,加热负荷及工质热物性有关。
关键词
低肋管
强化屏
沸腾
传热
实验
Keywords
low finned tube, enhancing shroud, pool boiling, heat transfer
分类号
TU111.124 [建筑科学—建筑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钛椭圆低肋横槽管外降膜蒸发流热特性
4
作者
彭德其
谢禹凡
蒋卫东
俞天兰
吴淑英
谭卓伟
王志奇
机构
湘潭大学机械工程与力学学院
湖南常兴能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湖南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出处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0-178,共9页
基金
湖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2019GK4021)。
文摘
为提高钛椭圆低肋横槽管外降膜蒸发器传热效率,在试验验证基础上对椭圆系数E在1.0~2.0内管外液膜流热特性进行多相流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管外液膜分布均存在不同程度干斑,且液膜在临近干斑处较其他区域增厚明显,当E为1.2时液膜覆盖率最高;液膜沿轴/周向均减速铺展,当E为1.0和1.8时管上端液膜速度在无量纲轴向长度Z*为-0.25~-0.375及0.25~0.375之间骤减,液膜厚度沿轴向从喷淋口正下方位置向喷淋口远端变化趋势为先减小后增大;最大传热系数随着E增大而增大,管壁在液膜与干斑交界区域附近传热系数最高;平均传热系数先增大后减小,相较圆管,E为1.2和2.0时平均传热系数分别增大34.5%和15.7%;槽内汽含率分布与液膜分布呈相反规律,液膜整体汽含率随E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槽内/外平均汽含率差值随E增加而增大。
关键词
钛椭圆
低
肋
横槽管
降膜蒸发
椭圆系数
液膜分布
汽含率
Keywords
Titanium elliptical low rib transverse groove tube
falling film evaporation
ellipse coefficient
liquid film distribution
vapor-holdup
分类号
TK124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工程热物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螺旋隔板花瓣管油冷却器的传热强化
被引量:
16
5
作者
张正国
林培森
王世平
邓颂九
涉谷久雄
机构
华南理工大学教育部传热与节能开放研究实验室
日本神威产业株式会社
出处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82-484,共3页
文摘
通过实验研究 ,比较了螺旋隔板花瓣管油冷却器和螺旋隔板低肋管油冷却器的传热和压降性能 .实验结果表明 ,螺旋隔板花瓣管油冷却器与螺旋隔板低肋管油冷却器相比 ,总传热系数提高 10 %以上 ,而压降却降低 46
关键词
螺旋隔板
花瓣管
低肋管
油冷却器
传热强化
Keywords
Fins (heat exchange)
Heat transfer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s
Pressure drop
Water cooling systems
分类号
TQ051.5 [化学工程]
TQ021.3 [化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水平一维与二维单管外层流膜状凝结理论发展
被引量:
1
6
作者
马志先
张吉礼
孙德兴
机构
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环境工程学院
大连理工大学建设工程学部
出处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80-93,共1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578049)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资助项目(2006BAJ01A09
2008BAJ12B05)
文摘
在介绍水平光管外层流膜状凝结换热问题的Nusselt理论解的基础上,结合凝液受力分析,讨论了二维肋结构强化膜状凝结换热机理;介绍了表面张力所致压力梯度与淹没角建模方法的发展;介绍了典型二维表面低肋管外冷凝换热模型.综述分析表明:一维表面单管外的冷凝换热问题已有较为完善的理论求解模型;工业系列化的二维表面外的冷凝换热问题已有经验-理论求解模型体系;但各模型的一致性较差,二维表面冷凝换热模型应进一步考虑肋表面结构与粗糙度所致液膜曲率变化对凝结换热的影响.
关键词
水平单管
膜状凝结
冷凝换热
低肋管
表面张力
Keywords
single horizontal tube
film condensation
condensation heat transfer
integral-finned tube
surface tension
分类号
TK124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工程热物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纵向涡旋发生元LVG强化换热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
10
7
作者
吕静
马济成
杜雅萍
机构
天津商学院制冷系
出处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83-285,共3页
文摘
对直角三角翼纵向涡旋发生元LVG(Longitudinal Vortex Generator)的强化换热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在一定的雷诺数范围内,直角三角翼纵向涡旋发生元的冲击角、翼高、翼宽及宽高比等几何参数是影响传热强化的主要因素,存在最佳冲击角,宽高比只是一个形状因子,翼高或翼宽的变化会影响换热的效果.将LVG与扰流柱和矩形低肋换热表面的性能作了对比性实验,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LVG强化换热的效果优于扰流柱和矩形低肋.
关键词
强化传热
纵向涡旋发生元
扰流柱
矩形
低
肋
Keywords
heat transfer enhancement
delta-winglet longitudinal vortex generator
turbulent pins
low rectangular fins
分类号
TK124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工程热物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水平低肋管加多孔导液带凝结换热分析和计算
杜扬
辛明道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8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锯齿形低肋管冷凝换热机理分析及实验研究
文敦伟
蔡义汉
《中南矿冶学院学报》
CSCD
199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用强化屏改善低肋管沸腾传热性能的实验研究
董谅
《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CSCD
199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钛椭圆低肋横槽管外降膜蒸发流热特性
彭德其
谢禹凡
蒋卫东
俞天兰
吴淑英
谭卓伟
王志奇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螺旋隔板花瓣管油冷却器的传热强化
张正国
林培森
王世平
邓颂九
涉谷久雄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
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水平一维与二维单管外层流膜状凝结理论发展
马志先
张吉礼
孙德兴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纵向涡旋发生元LVG强化换热的实验研究
吕静
马济成
杜雅萍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1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