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膜覆盖对低群体冬小麦生长发育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张睿 刘党校 +1 位作者 李景琦 蒋代章 《麦类作物》 CSCD 1998年第1期55-57,共3页
地膜小麦较常规小麦0~10cm地温提高2.25~2.82℃;0~10cm、11~20cm、21~30cm、31~40cm、41~50cm土壤含水量依次比CK提高1.96%、1.34%、2.32%、1.64%和1.04... 地膜小麦较常规小麦0~10cm地温提高2.25~2.82℃;0~10cm、11~20cm、21~30cm、31~40cm、41~50cm土壤含水量依次比CK提高1.96%、1.34%、2.32%、1.64%和1.04%;穗分化提前3~5d;分蘖质量和数量均发生了显著变化。冬前、返青和拔节期的增蘖幅度依次为11.5%、30.3%和10.6%;成穗数增加9.7%;扩源增库效果显著,拔节到抽穗期主茎叶面积增加11.5%~30.4%,各器官物质积累量大幅度提高,产量结构发生明显变化,成穗数增加52.5万/hm2,穗粒数增加4.6粒,每公顷净增产1306.5kg,增产幅度2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生长发育 低群体 地膜覆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粤北水稻低群体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2
作者 黄雪妹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1999年第2期6-6,共1页
关键词 水稻 低群体高产栽培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区水稻低群体高产栽培技术
3
作者 洪鼎俊 《农业科技通讯》 1997年第7期4-4,共1页
关键词 水稻 低群体 高产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区水稻低群体高效能的调控栽培技术
4
作者 洪鼎俊 《农村实用工程技术(温室园艺)》 1998年第7期13-13,共1页
山区水稻低群体高效能的调控栽培技术□洪鼎俊一、杂交稻低群体栽培的主要好处实践证明,大力推广杂交水稻低群体高产栽培,是实现山区水稻高产、优质、高效的一大技术改革,可以克服传统栽培中那种高群体低效能所带来的种种弊端,有利... 山区水稻低群体高效能的调控栽培技术□洪鼎俊一、杂交稻低群体栽培的主要好处实践证明,大力推广杂交水稻低群体高产栽培,是实现山区水稻高产、优质、高效的一大技术改革,可以克服传统栽培中那种高群体低效能所带来的种种弊端,有利于更好地挖掘增产潜力,达到增产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栽培技术 低群体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学习的知识转化中低韧性群体学业韧性与困惑感知研究
5
作者 刘哲雨 姚宇哲 王丽蕾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9-57,共9页
教育数字化时代学习方式和知识生产方式正在经历变革,深刻影响着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转化机制。数字学习中信息海量且组织方式复杂,“困惑感知”作为自我知识审视的起点,对学生的知识转化起到关键作用。“学业韧性”作为最核心的学习... 教育数字化时代学习方式和知识生产方式正在经历变革,深刻影响着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转化机制。数字学习中信息海量且组织方式复杂,“困惑感知”作为自我知识审视的起点,对学生的知识转化起到关键作用。“学业韧性”作为最核心的学习品质之一,是学生面对数字学习挑战时的适应力和修复力。“低韧性群体”在知识转化过程中面临更多障碍,其困惑感知与知识转化效果受到影响。研究首先基于知识转化的SECI模型设计实验,其次调查学业韧性,确定低韧性大学生群体,通过多模态数据表征学生困惑感知水平,最后分析学业韧性与困惑感知的相关性。研究发现,低韧性群体在高困惑与低困惑两种数字学习情境下,学业韧性与困惑感知均呈现出显著相关关系。研究结论为提升低韧性群体知识转化效果的数字学习技术设计提供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学习 学业韧性 困惑感知 知识转化 韧性群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低保群体的社会经济特征及低保救助制度——对武汉市387户低保家庭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14
6
作者 梅建明 刘频频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5-20,共6页
近年来,随着国家“应保尽保”政策的逐步落实,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数在急剧扩张。我国低保群体生活状况及生活条件仍然堪忧,但低保群体对政府的低保政策普遍持满意态度。当前应从主要关注效率转移到公平与效率并重上来,通过建立综... 近年来,随着国家“应保尽保”政策的逐步落实,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数在急剧扩张。我国低保群体生活状况及生活条件仍然堪忧,但低保群体对政府的低保政策普遍持满意态度。当前应从主要关注效率转移到公平与效率并重上来,通过建立综合性的城市扶贫救助体系尽可能缓解城市贫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体 保政策 公平与效率 生存权与发展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城市低保边缘群体合理需求分析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李春根 夏珺 《社会保障研究》 CSSCI 2014年第4期68-74,共7页
城市低保边缘群体是游离在城市居民最低保障制度之外的生活困难而无力摆脱的社会弱势群体,不公平感、相对剥夺感所导致的心理失衡、滋生嫉妒等不良情绪会对社会秩序产生危害,严重影响着社会稳定。为了正确引导该群体行为,促进该群体和... 城市低保边缘群体是游离在城市居民最低保障制度之外的生活困难而无力摆脱的社会弱势群体,不公平感、相对剥夺感所导致的心理失衡、滋生嫉妒等不良情绪会对社会秩序产生危害,严重影响着社会稳定。为了正确引导该群体行为,促进该群体和社会的良性和谐发展,本文从需求与行为之间关系着手,在运用需求层次理论分析城市低保边缘群体需求特征的基础上讨论构建该群体合理需求表达机制的途径,并提出政府如何在正确引导、满足该群体合理需求方面有所作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保边缘群体 合理需求 需求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保边缘群体的现状及思考 被引量:11
8
作者 卫洁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215-216,135,共3页
关键词 保边缘群体 就业 弱势 北京市 补助 保边缘户 保户 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低保边缘群体就业问题探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崔佳颖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06-110,共5页
解决城市低保边缘群体的就业困难问题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本文通过对北京市低保边缘群体的就业动机和行为进行多角度分析,揭示影响他们就业的主客观因素,并提出不仅要从客观方面加大援助力度、增加援助政策弹性,还要从主观上进行指... 解决城市低保边缘群体的就业困难问题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本文通过对北京市低保边缘群体的就业动机和行为进行多角度分析,揭示影响他们就业的主客观因素,并提出不仅要从客观方面加大援助力度、增加援助政策弹性,还要从主观上进行指导和激励,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低保边缘群体就业困难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边缘群体 就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城市低保群体的社会融合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春怡 《西北人口》 CSSCI 2011年第1期79-82,共4页
本文主要探讨了我国转型期城市低保群体的社会融合问题,从社会和个人层面分析了城市低保群体产生社会疏离的原因,并就其社会融合的可行性路径问题从工作福利政策、技能培训、专业社会工作者介入、加强文化关怀、健全利益表达机制和促进... 本文主要探讨了我国转型期城市低保群体的社会融合问题,从社会和个人层面分析了城市低保群体产生社会疏离的原因,并就其社会融合的可行性路径问题从工作福利政策、技能培训、专业社会工作者介入、加强文化关怀、健全利益表达机制和促进增权等几个角度提出对策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群体 社会疏离 社会融合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对农村低保边缘群体界定标准的若干思考 被引量:4
11
作者 董毅 刘同芗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 2010年第5期15-16,27,共3页
农村低保边缘群体社会救助是中国社会保障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符合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要求。目前中国农村低保边缘群体的界定标准存在一定的缺陷,应进一步加强相关的配套措施建设,在界定标准中... 农村低保边缘群体社会救助是中国社会保障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符合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要求。目前中国农村低保边缘群体的界定标准存在一定的缺陷,应进一步加强相关的配套措施建设,在界定标准中充分考虑到家庭支出、开发式扶贫等因素,确保救助工作的科学性和公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保边缘群体 界定标准 社会工作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攻坚期农村低保群体稳定脱贫路径选择 被引量:2
12
作者 谢晓燕 刘洪银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52-58,共7页
扶贫攻坚期应聚焦农村低保群体的稳定脱贫。但扶贫开发出现不稳定脱贫倾向,如贫困对象识别行政化和非动态化,贫困群体的主体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建档立卡贫困户返贫率高,村两委脱贫带头能力建设滞后等。农村低保标准已超过贫困线,但不能... 扶贫攻坚期应聚焦农村低保群体的稳定脱贫。但扶贫开发出现不稳定脱贫倾向,如贫困对象识别行政化和非动态化,贫困群体的主体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建档立卡贫困户返贫率高,村两委脱贫带头能力建设滞后等。农村低保标准已超过贫困线,但不能用低保替代扶贫开发,应根据贫困群体类型相机选择低保与扶贫融合方式。建议建立贫困群体参与的扶贫开发模式,分类下放扶贫开发资源分配权限,分类识别扶贫对象;统筹实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工程,加强本土人才集聚和贫困人口技能培训;盘活贫困村集体建设用地、闲置宅基地和闲置房屋,促进社会精英和农民工返乡创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群体 稳定脱贫 脱贫攻坚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唯物史观视域下的“低欲望群体”:形成、影响及其引导 被引量:14
13
作者 冯连军 潘广炜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16-124,共9页
从唯物史观的角度看,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社会主要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矛盾在当代中国的集中体现。受此影响,青年中产生了因物质条件得到改善、阶层流动受到限制、价... 从唯物史观的角度看,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社会主要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矛盾在当代中国的集中体现。受此影响,青年中产生了因物质条件得到改善、阶层流动受到限制、价值观念集体迷失等影响而形成的"低欲望群体"。该群体具有自我怀疑、自我否定、自我安慰、自我关爱等主要特征,需要辩证分析、正确引导。新时代青年应在奋斗中释放激情、追逐理想,真正跑好历史传递的接力棒。各界应高度重视青年工作,积极为青年的发展创造条件,使青年"有条件、有动力、有可能"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唯物史观 社会主要矛盾 欲望群体 青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低技能群体“再技能化”行动的战略目标、实践逻辑及反思——以美国贸易调整援助社区学院与职业培训计划为例 被引量:2
14
作者 余雅兰 马君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6期88-96,共9页
美国贸易调整援助社区学院与职业培训(TAACCCT)计划作为一项针对低技能群体"再技能化"的教育援助项目,是对美国经济大衰退的积极回应,其肩负着提高低技能群体技能水平与满足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双重使命。TAACCCT计划遵循的实践... 美国贸易调整援助社区学院与职业培训(TAACCCT)计划作为一项针对低技能群体"再技能化"的教育援助项目,是对美国经济大衰退的积极回应,其肩负着提高低技能群体技能水平与满足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双重使命。TAACCCT计划遵循的实践逻辑是:制度的联结凸显"再技能化"整体价值;组织结构的有序性保证"再技能化"进程稳步推进;通过数据共享与评估反馈强化多元主体的协同治理;社区学院实践路径实现"再技能化"诉求。TAACCCT计划实现了低技能群体的"再技能化"目标,革新了美国社区学院的办学理念,但依旧存在援助周期太短和依赖自发性行为等问题。TAACCCT计划为我国高职百万扩招背景下的非传统生源"再技能化"提供了重要启示,我国应完善高职非传统生源"再技能化"的系列制度;坚持政府统筹和多元协同的"再技能化"组织结构;把握高职非传统生源"再技能化"的目标与方向;利用数据佐证和第三方评估把控"再技能化"质量;打造灵活且形式多样的"再技能化"培训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社区学院 职业培训 技能群体 “再技能化” TAACCCT计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部门:逐步建立健全农村低收入群体住房安全保障长效机制
15
《村委主任》 2021年第5期11-11,共1页
据新华社消息,记者4月20日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了解到,“十四五”期间,我国将逐步建立健全农村低收入群体住房安全保障长效机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财政部、民政部、国家乡村振兴局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做好农村低收人群体等重点对象住房... 据新华社消息,记者4月20日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了解到,“十四五”期间,我国将逐步建立健全农村低收入群体住房安全保障长效机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财政部、民政部、国家乡村振兴局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做好农村低收人群体等重点对象住房安全保障工作的实施意见》。实施意见提出,“十四五”期间,按照“安全为本、因地制宜、农户主体、提升质量”的原则,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和地震高烈度设防地区农房抗震改造,逐步建立健全农村低收人群体住房安全保障长效机制,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收人群体 脱贫攻坚 长效机制 安全保障工作 提升质量 有效衔接 农村收入群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低保者日常生活信息获取行为实证分析——以广州市海珠区为例 被引量:10
16
作者 何兰满 肖永英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7-84,共8页
利用定量分析方法,对海珠区两条街道188位城市低保者进行问卷调查,并结合前期的定性研究,探讨城市低保者的日常生活信息获取行为,包括信息需求、信息获取渠道、难易程度、积极性、影响因素、利用图书馆情况等。建议公共图书馆重视城市... 利用定量分析方法,对海珠区两条街道188位城市低保者进行问卷调查,并结合前期的定性研究,探讨城市低保者的日常生活信息获取行为,包括信息需求、信息获取渠道、难易程度、积极性、影响因素、利用图书馆情况等。建议公共图书馆重视城市低保群体,了解他们的信息行为特点,在与相关机构合作的基础上开展延伸服务、信息素质教育和就业信息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常生活 信息获取 信息行为 城市群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耐低磷性状鉴定及优异种质筛选 被引量:10
17
作者 武海燕 李喜焕 +3 位作者 李文龙 孔佑宾 杜汇 张彩英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1-67,共7页
为发掘耐低磷大豆新种质,培育耐低磷新品种,以前期构建的含有247个株系的大豆耐低磷遗传群体为材料,在低磷和适磷处理下分别测定各株系的株高、根长、根鲜质量、根干质量、地上部鲜质量、地上部干质量、根冠比、根系磷含量和根系磷利用... 为发掘耐低磷大豆新种质,培育耐低磷新品种,以前期构建的含有247个株系的大豆耐低磷遗传群体为材料,在低磷和适磷处理下分别测定各株系的株高、根长、根鲜质量、根干质量、地上部鲜质量、地上部干质量、根冠比、根系磷含量和根系磷利用率等9个耐低磷相关性状,并评价供试株系的耐低磷特性,筛选耐低磷优异种质。结果表明,9个参试性状中,除株高外,其余8个性状在不同磷处理间、供试材料间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说明低磷处理有效且各株系对低磷逆境的适应性不同。主成分分析将上述8个存在显著差异的单一性状转化为2个综合指标,根据隶属函数和株系耐低磷综合评价值,结合聚类分析将供试247个株系分为耐低磷、中间型和不耐低磷3种类型,明确了各株系的耐低磷特性,并筛选出ZN-251、ZN-299、ZN-229等14个耐低磷优异种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磷遗传群体 磷胁迫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优异种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物环境对不同收入群体生理健康的影响差异——以南京市为例 被引量:5
18
作者 严亚磊 于涛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2020年第11期110-117,共8页
健康中国战略导向下,健康食品备受关注,分析食物环境对不同收入群体生理健康的影响差异成为新的研究视角。在剔除就业地食物环境的干扰后,总结食物环境对生理健康的作用路径,构建多层线性模型分析主客观食物环境、饮食行为、体力活动、... 健康中国战略导向下,健康食品备受关注,分析食物环境对不同收入群体生理健康的影响差异成为新的研究视角。在剔除就业地食物环境的干扰后,总结食物环境对生理健康的作用路径,构建多层线性模型分析主客观食物环境、饮食行为、体力活动、自选择机制、个人属性对居民超重的影响,发现:低收人群体和中高收人群体在超重比例、个人属性、食物环境、饮食行为方面差异较大;王观食物环境对超重的影响作用于全体居民,而客观食物环境对超重的影响仅作用于低收人群体;个人属性仅对低收入群体超重产生影响;体力活动与健康管理可以减少居民超重。从健康公平出发,验证了可以通过食物环境干预居民生理健康,针对不同群体提出差异化的健康促进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物环境 超重 多层线性模型 收人群体 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慎用“弱势群体”概念
19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6期19-19,共1页
不知从何时起,“弱势群体”成为中国最流行的一个概念。
关键词 弱势群体 中国 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利益 收人群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水稻的增产潜力 被引量:2
20
作者 黄湛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4期46-51,共6页
广东水稻的增产潜力,在现有育成品种条件下,通过栽培技术(包括改善生产条件),可以获得产量112605kg/hm2(每亩7507kg),双季稻年产22521kg/hm2(每亩15014kg),优质稻产量8677... 广东水稻的增产潜力,在现有育成品种条件下,通过栽培技术(包括改善生产条件),可以获得产量112605kg/hm2(每亩7507kg),双季稻年产22521kg/hm2(每亩15014kg),优质稻产量86775kg/hm2(每亩5785kg)。提高广东粮食的自给率,在于提高单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单产 低群体 增产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