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磁暴期间甚低纬哨声的导管传播 被引量:1
1
作者 涂剑南 刘章庆 保宗悌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03-108,共6页
对磁暴期间甚低纬哨声导管传播的机理进行了初步的讨论.根据暴时低纬哨声的特点,认为暴时出现的扩展哨、多跳回波是沿东向扰动电场导致的场列电离增强路径传播的.对在东向电场影响下低纬F层的数值模拟表明,东向电场导致的场列电离... 对磁暴期间甚低纬哨声导管传播的机理进行了初步的讨论.根据暴时低纬哨声的特点,认为暴时出现的扩展哨、多跳回波是沿东向扰动电场导致的场列电离增强路径传播的.对在东向电场影响下低纬F层的数值模拟表明,东向电场导致的场列电离增强结构有利于哨声的捕获和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暴 低纬哨声 扰动电场 场列电离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甚低纬哨声低电离层透射过程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
2
作者 吴向阳 保宗悌 +1 位作者 长野勇 新保哲也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588-600,共13页
利用全波解算法模拟哨声波束在甚低纬地区黎明前低电离层透射的三维能量分布,依据波场能量和偏振分布及其对波参量和电子浓度剖面的依赖特征,分析了哨声透射、反射及与大地-电离层波导耦合过程.结果表明,哨声模波存在于90km以... 利用全波解算法模拟哨声波束在甚低纬地区黎明前低电离层透射的三维能量分布,依据波场能量和偏振分布及其对波参量和电子浓度剖面的依赖特征,分析了哨声透射、反射及与大地-电离层波导耦合过程.结果表明,哨声模波存在于90km以上高度,吸收、反射、波束扩展及波模转换主要发生于电离层底部80-90km区间;到达地面的透射能量密度衰减20dB以上,透射衰减随频率变化不大,但随波入射角呈不对称变化;距透射区150km以外区域的测向方位角有很大偏差;入射波能量的很少一部分(对5kHz约为-25dB)被反射并激发起哨声模波,反射波束能量集中于入射波束附近,并随频率下降而迅速增强.计算也表明,地面接收到的甚低纬哨声回波可能与使回波向极侧偏移的电离纬向梯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纬哨声 频测向 电离层 透射过程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纬20°以下地区哨声多台宽带定向观测及其初步结果 被引量:5
3
作者 徐继生 田茂 +2 位作者 马淑英 唐存琛 保宗悌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125-134,共10页
武汉大学哨声组与日本名古屋大学空电研究所合作于1988年1月在我国南方进行了哨声多台宽带定向测量。利用近两年研制的宽带数字化频率追踪定向分析系统,首次获得了磁纬20°以下地区哨声波出口区与偏振状态的实验结果。初步分析发现... 武汉大学哨声组与日本名古屋大学空电研究所合作于1988年1月在我国南方进行了哨声多台宽带定向测量。利用近两年研制的宽带数字化频率追踪定向分析系统,首次获得了磁纬20°以下地区哨声波出口区与偏振状态的实验结果。初步分析发现,在湛江附近(磁纬约10°N)存在一个比较稳定的哨声路径出口区,三台同时接收到的哨声大多从这同一出口区透射出来;有时存在两个出口区,一个仍位于湛江附近,另一个位于桂林和武昌之间;沿两条不同路径传播的同源哨声具有几乎相同的色散。本文所做的非导管射线追踪计算能比较满意地解释定向实验结果。另外,此次观测中还发现一些新的有意义的现象,如记录到近百例两跳、三跳及五跳回波等,这在低纬地区是非常少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纬哨声 多台定向测量 定向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咨询课题的四角度分析
4
作者 王英 《图书情报知识》 1988年第4期26-28,共3页
参考咨询工作一般没有固定的模式,根据实践中的一些做法,可归纳为四角度分析。一、内容分析就是判断咨询课题所属的学科范畴,据以确定检索工具。一般可分两步进行。读者的课题需求提出后,参考咨询人员第一步就要对课题进行静态分析,看... 参考咨询工作一般没有固定的模式,根据实践中的一些做法,可归纳为四角度分析。一、内容分析就是判断咨询课题所属的学科范畴,据以确定检索工具。一般可分两步进行。读者的课题需求提出后,参考咨询人员第一步就要对课题进行静态分析,看其在静止状态下(即不与其它任何概念发生联系,单独存在时)的内涵。如读者提出要“大众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索工具 参考咨询人员 课题 参考咨询工作 新学科 大众传播 静态分析 角度分析 低纬哨声 读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