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融发展、技术进步与中国低碳经济增长效率——基于空间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马大来 杨光明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3-28,共16页
通过建立包含非期望产出的非径向、非角度的SBM模型,文章测算了中国1998—2015年各个省份的低碳经济增长效率,然后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低碳经济增长效率的区域差异性和空间相关性,最后建立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实证考察了金融发展、技术进步... 通过建立包含非期望产出的非径向、非角度的SBM模型,文章测算了中国1998—2015年各个省份的低碳经济增长效率,然后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低碳经济增长效率的区域差异性和空间相关性,最后建立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实证考察了金融发展、技术进步对低碳经济增长效率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在样本期间,中国低碳经济增长效率表现出较强的省域差异性,东部沿海省份的低碳经济增长效率较高,而大多数中西部内陆省份的低碳经济增长效率则相对较低;省际低碳经济增长效率在空间上并非呈随机分布的特征,邻近省份表现出显著的空间模仿效应,具有明显的集群趋势;空间计量模型的实证结果显示,通过对金融发展水平指标分解发现,金融发展规模对低碳经济增长效率的影响不显著,而金融发展结构对低碳经济增长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以专利授权量、对外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为表征的技术进步均能显著地提升低碳经济增长效率;此外,人力资本对低碳经济发展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能源消费结构、政府干预和城镇化则对低碳经济发展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发展 技术进步 低碳经济增长效率 空间面板数据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低碳经济增长效率的空间格局与演变趋势 被引量:7
2
作者 顾剑华 《西部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9-48,共10页
以中国30个省市区(不包括港、澳、台和西藏地区)为研究样本,将经济系统分为经济生产子系统和环境治理子系统,采用网络SBM-DEA模型对2001—2013年中国及各省份的低碳经济增长效率进行测算和分解,并计算各地区经济生产效率与环境治理效率... 以中国30个省市区(不包括港、澳、台和西藏地区)为研究样本,将经济系统分为经济生产子系统和环境治理子系统,采用网络SBM-DEA模型对2001—2013年中国及各省份的低碳经济增长效率进行测算和分解,并计算各地区经济生产效率与环境治理效率之间的耦合协调度,结果表明:低碳经济增长效率呈现"U型"变化趋势,2001—2007年下降,2007—2013年逐步回升;低碳经济增长效率较高区域逐步由北部沿海向东部沿海和南部沿海地区扩散,西南地区低碳经济增长效率有所提高但整体仍处于效率一般状态;经济生产效率明显高于环境治理效率,且整体耦合协调度偏低。低碳经济增长效率的提高依赖于经济生产系统和环境治理系统的共同作用,应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实施因地制宜的低碳经济发展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经济增长效率 经济生产效率 环境治理效率 环境污染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经济发展新常态 网络SBM-DEA模型 耦合协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给侧结构性因素对长江经济带低碳经济增长效率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马大来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61-68,76,共9页
在全要素框架下使用mSBM模型测度出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2000-2016年的低碳经济增长效率,同时在考察其空间相关性的基础上,结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运用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了影响低碳经济增长效率的供给侧结构性因素。结果表明:... 在全要素框架下使用mSBM模型测度出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2000-2016年的低碳经济增长效率,同时在考察其空间相关性的基础上,结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运用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了影响低碳经济增长效率的供给侧结构性因素。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的低碳经济增长效率表现出显著的省际差异性,大多数下游省市的低碳经济增长效率相对较高,而中上游省市的低碳经济增长效率则相对较低;分地区看,中上游地区的低碳经济增长效率在样本期内变化较为平稳,而下游地区呈现出一定的波动性。纳入空间地理因素后,长江经济带的低碳经济增长效率具有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在空间上的分布呈现出典型的空间集聚格局。空间计量模型结果显示,除了贸易结构的影响表现不显著外,产业结构和金融结构能够显著提升长江经济带低碳经济增长效率,而产权结构和能源结构与长江经济带低碳经济增长效率表现出明显的负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给侧结构性因素 低碳经济增长效率 mSBM 空间计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