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倒置A^(2)/O耦联MBR组合工艺处理农村低C/N废水的研究
1
作者 韩卫萍 盖磊 《水处理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4-119,共6页
针对农村低C/N污水污染物和营养盐去除率差的问题,以倒置A^(2)/O耦联膜生物反应器(MBR)组合工艺为探究对象,通过控制进水污染物浓度,在中温条件下考察了有机负荷(OLR)对倒置A^(2)/O耦联MBR组合工艺处理农村低C/N污水的影响。结果表明,OL... 针对农村低C/N污水污染物和营养盐去除率差的问题,以倒置A^(2)/O耦联膜生物反应器(MBR)组合工艺为探究对象,通过控制进水污染物浓度,在中温条件下考察了有机负荷(OLR)对倒置A^(2)/O耦联MBR组合工艺处理农村低C/N污水的影响。结果表明,OLR由150 mg/L提高至450 mg/L时,总氮(TN)和溶解性磷酸盐(SOP)去除率分别由67.6%和86.6%提高至72.4%和94.3%,进一步提高OLR降低了组合工艺对污染物和营养盐的去除。此外,OLR能影响新工艺内污泥特征,提高OLR促进了胞外聚合物(EPS)分泌,尤其在OLR为600 mg/L组别内,EPS含量提高至139.6 mg/g。进水OLR对缺氧池内EPS的影响要大于其对厌氧池内EPS的影响。OLR能影响新工艺内污染物和营养盐去除相关关键酶的活性,当OLR为450 mg/L时,污染物和营养盐去除相关关键活性酶最强。研究结果为农村低C/N污水的高效处理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c/n污水 倒置A^(2)/O MBR 胞外聚合物 关键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工况条件下苎麻秸秆填料对低碳氮比污水的处理效果研究
2
作者 张雨欣 张劲 +2 位作者 徐丽桦 汪雯锦 韩建南 《环境污染与防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4-20,I0001,I0002,共9页
缓释碳源填料技术可有效应用于低碳氮比(C/N)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中,但其处理效果受工况影响很大。以苎麻秸秆作为挂膜填料,研究不同曝气条件和填充率下的低C/N污水处理效果。结果表明:(1)工况一(间歇曝气、填充率为30%)对氨氮(NH_(4)^(+)... 缓释碳源填料技术可有效应用于低碳氮比(C/N)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中,但其处理效果受工况影响很大。以苎麻秸秆作为挂膜填料,研究不同曝气条件和填充率下的低C/N污水处理效果。结果表明:(1)工况一(间歇曝气、填充率为30%)对氨氮(NH_(4)^(+)-N)和总氮(TN)的平均去除率最高,分别为59.27%和59.55%,工况二(间歇曝气、填充率10%)对硝态氮(NO_(3)^(-)-N)和化学需氧量(COD)的平均去除率最高,分别为96.51%和76.27%,4种工况对总磷(TP)的平均去除率均低于22%。(2)当相同填充率、不同曝气方式时,缓释碳源技术对COD、NH_(4)^(+)-N、TN的处理效果有显著差异。(3)当相同曝气方式、不同填充率时,缓释碳源技术对COD、NH_(4)^(+)-N、NO_(3)^(-)-N、TN、TP的处理效果相当,差异不显著。综合比较,工况二更符合农村污水处理的实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苎麻秸秆 缓释碳源 农村生活污水 c/n 曝气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造沸石对低C/N污水中氮的去除性能及机理 被引量:1
3
作者 涂勋 邓利智 +4 位作者 吴永明 李昆 邓觅 赵红 梁培瑜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1-117,共7页
以人造沸石为吸附剂,处理低C/N高速服务区污水。考察了沸石投加量对人造沸石去除污水中氮效果的影响,利用正交实验探讨了影响人造沸石吸附污水中NH_(3)-N效果的因素,并结合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比表面积分析(BET)、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以人造沸石为吸附剂,处理低C/N高速服务区污水。考察了沸石投加量对人造沸石去除污水中氮效果的影响,利用正交实验探讨了影响人造沸石吸附污水中NH_(3)-N效果的因素,并结合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比表面积分析(BET)、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手段探讨了人造沸石去除NH_(3)-N的机理。结果表明:人造沸石可在短时间内实现对污水中NH_(3)-N和TN的显著去除,并可有效提升污水C/N,反应24 h后,40 g/L人造沸石可使污水中NH_(3)-N和TN分别降至(13.45±0.39)、(19.23±0.21)mg/L,去除率分别达到(91.14±0.32)%和(87.12±0.10)%,C/N由1.30±0.01提升至5.47±0.07;正交实验表明各因素影响人造沸石脱氮效果的程度表现为沸石投加量>曝气量>NH_(3)-N初始浓度;人造沸石对NH_(3)-N的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反应动力学模型(R^(2)=0.990),且该吸附行为是吸热过程;BET和SEM显示,人造沸石对NH_(3)-N的高效去除主要得益于其较大的比表面积(493.23 m^(2)/g)以及以介孔为主且分布范围较宽的孔道,吸附后沸石表面的颗粒变得光滑、紧密且数量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造沸石 c/n污水 氮去除 动力学 热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序批式MBBR处理低C/N生活污水 被引量:5
4
作者 魏海娟 张永祥 +1 位作者 张粲 蒋源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6-49,共4页
通过序批式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处理低COD/TN(C/N)生活污水的试验研究,探讨了载体填充率、曝气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确定适合反应器的填充率为53%,最佳曝气量为0.07 L/h。在该实验条件下,COD平均去除率为87%左右,氨氮去除率均在93%... 通过序批式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处理低COD/TN(C/N)生活污水的试验研究,探讨了载体填充率、曝气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确定适合反应器的填充率为53%,最佳曝气量为0.07 L/h。在该实验条件下,COD平均去除率为87%左右,氨氮去除率均在93%以上,TN去除率最高为65%,发生了同时硝化反硝化现象,结果表明:反应器对低C/N生活污水有较好的处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BBR 生活污水 c/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部分短程硝化SBR实现低C/N比生活污水碳源的充分利用 被引量:4
5
作者 赵梦月 王博 +1 位作者 郭媛媛 彭永臻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4825-4836,共12页
为实现低C/N比生活污水中碳源的充分利用,以部分短程硝化SBR为研究对象,通过减少进水输入碳源的量和增加反硝化利用碳源的量两方面来提高碳源利用率(反硝化利用碳源的量与总进水碳源的量的比值),分别考察了进水量、排水比、曝气时间、... 为实现低C/N比生活污水中碳源的充分利用,以部分短程硝化SBR为研究对象,通过减少进水输入碳源的量和增加反硝化利用碳源的量两方面来提高碳源利用率(反硝化利用碳源的量与总进水碳源的量的比值),分别考察了进水量、排水比、曝气时间、沉淀时间、曝气后搅拌时间对碳源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排水比由50%变为35%,碳源利用率由15.1%提高到24.8%;曝气时间由2 h增加到2.25 h,碳源利用率由24.8%提高到27.5%;曝气后增加1.5 h的搅拌过程,碳源利用率又提高了3.8%,此时出水的亚硝态氮积累率(NAR)为94.8%,2 4NO-N/NH-N-+为1.7,表明了系统稳定的短程硝化效果,且能为同步厌氧氨氧化-反硝化(SAD)工艺提供更适宜的进水。通过调节以上运行参数,部分短程硝化SBR对于低C/N比生活污水的碳源利用率得以提升,节省了后期曝气去除有机物的能耗,进而削弱好氧异养菌的生长,有效避免好氧异养菌过度增殖对氨氧化菌(AOB)的冲击,维持系统稳定的短程硝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短程硝化 c/n 生活污水 曝气 沉淀 排水 碳源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床生物反应器处理低C/N比生活污水试验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魏海娟 张永祥 +2 位作者 施同平 张璨 田淼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6-9,13,共5页
通过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处理低C/N比生活污水的试验研究,探讨了填料填充率、曝气量和水力停留时间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确定出了适合反应器的填充率为53%,最佳曝气量为0.07L/h,最佳水力停留时间为8h。在该实验条件下,COD平均去除率在85%左... 通过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处理低C/N比生活污水的试验研究,探讨了填料填充率、曝气量和水力停留时间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确定出了适合反应器的填充率为53%,最佳曝气量为0.07L/h,最佳水力停留时间为8h。在该实验条件下,COD平均去除率在85%左右,TN去除率最高为62%,平均生物浓度2.63mg/L,生物膜活性强,结果表明反应器对低C/N比生活污水有较好的处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床 生物反应器 生活污水 c/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BBR反应器对低C/N城市污水的脱氮效能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许秀红 金蒙蒙 李宇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37-943,共7页
目的研究投加聚丙烯悬浮载体的SBBR反应器处理低C/N(质量比)城市污水的脱氮效果及氮素转化规律.方法在A/O运行工况下对取自于沈阳北部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进行培养驯化以形成生物膜负载,对COD、NH4+-N和TN的质量浓度的进出水变化及去除... 目的研究投加聚丙烯悬浮载体的SBBR反应器处理低C/N(质量比)城市污水的脱氮效果及氮素转化规律.方法在A/O运行工况下对取自于沈阳北部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进行培养驯化以形成生物膜负载,对COD、NH4+-N和TN的质量浓度的进出水变化及去除率等进行检测及分析.结果 SBBR系统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在进水COD质量浓度、NH4+-N质量浓度数值波动较大时,出水仍然符合标准;COD、NH4+-N、T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89.91%、87.03%、68.58%.C/N(质量比)大于5反应可正常进行,碳源不足时可进行贮存反硝化作用,但C/N(质量比)低于3.5时,反应停滞.结论 SBBR系统中的聚丙烯载体由于其内外三层圆环的特殊结构,形成了好氧/缺氧/厌氧微环境,既能产生较好的同步硝化反硝化(SND)现象,又对有机物有明显的处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BR 聚丙烯载体 c n(质量比) SnD 生活污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强度超声在低C/N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王佳琪 朱易春 李齐佳 《工业水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3-67,共5页
采用低C/N污水驯化的污泥为试验对象,以比耗氧速率和脱氢酶活性为表征,研究在超声频率为20 kHz,功率密度为0~0.35 W/mL、辐照时间为0~60 min处理后污泥活性的变化。结果显示,当采用声能密度和辐照时间为0.2 W/mL和12 min时,提高污泥活... 采用低C/N污水驯化的污泥为试验对象,以比耗氧速率和脱氢酶活性为表征,研究在超声频率为20 kHz,功率密度为0~0.35 W/mL、辐照时间为0~60 min处理后污泥活性的变化。结果显示,当采用声能密度和辐照时间为0.2 W/mL和12 min时,提高污泥活性的效果最显著。探究最佳条件下超声处理后0~10 h污泥活性的变化规律,发现辐照后5 h污泥活性达到最大,随后逐渐下降,直到8~10 h促进作用基本消失。采用辐照污泥比例分别为5%、15%和25%时,得出的最佳辐照污泥比例为15%,COD、氨氮、总磷出水浓度比对照组分别降低39.6%、37.1%、14.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度超声 污泥活性 c/n污水 比耗氧速率 脱氢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序批式MPR反应器处理低C/N城市污水运行方式优化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郭海燕 奚志鹏 +3 位作者 艾胜书 沈国 李劲松 边德军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07-112,共6页
微压内循环生物反应器(Micro-Pressure Inner-Loop Bioreactor,MPR)是一种新型的污水处理工艺,在处理低C/N城市污水方面具有潜在优势。本实验考察了不同曝气量和进水方式下序批式MPR反应器对模拟城市污水处理效果,分析了污染物去除过程... 微压内循环生物反应器(Micro-Pressure Inner-Loop Bioreactor,MPR)是一种新型的污水处理工艺,在处理低C/N城市污水方面具有潜在优势。本实验考察了不同曝气量和进水方式下序批式MPR反应器对模拟城市污水处理效果,分析了污染物去除过程和污泥特性。研究结果表明,一次进方式下,在进水TN和TP浓度分别为79.52、4.1mg/L,进水C/N约为3.9的进水条件下,曝气量为7.5 L/h时,反应器TN和TP去除率分别达到70.26%和97.76%;采用二次进水方式后出水TN降至13.95 mg/L,TN的去除率提高至81.71%;两种进水方式下,反应器对COD和TP平均去除率保持在88.67%和95.03%。典型周期内污染物历时表明,和一次进水方式相比,分次进水优化了碳源分配,使更多碳源用于反硝化,系统内酸碱环境较一次进水更稳定,活性污泥浓度MLSS和污泥SOUR高于一次进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压内循环生物反应器(MPR) c/n城市污水 同步脱氮除磷 运行方式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厨余垃圾水解液作碳源强化低C/N污水处理效率的探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危海涛 邱小燕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25-129,共5页
为明确厨余垃圾水解液资源化潜能,开展了厨余垃圾水解液作外碳源强化低C/N废水营养盐去除的探究。结果表明,厨余垃圾水解液可作为替代性碳源强化A2/O工艺去除营养盐。稳定时期,R2(水解液投加组)内TN、TP的去除效率分别高达78.5%~80.2%和... 为明确厨余垃圾水解液资源化潜能,开展了厨余垃圾水解液作外碳源强化低C/N废水营养盐去除的探究。结果表明,厨余垃圾水解液可作为替代性碳源强化A2/O工艺去除营养盐。稳定时期,R2(水解液投加组)内TN、TP的去除效率分别高达78.5%~80.2%和87.4%~92.3%,高于R1(乙醇投加组)。R2内活性污泥浓度较高,且挥发性悬浮固体(VSS)/总悬浮固体(TSS)高于R1。水解液作碳源对硝化过程影响不明显而强化反硝化过程,导致R2内硝酸盐的去除效率高达92.3%。水解液作碳源对胞提高了内聚合物聚羟基脂肪酸酯(PHA)的含量。此外,水解液作碳源能改变A2/O工艺内微生物群落结构,并提高了Actinobacteria、Bacteroidetes和Choroflexi的相对丰度分别提高至20.5%,16.6%和20.2%,显著高于R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解液 c/n污水 胞内聚合物 微生物群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浮填料SBBR处理低C/N比生活污水的脱氮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薛军 任昭凝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153-156,共4页
该试验在SBR反应器填充具有三层结构和比表面积较大的聚丙烯生物膜载体,形成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SBBR)。采用模拟生活污水稳定运行,确定工艺的最佳运行工况,研究SBBR系统对低C/N比生活污水中COD、氨氮、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总氮的处... 该试验在SBR反应器填充具有三层结构和比表面积较大的聚丙烯生物膜载体,形成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SBBR)。采用模拟生活污水稳定运行,确定工艺的最佳运行工况,研究SBBR系统对低C/N比生活污水中COD、氨氮、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总氮的处理效果,同时对SBBR反应器中的氮降解过程进行分析及脱氮特性进行机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浮填料 c/n 同步硝化反硝化 生活污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地植物作为低C?N比生活污水反硝化碳源的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孙金昭 李明杰 +3 位作者 林恒兆 卢星星 成功 谢冰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8-32,共5页
以风车草、香根草、再力花、芦荻、美人蕉5种湿地植物作为低C/N比生活污水的反硝化碳源材料。静态碳源释放实验中,5种湿地植物释碳能力为风车草>再力花>芦荻>香根草>美人蕉,风车草COD释放量最高,可达(129.2±6.2)mg/(g&... 以风车草、香根草、再力花、芦荻、美人蕉5种湿地植物作为低C/N比生活污水的反硝化碳源材料。静态碳源释放实验中,5种湿地植物释碳能力为风车草>再力花>芦荻>香根草>美人蕉,风车草COD释放量最高,可达(129.2±6.2)mg/(g·L),其TN、TP的释放量相对较低。静态反硝化脱氮实验中,风车草和再力花脱氮效果最好,反硝化出水中硝态氮质量浓度均降低至3mg/L左右,硝态氮去除率均达88%左右,出水COD均在100mg/L左右,COD去除率均达到84%左右。在低C/N比生活污水反硝化脱氮中试实验中,以风车草为反硝化碳源,出水中TN、COD去除率可分别达到73%、75%左右,说明风车草是一种良好的低C/N比生活污水深度处理的反硝化碳源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植物 反硝化碳源 c/n比生活污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污泥微氧水解发酵液为碳源处理低C/N城市污水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苗 宋秀兰 黄庆涛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61-65,共5页
采用污泥微氧水解发酵液为碳源用于厌氧/好氧/缺氧模式运行的SBR工艺处理低C/N城市污水,考察了不同C/N下系统的脱氮除磷能力。结果表明:随着C/N的提高,SBR工艺的脱氮除磷效果逐渐强化,当C/N在7、8时,系统内出现了反硝化除磷现象,并在C/... 采用污泥微氧水解发酵液为碳源用于厌氧/好氧/缺氧模式运行的SBR工艺处理低C/N城市污水,考察了不同C/N下系统的脱氮除磷能力。结果表明:随着C/N的提高,SBR工艺的脱氮除磷效果逐渐强化,当C/N在7、8时,系统内出现了反硝化除磷现象,并在C/N=8时实现了高效同步脱氮除磷,对COD、NH4+-N、TN、TP的去除率分别为93.7%、98.9%、84.3%、96.1%,出水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微氧水解发酵液 碳源 c/n 城市污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型多级A/O-MBR组合工艺对低C/N比生活污水的强化除磷 被引量:3
14
作者 郑凯 张子贤 +2 位作者 吴勇 王万红 武福平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675-1680,共6页
采用多级厌氧/耗氧膜生物反应器(A/O-MBR)组合工艺对低C/N比生活污水进行处理时,存在总磷(TP)处理不达标的问题。通过改变污泥回流位置并增加内回流的改良型多级A/O-MBR组合工艺强化除磷,探究该工艺对低C/N比生活污水中TP的去除效果,并... 采用多级厌氧/耗氧膜生物反应器(A/O-MBR)组合工艺对低C/N比生活污水进行处理时,存在总磷(TP)处理不达标的问题。通过改变污泥回流位置并增加内回流的改良型多级A/O-MBR组合工艺强化除磷,探究该工艺对低C/N比生活污水中TP的去除效果,并通过污泥静态分析研究其污泥反硝化除磷机理。结果表明,改良型多级A/O-MBR组合工艺对TP去除效果良好,平均去除率达到了86.36%,同时对化学需氧量(COD)、总氮(TN)及氨氮去除效果良好,均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该工艺提高了聚磷菌及反硝化聚磷菌的比例,有效强化了对TP的去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级厌氧/耗氧膜生物反应器 生活污水 c/n 反硝化除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成模块系统同步硝化反硝化处理低碳氮比污水的试验 被引量:18
15
作者 邓时海 李德生 +1 位作者 卢阳阳 曾琪静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259-2265,共7页
以模拟低 C/N 比污水为研究对象,采用集成模块式污水处理装置与技术,在反应器主反应区实现了同步硝化反硝化(SND),研究了在不同 DO、HRT、C/N 比、pH 值下污水氨氮、总氮的去除,研究结果表明,DO=1.2~1.4mg/L,总 HRT=20h(主反应区 HR... 以模拟低 C/N 比污水为研究对象,采用集成模块式污水处理装置与技术,在反应器主反应区实现了同步硝化反硝化(SND),研究了在不同 DO、HRT、C/N 比、pH 值下污水氨氮、总氮的去除,研究结果表明,DO=1.2~1.4mg/L,总 HRT=20h(主反应区 HRT=8h),原水C/N=5:1,pH=7.5时,NH3--N可以从15mg/L降至2.5mg/L,总氮可以从20mg/L降至4mg/L,去除率可以达到83%和80%;主反应区SND动力学模型求解得出集成模块式污水处理 SND 动力学方程及反硝化过程中硝酸盐氮饱和常数K 3NO N-=1.55mg/L,远高于普通活性污泥反硝化-过程中的饱和常数0.06~0.2mg/L.集成模块式污水处理技术能高效去除低C/N比污水中的总氮,且具有运行稳定和抗冲击等优点.为中小城镇生活污水深度脱氮提供了技术支持和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成模块式污水处理装置 同步硝化反硝化(SnD) 碳氮比(c/n)污水 深度脱氮 动力学模型求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RT对A/O-BF处理低碳氮比农村生活污水脱氮的影响 被引量:16
16
作者 凌宇 赵远哲 +5 位作者 王海燕 闫国凯 常洋 董伟羊 储昭升 王欢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27-935,共9页
通过四组平行小试装置,研究空床水力停留时间(HRT)对缺氧/好氧生物滤池(Anoxic/oxic biofilter,A/O-BF)去除低碳氮比(C/N)农村生活污水中氮的影响;结合高通量测序,研究了不同HRT条件下的脱氮效能和微生物群落变化特征,优选出最佳HRT.结... 通过四组平行小试装置,研究空床水力停留时间(HRT)对缺氧/好氧生物滤池(Anoxic/oxic biofilter,A/O-BF)去除低碳氮比(C/N)农村生活污水中氮的影响;结合高通量测序,研究了不同HRT条件下的脱氮效能和微生物群落变化特征,优选出最佳HRT.结果表明:①缺氧段HRT为6 h的条件下,好氧段HRT为9和10 h时,A/O-BF对NH_(4)^(+)-N和TN的平均去除率均分别为99%和75%,显著高于HRT为7 h(分别为93%和66%)和8 h(分别为96%和70%)时的情况.②好氧段HRT为9 h的条件下,缺氧段HRT为6 h时,A/O-BF对TN的平均去除率为78%,明显高于HRT为4 h(59%)、稍高于HRT为5 h(74%)和7 h(75%)时的情况.③好氧段HRT为9 h时,其硝化菌属Nitrosomonas和Nitrospira的总丰度占11.42%,明显高于HRT为7 h(4.61%)、8 h(7.39%)和10 h(7.64%)时的情况.④缺氧段HRT为6 h时,其主要的反硝化菌属Denitratisoma占5.83%,明显高于HRT为4 h(0.81%)、5 h(2.90%)和7 h(3.27%)时的情况.研究显示,HRT影响A/O-BF的脱氮效能和微生物群落分布特征,处理低碳氮比(1.4~3.0)农村生活污水时,A/O-BF好氧段和缺氧段的最佳HRT分别为9和6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好氧生物滤池(A/O-BF) 水力停留时间(HRT) 碳氮比(c/n) 农村生活污水 脱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泥厌氧水解与短程硝化反硝化耦合工艺处理低碳氮比城市污水 被引量:2
17
作者 薛通 薛源 +3 位作者 杨凤林 付志敏 柳丽芬 王婵婵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50-155,共6页
为处理低碳氮比城市污水,在30-35℃、不调节pH值(7.01-8.33)的条件下,通过人为添加氨氮控制游离氨浓度(25mg·L^-1),在SBR中6d内成功启动了短程硝化反硝化。对比实验结果表明,短程硝化反硝化在处理低C/N比城市污水时的... 为处理低碳氮比城市污水,在30-35℃、不调节pH值(7.01-8.33)的条件下,通过人为添加氨氮控制游离氨浓度(25mg·L^-1),在SBR中6d内成功启动了短程硝化反硝化。对比实验结果表明,短程硝化反硝化在处理低C/N比城市污水时的总氮脱除效果要优于传统的全程硝化反硝化,当反应器运行稳定后,溶解氧的浓度和高游离氨不再是影响NO2-N浓度累积的主要因素,NO2-N/NOx^--N始终保持在80%以上。为了进一步提高短程硝化反硝化的脱氮效率,利用污泥厌氧水解产物替代10%进水,为反硝化阶段提供附加的部分碳源,两工艺联合后处理效果良好,出水TN平均浓度和去除率分别为13.39mg·L^-1和74.9%,出水水质符合排放标准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程硝化反硝化 污泥厌氧水解 实际城市污水 c/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O/O-MBR工艺处理高速公路服务区污水启动特性研究
18
作者 张盾超 宋秀兰 张泽乾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210-214,共5页
研究了A/O/O-MBR工艺在无混合液回流条件下处理模拟高速服务区高氨氮、低C/N污水的启动特性。结果表明,在进水COD质量浓度为126~145 mg/L、NH_(4)^(+)-N质量浓度为125~142 mg/L、缺氧池和好氧池填充50%聚氨酯填料条件下,进水流量从1 L/... 研究了A/O/O-MBR工艺在无混合液回流条件下处理模拟高速服务区高氨氮、低C/N污水的启动特性。结果表明,在进水COD质量浓度为126~145 mg/L、NH_(4)^(+)-N质量浓度为125~142 mg/L、缺氧池和好氧池填充50%聚氨酯填料条件下,进水流量从1 L/h逐步提高到6 L/h,运行18 d后NH_(4)^(+)-N、COD和TN的去除率稳定,分别达到81.54%、86.54%和49.34%,实现了反应器的快速启动。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各处理单元均包含丰富且多样化的硝化菌、反硝化菌以及厌氧氨氧化菌等功能菌。A/O/O-MBR工艺在无混合液回流时达到较高的TN去除率,对高速服务区污水处理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服务区污水 A/O/O-MBR工艺 启动特性 c/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曝气生物膜反应器(MABR)处理生活污水的原理与效能
19
作者 石汉棣 崔吟 于水利 《水处理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37-42,共6页
本文分析了曝气生物膜反应器(MABR)工艺处理生活污水的原理与技术特征,介绍了MABR工艺系统的组成与工艺参数,解析了应用MABR工艺处理生活污水的研究动态与应用现状,阐明了MABR工艺处理污水的效能与影响因素、并给出了最优的运行参数,说... 本文分析了曝气生物膜反应器(MABR)工艺处理生活污水的原理与技术特征,介绍了MABR工艺系统的组成与工艺参数,解析了应用MABR工艺处理生活污水的研究动态与应用现状,阐明了MABR工艺处理污水的效能与影响因素、并给出了最优的运行参数,说明了MABR处理低C/N比生活污水的效果,评价了MABR对冲击负荷的适应能力,在此基础上,指出MABR工艺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前景及面临的挑战,旨在为MABR技术的发展与工程应用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曝气生物膜反应器 生活污水处理 工艺参数 c/n 冲击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酿酒污水资源化应用性能及风险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何静 柏松 +3 位作者 谢光杰 罗玲 黄治国 卫春会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3-118,共6页
酿酒污水因其有机物浓度高而难以高效处理,但城镇污水处理厂面临着因有机物不足而导致的低碳氮比(C/N)污水反硝化效果差的问题。因此,该实验考察了以酿酒污水作为碳源强化低C/N污水的亚硝酸盐氮(NO3--N)去除效果,对水力停留时间(HRT)进... 酿酒污水因其有机物浓度高而难以高效处理,但城镇污水处理厂面临着因有机物不足而导致的低碳氮比(C/N)污水反硝化效果差的问题。因此,该实验考察了以酿酒污水作为碳源强化低C/N污水的亚硝酸盐氮(NO3--N)去除效果,对水力停留时间(HRT)进行了优化,并对关键微生物和技术风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HRT为12~36 h、酿酒污水和低C/N污水体积比500∶1、进水总氮(TN)19.7 mg/L的条件下,处理后化学需氧量(COD)、TN、NO3--N浓度可以满足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放标准。HRT优化过程造成了菌群差异,其中食酸菌属(Acidovorax)是同步去除COD和NO3--N的主要异养反硝化菌属。此外,致病和移动元件表型富集表明,在HRT为12 h时微生物致病和传播综合风险最低。综上,酿酒污水的资源化利用技术是可行的,并且HRT为12 h是最高效、安全的技术参数。研究可为酿酒污水处理提供理论指导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污水 c/n污水 微生物特性 风险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