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油田浅层超稠油SAGD高效低碳开发技术研究与展望 被引量:2
1
作者 孙新革 罗池辉 +2 位作者 张胜飞 张文胜 罗双涵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共8页
针对“双碳”目标背景下超稠油开发高能耗与油田高质量发展矛盾日益加剧的问题,新疆油田通过SAGD机理研究与现场实践,在维持蒸汽腔高效扩展,突破储层渗流屏障遮挡,提高浅薄层驱泄复合效率,实现水平井长水平段高效均衡产液等方面持续攻关... 针对“双碳”目标背景下超稠油开发高能耗与油田高质量发展矛盾日益加剧的问题,新疆油田通过SAGD机理研究与现场实践,在维持蒸汽腔高效扩展,突破储层渗流屏障遮挡,提高浅薄层驱泄复合效率,实现水平井长水平段高效均衡产液等方面持续攻关,取得显著效果。采用气体辅助技术,实现蒸汽腔隔热保压增能,油汽比可提高20%;利用立体井网及储层升级扩容技术,改善Ⅲ类超稠油油藏渗流特征,泄油速度可增大20%~40%;采用全密闭生产方式,VHSD产液温度由100℃上升至150℃,采油速度提高50%;深化热采流量控制器(FCD)机理研究,完善油藏-井筒耦合优化设计方法,水平井水平段动用程度可提高20%。“十四五”期间,新疆油田将深化溶剂辅助SAGD、无水SAGD和控温水热裂解等技术研究,逐步完善浅层超稠油低碳高效开发技术系列,该研究可为稠油油藏开发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层超稠油 重力泄油 驱泄复合 气体辅助 储层扩容 低碳开发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煤炭能源地位变化与绿色低碳开发 被引量:69
2
作者 王双明 申艳军 +3 位作者 宋世杰 刘浪 顾霖骏 魏江波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599-2612,共14页
在发挥煤炭能源安全供给兜底作用的同时,实现煤炭资源绿色安全开采、清洁低碳利用,是关乎国家能源安全和发展全局的重要命题。分析了国际发展环境变化对我国利用国际市场油气资源的影响,研究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对能源供给的刚性需... 在发挥煤炭能源安全供给兜底作用的同时,实现煤炭资源绿色安全开采、清洁低碳利用,是关乎国家能源安全和发展全局的重要命题。分析了国际发展环境变化对我国利用国际市场油气资源的影响,研究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对能源供给的刚性需求,立足于现阶段我国煤为主体的能源开发利用现状,遵循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现代化的根本要求,提出了在实现“双碳”目标进程中,煤炭工业绿色低碳发展方向及路径。(1)我国油气资源对外依存度分别超过70%和40%,油气战略储备不足,在国际形势深刻变化的背景下,利用国际市场油气资源的不确定性增加,国家能源安全外部风险有所增加。(2)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然带动能源需求刚性增长,在新能源目前难以安全有效替代化石能源的情况下,化石能源的主体能源地位短期内难以改变。(3)对标“双碳”目标,“达峰前”煤炭消费占比呈现持续下降态势,消费总量将迎来拐点。而“达峰后”煤炭主体能源地位将弱化,但战略性矿产资源和煤基原料作用会进一步凸显。(4)在“双碳”目标驱动下,煤为主体的基本国情决定了煤炭将继续承担能源安全供给兜底的重大使命,进一步发挥战略性矿产资源的原料作用。但煤炭的高碳资源属性决定了煤炭开发利用将面临保供和减碳的双重压力。因此,科学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对能源安全保供和绿色低碳的重大需求,必须立足现阶段我国煤为主体、新能源为补充的能源生产和供给特点,以实现生态文明建设新进步为根本遵循,加大煤炭减损开采与生态碳汇、深部煤层与煤炭采空区CO_(2)地质封存和煤矿区新能源协同开发利用关键技术攻关力度,用技术创新支撑“双碳”目标下我国煤炭工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目标 能源安全 煤炭能源地位 绿色低碳开发 技术挑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油煤的油气资源属性与绿色低碳开发 被引量:93
3
作者 王双明 师庆民 +3 位作者 王生全 申艳军 孙强 蔡玥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365-1377,共13页
黄河中上游是国家大型煤炭基地集中分布区,也是我国富油煤的主要生产区。受我国“缺油、少气、相对富煤”资源禀赋特点的制约,煤炭安全绿色开采,清洁低碳利用已成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大需求。实现黄河流域富油煤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 黄河中上游是国家大型煤炭基地集中分布区,也是我国富油煤的主要生产区。受我国“缺油、少气、相对富煤”资源禀赋特点的制约,煤炭安全绿色开采,清洁低碳利用已成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大需求。实现黄河流域富油煤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对缓解我国油气供应紧张、保障能源战略安全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富油煤是集煤油气属性为一体的煤炭资源,其油气潜力、特殊性、关键地质问题亟需研究,绿色低碳化开发技术亟待探索。①富油煤主要赋存于中低阶煤类中,主要特点是富含较多富氢结构;在隔绝空气加热时,可生成油、气和半焦。半焦主要成分为固定碳,与无烟煤相近;气体的主要成分是CH_(4),H_(2),CO等,可以作为燃料气和原料气;油为煤焦油,类似于重质石油,可通过前处理、加氢精制和加氢催化裂化工艺等达到清洁燃料油标准;②富氢结构是富油煤具有油气资源属性的物质基础,研究富氢结构的岩石学、沉积学特征及变化规律,分析富氢结构物质来源、沉积转化、变质演化、聚集规律及地质驱动机制,是构建富油煤预测模式与评价理论的基础;③梯级利用和原位热解是富油煤绿色低碳开发的重要途径。富油煤地面热解-气化一体化、热解-化工-发电一体化技术可以实现清洁高效利用,井下原位热解有望破解清洁低碳利用的难题。其中,矿井式原位热解技术通过井巷工程布置方式,利用井下巷道开展煤层分割、保温封闭,通过煤层原位加热实现井下热解生产油气;钻孔式原位热解技术通过注热孔加热和油气抽采孔回收油气,也可借助人工辅助造缝,实现加热回收油气。将富油煤作为煤基油气资源管理和开发,是新时代煤炭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油煤 煤基油气资源 富氢结构 焦油产率 低碳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能高温光热技术赋能浅层超稠油低碳开发 被引量:4
4
作者 樊玉新 李泓洲 +2 位作者 段胜男 顾鹏程 任宁 《新疆石油天然气》 CAS 2023年第4期82-87,共6页
新疆油田公司近期在某井区开展高温光热制蒸汽与注汽锅炉耦合的先导试验,为稠油蒸汽辅助重力泄油(SAGD)开发提供低碳高品质蒸汽。先导试验的开展对油气勘探开发与新能源技术的融合具有先行示范意义。“双碳”目标下新疆油田公司稠油生... 新疆油田公司近期在某井区开展高温光热制蒸汽与注汽锅炉耦合的先导试验,为稠油蒸汽辅助重力泄油(SAGD)开发提供低碳高品质蒸汽。先导试验的开展对油气勘探开发与新能源技术的融合具有先行示范意义。“双碳”目标下新疆油田公司稠油生产面临减少天然气消耗,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挑战。结合太阳能聚光集热技术、绿电+电极熔盐加热技术、高温储热技术,提出不同场景下浅层稠油开采中注汽工艺的新能源供能配置方案。为太阳能高温光热技术在新疆油田稠油作业区规模化应用提供了具体思路与解决方法,在减少自用天然气的同时尽可能降低蒸汽成本,对稠油油田低碳可持续开发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聚光集热 熔盐储热 超稠油 直接产蒸汽 连续产蒸汽 低碳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规划的低碳开发实践方法研究——以天津市解放南路地区实践为例
5
作者 李宝鑫 张津奕 《建筑节能》 CAS 2014年第7期84-86,共3页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给生态环境、资源、能源带来了巨大挑战,如何走低碳绿色的开发之路是未来必然面对的问题。提出基于生态规划的城区低碳绿色开发方法,并结合天津市解放南路地区开发的实践案例进行了研究与总结。
关键词 生态规划 低碳开发 生态城区 绿色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肥滨湖低碳开发现状及建议
6
作者 李郡茹 《大众标准化》 2021年第2期81-82,共2页
随着全球气候面暖,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人们的目光也从只求发展经济不顾环境污染转向发展绿色低碳经济。当前,低碳经济成为全球热议的焦点,各国纷纷出台政策大力扶持低碳产业,中国也不例外。文章从中国的低碳经济政策出发,结合安徽合肥滨... 随着全球气候面暖,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人们的目光也从只求发展经济不顾环境污染转向发展绿色低碳经济。当前,低碳经济成为全球热议的焦点,各国纷纷出台政策大力扶持低碳产业,中国也不例外。文章从中国的低碳经济政策出发,结合安徽合肥滨湖低碳开发现状,在介绍滨湖低碳生态城区风貌的同时,指出开发存在的问题,总结原因并提出可行的改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肥滨湖 低碳开发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现滩海油田绿色低碳开发方法探讨
7
作者 孔令彦 《石油石化绿色低碳》 2020年第6期6-9,共4页
在能源发展战略变革及低油价的背景下老油田可持续发展面临着新能源挤压、节能减排和低成本开发的多重挑战。如何保持老油田产量稳定,减少油气开发中的能量消耗、污染排放,降低开发成本,实现能源循环利用,建设绿色油田是实现油气行业可... 在能源发展战略变革及低油价的背景下老油田可持续发展面临着新能源挤压、节能减排和低成本开发的多重挑战。如何保持老油田产量稳定,减少油气开发中的能量消耗、污染排放,降低开发成本,实现能源循环利用,建设绿色油田是实现油气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当前油气行业亟需解决的重大问题。在系统梳理问题与挑战的基础上提出老油田绿色低碳开发新理念,创新“451”绿色行动法,即以“四个引领,五项行动,一个目标”为支撑,以“原油生产不落地、废水废气要达标、区域噪音不超标、垃圾分类我先行、生产能耗最优化”为绿色低碳生产的最低标准,应用绿色科技力量,从被动治理到主动谋划,持续提升清洁生产水平,实现油田开发与自然和谐发展。实践证明,绿色低碳开发是老油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51”绿色行动法 绿色科技 绿色基层 低碳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结构演化及燃料、原料和材料属性开发 被引量:9
8
作者 李勇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3936-3951,共16页
“贫油、少气、相对富煤”的资源禀赋决定了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道路。煤炭是一种富含碳、氢、氧等元素的有机岩,是供热、发电领域主要燃料,是冶金、化工和建材等领域重要原料,是天然气储存、CO_(2)封存和能量存储转化的... “贫油、少气、相对富煤”的资源禀赋决定了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道路。煤炭是一种富含碳、氢、氧等元素的有机岩,是供热、发电领域主要燃料,是冶金、化工和建材等领域重要原料,是天然气储存、CO_(2)封存和能量存储转化的潜在材料。通过系统采集的16块不同变质程度煤样,结合显微观察、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气体吸附等实验和分子模拟手段,解构显微组分、化学组分、分子结构和多孔结构差异,讨论物质结构分异的地质驱动,为其燃料、原料和材料属性多元开发提供支持。中低阶煤相对富氢,类脂体荧光性好,具有重要燃料和原料转化利用属性。煤化作用持续聚碳,结构逐渐致密且趋于定向排列,原料和材料属性不断加强。沼泽环境和泥炭化作用决定了煤初始显微组分组成,受气候条件、水体性质、植被类型和陆源碎屑等综合影响。煤化作用控制煤化学组分、分子结构和多孔结构演变,在镜质体反射率约0.65%,1.30%和3.50%呈现阶梯式跃变。实现多重属性有效开发,热解反应可获取煤中油气成分和焦油产品,结合力解等可实现多维碳结构制备和利用,米-厘米-纳米尺度上的多孔介质非均质性认识有助于实现材料属性开拓。在此基础上,充分认识“显微-化学”2种组分、“分子-多孔”2种结构在固、液、气分子多相态间相互作用,有利于实现煤基多元清洁能源和煤基材料协同转化和开发。上述科学与技术问题的持续攻关和认识突破,将为我国能源结构调整和“双碳”战略实施提供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结构 燃料属性 原料属性 煤化作用 低碳开发 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脱碳路径与油公司能源转型策略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廖璐璐 李根生 +3 位作者 宋先知 冯连勇 高启超 程世忠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5-122,共8页
2015年,《巴黎协定》提出本世纪末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上升幅度控制在2℃之内,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我国政府提出了“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的目标,但低碳运行下的经济体转型仍面临严峻挑战。为此,基于碳市场、碳交易与碳政策... 2015年,《巴黎协定》提出本世纪末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上升幅度控制在2℃之内,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我国政府提出了“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的目标,但低碳运行下的经济体转型仍面临严峻挑战。为此,基于碳市场、碳交易与碳政策的现状,利用数据挖掘和人工智能数据分析,对全球CO_(2)排放现状和“双碳”目标下国际油气公司的能源转型举措进行了调研分析,并基于我国碳排放及油气领域实用“脱碳”技术现状,给出了我国“脱碳”路径的4项建议,包括推广低碳新材料和新技术、推行通用碳市场标准、制定绿色转型企业保护性政策和激励低碳研发等,提出了我国油公司能源转型的5个关键方向,包括加速低碳化油气勘探开发、开展碳足迹全链评价、推进页岩气智能集约开发、加快氢能技术和CCUS技术研发等。这对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和油公司的顺利转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径 结构转型 转型策略 政策 CCUS 低碳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市新区基础设施规划策略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长云 《城市建筑》 2013年第22期51-51,共1页
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各地城市也迎来了新区建设的热潮。本文结合新区建设的现实背景和政策要求,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城市新区基础设施的建设策略、模式及适用技术,并提出了相应的实现手段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城市新区 市政基础设施 绿色影响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