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碳中和背景下能源低碳化技术综述及对新型电力系统发展的启示 被引量:253
1
作者 黄雨涵 丁涛 +5 位作者 李雨婷 李立 迟方德 王康 王秀丽 王锡凡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28-51,共24页
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习近平主席承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为实现碳中和背景下能源系统的低碳化转型,需要从碳生命周期的各个方面对已有的低碳化技术进行分类和梳理。该文整理了国内外学... 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习近平主席承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为实现碳中和背景下能源系统的低碳化转型,需要从碳生命周期的各个方面对已有的低碳化技术进行分类和梳理。该文整理了国内外学者对碳中和路径的研究,基于碳生命周期总结碳中和的技术方法,并分别梳理面向能源供给侧、消费侧(工业、交通、建筑)的碳减排与碳移除技术,提出现存问题。另外,还提出了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现存挑战,并分别从能源供给、消费侧的碳减排与碳移除提炼支撑其发展的关键技术,展望实现碳中和面临的挑战。该文包括了低碳化技术的现状与应用前景,以期为当下围绕碳中和的技术研究与电力系统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和 寿命周期 低碳化技术 新型电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域环境污染综合整治中低碳高值农业技术研究——以韶山灌区在建生态循环农业园种养业发展为例 被引量:3
2
作者 李林杰 许振成 +5 位作者 罗琳 黄璜 李劲松 赵志彬 陈月华 何清林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11668-11672,共5页
探索县域城乡环境污染综合整治方略,以微观、宏观与动态视角三结合的研究方法,揭示了韶山灌区湘乡湘潭等县市及其周边地区农村水质、土壤与大气污染的严重性;提出了城乡"四维污染"的控制对策——低碳高值农业及其技术创新;且... 探索县域城乡环境污染综合整治方略,以微观、宏观与动态视角三结合的研究方法,揭示了韶山灌区湘乡湘潭等县市及其周边地区农村水质、土壤与大气污染的严重性;提出了城乡"四维污染"的控制对策——低碳高值农业及其技术创新;且以韶山灌区在建生态循环农业园种养业产前、产中与产后深加工三部分低碳高值化技术创新产业化示范为驱动力,力求推进稻、草、树、药和猪、牛、鸡、鸭、鱼的低碳生态种养业,缓解以往种养业结构失衡、"谷贱伤农"与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短腿"问题的解决。结果表明,低碳高值农业体系是一个基于生态学的促进物质多层分级利用、节能降耗、清洁生产的多联产技术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环境污染综合整治 城乡四维污染 高值农业 生态循环农业 环境安全-城乡循环耦合模式 高值技术创新产业示范 加-树-药-草-稻-鸭-牛-鸡-猪-鱼-沼-游生态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碳高值农业污染链阻控-产业链延展技术耦合模式研究——以韶山灌区及其主体湘乡市和湘潭县为例
3
作者 李林杰 许振成 +7 位作者 罗琳 黄璜 李劲松 赵志彬 陈月华 何清林 方建武 曾北危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2期12132-12137,共6页
为了破解我国县域治水治气、宜居宜游、清洁发展难题,采用环境经济评价综合法与比较法,剖析了近年生态农业发展处于相对低潮、驱动乏力的深层原因;并以稻糠清洁高值化利用技术项目为案例,首次提出并界定了"低碳高值农业"及其... 为了破解我国县域治水治气、宜居宜游、清洁发展难题,采用环境经济评价综合法与比较法,剖析了近年生态农业发展处于相对低潮、驱动乏力的深层原因;并以稻糠清洁高值化利用技术项目为案例,首次提出并界定了"低碳高值农业"及其辅助概念"流体环境系统"与"城乡4维污染";通过案例分析,建立了该模式的概念体系与技术体系基础;最后论述了该模式的构建、分析与应用以及研究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值农业 高值技术创新 技术耦合模式 环境经济评价综合法 比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区碳排放的确认和低碳绿色发展途径研究 被引量:28
4
作者 王猛 马如英 +1 位作者 代旭光 单雅迪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3-69,共7页
开展煤矿区碳排放的系统评价和减排路径的综合分析,是落实我国碳达峰与碳中和愿景的具体行动。针对煤矿区碳排放源边界不清、核算模型缺乏及碳中和背景下发展方向等问题开展分析。通过文献查阅、资料收集等方法,厘清煤矿区碳排放源边界... 开展煤矿区碳排放的系统评价和减排路径的综合分析,是落实我国碳达峰与碳中和愿景的具体行动。针对煤矿区碳排放源边界不清、核算模型缺乏及碳中和背景下发展方向等问题开展分析。通过文献查阅、资料收集等方法,厘清煤矿区碳排放源边界,并建立碳排放量核算模型,明确煤矿区低碳绿色发展方向。结果表明:煤矿区碳排放(CH_(4)和CO_(2))来源可划分为自然排放和人为排放两大类,并细分为5种类型,针对不同碳排放源提出相应的数学模型;同时煤矿区要加大节能和低碳技术的投入,提高综合资源的利用程度和瓦斯的监测力度,加强绿色矿山修复和建设,积极参与碳市场和碳排放权交易及培育适应市场的管理模式等一系列措施,逐步实现低碳、绿色产业体系;此外,煤矿相关单位应高瞻远瞩,深入分析并发挥政府的低碳环保政策的作用,与相关高校加强合作,在我国碳减排目标下,大力推动煤制氢技术的发展,突破CO_(2)-ECBM和CCUS关键技术中的运输、封存选址、安全稳定性评价、成本降低等瓶颈问题,以期在双碳背景下碳减排过程中实现经济、环保双重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区 排放源 减排路径 低碳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中和目标背景下包装行业发展的对策 被引量:3
5
作者 李梓昱 杨倩倩 +4 位作者 蒋海云 张巍然 吴威 吴国华 曾海兰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75-187,共13页
目的为了应对日益恶化的全球气候变化,并实现碳中和的目标,研究低碳化技术在包装行业的应用成为当下至关重要的任务。为了推动包装行业在碳中和背景下的低碳化转型,有必要对现有的低碳化技术进行分类和梳理。方法从碳减排和碳移除两方... 目的为了应对日益恶化的全球气候变化,并实现碳中和的目标,研究低碳化技术在包装行业的应用成为当下至关重要的任务。为了推动包装行业在碳中和背景下的低碳化转型,有必要对现有的低碳化技术进行分类和梳理。方法从碳减排和碳移除两方面对包装行业已有的低碳化技术进行了研究。综述当前可降解生物塑料和聚合物单体化学循环技术在包装中的应用,介绍了几种清洁能源以及碳捕捉、碳利用和碳储存技术的发展现状。结论对包装行业而言,实现碳中和的目标还面临着很多挑战。包装行业在推进碳中和目标时要选取与发展适合的低碳能源和碳中和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和 生物基聚合物 聚合物单体循环 清洁能源 低碳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in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coal fly ash characteristics of gasoues fuel reburning process 被引量:1
6
作者 苏胜 向军 +1 位作者 孙路石 胡松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09年第1期160-165,共6页
The unburned carbon concentration in fly ash and the influence of main factors on the reduction of nitrogen oxides during gaseous fuel reburning process were experimentally studied in a 36 kW down-fired furnace when f... The unburned carbon concentration in fly ash and the influence of main factors on the reduction of nitrogen oxides during gaseous fuel reburning process were experimentally studied in a 36 kW down-fired furnace when five typical coals with different qualities were served as the primary fuel. It is found that the higher nitrogen oxide reduction efficiency can be obtained by reburning process when the coal used as the primary fuel contains more volatile matter. But under the optimizational operating conditions, both above 50% nitrogen oxide reduction and low carbon loss can be achieved by reburning process even though the primary fuel is the low-volatile coal.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asonable residence time in reburn zone is 0.6-0.9 s, the appropriate gaseous reburn fuel percentage is 10%-15% and the optimal average excess air coefficient in reburn zone is 0.8-0.9. These results extend the ranges of the key parameter values for reburning process with respect to that the low-volatile coals are used as the primary fu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al fly ash unburned carbon nitrogen oxides coal combustion rebuming down-fired furna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