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1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覆盖区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地球物理勘查方法——以黑龙江省黑河市阿陵河矿区为例
1
作者 殷启春 纪元 +5 位作者 王康 谭桂丽 孙桐 杨华本 陈海江 孙彦海 《黄金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5-238,共14页
浅覆盖区地质找矿难度大,尤其是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体,其地球物理特征不明显,导致有效信息提取困难。在东北森林浅覆盖区的阿陵河矿区,对土壤金异常区实施了1/5000高精度磁法扫面、1/5000激电中梯扫面和高密度激电法等一系列地球物理勘... 浅覆盖区地质找矿难度大,尤其是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体,其地球物理特征不明显,导致有效信息提取困难。在东北森林浅覆盖区的阿陵河矿区,对土壤金异常区实施了1/5000高精度磁法扫面、1/5000激电中梯扫面和高密度激电法等一系列地球物理勘探工作后,开展了钻探查证和测井分析工作。结果表明:安山岩分布区的热液蚀变具有低磁异常和低视电阻率值,二者分布规律基本一致。通过对地球物理异常验证钻孔揭露的6条金矿体开展综合测井分析,根据磁性、电性和极化率组合及其空间分布特征,将低硫型金矿体划分为通道型和末端型2种成因类型。研究表明,采用综合物探方法逐步聚焦勘探靶区的找矿效果显著,为浅覆盖区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的地球物理勘查提供了有效示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盖区 温热金矿 低硫 综合地球物理勘查 测井分析 蚀变 阿陵河矿区 黑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多龙斑岩-浅成低温热液型铜(金)矿集区地质特征及找矿潜力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唐菊兴 杨欢欢 +16 位作者 李宏伟 王勤 李彦波 李社 林彬 李发桥 翟建军 唐晓倩 杨超 董玉杰 李建力 付雪莲 陈守关 袁盛朝 王梦蝶 张琪 张荣坤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3,共13页
本文在总结多龙矿集区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开展了矿山深边部的潜力分析,以期为下一步的找矿预测提供勘查思路。多龙斑岩-浅成低温热液型铜(金)矿集区位于西藏班公湖-怒江成矿带的北西侧,主要由铁格隆南超大型斑岩-浅成低温热液型铜(金)矿... 本文在总结多龙矿集区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开展了矿山深边部的潜力分析,以期为下一步的找矿预测提供勘查思路。多龙斑岩-浅成低温热液型铜(金)矿集区位于西藏班公湖-怒江成矿带的北西侧,主要由铁格隆南超大型斑岩-浅成低温热液型铜(金)矿床,拿若大型斑岩-隐爆角砾岩筒型铜(金)矿床,多不杂、波龙、多不杂西大型斑岩型铜(金)矿床,尕尔勤、地堡那木岗高硫化浅成低温热液型铜(金)矿点组成,共探获铜资源量超过1500万t,伴生金超250 t,伴生银3900 t。多龙矿集区形成于早白垩世(120 Ma)班公湖-怒江洋盆北向俯冲的陆缘弧环境,物质源区为壳幔混合源,成矿岩浆岩主要为中酸性的闪长玢岩-花岗闪长斑岩-花岗斑岩系列,具有弧岩浆特征。俯冲板片的折返是多龙矿集区深部岩浆形成和侵位的主要动力学机制,成矿后安山质火山岩(110 Ma)的覆盖对矿床起到重要的保存作用。多不杂矿区F2逆断层将矿体分割成上、下两部分,下部分矿体是找矿的重点方向。铁格隆南矿区深钻揭露了由南向北的逆冲断层,该逆冲断层将矿体错断并推覆到“红层”沉积之上,其下盘是寻找另一半隐伏矿体的方向。尕尔勤矿区大面积发育指示浅成低温热液成矿系统的“硅帽”,明显富集Au、Ag、As、Sb、Bi、Cu等元素,Au、As、Sb、Hg等呈现较好的元素组合异常,具有寻找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的潜力。地堡那木岗矿区发育高硫化浅成低温热液型蚀变(高岭石化、地开石化、明矾石化等)和矿物组合(铜蓝、蓝辉铜矿、斑铜矿等),且物探、化探、遥感异常套合良好,是未来矿产勘查的重点。区内逆冲断层对矿床的改造作用是未来研究的重点,对进一步的勘查评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多龙矿集区 斑岩-温热铜(金)矿床 地质特征 矿潜力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北祁连成矿带原特提斯洋俯冲期斑岩-浅成低温热液成矿系统的发现及其找矿意义
3
作者 王旭辉 郎兴海 +5 位作者 叶紫枫 陈庚户 董维财 王登科 向佐朋 李善财 《岩石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84-1605,共22页
松树南沟金矿区位于北祁连成矿带中部, 目前发现有东、西两个矿床, 金资源量分别达中型和大型规模。尽管其为青海北祁连成矿带上的重要金矿床, 但其研究极为薄弱, 矿床地质特征不清, 矿床成因类型存在较大争议, 严重阻碍了矿区下一步矿... 松树南沟金矿区位于北祁连成矿带中部, 目前发现有东、西两个矿床, 金资源量分别达中型和大型规模。尽管其为青海北祁连成矿带上的重要金矿床, 但其研究极为薄弱, 矿床地质特征不清, 矿床成因类型存在较大争议, 严重阻碍了矿区下一步矿产勘查工作部署和找矿突破。为了查明松树南沟矿区东、西矿床的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类型, 指导矿区勘查工作部署, 本研究在野外地质调查和岩心精细编录的基础上, 进行了系统岩矿鉴定和能谱分析。研究表明: 西矿床主要赋存于晚奥陶世石英闪长斑岩及其接触带附近的上奥陶统扣门子组玄武安山岩中, 蚀变类型为钾化、青磐岩化和绢云母-绿泥石化, 金矿化主要产于钾化和青磐岩化蚀变带中;金属矿物主要为黄铜矿、斑铜矿、自然金、磁铁矿、黄铁矿以及少量方铅矿、闪锌矿、辉钼矿、黝铜矿, 金主要以自然金的形式赋存于石英-黄铜矿-斑铜矿脉中, 少部分以不可见金的形式赋存于黄铁矿中;西矿床的地质特征表明其属于斑岩型金矿床。东矿床主要产出于上奥陶统扣门子组晶屑凝灰岩、流纹质凝灰岩与玄武安山岩中, 围岩蚀变主要为绢云母-绿泥石化, 局部发育绢英岩化;金属矿物主要包括方铅矿、低铁闪锌矿、黝铜矿、砷黝铜矿、黄铜矿、黄铁矿、自然金及少量银金矿, 金主要以自然金和少量银金矿的形式产于碳酸盐-石英-多金属脉中, 少部分产于碳酸盐-石英-黄铁矿脉中;东矿床的地质特征表明其属于中硫化型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结合上述地质特征和已有的地质年代学结果, 本文认为东、西矿床构成一个晚奥陶世(~455Ma)斑岩-中硫化型浅成低温热液金成矿系统, 其形成与原特提斯洋北向俯冲作用诱发的岩浆活动密切相关, 是目前特提斯成矿域发现的最古老的斑岩-浅成低温热液成矿系统。这一认识为在北祁连成矿带乃至整个特提斯成矿域寻找与原特提斯洋俯冲作用相关的斑岩-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提供了重要的找矿方向, 有助于深化对区域成矿规律和古生代斑岩成矿作用的认识, 也为矿区和区域下一步斑岩-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的找矿勘查工作部署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树南沟 斑岩-温热矿系统 北祁连矿带 早古生代 斑岩金矿 中硫化温热金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硫化型与高硫化型浅成低温热液金矿蚀变特征与成矿关系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杨永胜 吴春明 +3 位作者 吕新彪 高荣臻 李春诚 邢伟伟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55-669,共15页
文章对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特征产物、蚀变分带、蚀变类型演化的成因及蚀变形成的主控因素进行了总结。与矿质沉淀在同一机制下形成的特征岩相和蚀变保存了成矿过程的重要信息,是有效的勘查标志。低硫化型中热液爆破角砾岩、刃片状方解石... 文章对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特征产物、蚀变分带、蚀变类型演化的成因及蚀变形成的主控因素进行了总结。与矿质沉淀在同一机制下形成的特征岩相和蚀变保存了成矿过程的重要信息,是有效的勘查标志。低硫化型中热液爆破角砾岩、刃片状方解石/石英、细粒梳状石英及具快速冷却无序结构的冰长石,是沸腾作用的产物,而沸腾同时控制金沉淀;高硫化型中蚀变以孔洞状石英、硫酸盐及粘土化等酸性淋滤产物为特征,流体酸性性质主要源于岩浆酸性挥发分在液相中的解离及SO2的歧化或氧化反应,孔洞状硅化岩是主要赋金部位,受孔洞或裂隙控制的自形石英及其中的金矿化,它不同于岩浆酸性气水相与大气水为主流体混合形成的酸性淋滤蚀变及浸染状金矿化,而可能是由源于较深部岩浆单相流体(直接从熔体中出溶或与卤水相分离出来)浓缩形成的低温液相流体产生的。由绢英岩化到中级泥化的连续分带蚀变,有利于低硫化型金成矿;而由高级泥化到中级泥化的连续分带蚀变,对高硫化型金成矿有利。流体和围岩的性质、物理化学梯度以及水岩比是控制热液蚀变最主要的因素。初始流体酸碱成分对于形成的蚀变矿物组合具有决定性作用。低硫化型金成矿流体受地热系统驱动,初始富钾低酸性物质在低水岩比条件下形成以岩石缓冲为主的中碱性矿物组合;位于浅部岩浆-热液系统中或较深部岩浆气水,经过收缩或吸收大气水而形成高硫化型成矿流体,初始高酸性贫钾物质在高水岩比条件下形成流体主导的中酸性矿物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热金矿 低硫 高硫化 蚀变 矿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阿希金矿:古生代的低硫型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 被引量:37
5
作者 翟伟 孙晓明 +2 位作者 苏丽薇 贺小平 吴有良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66-285,共20页
新疆阿希金矿床为一形成于古生代的低硫型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矿床产于伊犁—中天山板块北部中天山北缘活动大陆边缘的吐拉苏火山岩断陷盆地中。其赋矿围岩为大哈拉军山组安山质火山岩和火岩碎屑岩,矿体呈脉状产于古火山口外围的环形断... 新疆阿希金矿床为一形成于古生代的低硫型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矿床产于伊犁—中天山板块北部中天山北缘活动大陆边缘的吐拉苏火山岩断陷盆地中。其赋矿围岩为大哈拉军山组安山质火山岩和火岩碎屑岩,矿体呈脉状产于古火山口外围的环形断裂带中,主要金属矿物有自然金、银金矿、黄铁矿、白铁矿、毒砂、赤铁矿、褐铁矿以及微量的浓红银矿、硒银矿、硫锑铜银矿、角银矿等,非金属矿物有石英、玉髓、菱铁矿、方解石、绢云母、冰长石等,围岩蚀变作用主要有硅化、绢云母化、碳酸盐化和青盘岩化。矿床以富集Au、Ag、As、Sb、Bi、Hg、Se、Te、Mo元素组合为特征,Ag/Au比值小,为0.46~11.1。氢、氧、碳、硫及稀有气体同位素组成特征显示其成矿流体主要为循环大气降水;成矿流体盐度主要为0.7%~3.1%NaCl_(eqv),平均为2.2%NaCl_(eqv);成矿温度为120~240℃,平均190℃;最大成矿深度约700 m。沸腾作用是引起成矿流体中矿质发生沉淀富集的主要成矿机制,成矿作用过程中流体处于近中性pH值的还原环境,成矿时代介于晚泥盆世晚期((363.2±5.7)Ma)到早石炭世维宪期。其一系列特征显示该矿是一个典型的、形成于古生代的低硫型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矿床得以保存与矿床形成后很快被阿恰勒河组沉积盖层覆盖有关,从上新世开始由于印度板块对欧亚板块的碰撞挤压作用,天山造山带被快速抬升遭受风化剥蚀作用使矿床重新露出地表而被发现。阿希金矿的发现对于在中、新生代以前的造山带中寻找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希金矿 低硫温热金矿 古生代 矿流体 沸腾作用 矿床保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硫型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成矿时代研究方法--以新疆石英滩金矿为例 被引量:4
6
作者 陈文 李华芹 +4 位作者 张彦 孙敬博 纪宏伟 李洁 刘新宇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561-562,共2页
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是世界上重要的金属矿床类型之一,是地壳上部近地表几km范围内金矿资源的主要来源。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以来,一大批此种类型的大型、超大型矿床的发现,引起国际矿床学界的广泛关注。这类矿床产出的金属矿床,主要是金... 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是世界上重要的金属矿床类型之一,是地壳上部近地表几km范围内金矿资源的主要来源。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以来,一大批此种类型的大型、超大型矿床的发现,引起国际矿床学界的广泛关注。这类矿床产出的金属矿床,主要是金和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热金矿 石英滩金矿 低硫 研究方法 温热金矿 冰长石 火山岩 绢云母 超大矿床 矿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冈底斯成矿带西段首次发现中新世高硫化浅成低温热液型铜(金、银)矿床 被引量:3
7
作者 王楠 刘治博 +10 位作者 唐菊兴 宋扬 李宝龙 马旭东 闫徐坤 李志军 代晶晶 孙清飞 张梦虎 吕晓强 肖扬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61-1466,共6页
冈底斯成矿带是中国重要的铜多金属矿带,发育众多大陆碰撞后伸展环境的斑岩型铜多金属矿床。成矿带内藏西北陆相火山岩区是寻找斑岩-浅成低温热液铜金矿床的理想勘查区。最近,笔者所在研究团队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项目资助下,在西... 冈底斯成矿带是中国重要的铜多金属矿带,发育众多大陆碰撞后伸展环境的斑岩型铜多金属矿床。成矿带内藏西北陆相火山岩区是寻找斑岩-浅成低温热液铜金矿床的理想勘查区。最近,笔者所在研究团队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项目资助下,在西藏阿里革吉县芒拉地区新发现厚大高品位铜(金、银)矿体,首孔MLZK0001见矿厚度137 m,铜平均品位达0.46%,其中,铜品位大于1%的样品有14件,平均1.54%;目前完钻的3个钻孔深度在542~709.9 m之间,仍发育连续的铜、金、银矿化。芒拉铜(金、银)矿蚀变矿物组合为多孔状石英、明矾石、高岭石、地开石、叶腊石等高硫化体系蚀变矿物,金属矿物主要为硫砷铜矿、黝铜矿、黄铜矿和铜蓝、蓝辉铜矿等Cu-S二元体系矿物,深部斑岩型铜金矿化和斑岩成矿系统目前尚未揭露。芒拉铜(金、银)矿是冈底斯成矿带西段发现的首例产于中新世陆相火山岩中的斑岩(?)-高硫化浅成低温热液型铜(金、银)矿床,该隐伏的厚大铜(金、银)矿体的发现,表明藏西北陆相火山岩区具有寻找斑岩-高硫化浅成低温热液铜金矿床的巨大潜力,将冈底斯成矿带向西延伸了近千km,开辟了在中新世火山岩区寻找斑岩-浅成低温热液型铜金矿的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热 斑岩 铜(金、银)矿床 冈底斯矿带 陆相火山岩 找矿突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研究最新进展 被引量:103
8
作者 江思宏 聂凤军 +1 位作者 张义 胡朋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4年第2期401-411,共11页
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是目前世界上最为重要的金矿床类型之一 ,也是当前国际矿床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近年来对该类型矿床的深入研究 ,包括对该类矿床的进一步分类、流体形成演化、成矿时代、与碱性岩之间的关系 ,以及与斑岩型及其他类... 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是目前世界上最为重要的金矿床类型之一 ,也是当前国际矿床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近年来对该类型矿床的深入研究 ,包括对该类矿床的进一步分类、流体形成演化、成矿时代、与碱性岩之间的关系 ,以及与斑岩型及其他类型矿床之间的内在联系等方面均取得了重要进展。研究表明 ,高硫化型与低硫化型金矿床不仅在矿物组合上具有显著差别 ,而且在形成的构造背景、成矿机理等方面也明显不同。高硫化型矿床主要形成于挤压应力场环境和流体混合导致成矿物质沉淀 ,而低硫化型矿床主要产于张性或中性环境下由于流体的沸腾使得矿体形成。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的形成时间受其所处大地构造环境演化的控制。与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有关的碱性岩通常具有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 ,即碱性岩具有异常高的氧逸度和富含挥发份。由于发现大量的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与斑岩型矿床之间密切伴生 ,它们之间的内在关系正在引起越来越多矿床学家的重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硫化 低硫 温热 碱性岩 斑岩 金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北部古生代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特征及其地球动力学背景 被引量:28
9
作者 杨富全 毛景文 +3 位作者 夏浩东 赵财胜 李蒙文 叶会寿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42-263,共22页
文章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新疆北部古生代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可以划分为高硫型和低硫型两大类,以后一种为主.金矿的形成和分布受破火山口、隐爆角砾岩筒、与火山机构有关的断裂以及区域断裂控制.与金矿有关的火山岩,主要... 文章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新疆北部古生代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可以划分为高硫型和低硫型两大类,以后一种为主.金矿的形成和分布受破火山口、隐爆角砾岩筒、与火山机构有关的断裂以及区域断裂控制.与金矿有关的火山岩,主要是一套以玄武岩-安山岩-英安岩-流纹岩及其火山碎屑岩组合为特征的钙碱性陆相火山岩,少数为海相-陆相火山岩.矿体赋存在火山岩、潜火山岩中,少数在斑岩中.主要的蚀变组合为冰长石-石英(玉髓)-绢云母或明矾石-高岭石-石英(玉髓).金矿成矿时代在340~244 Ma之间,金矿在时间和空间上与新疆古生代在(350±10) Ma、(300±10) Ma和(250±10) Ma 3个阶段的大规模火山-潜火山活动有密切关系.金矿床形成的地球动力学背景为区域伸展环境或大范围挤压背景下的局部伸展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温热金矿 时空分布 地球动力学背景 新疆北部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林子宗群火山岩中首次发现低硫化型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以斯弄多银多金属矿为例 被引量:61
10
作者 唐菊兴 丁帅 +10 位作者 孟展 胡古月 高一鸣 谢富伟 李壮 袁梅 杨宗耀 陈国荣 李于海 杨洪钰 付燕刚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61-470,共10页
西藏冈底斯成矿带分布着大面积古近纪(70—40Ma)林子宗群火山岩。但如此强烈的火山-岩浆作用,与安第斯成矿带相比(如马力昆带(FranjadeMaricunga)、印地-帕斯瓜带(Franja El Indio—Pascua)),除了碰撞伸展阶段形成的驱龙、甲... 西藏冈底斯成矿带分布着大面积古近纪(70—40Ma)林子宗群火山岩。但如此强烈的火山-岩浆作用,与安第斯成矿带相比(如马力昆带(FranjadeMaricunga)、印地-帕斯瓜带(Franja El Indio—Pascua)),除了碰撞伸展阶段形成的驱龙、甲玛等斑岩-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床外(23—13Ma),“缺位”资源规模大、经济价值高的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成矿亚系列。该类矿床是剥蚀了,还是没有发现?本文在前人工作基础上,通过详细的地质勘探、地质填图、地质编录、镜下鉴定、能谱和电子探针分析,在南木林盆地斯弄多地区林子宗群陆相火山岩中识别出低硫化浅成低温热液型银铅锌(铟镉金)矿床。矿体由产于流纹斑岩中的隐爆角砾岩型银铅锌矿体、火山机构旁侧的热液脉型银铅锌矿体及断裂上盘的银(铅锌)矿体组成,目前控制Pb+Zn资源量超过30万吨(331+332为主)@Pb+Zn〉5%,Ag资源量超过400吨@Ag〉50g/t。主要金属矿物为方铅矿、闪锌矿、辉银矿、硫砷铜银矿、黄铁矿,微量黄铜矿,主要蚀变组合为:石英一玉髓一碧玉,重晶石.萤石,冰长石.伊利石.绢云母,菱铁矿一菱锰矿;矿石构造以脉状、角砾状、网脉状、条带状、层纹状、皮壳状、块状、浸染状等,发育结晶作用和交代作用形成的矿石结构;近地表发育古热泉喷口,堆积条带状、层纹状硅质沉积物。综合上述地质信息,确定该矿床为典型低硫化浅成低温热液型银多金属矿床。这一重要矿床类型的发现和确定在冈底斯成矿带乃至西藏特提斯成矿省尚属首例,对冈底斯成矿带广泛发育形成于70~40Ma的林子宗群火山岩地区区域找矿具有积极和重要的指导意义,其重要性不容低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弄多 林子宗群火山岩 冰长石-绢云母-伊利石 低硫 温热银多金属 冈底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硫-低硫化浅成低温热液矿床的短波红外矿物分布特征及找矿模型——以西藏铁格隆南(荣那矿段)、斯弄多矿床为例 被引量:34
11
作者 郭娜 黄一入 +3 位作者 郑龙 唐楠 伏媛 王成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67-778,共12页
本文以铁格隆南(荣那矿段)高硫化浅成低温热液矿床和斯弄多低硫化浅成低温热液矿床为研究对象,运用短波红外技术快速厘定了上述两个矿床的蚀变矿物类型及组合特征,构建了基于短波红外勘查技术的找矿模型。研究发现:铁格隆南矿床(荣那矿... 本文以铁格隆南(荣那矿段)高硫化浅成低温热液矿床和斯弄多低硫化浅成低温热液矿床为研究对象,运用短波红外技术快速厘定了上述两个矿床的蚀变矿物类型及组合特征,构建了基于短波红外勘查技术的找矿模型。研究发现:铁格隆南矿床(荣那矿段)的蚀变矿物垂向分带组合为:高岭石→高岭石+(地开石+明矾石)→高岭石+明矾石+(地开石)→高岭石+地开石+明矾石。由于高硫化浅成低温热液交代黄铁绢英岩化带的斑岩型矿体,致使上部矿石中还有少量交代残余的绢云母;斯弄多低硫化浅成低温热液矿床的蚀变矿物垂向分布为:白(绢)云母+(钠云母)→白(绢)云母+钠云母+(伊利石)→白(绢)云母+钠云母+蒙脱石+伊利石→白(绢)云母+钠白云母+蒙脱石+伊利石,其中顶部白(绢)云母是后期黑云母花岗斑岩蚀变所产生,本身与成矿无关;矿体主要赋存在伊利石+蒙脱石带,随着蒙脱石被伊利石化,矿体也逐渐尖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热矿床 短波红外技术 蚀变分带 找矿模 蚀变矿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天山地区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地质特征及成矿模式 被引量:21
12
作者 沙德铭 董连慧 +2 位作者 毋瑞身 田昌烈 贾斌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03年第2期50-59,共10页
新近发现于西天山吐拉苏地区的阿希大型金矿床及其外围的伊尔曼得、恰布坎卓它等金矿床(点)的矿化类型为浅成低温热液型,并进一步划分为冰长石-绢云母型和硅化岩型。矿床赋存于伊犁晚古生代裂谷区的吐拉苏—也里莫墩火山岩带中,矿床围... 新近发现于西天山吐拉苏地区的阿希大型金矿床及其外围的伊尔曼得、恰布坎卓它等金矿床(点)的矿化类型为浅成低温热液型,并进一步划分为冰长石-绢云母型和硅化岩型。矿床赋存于伊犁晚古生代裂谷区的吐拉苏—也里莫墩火山岩带中,矿床围岩为下石炭统大哈拉军山组中基性—中酸性陆相火山岩系。冰长石-绢云母型以阿希金矿为代表,矿床为沿火山口缘环状、放射状断裂充填的石英脉型;硅化岩型以伊尔曼得金矿为代表,矿化体呈层状、似层状,受火山岩系底部沉火山碎屑岩控制。结合该地区成矿地球化学特征分析,本文讨论了区内金矿成矿特征、成矿背景和成矿条件,建立了西天山地区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的成矿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热金矿 冰长石—绢云母 硅化岩 矿模式 阿希金矿 伊尔曼得金矿 西天山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萨克斯坦北东天山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成矿时代及构造背景 被引量:10
13
作者 武广 陈毓川 陈衍景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3683-3695,共13页
哈萨克斯坦北东天山地区是中亚造山带重要的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产出地区,但其成矿年代学研究非常薄弱。为确定成矿时代,作者运用高精度激光40Ar/39Ar定年法对阿尔哈尔雷金矿床和乌仁科布拉克金矿床的赋矿围岩进行了年龄测定。获得阿... 哈萨克斯坦北东天山地区是中亚造山带重要的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产出地区,但其成矿年代学研究非常薄弱。为确定成矿时代,作者运用高精度激光40Ar/39Ar定年法对阿尔哈尔雷金矿床和乌仁科布拉克金矿床的赋矿围岩进行了年龄测定。获得阿尔哈尔雷金矿床安山岩样品20个点40Ar/39Ar等时线年龄为304±7Ma(MSWD=6),乌仁科布拉克金矿床安山玄武岩样品21个点40Ar/39Ar等时线年龄为280±6Ma(MSWD=2.4),表明哈萨克斯坦北东天山地区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主要形成于晚石炭世末期-早二叠世。初步的岩石学、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哈萨克斯坦北东天山地区晚石炭世末期-二叠纪火山岩主要为流纹岩、粗安岩、玄武粗安岩、玄武安山岩、粗面玄武岩和玄武岩,具双峰式特征,主体属于高钾钙碱性和橄榄玄粗岩系列。哈萨克斯坦北东天山地区晚石炭世末期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形成于碰撞晚期向裂谷的转换阶段,而二叠纪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产出于陆内裂谷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哈尔雷金矿 乌仁科布拉克金矿 温热金矿 40Ar/39Ar定年 构造背景 哈萨克斯坦北东天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研究的某些进展 被引量:21
14
作者 李碧乐 张晗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0-97,共8页
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成矿流体在较深处(3~4km)发生相分离的同时导致不同成矿元素和载矿元素进入不同的相态,从而形成不同性质流体,其中富挥发S的气水相在高压下有很强的载矿能力,对特定矿化类型形成具有决定性意义。流体在向浅成低温... 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成矿流体在较深处(3~4km)发生相分离的同时导致不同成矿元素和载矿元素进入不同的相态,从而形成不同性质流体,其中富挥发S的气水相在高压下有很强的载矿能力,对特定矿化类型形成具有决定性意义。流体在向浅成低温环境演化过程中,携带大量成矿物质的气水相必须转化成液相才可能导致浅成低温成矿(深度<1~2km),这个过程与含水的岩浆房冷却密切相关。通过冷却加压,富挥发S的气体在水盐体系的两相界面以上可转变为液体,将成矿元素Au等运移至浅部。浅成低温热液矿床与卡林型矿床均可形成于大陆裂谷环境,前者的高硫化类型与后者在流体性质、蚀变特征、成矿特征等方面具有明显的相似性和可比性。富碲型矿床的Te很可能是在相分离过程中以Te2(g)和H2Te(g)的形式进入气相,并在浅部被地下水吸收,形成Ag(HTe)2-和Au(HTe)2-络合物,伴随着流体的冷却和环境变化,使得碲化物沉淀。少硫(碲)化物特富金的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金可能以金硅络合物或是金硅合金氢化物形式进行搬运,在浅部SiO2和Au沉淀形成特富金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热金矿 卡林金矿 富碲矿床 少硫(碲)化物特富金矿床 矿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南亚大型-超大型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成矿地质特征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杨牧 彭省临 邵拥军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2000年第3期224-230,共7页
东南亚地区地处西太平洋构造-岩浆活动带上,是中新生代以来地球岩石圈中最复杂的构造活动区之一,也是全球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的重要产区之一。文章介绍了东南亚地区几个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分析了矿床... 东南亚地区地处西太平洋构造-岩浆活动带上,是中新生代以来地球岩石圈中最复杂的构造活动区之一,也是全球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的重要产区之一。文章介绍了东南亚地区几个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分析了矿床形成环境及变化的原因、成矿物质来源和导致金在不同环境下沉淀的主要因素,并讨论了浅成低温热液矿床形成的几个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热 金矿 东南亚地区 矿地质 岩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东部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成矿系列 被引量:1
16
作者 关键 孙丰月 刘默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929-930,共2页
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是在地壳浅部(一般小于2km)较低温度(一般为100~300℃)和较低压力(一般为n×106Pa)条件下形成的热液金矿床,主要指产于陆相火山岩中的浅成低温金矿床,部分矿床可能产于非火山岩中。吉林东部延边地区位于吉黑造... 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是在地壳浅部(一般小于2km)较低温度(一般为100~300℃)和较低压力(一般为n×106Pa)条件下形成的热液金矿床,主要指产于陆相火山岩中的浅成低温金矿床,部分矿床可能产于非火山岩中。吉林东部延边地区位于吉黑造山带东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热金矿 吉林东部 矿系列 温热矿床 中生代 温热金矿 低硫 高硫化 黄铁矿 金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争光金矿——黑龙江北部新发现的浅成低温热液型高品位金矿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宝林 《黄金科学技术》 2004年第6期46-46,14,共2页
关键词 温热 金矿 坑探 铜多金属矿带 化探异常 找矿靶区 矿体 黑龙江 地勘局 北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萨克斯坦北东天山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成矿时代及构造背景
18
作者 武广 糜梅 +3 位作者 朱明田 解洪晶 钟伟 刘军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523-524,共2页
中国西天山和哈萨克斯坦北东天山地区是中亚造山带重要的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产出地区。在哈萨克斯坦北东天山已发现阿尔哈尔雷、达拉拜、乌仁科布拉克等大-中型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和伊吉列克、克里姆贝克、比日、马来萨雷等小型矿床;... 中国西天山和哈萨克斯坦北东天山地区是中亚造山带重要的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产出地区。在哈萨克斯坦北东天山已发现阿尔哈尔雷、达拉拜、乌仁科布拉克等大-中型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和伊吉列克、克里姆贝克、比日、马来萨雷等小型矿床;中国西天山地区发现了阿希、伊尔曼得、京希-开布拉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热金矿 哈萨克斯坦 西天山地区 温热金矿 东天山 晚古生代 中亚造山带 玄武岩 早二叠世 晚石炭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天山-哈萨克斯坦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对比研究
19
作者 莫江平 武广 秦来勇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763-764,共2页
中国西天山和哈萨克斯坦北东天山地区是中亚造山带重要的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产出地区。在中国西天山地区发现了阿希、伊尔曼得、京希开布拉克、恰布坎卓它、加曼特、小于赞、库茹尔等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及众多的矿点;哈萨克斯坦北... 中国西天山和哈萨克斯坦北东天山地区是中亚造山带重要的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产出地区。在中国西天山地区发现了阿希、伊尔曼得、京希开布拉克、恰布坎卓它、加曼特、小于赞、库茹尔等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及众多的矿点;哈萨克斯坦北东天山地区已发现阿尔哈尔雷、伊吉列克、克里姆贝克、比日、马来萨雷、达拉拜、乌仁科布拉克等大-小型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前人对中国西天山地区的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成岩和成矿时代开展了系统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热金矿 东天山地区 赋矿围岩 西天山 哈萨克斯坦 对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斯弄多低硫化型浅成低温热液Ag-Pb-Zn矿床:Si-H-O同位素的示踪应用 被引量:17
20
作者 付燕刚 胡古月 +2 位作者 唐菊兴 刘秋平 王豪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36-848,共13页
拉萨地块南木林盆地林子宗群火山机构内发育有斯弄多隐爆角砾岩型、热液脉型Ag-Pb-Zn矿床,该矿床金属矿物为闪锌矿、方铅矿,少量黄铜矿和辉银矿,蚀变矿物为绢云母、伊利石、玉髓、蒙脱石、碧玉、方解石、菱锰矿和菱铁矿,符合低硫型浅成... 拉萨地块南木林盆地林子宗群火山机构内发育有斯弄多隐爆角砾岩型、热液脉型Ag-Pb-Zn矿床,该矿床金属矿物为闪锌矿、方铅矿,少量黄铜矿和辉银矿,蚀变矿物为绢云母、伊利石、玉髓、蒙脱石、碧玉、方解石、菱锰矿和菱铁矿,符合低硫型浅成低温热液矿床的基本特征。本次研究对陆相火山岩中热泉喷口的硅质条带及穿切矿体石英脉进行了Si、H、O同位素测试,结果表明:(1)硅质条带的石英单矿物δ^(30)Si_(NBS-28)为-1.2‰^-0.4‰,记录有热水沉积Si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为古热泉硅华成因;(2)受后期火山热液作用改造的热水沉积硅质条带全岩δ^(30)Si_(NBS-28)为-0.2‰^+0.3‰,显示火山岩与热水沉积岩混合特征;(3)穿切矿体石英脉δ^(30) Si_(NBS-28)值为-0.8‰^-0.1‰,与热水沉积硅质条带石英单矿物Si同位素组成一致,显示低温成因高Δ30Si同位素分馏值特征;(4)石英脉和硅质条带全岩的流体包裹体氢氧同位素特征显示大气水与火山岩发生了水-岩交换作用的"氧同位素漂移"现象,说明成矿流体在火山岩地层中经历了长期的循环作用。因此,Si-H-O稳定同位素指示:矿区内仍保留有古热泉喷口,表明矿区自古新世火山岩喷发和成矿后,剥蚀程度低,"缺位"寻找低硫化浅成低温热液型Au-Ag矿床的勘查潜力较大,低δ^(30)Si_(NBS-28)值石英脉和硅化是重要找矿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子宗群陆相火山岩 Ag-Pb-Zn矿 Si-H-O同位素 古热泉喷口 低硫温热Au-Ag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