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SiO_2与低相对分子质量聚酰胺复合改性环氧树脂工艺条件与性能研究
1
作者 潘小梅 林明 陈宪宏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44-48,共5页
采用溶液共混法将纳米 SiO_2与低相对分子质量聚酰胺(PA-650)分散到环氧树脂中,再与固化剂(T-31)混合,制备了公路修补用纳米 SiO_2与 PA-650改性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研究了工艺条件对复合材料的固化时间、力学性能、微观形态等的影响,并... 采用溶液共混法将纳米 SiO_2与低相对分子质量聚酰胺(PA-650)分散到环氧树脂中,再与固化剂(T-31)混合,制备了公路修补用纳米 SiO_2与 PA-650改性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研究了工艺条件对复合材料的固化时间、力学性能、微观形态等的影响,并对改性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工艺条件对复合材料的性能有重要影响,随纳米 SiO_2含量的增加,力学性能呈现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当其含量为3%时,材料的综合性能最佳,此时复合材料的剪切强度、冲击强度分别提高了90.7%和6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纳米二氧化硅 低相对分子质量聚酰胺 工艺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固含量低黏度聚酰胺酸树脂及其薄膜性能研究
2
作者 青双桂 姬亚宁 +4 位作者 唐小青 唐盛东 王汝柯 刘姣 潘钦鹏 《绝缘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15,共7页
在均苯四甲酸二酐-4,4'-二氨基二苯醚(PMDA-ODA)分子结构中引入柔性4,4'-氧双邻苯二甲酸酐(ODPA)或扭曲非共面结构3,3',4,4'-联苯四甲酸二酐(BPDA),并采用封端剂进行封端,制备了一系列固含量≥30%、黏度约为4000 mPa... 在均苯四甲酸二酐-4,4'-二氨基二苯醚(PMDA-ODA)分子结构中引入柔性4,4'-氧双邻苯二甲酸酐(ODPA)或扭曲非共面结构3,3',4,4'-联苯四甲酸二酐(BPDA),并采用封端剂进行封端,制备了一系列固含量≥30%、黏度约为4000 mPa·s的高固含量低黏度树脂及其聚酰亚胺薄膜。采用拉伸试验机、击穿强度测试仪、热机械分析仪、动态热机械分析仪、热重分析仪和百格测试仪对薄膜的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半刚性结构PMDA-ODA树脂的固含量提高至30%、黏度降低至约4000 mPa·s时,因分子量过低无法成膜,而引入柔性单体,提高聚合物柔韧性,再采用降冰片烯二酸酐(NA)进行封端,使短链段分子通过交联成高聚物后,可以制备出机电性能良好的PI薄膜。继续增大树脂固含量、提高柔性单体比例,薄膜的机电性能和耐热性出现不同程度下降,在铜片上的附着力下降。其中固含量为30%、黏度约为4000 mPa·s、ODPA摩尔分数为30%、采用NA封端的PI薄膜,其机电性能、耐热性和附着力均较佳,可作为浸渍漆用于基材表面的绝缘防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固含量 黏度 酰胺酸树脂 酰亚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均聚后水解制备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丙烯酰胺 被引量:6
3
作者 李柏林 徐立新 +1 位作者 牛瑞霞 程杰成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51-53,共3页
选择均聚后水解工艺 ,采用双官能度引发剂和二段聚合法合成了部分水解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丙烯酰胺 ;考察了聚合工艺参数和水解条件对聚丙烯酰胺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 .结果表明 ,优化的聚合工艺条件 :w (单体 )为2 5 % ,c(引发剂 )为 45 ... 选择均聚后水解工艺 ,采用双官能度引发剂和二段聚合法合成了部分水解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丙烯酰胺 ;考察了聚合工艺参数和水解条件对聚丙烯酰胺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 .结果表明 ,优化的聚合工艺条件 :w (单体 )为2 5 % ,c(引发剂 )为 45 μmol/L ,c(EDTA)为 0 .15mmol/L ,引发温度为 0℃ ;水解条件 :以w为 5 0 %的NaOH为水解剂 ,水解时间为 2 .5h ,水解温度为 90℃ ;在此条件下 ,合成出相对分子质量达到 3 .3× 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水解 丙烯酰胺 丙烯酰胺 超高相对分子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均聚共水解制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丙烯酰胺 被引量:4
4
作者 宁英男 姜涛 +2 位作者 匡洞庭 刘广舜 赵权江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37-39,共3页
采用均聚共水解工艺生产适用于油田驱油的具有超高相对分子质量的聚丙烯酰胺 ;该工艺以丙烯酰胺为单体 ,在与碳酸钠共存的条件下 ,使用自制的引发剂进行聚合反应 ,确定了聚丙烯酰胺的优化聚合工艺参数 :溶液的pH值为 12 .5,w(单体 )为 2... 采用均聚共水解工艺生产适用于油田驱油的具有超高相对分子质量的聚丙烯酰胺 ;该工艺以丙烯酰胺为单体 ,在与碳酸钠共存的条件下 ,使用自制的引发剂进行聚合反应 ,确定了聚丙烯酰胺的优化聚合工艺参数 :溶液的pH值为 12 .5,w(单体 )为 2 5% ,w(氧化还原引发剂 )为 12 .5× 10 - 6 ,w(第 2引发剂 )为 5.0× 10 - 5,w(第 3引发剂 )为 8.0× 10 - 5,w(助剂 1)为 2 .5× 10 - 7,w(助剂 2 )为 1.5× 10 - 6 ,w(链转移剂 )为 2 .5× 10 - 6 ,起始反应温度为 18℃ ;在该条件下 ,合成了相对分子质量高达 2× 10 7,过滤比小于 1.3的聚丙烯酰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水解 丙烯酰胺 超高相对分子质量 驱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氧甲酸法低相对分子质量聚丁二烯环氧化的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王金伟 秦树超 +3 位作者 何业东 李晓刚 李丙霞 王维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711-714,共4页
红外光谱表明过氧甲酸法可以实现对低相对分子质量聚(1,2-丁二烯)(LPB)的改性,得到环氧化低相对分子质量聚丁二烯(LOPB)。反应温度大于50℃会造成开环化反应或过度交联。在反应温度45℃,通过间隔取样法,由实验测定的环氧值-时间关系曲... 红外光谱表明过氧甲酸法可以实现对低相对分子质量聚(1,2-丁二烯)(LPB)的改性,得到环氧化低相对分子质量聚丁二烯(LOPB)。反应温度大于50℃会造成开环化反应或过度交联。在反应温度45℃,通过间隔取样法,由实验测定的环氧值-时间关系曲线与理论推导速率方程的拟合结果表明,LPB的环氧化反应为一级反应,反应速率方程简化为r=kC(C为环氧值),反应速率常数k=0.074 5 kg.L-1.h-1;得到环氧值随时间呈指数变化C=0.4 e0.42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分子质量(1 2-丁二烯) 环氧化丁二烯 环氧化 动力学 精细化工中间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聚酰胺6/66相对分子质量对其结晶和流变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9
6
作者 潘伟楠 相恒学 +3 位作者 翟功勋 倪明达 沈家广 朱美芳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8-14,共7页
为探索共聚酰胺6/66(PA6/66)的熔体加工性能,研究PA6/66相对分子质量对其熔融行为、结晶行为和熔体流变行为的影响,借助差示扫描量热仪、熔体流动速率仪、毛细管流变仪等对系列不同相对分子质量PA6/66和PA6树脂的结晶行为和流变性能等... 为探索共聚酰胺6/66(PA6/66)的熔体加工性能,研究PA6/66相对分子质量对其熔融行为、结晶行为和熔体流变行为的影响,借助差示扫描量热仪、熔体流动速率仪、毛细管流变仪等对系列不同相对分子质量PA6/66和PA6树脂的结晶行为和流变性能等进行表征。结果表明:PA6/66呈现单一的熔融峰,其熔点和玻璃化转变温度受相对分子质量影响较小,分别约为210℃和45℃;与PA6相比,PA6/66的熔点、熔融焓值和结晶焓值显著降低;随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降温速率为20℃/min时,PA6/66的结晶焓值由45. 16 J/g下降为43.67 J/g,明显低于同等相对分子质量下PA6的结晶焓值;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PA6/66共聚物均为假塑性流体,随着温度的升高,其非牛顿指数增大,对剪切速率的敏感程度降低;在高剪切速率下,PA6/66具有比PA6更高的黏流活化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酰胺6 酰胺6/66 结晶行为 流变性能 相对分子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接枝丙烯酸的制备 被引量:2
7
作者 李文斐 孟庆新 +1 位作者 王元瑞 姚占海 《合成树脂及塑料》 EI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9-12,共4页
以丙烯酸为单体,采用γ射线辐照引发技术制备了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接枝丙烯酸(UHMWPE- g-AA);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差示扫描量热法表征了接枝物的结构和热性能;用化学滴定法测定了接枝物的接枝率;研究了UHMWPE-g-AA对聚酰胺(... 以丙烯酸为单体,采用γ射线辐照引发技术制备了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接枝丙烯酸(UHMWPE- g-AA);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差示扫描量热法表征了接枝物的结构和热性能;用化学滴定法测定了接枝物的接枝率;研究了UHMWPE-g-AA对聚酰胺(PA)1010/UHMWPE-g-AA/UHMWPE共混物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接枝物在1716cm^(-1)处有明显的羰基特征吸收峰,说明AA分子确实被接枝到UHMWPE分子链上;接枝率随单体浓度、辐照剂量及辐照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加入UHMWPE-g-AA后,UHMWPE与PA1010的相容性得到了改善,PA1010/UHMWPE-g-AA/UHMWPE共混物的缺口冲击强度是PA1010/UHMWPE共混物的1.5倍,达到72J/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相对分子质量乙烯 丙烯酸 酰胺1010 辐照 接枝 共混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对分子质量可控聚酰亚胺薄膜的聚集态结构 被引量:1
8
作者 袁莉莉 崔超 +3 位作者 周典瑞 洪伟杰 王志媛 杨士勇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31-37,43,共8页
将芳香族二酐(3,3′,4,4′-联苯四酸二酐,BPDA)和芳香族二胺(4,4′-二氨基二苯醚,ODA)在反应性双官能团封端剂(4-苯乙炔苯酐,PEPA)的存在下于极性非质子溶剂中通过缩聚反应制备相对分子质量可控的聚酰胺酸(PAA)树脂溶液,然后将高固含量... 将芳香族二酐(3,3′,4,4′-联苯四酸二酐,BPDA)和芳香族二胺(4,4′-二氨基二苯醚,ODA)在反应性双官能团封端剂(4-苯乙炔苯酐,PEPA)的存在下于极性非质子溶剂中通过缩聚反应制备相对分子质量可控的聚酰胺酸(PAA)树脂溶液,然后将高固含量、低黏度的PAA树脂流延涂敷在玻璃板上,在加热条件下获得聚酰亚胺(PI)薄膜。采用X射线衍射和动态力学热分析手段对PI薄膜的聚集态结构进行了研究,发现热亚胺化反应引发的树脂主链结构的取向大致与高温下链段解取向相抵消,但反应性苯乙炔封端基团的扩链反应约束了醚桥键和联苯键的构型,构成链段规整有序排列的若干个沿面内取向的微晶态区,致使晶体结构快速增长,增强增韧PI薄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酰亚胺 相对分子质量可控 酰胺 集态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酸聚醚中间体的合成及其对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和PEG含量的影响
9
作者 刘灵芝 张纪梅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569-571,共3页
研究了低沸点酸起始剂酯醚的合成工艺 ,即先合成中间体 ,再合成目标产品 ,讨论了不同环氧乙烷 (EO)、环氧丙烷 (PO)加成数的中间体对聚醚相对分子质量分布以及质量指标的影响。该法所得聚醚产品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系数 (重均相对分子质量 ... 研究了低沸点酸起始剂酯醚的合成工艺 ,即先合成中间体 ,再合成目标产品 ,讨论了不同环氧乙烷 (EO)、环氧丙烷 (PO)加成数的中间体对聚醚相对分子质量分布以及质量指标的影响。该法所得聚醚产品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系数 (重均相对分子质量 /数均相对分子质量 )低于 1 0 5 ,副产物聚乙二醇含量为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酸 沸点起始剂 中间体 相对分子质量分布 乙二醇 表面活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共熔溶剂改性聚丁内酰胺的结晶性能 被引量:1
10
作者 蔡天航 吕冠锋 +1 位作者 陈涛 赵黎明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88-398,共11页
以氯化胆碱为氢键受体,尿素、草酸和甘油为氢键供体制备了氯化胆碱-尿素、氯化胆碱-草酸和氯化胆碱-甘油三种低共熔溶剂(DES),并用DES改性聚丁内酰胺(PBL)使其熔点降低。通过差示扫描量热、热重分析、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研究了DES对PB... 以氯化胆碱为氢键受体,尿素、草酸和甘油为氢键供体制备了氯化胆碱-尿素、氯化胆碱-草酸和氯化胆碱-甘油三种低共熔溶剂(DES),并用DES改性聚丁内酰胺(PBL)使其熔点降低。通过差示扫描量热、热重分析、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研究了DES对PBL的热稳定性、熔点和结晶的影响,并分析了内在作用机理。利用拉伸测试法及熔融指数测定验证了DES对PBL力学性能及加工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氯化胆碱-尿素通过形成新的氢键抑制PBL(200)晶面生长,使结晶度降低了16.2%,从而使熔点降低至253℃。氯化胆碱-草酸通过草酸羧基与PBL的游离羰基形成氢键,氯化胆碱-甘油则以增塑作用为主,两者对PBL氢键的破坏作用有限,改性效果略差,结晶度分别降低了4.4%和1.9%,熔点分别降低了8℃和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内酰胺 共熔溶剂 氢键 结晶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分子量聚N-乙烯基甲酰胺-co-乙烯胺的合成 被引量:2
11
作者 单斌 唐炳涛 +1 位作者 刘亚楠 张淑芬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59-265,共7页
以N-乙烯基甲酰胺为单体,N,N-二甲基甲酰胺和乙酸乙酯为混合溶剂,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十二硫醇为链转移剂,通过沉淀聚合法制备了低分子量的聚N-乙烯基甲酰胺。详细研究了单体质量分数、混合溶剂配比、引发剂用量、链转移剂用量、反应... 以N-乙烯基甲酰胺为单体,N,N-二甲基甲酰胺和乙酸乙酯为混合溶剂,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十二硫醇为链转移剂,通过沉淀聚合法制备了低分子量的聚N-乙烯基甲酰胺。详细研究了单体质量分数、混合溶剂配比、引发剂用量、链转移剂用量、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对聚合反应的影响。在最佳聚合条件下,聚合物收率可达93.1%、聚合物的数均分子量(Mn)为2 975.2,PDI=2.64,且聚合残液可循环利用。然后将所得聚合物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制备了不同胺化度的聚N-乙烯基甲酰胺-co-乙烯胺,产品的数均分子量为1 000~1 400,PDI为1.34~1.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 N-乙烯基甲酰胺-co-乙烯胺 N-乙烯基甲酰胺 沉淀 循环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溴苯封端的喹啉低聚酰胺螺旋折叠体分子的合成与聚集诱导发光性质
12
作者 王文韬 刘彦伟 +1 位作者 慕文静 齐婷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09-715,共7页
设计合成以溴苯封端的两个具有不同长度和不同侧链的喹啉低聚酰胺折叠体分子,并对化合物用紫外光谱、荧光光谱、原子力显微镜(AFM)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进行表征。结果显示,侧链对聚集态的形貌几乎没有影响,不同的形貌对荧光强度的影... 设计合成以溴苯封端的两个具有不同长度和不同侧链的喹啉低聚酰胺折叠体分子,并对化合物用紫外光谱、荧光光谱、原子力显微镜(AFM)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进行表征。结果显示,侧链对聚集态的形貌几乎没有影响,不同的形貌对荧光强度的影响较大。研究该化合物在THF-H2O二元溶剂体系中和薄膜状态下的光致发光行为,结果表明此类化合物呈现聚集诱导发光(AIE)现象。化合物在THF溶液中几乎不发光,但在固态时的光致发光强度是在THF-H2O二元溶剂体系中的数十倍。这种AIE现象是由折叠体分子稳定的螺旋结构抑制分子内单键的自由旋转和分子间的最紧密堆积所导致的,同时AIE效应受溶剂的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喹啉 酰胺折叠体 螺旋 集诱导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低聚肽粉中谷氨酰胺含量测定方法及其临床应用前景 被引量:13
13
作者 金振涛 马永庆 +3 位作者 刘艳 马涛 易维学 蔡木易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89-193,共5页
采用BTI-AQC二步柱前衍生法建立了一种有效检测小麦低聚肽粉中谷氨酰胺含量的方法。该方法在2~100μmol/L谷氨酰胺浓度内有很好的线性关系(r^2=0.999 9),最低检出限为2μmol/L,所有标准品3次重复的衍生峰面积相对标准偏差RSD均<1%,... 采用BTI-AQC二步柱前衍生法建立了一种有效检测小麦低聚肽粉中谷氨酰胺含量的方法。该方法在2~100μmol/L谷氨酰胺浓度内有很好的线性关系(r^2=0.999 9),最低检出限为2μmol/L,所有标准品3次重复的衍生峰面积相对标准偏差RSD均<1%,最适条件下标准二肽AQ(Ala-Gln)的检测回收率为(95.94±0.22)%。该方法检测小麦低聚肽粉中Gln含量为(23.54±0.49)%,远高于其他常见食源性低聚肽类产品。测定结果显示,除具有高的谷氨酰胺含量外,小麦低聚肽粉还具有水溶性好、稳定性强、易于消化吸收、蛋白含量高、氨基酸组成均衡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酰胺 小麦肽粉 BT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酰胺凝胶柱分离制备高纯度纤维低聚糖的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彭红 林鹿 +1 位作者 彭涛 孙润仓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2008年第1期63-66,共4页
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柱可分离制备纤维低聚糖。在其它分离条件相同、洗脱速度不同的情况下,完成一次分离需要的洗脱剂用量是不变的,洗脱剂用量对低聚糖的分离没有影响。采用一次分离技术可得到纯度分别为96.67%、68.76%和82.00%的纤维五... 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柱可分离制备纤维低聚糖。在其它分离条件相同、洗脱速度不同的情况下,完成一次分离需要的洗脱剂用量是不变的,洗脱剂用量对低聚糖的分离没有影响。采用一次分离技术可得到纯度分别为96.67%、68.76%和82.00%的纤维五糖、四糖和三糖组分,纤维低聚糖混合物的回收率为81.38%。将多次分离得到的各低聚糖组分在相同的分离条件下进行二次分离,五糖、四糖和三糖的纯度分别提高到98.45%、98.65%和98.12%,回收率分别为90.91%、47.42%和68.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 丙烯酰胺凝胶 分离 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与α-丙氨酸/天冬酰胺美拉德反应的低聚壳聚糖衍生物的抗氧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孙涛 朱云 +2 位作者 谢晶 薛斌 周冬香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31-536,共6页
研究低聚壳聚糖(COS)与α-丙氨酸/天冬酰胺(低聚壳聚糖的羰基与氨基的物质量比均为4:1)的美拉德反应。醇沉法提取与α-丙氨酸/天冬酰胺反应8、16h以及24h的低聚壳聚糖衍生物,分别记为:CA-8、CA-16、CA-24、CN-8、CN-16以及CN-24。对衍... 研究低聚壳聚糖(COS)与α-丙氨酸/天冬酰胺(低聚壳聚糖的羰基与氨基的物质量比均为4:1)的美拉德反应。醇沉法提取与α-丙氨酸/天冬酰胺反应8、16h以及24h的低聚壳聚糖衍生物,分别记为:CA-8、CA-16、CA-24、CN-8、CN-16以及CN-24。对衍生物进行红外表征,并研究其对超氧阳离子O2.-、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以及还原能力。结果显示:美拉德反应后低聚壳聚糖衍生物抗氧化能力得到显著提高。抗氧化能力强弱次序为CA-8>CN-8、CA-16>CN-16、CA-24>CN-24,即随着反应时间增加,低聚壳聚糖与α-丙氨酸美拉德反应的衍生物抗氧化性始终更强,表明与小分子氨基酸进行美拉德反应制得的壳聚糖衍生物具有更好的抗氧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丙氨酸 天冬酰胺 美拉德反应 抗氧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熔点聚酰胺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6
16
作者 毛雪峰 钱杨 +3 位作者 蒋佳莉 周邓飞 么丹阳 王秀华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10,共5页
为改善聚酰胺加工工艺,以十二碳二元酸、癸二胺、癸二酸、己二胺、己内酰胺为原料,通过直接熔融缩聚制得二元胺不同配比的低熔点聚酰胺。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差示扫描量热(DSC)、热重分析(TG)等对制得的样品进行了表征。结... 为改善聚酰胺加工工艺,以十二碳二元酸、癸二胺、癸二酸、己二胺、己内酰胺为原料,通过直接熔融缩聚制得二元胺不同配比的低熔点聚酰胺。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差示扫描量热(DSC)、热重分析(TG)等对制得的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低熔点聚酰胺的谱图呈现典型的聚酰胺特征峰;随着2种二元胺比例接近1∶1,聚合物熔点和结晶能力明显下降;随二元胺中癸二胺比例的增加,低熔点聚酰胺的热稳定性提高。沸水萃取实验结果表明,合成的低熔点聚酰胺中单体及低聚物质量分数均小于0.63%,无需萃取,可以直接进行后加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酰胺 直接熔融 熔点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低聚肽和谷氨酰胺对大鼠胃肠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6
17
作者 刘文颖 杨贤 +3 位作者 曹珂璐 谷瑞增 潘兴昌 孙桂菊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51-57,共7页
观察灌胃小麦低聚肽和谷氨酰胺对非甾体类药物(NSAIDs)致大鼠胃肠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挑选7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损伤组及低、中、高剂量小麦低聚肽组[灌胃剂量分别为20、100、500 mg/(kg·d)]和小麦蛋白组、谷氨酰胺组[... 观察灌胃小麦低聚肽和谷氨酰胺对非甾体类药物(NSAIDs)致大鼠胃肠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挑选7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损伤组及低、中、高剂量小麦低聚肽组[灌胃剂量分别为20、100、500 mg/(kg·d)]和小麦蛋白组、谷氨酰胺组[灌胃剂量均为20 mg/(kg·d)]。每天灌胃1次,连续灌胃30 d。大鼠处死前,用非甾体类药物灌胃损伤大鼠胃肠2次。取大鼠血清、胃和小肠黏膜组织,观察血清细胞因子、胃肠病理切片、小肠黏膜抗氧化酶和阿片受体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显示非甾体类药物可以显著增加小肠黏膜的氧化应激水平,小麦低聚肽能上调小肠黏膜中GSH-Px的活力,具有一定的抗氧化功能,能够减轻胃肠黏膜损伤。小麦低聚肽还可以显著降低了血清中TNF-α含量,下调mu-阿片受体mRNA的表达。说明非甾体类药物可以诱导大鼠胃肠黏膜损伤的模型,小麦低聚肽可以有效减少大鼠胃肠黏膜损伤。低剂量小麦低聚肽组作用最强,效果优于谷氨酰胺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谷氨酰胺 非甾体类药物 胃肠黏膜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溶液缩聚法制备间位芳香族聚酰胺的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陈蕾 刘尊武 +1 位作者 潘婉莲 刘兆峰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32-135,共4页
采用低温溶液缩聚的方法将间苯二胺(MPD)和间苯二甲酰氯(IPC)在N,N′-二甲基乙酰胺(DMAC)中进行缩聚,制得了较高重均相对分子质量的间位芳香族聚酰胺树脂。研究了聚合度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并对影响缩聚的各种因素如:单体浓度、起始反应... 采用低温溶液缩聚的方法将间苯二胺(MPD)和间苯二甲酰氯(IPC)在N,N′-二甲基乙酰胺(DMAC)中进行缩聚,制得了较高重均相对分子质量的间位芳香族聚酰胺树脂。研究了聚合度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并对影响缩聚的各种因素如:单体浓度、起始反应温度、两种单体的摩尔比进行了研究,还对制得的浆液的稳定性进行了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住芳香族酰胺 温溶液缩 重均相对分子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带有吡唑啉侧链的低聚酰胺的合成 被引量:4
19
作者 邱德敏 雷光东 +1 位作者 阮尚全 姜黎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02-506,共5页
A oligoamide with pyrazoline segment was designed and synthesized.Its structure was identified by IR,MS and 1HNMR.Fluorescence property of the target compoud in solution(DMF) was studi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t... A oligoamide with pyrazoline segment was designed and synthesized.Its structure was identified by IR,MS and 1HNMR.Fluorescence property of the target compoud in solution(DMF) was studi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trongest emission peak was at 442nm and the half peak width was 64nm and the fluorescence quantum yield(Φ) was 73.9%,which enhanced 13% compared to the simple pyrazoline structural unit′s 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唑啉 酰胺 荧光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酰胺凝胶柱分离制备低聚果糖单组分 被引量:7
20
作者 王涛 黄广君 +1 位作者 魏远安 姚评佳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02-507,共6页
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Bio-Gel P-2)柱分离高纯度低聚果糖制备单一组分,结果表明,在1.6 cm×100 cm的玻璃柱上最佳的层析条件是洗脱速度0.2 mL/min、上样量0.5 mL(样液质量浓度0.4 g/mL)、柱温40℃。以Megazlaae公司的标准品为对照,经... 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Bio-Gel P-2)柱分离高纯度低聚果糖制备单一组分,结果表明,在1.6 cm×100 cm的玻璃柱上最佳的层析条件是洗脱速度0.2 mL/min、上样量0.5 mL(样液质量浓度0.4 g/mL)、柱温40℃。以Megazlaae公司的标准品为对照,经HPLC和MS分析,证明层析分离所得组分峰4、峰3和峰2分别是蔗果三糖、蔗果四糖和蔗果五糖。而且经HPLC面积归一化法定量分析,证明分离产品蔗果三糖、蔗果四糖、蔗果五糖蔗和果六糖的含量分别为99.91%、99.94%、99.33%和97.89%,表明其纯度很高,可以作为低聚果糖定量分析的标准品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酰胺凝胶 分离 果糖 蔗果三糖 蔗果四糖 蔗果五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