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相对分子质量聚乳酸及其与壳聚糖的共混为载体的药物控释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仲晓萍 杨震宇 赵静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45-449,共5页
以两种低黏均相对分子质量(Mη=3 595和10 306)聚乳酸及其与壳聚糖按5∶1,10∶1,20∶1,40∶1质量比共混为载体,用熔融法制备了吡虫啉控释制剂;用体外实验测定了制剂中吡虫啉的释放动力学;通过测定释放过程中释放介质水的pH,初步考察了... 以两种低黏均相对分子质量(Mη=3 595和10 306)聚乳酸及其与壳聚糖按5∶1,10∶1,20∶1,40∶1质量比共混为载体,用熔融法制备了吡虫啉控释制剂;用体外实验测定了制剂中吡虫啉的释放动力学;通过测定释放过程中释放介质水的pH,初步考察了基体的降解性能;通过测定释放实验结束时制剂残留质量,考察了基体的溶蚀性能,初步探讨了释放机理。结果表明,低相对分子质量聚乳酸及其与壳聚糖共混材料为载体,可以用于吡虫啉的控制释放,呈现扩散和溶蚀共同控制的缓慢释放,和溶蚀控制的快速释放两阶段释放规律。提高聚乳酸的相对分子质量可以减缓吡虫啉的释放,使释放特征发生从初期的快速释放和后期的缓慢释放,到初期缓慢释放和随后的快速持续释放的转变。降低聚乳酸相对分子质量或在基体中加入壳聚糖,可加大基体的溶蚀,使溶蚀控制的吡虫啉快速释放阶段提前。在Mη=10 306的聚乳酸中加入不同质量比的壳聚糖,可使释放介质水的pH约为中性,在117-336 h内调节快速释放开始时间,在228-445 h内调节释药中值时间。这种聚乳酸/壳聚糖共混载体可望在多功能型种子处理控释制剂上获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相对分子质量聚乳酸 壳聚糖 吡虫啉 控制释放 降解 溶蚀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相对分子质量聚乙二醇增塑聚乳酸共混物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19
2
作者 吴盾 李会丽 +3 位作者 陆颖 周安 曹峥 刘春林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64-169,177,共7页
文中探究不同相对分子质量聚乙二醇(PEG)对聚乳酸(PLA)增塑改性的影响。采用转矩流变仪、万能试验机、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动态力学、热重分析、旋转流变仪等测试表征方法对共混材料的增塑效果、力学性能、热行为、流变行为进行分析。实... 文中探究不同相对分子质量聚乙二醇(PEG)对聚乳酸(PLA)增塑改性的影响。采用转矩流变仪、万能试验机、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动态力学、热重分析、旋转流变仪等测试表征方法对共混材料的增塑效果、力学性能、热行为、流变行为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PEG可有效增塑PLA,PEG相对分子质量越低增塑效果越好,可以使PLA的塑化时间从250 s降低到128 s;加入PEG后,共混物的拉伸强度下降,断裂伸长率提高,PEG相对分子质量越低,拉伸强度下降越明显;PEG的加入使PLA的T_g和T_(cc)降低20℃左右,而T_m有所提高,其中低相对分子质量PEG可以更好地促进PLA结晶,但是随着PEG的加入共混体系的热分解温度降低,相对分子质量越低,热分解温度降低越明显;流变实验表明共混体系的复数黏度(η*)、储能模量(G')及损耗模量(G'')的变化随PEG相对分子质量的减小下降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分子质量 聚乙二醇 聚乳酸 增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缠结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1
3
作者 花紫阳 郭建双 +3 位作者 李建龙 赖春波 李雪坤 王原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62-1269,共8页
为解决传统Ziegler-Natta催化剂(简称Z-N催化剂)制备的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UHMWPE)缠结程度较高、加工困难等问题,以MgCl_(2)、TiCl_(4)、异辛醇、正硅酸四乙酯(或邻苯二甲酸二己酯)为主要原料,采用化学反应法制备了氯化镁负载型Z-... 为解决传统Ziegler-Natta催化剂(简称Z-N催化剂)制备的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UHMWPE)缠结程度较高、加工困难等问题,以MgCl_(2)、TiCl_(4)、异辛醇、正硅酸四乙酯(或邻苯二甲酸二己酯)为主要原料,采用化学反应法制备了氯化镁负载型Z-N催化剂cat1(或cat2)。分别以cat1、cat2为主催化剂、三乙基铝为助催化剂,采用淤浆聚合工艺制备了低缠结UHMWPE,测定了cat1、cat2的粒径分布和金属元素质量分数,考察了聚合温度、时间对催化剂催化活性和UHMWPE的黏均相对分子质量(M_(v))的影响,并使用流变分析法和DSC热力学退火法对UHMWPE的缠结程度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制备的cat1、cat2与设计相符,在聚合反应温度分别为65和70℃、反应5 h时,cat1、cat2催化活性分别达到27700、37700 g PE/g cat,制备的UHMWPE的Mv分别为6.01×10^(6)、5.03×10^(6),起始储能模量分别为0.21、0.13 MPa,缠结程度低于商品化UHMWP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化镁负载型Z-N催化剂 缠结 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 淤浆聚合工艺 缠结度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乳酸共聚物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潘璞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3-19,共7页
聚乳酸(PLA)与聚己内酯多元醇(HO—PCL—OH)的聚氯酯预聚体在双螺杆挤出机内进行熔体扩链,制备了聚乳酸共聚物,研究了熔体扩链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形态结构、热性能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双螺杆反直挤出制备聚乳酸共聚物是可行的,效果... 聚乳酸(PLA)与聚己内酯多元醇(HO—PCL—OH)的聚氯酯预聚体在双螺杆挤出机内进行熔体扩链,制备了聚乳酸共聚物,研究了熔体扩链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形态结构、热性能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双螺杆反直挤出制备聚乳酸共聚物是可行的,效果比釜式反应好,熔体扩链后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随预聚体比例不同而有很大差异,当 PLA 预聚体与 PCL 预聚体的质量比为60/40时达到最大值166800,进一步增大 PCL 预聚体含量,相对分子质量下降;反应速率与反应温度有很大关系,在反应温度为160、170、180℃时,反应完成时间分别为5、4.5、3 min;共聚物呈现典型的球晶形态,表现出很好的黑十字消光现象,共聚物在120℃时所得球晶半径最大;共聚物的结晶度低于PLA 预聚体的结晶度;共聚物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随 PCL 预聚体含量增加共聚物的韧性增加,拉伸强度与拉伸模量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聚己内酯多元醇 相对分子质量 双螺杆反应挤出 扩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相对分子质量细菌纤维素的生物合成 被引量:5
5
作者 冯玉红 林强 +3 位作者 王锡彬 吴周新 庞素娟 孙中亮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954-956,966,共4页
通过木醋杆菌菌株HN001静态培养,生物合成了低相对分子质量细菌纤维素(LMBC),其培养基是以海南椰子水为原料,添加了糖和其他盐类化合物。研究了影响LMBC产率的几个因素,如培养温度、培养时间和培养基初始pH。获得高产率LMBC的适宜条件是... 通过木醋杆菌菌株HN001静态培养,生物合成了低相对分子质量细菌纤维素(LMBC),其培养基是以海南椰子水为原料,添加了糖和其他盐类化合物。研究了影响LMBC产率的几个因素,如培养温度、培养时间和培养基初始pH。获得高产率LMBC的适宜条件是:培养时间72 h,培养温度33℃,培养基初始pH=4,LMBC产率达1.2 g/L。用凝胶过滤色谱仪(GFC)测定了其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研究了培养基初始pH从3.5到5.5变化对LMBC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该pH范围内相对分子质量的变化不大,其分布指数均约为1.3,说明相对分子质量均匀。用透射电镜测试了其形貌,证明LMBC的形貌近似球形,大小约20 nm;LMBC冷冻干燥后经红外光谱确证了其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分子质量细菌纤维素(LMBC) 生物合成 相对分子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质和低相对分子质量有机酸对沉积物中磷吸附/解吸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0
6
作者 迟杰 赵旭光 董林林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968-972,共5页
研究了水体表层沉积物对磷的吸附特性,以及不同有机质和低相对分子质量有机酸含量对沉积物吸附/解吸磷的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表层沉积物对磷的吸附行为属于Langmuir型,交换态磷、铁结合磷和钙磷含量在吸附过程后都显著增加;有机质对沉... 研究了水体表层沉积物对磷的吸附特性,以及不同有机质和低相对分子质量有机酸含量对沉积物吸附/解吸磷的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表层沉积物对磷的吸附行为属于Langmuir型,交换态磷、铁结合磷和钙磷含量在吸附过程后都显著增加;有机质对沉积物中磷的释放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相对于腐殖酸,蓝藻更容易促进磷的释放,这可能是因为腐殖酸在释放与Fe、Al等阳离子结合的PO43-、SO42-等阴离子的同时,与部分PO43-发生了作用;当低相对分子质量有机酸浓度为0.01 mol/L时,沉积物的磷解吸量最大,由于低分子量有机酸能活化铁结合磷和钙磷从而提高沉积物中磷的可利用性,所以铁结合磷和钙磷含量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 解吸 有机质 相对分子质量有机酸 沉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的应用性能探讨 被引量:5
7
作者 赵秀英 张丽叶 +3 位作者 吴立峰 胡伟康 叶晶磊 王梅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2期32-37,共6页
对国内外生产的低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的常规物性、应用性能进行了研究 ,并就其对色母粒的流变性能和颜料的分散效果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同时对国产与进口低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的应用性能进行了比较。
关键词 相对分子质量 聚乙烯 色母料 应用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透油藏驱油用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确定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8
作者 李丹丹 王业飞 +2 位作者 张鹏 何宏 徐晓丽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70-474,共5页
选择与渗透率相匹配的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是低渗透油藏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技术的关键。本文综述了目前国内外低渗透油藏驱油用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的确定方法,指出选择与渗透率相匹配的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时需综合考虑注入性能、不可及... 选择与渗透率相匹配的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是低渗透油藏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技术的关键。本文综述了目前国内外低渗透油藏驱油用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的确定方法,指出选择与渗透率相匹配的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时需综合考虑注入性能、不可及孔隙体积、油藏地质条件等因素。低渗透油藏单独聚合物驱采收率增幅不大,建议与其他化学剂复配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透油藏 聚合物驱 相对分子质量 注入性 不可及孔隙体积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的热稳定性探讨 被引量:5
9
作者 赵秀英 冯磊 +3 位作者 胡伟康 贾东彦 吴立峰 陈水林吴品新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86-90,共5页
通过测定熔点和热失重研究了色母粒用低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的热稳定性能 ,探讨了影响低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热稳定性能的影响因素 ,并对国产与进口低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的热稳定性能进行了比较。
关键词 相对分子质量 聚乙烯 色母粒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相对分子质量溴化聚苯乙烯的合成 被引量:8
10
作者 刘琳 刘洋 张彰 《涂料工业》 CAS CSCD 2007年第11期22-25,共4页
以低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窄的聚苯乙烯为原料,合成低相对分子质量溴化聚苯乙烯;讨论溴化剂用量对溴化聚苯乙烯溴含量的影响;通过溶剂复配提高催化剂的溶解性,制备高溴含量溴化聚苯乙烯;用热失重分析溴化聚苯乙烯的热稳定性。
关键词 相对分子质量溴化聚苯乙烯 辅助溶剂 高溴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iegler-Natta催化剂制备低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的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黄付玲 高宇新 +2 位作者 孙淑坤 郭桂悦 马立莉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4-16,共3页
采用化学法对MgCl_(2)载体进行改性,负载TiCl_(4)活性组分,制备了Ziegler-Natta催化剂,并用于乙烯聚合制备低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结果表明:乙烯聚合时,同时使用内外给电子体时的聚合活性最高。选用该高效负载催化剂为主催化剂,三乙基... 采用化学法对MgCl_(2)载体进行改性,负载TiCl_(4)活性组分,制备了Ziegler-Natta催化剂,并用于乙烯聚合制备低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结果表明:乙烯聚合时,同时使用内外给电子体时的聚合活性最高。选用该高效负载催化剂为主催化剂,三乙基铝为助催化剂,温度为100℃,压力为1.9 MPa,所制聚乙烯的黏均分子量为(1~2)×10^(4),催化剂活性可达972 g/(g·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聚合 ZIEGLER-NATTA催化剂 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氧甲酸法低相对分子质量聚丁二烯环氧化的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金伟 秦树超 +3 位作者 何业东 李晓刚 李丙霞 王维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711-714,共4页
红外光谱表明过氧甲酸法可以实现对低相对分子质量聚(1,2-丁二烯)(LPB)的改性,得到环氧化低相对分子质量聚丁二烯(LOPB)。反应温度大于50℃会造成开环化反应或过度交联。在反应温度45℃,通过间隔取样法,由实验测定的环氧值-时间关系曲... 红外光谱表明过氧甲酸法可以实现对低相对分子质量聚(1,2-丁二烯)(LPB)的改性,得到环氧化低相对分子质量聚丁二烯(LOPB)。反应温度大于50℃会造成开环化反应或过度交联。在反应温度45℃,通过间隔取样法,由实验测定的环氧值-时间关系曲线与理论推导速率方程的拟合结果表明,LPB的环氧化反应为一级反应,反应速率方程简化为r=kC(C为环氧值),反应速率常数k=0.074 5 kg.L-1.h-1;得到环氧值随时间呈指数变化C=0.4 e0.42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分子质量聚(1 2-丁二烯) 环氧化聚丁二烯 环氧化 动力学 精细化工中间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归水溶性低相对分子质量部分对败血症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和血流动力学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庞晓军 高玲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182-1185,共4页
目的探讨当归水溶性低相对分子质量部分对败血症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和血流动力学作用。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氢化可的松组或阿司匹林组,当归大、小剂量组(给予当归水溶性低相对分子质量部分1.8,0.9 m L·kg^(... 目的探讨当归水溶性低相对分子质量部分对败血症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和血流动力学作用。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氢化可的松组或阿司匹林组,当归大、小剂量组(给予当归水溶性低相对分子质量部分1.8,0.9 m L·kg^(-1)),每组10只。腹腔注射脂多糖1 mg·kg^(-1)制作败血症模型,一个试验行颈动脉插管,记录平均动脉压(MAP),并行左心内导管术,测定心率(HR),左心室压力(LVDP),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下降速率(±dp/dtmax)。另一个实验于颈动脉静脉穿刺取血,测定全血黏度、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及纤维蛋白降解物(FDP)。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当归大、小剂量组MABP、LVDP、±dp/dtmax、HR升高(P<0.01或P<0.05)。全血黏度、血浆黏度、APTT、PT、FDP下降(P<0.01)。结论当归水溶性低相对分子质量部分具有改善败血症模型大鼠的血流动力学和血液流变学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水溶性相对分子质量部分 败血症 血液流变学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镉对旱柳幼苗生长及低相对分子质量巯基化合物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卫东 李廷强 +1 位作者 丁哲利 杨肖娥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59-567,共9页
通过溶液培养方法,研究在镉(Cd)处理下旱柳生长、Cd积累、耐性及低相对分子质量巯基化合物对 Cd胁迫的响应.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在Cd浓度≥25μmol/L 时显著降低相对生长速率;地上部、根以及整株生物量随着介质Cd浓度升高而逐渐... 通过溶液培养方法,研究在镉(Cd)处理下旱柳生长、Cd积累、耐性及低相对分子质量巯基化合物对 Cd胁迫的响应.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在Cd浓度≥25μmol/L 时显著降低相对生长速率;地上部、根以及整株生物量随着介质Cd浓度升高而逐渐降低,在Cd浓度≥5μmol/L 时显著降低了根生物量,而 Cd 浓度≥25μmol/L 时显著降低地上部生物量;同时,随着 Cd 浓度增加耐性指数也逐渐降低;用根表示半数抑制浓度(50% effective concentration,EC50)为82μmol/L;根和地上部含Cd量随着介质Cd浓度升高而增加,Cd 主要积累于根部,在5-25μmol/L时,地上部含Cd量为64.89-163.13μg/g,此时植物生长没有受到严重影响;根和叶非蛋白质巯基(non-protein thiols,NPTs)、蛋白质巯基(protein thiols,PTs)和总巯基(total thiols,TTs)化合物含量随着介质 Cd浓度增加而增加;中高Cd浓度使根部半胱氨酸(cysteine,Cys)含量高于对照,在 Cd浓度范围为5-50μmol/L 时叶部Cys含量没有显著影响,而Cd浓度为100μmol/L时降低了叶中 Cys 含量;与对照相比,Cd 提高了根中还原型谷胱甘肽(reduced glutathione,GSH)含量,而对叶中 GSH 含量没有影响,根和叶氧化型谷胱甘肽(oxidized glutathione,GSSG)含量降低,GSH/GSSG值高于对照.这些结果表明低相对分子质量巯基化合物在 Cd 忍耐与解毒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柳 生长参数 相对分子质量巯基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相对分子质量肝素联合多柔比星对肝癌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杨克红 马琳艳 +4 位作者 程秀 陈超 张梦晓 刘浩 蒋志文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048-1052,共5页
目的探讨低相对分子质量肝素(LMWH)联合多柔比星(DXRB)对肝癌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实验分为阴性对照组、LMWH组、DXRB组、LMWH与DXRB联合应用组。用MTT法检测药物对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用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小室... 目的探讨低相对分子质量肝素(LMWH)联合多柔比星(DXRB)对肝癌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实验分为阴性对照组、LMWH组、DXRB组、LMWH与DXRB联合应用组。用MTT法检测药物对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用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小室法检测HepG2细胞的迁移能力;Western-blot和实时RT-PCR法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表达;ELISA法检测肿瘤细胞培养液中乙酰肝素酶的表达。结果 MTT结果显示,LMWH和DXRB对肝癌HepG2细胞均有显著的增殖抑制作用。LMWH与DXRB联合用药时,对肝癌HepG2细胞的迁移抑制作用明显高于单用DXRB组。LMWH和DXRB均可下调MMP-9、MMP-2和乙酰肝素酶的表达,且合用时对乙酰肝素酶表达的抑制作用更明显。结论 LMWH具有增强DXRB抑制肝癌HepG2细胞迁移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MMP-9、MMP-2和乙酰肝素酶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相对分子质量肝素 多柔比星 迁移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基质金属蛋白酶-2 乙酰肝素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相对分子质量肝素增强顺铂诱导肝癌细胞的凋亡作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武文娟 于北凯 耿英华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298-1305,共8页
目的:探讨低相对分子质量肝素(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LMWH)对顺铂(cisplatin,DDP)诱导肝癌细胞凋亡作用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实验分为对照组、LMWH组、DDP组、LWMH与DDP联合应用组。应用MMT法检测药物对肝癌SMMC-7721细胞... 目的:探讨低相对分子质量肝素(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LMWH)对顺铂(cisplatin,DDP)诱导肝癌细胞凋亡作用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实验分为对照组、LMWH组、DDP组、LWMH与DDP联合应用组。应用MMT法检测药物对肝癌SMMC-7721细胞增殖的影响;吖啶橙/溴化乙锭双荧光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细胞凋亡相关蛋白Fas,Bcl-2和Bax的表达。结果:MTT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DDP组及LWMH与DDP联合应用组的SMMC-7721细胞生长均有显著的抑制(均P<0.05);LMWH组的Fas,Bcl-2和Bax m RNA及蛋白均无明显的变化(均P>0.05);DDP组Fas表达量明显增加(P<0.05),而Bcl-2轻度降低(P<0.05),Bax无明显变化(P>0.05)。LWMH与DDP联合应用组与对照组及DDP组相比,Bcl-2表达明显降低(均P<0.05),Bax表达明显增高(均P<0.05);Fas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加(P<0.05),但与DDP组相比增加不明显(P>0.05)。结论:LMWH具有增强DDP诱导肝癌SMMC-7721细胞凋亡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LMWH增强DDP诱导的细胞凋亡中线粒体通路和促使细胞凋亡增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相对分子质量肝素 顺铂 凋亡 FAS Bcl-2 BA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相对分子质量肝素联合紫杉醇对鼻咽癌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配 赵素容 +4 位作者 宋乐乐 浦龙健 蒋志文 刘浩 蒋琛琛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529-1535,共7页
目的探讨低相对分子质量肝素(LMWF)联合紫杉醇对鼻咽癌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及其相关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药物对鼻咽癌细胞CNE1、CNE2的增殖抑制效应;细胞划痕实验、Transwell小室法检测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Western blo... 目的探讨低相对分子质量肝素(LMWF)联合紫杉醇对鼻咽癌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及其相关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药物对鼻咽癌细胞CNE1、CNE2的增殖抑制效应;细胞划痕实验、Transwell小室法检测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的表达;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中乙酰肝素酶(HPA)的表达。结果 MTT结果显示,不同浓度LMWH和紫杉醇对鼻咽癌细胞CNE1、CNE2均具有显著的增殖抑制作用。200 U·ml^(-1) LMWH与0.1μmol^(-1)紫杉醇联合作用于CNE1、CNE2细胞24 h的迁移抑制率分别为66.70%、70.53%,较单用紫杉醇的迁移抑制率明显提高。同时LMWH与紫杉醇联合作用于CNE1、CNE2细胞的侵袭抑制作用也明显高于单用紫杉醇的作用。LMWH与紫杉醇均可下调MMP-9和HPA的表达,且合用时作用更加明显。结论 LMWH具有增强紫杉醇抑制鼻咽癌细胞侵袭和迁移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MMP-9和HPA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相对分子质量肝素 紫杉醇 侵袭 迁移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 乙酰肝素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PCS系列低相对分子质量聚季铵盐黏土防膨剂的研制 被引量:3
18
作者 闫杰 李茜璐 孙川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82-285,共4页
根据以新疆含钾膨润土测定的防膨率,用正交设计实验方法确定了低相对分子质量M的聚季铵盐防膨剂的最佳合成条件:二甲胺、环氧氯丙烷摩尔比1.0∶1.2,pH值约1,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5小时。使用不同催化剂、改变胺、环氧氯丙烷摩尔比,合... 根据以新疆含钾膨润土测定的防膨率,用正交设计实验方法确定了低相对分子质量M的聚季铵盐防膨剂的最佳合成条件:二甲胺、环氧氯丙烷摩尔比1.0∶1.2,pH值约1,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5小时。使用不同催化剂、改变胺、环氧氯丙烷摩尔比,合成了二甲胺系列CPCS-Ⅰ(1)^(4)和三甲胺系列CPCS-Ⅱ(1)^(4)并测定了0.2%~2.0%水溶液的防膨率,结果表明同时使用三氟硼乙醚、浓盐酸和甲醇合成、编号(1)的防膨剂性能最好,单独使用三氟硼乙醚合成、编号(2)的次之,CPCS-Ⅱ的防膨性能好于CPCS-Ⅰ。pH约为4时合成的CPCS-Ⅱ(2)的防膨性能最好。CPCS-Ⅰ(1)、(2),CPCS-Ⅱ(1)、(2)与等摩尔比的KC l+NH4C l饱和溶液的各种比例复配物,其2.0和1.6g/L溶液的防膨率均高于90%。在CPCS-Ⅱ(2)溶液中克拉玛依三区某井岩屑的滚动回收率大幅提高。在天然岩心中注入0.5%CPCS-Ⅱ(1)、(2)溶液时,水测渗透率保留率为98.2%和99.6%,而注入0.5%DMDAAC/SO2共聚物溶液时,保留率仅为52.6%和56.7%。CPCS-Ⅱ的M为4200,而该共聚物为5×106~6×1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黏土膨胀剂(黏土稳定剂) 聚季铵盐 胺-环氧氯丙烷聚合物 相对分子质量 合成 防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相对分子质量多肽2基因多态性与急性前葡萄膜炎的关系 被引量:1
19
作者 何燕玲 黎晓新 吕永顺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25-127,共3页
目的评价低相对分子质量多肽2基因多态性与急性前葡萄膜炎的关系。方法收集23例急性前葡萄膜炎患者及45例正常对照血样本,进行组织相关性抗原〔HLA-B27)检测及低相对分子质量多肽 2基因区的 CfoI限制酶位点多态性的... 目的评价低相对分子质量多肽2基因多态性与急性前葡萄膜炎的关系。方法收集23例急性前葡萄膜炎患者及45例正常对照血样本,进行组织相关性抗原〔HLA-B27)检测及低相对分子质量多肽 2基因区的 CfoI限制酶位点多态性的研究。结果低相对分子质量多肽2基因的纯合于BB在急性前葡萄膜炎患者中比正常对照者频率增高(P<0.05),而与急性前葡萄膜炎是否复发及HLA-B27检测结果没有相关性(P>0.05)。结论低相对分子质量多肽2基因多态性与急性前葡萄膜炎发病存在明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分子质量多肽2 基因多态性 急性前葡萄膜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相对分子质量κ-卡拉胶氧-琥珀酰基化反应的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田秀芳 郭锡坤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996-999,共4页
借助分光光度法研究了低相对分子质量κ-卡拉胶氧一琥珀酰基化反应的动力学行为。结果表明,低相对分子质量κ-卡拉胶和琥珀酸酐的反应速率与其各自浓度均符合一级动力学关系,且在反应开始至90min时,平均反应速率常数是0.0339L/(mo... 借助分光光度法研究了低相对分子质量κ-卡拉胶氧一琥珀酰基化反应的动力学行为。结果表明,低相对分子质量κ-卡拉胶和琥珀酸酐的反应速率与其各自浓度均符合一级动力学关系,且在反应开始至90min时,平均反应速率常数是0.0339L/(mol·min),酰化度达到2.17;在90~165min阶段,平均反应速率常数为0.0078L/(mol·min),酰化度仅从2.17变化到2.34;IR分析表明两种单体反应形成单酯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分子质量κ-卡拉胶 琥珀酸酐 氧-酰基化 动力学 反应速率常数 反应级数 医药原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