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有机质和低相对分子质量有机酸对沉积物中磷吸附/解吸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0
1
作者 迟杰 赵旭光 董林林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968-972,共5页
研究了水体表层沉积物对磷的吸附特性,以及不同有机质和低相对分子质量有机酸含量对沉积物吸附/解吸磷的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表层沉积物对磷的吸附行为属于Langmuir型,交换态磷、铁结合磷和钙磷含量在吸附过程后都显著增加;有机质对沉... 研究了水体表层沉积物对磷的吸附特性,以及不同有机质和低相对分子质量有机酸含量对沉积物吸附/解吸磷的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表层沉积物对磷的吸附行为属于Langmuir型,交换态磷、铁结合磷和钙磷含量在吸附过程后都显著增加;有机质对沉积物中磷的释放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相对于腐殖酸,蓝藻更容易促进磷的释放,这可能是因为腐殖酸在释放与Fe、Al等阳离子结合的PO43-、SO42-等阴离子的同时,与部分PO43-发生了作用;当低相对分子质量有机酸浓度为0.01 mol/L时,沉积物的磷解吸量最大,由于低分子量有机酸能活化铁结合磷和钙磷从而提高沉积物中磷的可利用性,所以铁结合磷和钙磷含量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 解吸 有机 相对分子质量有机 沉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相对分子质量有机酸对无机纳米颗粒吸附-解吸Ca^(2+)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曹庆良 夏建国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45-250,共6页
为了探讨低相对分子质量有机酸对无机纳米颗粒吸附-解吸Ca2+的影响,采用超声-离心-冻融方法提取蒙山茶园老冲积黄壤的无机纳米颗粒(≤100 nm),用热力学方法和NaNO3、HCl溶液解吸法,分别研究了柠檬酸、苹果酸、草酸3种低相对分子质量有... 为了探讨低相对分子质量有机酸对无机纳米颗粒吸附-解吸Ca2+的影响,采用超声-离心-冻融方法提取蒙山茶园老冲积黄壤的无机纳米颗粒(≤100 nm),用热力学方法和NaNO3、HCl溶液解吸法,分别研究了柠檬酸、苹果酸、草酸3种低相对分子质量有机酸对土壤无机纳米颗粒吸附-解吸Ca2+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无机纳米颗粒对Ca2+的吸附量均随平衡溶液Ca2+质量浓度增加而增加。加入柠檬酸、苹果酸后,土壤无机纳米颗粒对Ca2+的吸附量变化趋势相似,而加入草酸后吸附量变化趋势不同。土壤无机纳米颗粒对Ca2+吸附量依次递减的各柠檬酸添加组为0.1 mmol/L、0.5 mmol/L、1 mmol/L、CK、5 mmol/L、10 mmol/L,各草酸添加组为CK、0.1 mmol/L、0.5 mmol/L、1 mmol/L、5 mmol/L、10 mmol/L。低浓度的柠檬酸和苹果酸能够提高非专性吸附态Ca2+的解吸,而草酸和高浓度的柠檬酸、苹果酸能够提高专性吸附态Ca2+的解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学 相对分子质量有机 CA^2+ 吸附-解吸 土壤无机纳米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相对分子质量有机酸对α-FeO(OH)吸附As(Ⅲ)的影响
3
作者 叶欣 周惠琼 +1 位作者 蒲金国 朱霞萍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462-1464,共3页
制备并表征了α-FeO(OH),探究了4种低相对分子质量有机酸(LMW)对α-FeO(OH)吸附As(Ⅲ)的影响,并阐明了机理。单一和混合LMW对α-FeO(OH)吸附As(Ⅲ)均有抑制作用,4种LMW的影响大小顺序为:草酸(OA)>柠檬酸(CA)>乳酸(LA)、水杨酸(SA... 制备并表征了α-FeO(OH),探究了4种低相对分子质量有机酸(LMW)对α-FeO(OH)吸附As(Ⅲ)的影响,并阐明了机理。单一和混合LMW对α-FeO(OH)吸附As(Ⅲ)均有抑制作用,4种LMW的影响大小顺序为:草酸(OA)>柠檬酸(CA)>乳酸(LA)、水杨酸(SA)。混合LMW的影响为:OA会加剧CA对α-FeO(OH)吸附As(Ⅲ)的影响,而SA几乎不起作用。当ρ(As(Ⅲ))较低,LMW通过与α-FeO(OH)的静电引力、与α-FeO(OH)表面的铁离子形成配合物、生成沉淀从而影响α-FeO(OH)对As(Ⅲ)的吸附;当ρ(As(Ⅲ))较高,LMW还通过阻碍As(Ⅲ)在α-FeO(OH)上的扩散和沉淀作用产生影响。实验结果为土壤中As(Ⅲ)的迁移转化、污染治理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Ⅲ) α-FeO(OH) 相对分子质量有机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灞河溶解性有机质三维荧光光谱特征及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袁博 吴巍 +2 位作者 郭梦京 郑兴 周孝德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719-728,共10页
为了研究溶解有机质(DOM)与水质的相关性,联合应用三维荧光光谱(3D-EEMs)和液相-有机碳-有机氮检测(LC-OCD-OND)技术,在河流上游源区、中游城镇与下游城市河段设置16个采样点,结合人类活动及河流地貌特征对灞河流域的影响,研究了西安市... 为了研究溶解有机质(DOM)与水质的相关性,联合应用三维荧光光谱(3D-EEMs)和液相-有机碳-有机氮检测(LC-OCD-OND)技术,在河流上游源区、中游城镇与下游城市河段设置16个采样点,结合人类活动及河流地貌特征对灞河流域的影响,研究了西安市灞河水体DOM。结果表明,河水DOM主要由生物大分子、腐殖质类物质、腐殖质降解产物和低分子中性物质组成,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0.157 mg/L、1.746 mg/L、0.478 mg/L、0.361 mg/L。类腐殖荧光物质(紫外光区富里酸和类腐殖酸)主要集中在相对分子质量为1000~20000的腐殖质类物质中,占DOM总量的46.5%;类蛋白荧光物质(可见光区色氨酸和酪氨酸)主要分布在相对分子质量大于20000的生物大分子和相对分子质量小于350的低分子中性物质中,约占DOM总量的15.1%。从源头到入灞河口,河水DOM含量水平由高到低的顺序为城市河段、城镇河段、源区河段。灞河水体总体腐殖化程度较弱,陆生源DOM贡献较小,下游城市河段DOM中自生源指数(BIX)相对较高,微生物及藻类代谢活动旺盛,新生自生源较多。下游污水处理厂出水对灞河下游水体中DOM组成及水质的变化具有关键作用,影响河水营养状态的潜在因子包括TN、EC、DO、生物大分子、腐殖质类物质和低分子中性物质。因此,3D-EEMs及LC-OCD-OND联用技术可以用来表征河流水质的空间异质性,并对污染物组分进行定量化判别和来源解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学 三维荧光 液相-总有机碳-有机检测 溶解性有机 相对分子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备低相对分子质量烯烃(共)聚合物的方法和催化剂
5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919-919,共1页
该专利公开了一种烯烃在聚合催化剂作用下聚合或共聚,以高收率制备相对分子质量低、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窄的烯烃(共)聚合物的方法。聚合催化剂包含:第4族过渡金属化合物;至少一种化合物,选自有机金属化合物、有机铝化合物、有机铝... 该专利公开了一种烯烃在聚合催化剂作用下聚合或共聚,以高收率制备相对分子质量低、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窄的烯烃(共)聚合物的方法。聚合催化剂包含:第4族过渡金属化合物;至少一种化合物,选自有机金属化合物、有机铝化合物、有机铝含氧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分子质量 聚合催化剂 聚合物 烯烃 制备 过渡金属化合物 相对分子质量分布 有机铝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菖蒲根际低分子量有机酸对土壤吸附氨氮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李海波 赵孝明 +1 位作者 李英华 陈熙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69-274,共6页
根际低分子量有机酸是一类活性的化感物质,具有促进污染物迁移、转化与累积等重要的生态功能.本研究利用GC-MS技术,解析了黄菖蒲根际代谢物的组分特征与相对含量,通过模拟实验揭示了低分子量有机酸对土壤吸附氨氮的热-动力学的影响.结... 根际低分子量有机酸是一类活性的化感物质,具有促进污染物迁移、转化与累积等重要的生态功能.本研究利用GC-MS技术,解析了黄菖蒲根际代谢物的组分特征与相对含量,通过模拟实验揭示了低分子量有机酸对土壤吸附氨氮的热-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黄菖蒲根际代谢的不同种类低分子量有机酸均能促进氨氮吸附,但作用程度存在差异;氨氮在土壤中的吸附动力学符合Elovich方程与双常数方程,等温吸附均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方程的特征,其键能常数K L与有机酸解离常数pKa呈负相关;低分子量有机酸调控土壤吸附氨氮的机理主要是有机质活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菖蒲 根际代谢物 分子有机 土壤调控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对土壤氮吸收的多维度策略及其生态意义
7
作者 高雷 杨瑞彤 +3 位作者 刘宝东 贾淑霞 郭亚芬 崔晓阳 《植物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62-674,共13页
植物吸收土壤氮的过程及其多维度策略对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和碳汇功能具有重要影响。该文系统回顾了植物氮营养理论发展历程,介绍了矿质营养理论和矿质-有机营养理论,重点阐述了植物对土壤氮吸收的多维度策略,主要涉及4个方面:(1)多形... 植物吸收土壤氮的过程及其多维度策略对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和碳汇功能具有重要影响。该文系统回顾了植物氮营养理论发展历程,介绍了矿质营养理论和矿质-有机营养理论,重点阐述了植物对土壤氮吸收的多维度策略,主要涉及4个方面:(1)多形态氮吸收,这既包括铵态氮和硝态氮,也包括一系列低相对分子质量有机氮,如氨基酸、氨基糖和寡肽等;(2)季节性吸收,植物对土壤多形态氮吸收数量和模式具有显著的季节性变异,不同植物的吸收规律可能存在差异;(3)土层分化吸收,根系构型及土壤有效氮在土壤垂直层次的变异影响植物对土壤不同层次氮量及氮形态的吸收;(4)共生方式分化吸收,固氮细菌、菌根真菌及深色有隔内生真菌等促进植物氮吸收,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植物对不同形态氮的获取。综上,植物氮吸收的多维度策略是生态系统植物共存和生态位分化的基础,在缓解植物种间竞争、减少氮损失及提高生态系统氮利用效率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目前,对植物氮吸收策略的研究尚有不足,与之相关的一些关键科学问题亟待解决,如原位土壤有效氮的含量与动态,不同土壤有效氮的周转差异,植物氮吸收策略的分子生物学机制,以及不同有效氮对植物氮营养的贡献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低相对分子质量有机氮 吸收策略 生态系统 生态位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酸添加剂对低碳氮比条件堆肥氮素损失控制效果研究 被引量:19
8
作者 薛文涛 孙昊 +6 位作者 孙钦平 张玲 吴荣 田野 陈益山 邹国元 刘善江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086-1096,共11页
为减少堆肥过程中的氨气挥发和氮素损失,以鸡粪、玉米秸秆和菌渣为发酵原料,采用强制通风静态堆肥罐进行41 d的好氧堆肥试验,研究低C/N(15)条件下两种有机酸(柠檬酸、草酸)对堆肥过程中氨气减排效果和氮素形态转化的规律。结果表明:添加... 为减少堆肥过程中的氨气挥发和氮素损失,以鸡粪、玉米秸秆和菌渣为发酵原料,采用强制通风静态堆肥罐进行41 d的好氧堆肥试验,研究低C/N(15)条件下两种有机酸(柠檬酸、草酸)对堆肥过程中氨气减排效果和氮素形态转化的规律。结果表明:添加5%(鲜质量)的柠檬酸、草酸增加了堆肥50℃以上高温天数和连续高温天数,降低了堆肥初始物料1.70个和1.88个pH值单位。草酸对堆肥主要发酵时期氨气减排有较好的效果,柠檬酸对氨气减排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堆肥前10 d,随后减排效果减弱。与CK相比,柠檬酸、草酸分别降低堆肥过程中氨气累积挥发量44.15%和69.57%,氮素损失量分别降低了25.16%和48.54%。堆肥中氮素主要以有机氮的形态存在,与CK相比,添加柠檬酸、草酸处理有机氮含量分别提高了9.44%和23.13%,氨基酸态氮含量提高了11.23%和15.53%,酰胺态氮含量提高了18.43%和39.99%。柠檬酸、草酸提高了堆肥结束时无机氮含量,与CK相比,铵态氮含量分别提高了68.13%、408.48%,硝态氮含量提高了17.94%、45.75%。堆肥结束后CK、柠檬酸、草酸处理有机碳含量分别下降了31.44%、22.16%、15.70%。各处理温度、粪大肠菌群数、蛔虫卵死亡率均达到《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GB/T 36195—2018)要求,但是草酸处理种子发芽指数未达到无毒害标准。试验结果表明,添加有机酸具有较好的氮素损失控制效果,且添加草酸效果优于柠檬酸,但是从堆肥产品无害化角度考虑,草酸添加量和添加方式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 堆肥 氨挥发 有机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含量氨氮污水厌氧氨氧化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7
9
作者 付丽霞 吴立波 +1 位作者 张怡然 龙斌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0-55,共6页
采用厌氧复合床,经自养型反硝化过程转化,成功启动了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共耗时165d。反应器启动成功后,TN容积负荷达到0.17kg·m-·3d-1,NO2--N与NH4+-N去除率分别为100%和93%。在此基础上,研究了pH、温度及不同有机质对厌氧氨... 采用厌氧复合床,经自养型反硝化过程转化,成功启动了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共耗时165d。反应器启动成功后,TN容积负荷达到0.17kg·m-·3d-1,NO2--N与NH4+-N去除率分别为100%和93%。在此基础上,研究了pH、温度及不同有机质对厌氧氨氧化反应过程的影响,并通过正交及对比试验确定各因素的最佳控制条件。结果表明,在氨氮的质量浓度较低(~18mg·L-1)条件下,厌氧氨氧化反应pH=8.0、温度30℃、有机质(TOC)的质量浓度为40mg·L-1时,反应达到最佳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氨氧化 污水 有机 P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热处理对剩余污泥有机物溶出及脱水性能改变的影响 被引量:11
10
作者 彭永臻 郭思宇 +3 位作者 李夕耀 何岳兰 高瑶远 李璐凯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73-480,共8页
为了提高剩余污泥厌氧消化过程中的水解速率,采用批次试验对处理实际生活污水的剩余污泥进行低温热处理,研究了在处理时间为10~80 min,处理温度50~90℃条件下,低温热处理对有机物溶出、溶解性碳水化合物(SC)和溶解性蛋白质(SP)相对分子... 为了提高剩余污泥厌氧消化过程中的水解速率,采用批次试验对处理实际生活污水的剩余污泥进行低温热处理,研究了在处理时间为10~80 min,处理温度50~90℃条件下,低温热处理对有机物溶出、溶解性碳水化合物(SC)和溶解性蛋白质(SP)相对分子质量变化及脱水性能改变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热处理时间的延长,溶解性化学需氧量(SCOD)、SC和SP分别在90℃、80 min,90℃、70 min和70℃、40 min条件下达到最高值,较原污泥中各项指标分别增长了15.5、19.2和5.2倍.升高温度可以促进大分子物质向小分子物质的转化,在50~90℃,SC最小相对分子质量从163 u降低到2.5 u,SP从1.41 u降低到0.26 u.通过污泥毛细吸水时间(CST)来表征污泥的脱水性能,CST在80℃后增长速率加快,70℃、80 min条件下较原污泥增长了108.8 s,而在90℃、80 min条件下增长了375.7 s.根据以上研究结果得出结论,最合适的热水解条件为70℃、30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污泥 温热水解 有机物溶出 相对分子质量 污泥毛细吸水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埋有机缓释碳源强化二级出水的深度脱氮 被引量:2
11
作者 于鲁冀 鲁浩天 +3 位作者 李廷梅 范鹏宇 任昆阳 彭赵旭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35-140,共6页
针对污水处理厂深度脱氮受制于进水碳氮比偏低的问题,以玉米芯和聚己内酯(PCL)为原料制备有机缓释碳源处理二级出水,比较了包埋微生物(二沉池菌悬液)与非包埋情况下的脱氮表现。结果表明,当进水硝态氮为5 mg/L(低浓度),10 mg/L(中浓度)... 针对污水处理厂深度脱氮受制于进水碳氮比偏低的问题,以玉米芯和聚己内酯(PCL)为原料制备有机缓释碳源处理二级出水,比较了包埋微生物(二沉池菌悬液)与非包埋情况下的脱氮表现。结果表明,当进水硝态氮为5 mg/L(低浓度),10 mg/L(中浓度)和20 mg/L(高浓度)时,包埋菌悬液是强化脱氮效率的有效手段。当处理进水硝态氮低于10 mg/L时,包埋菌悬液缓释碳源的脱氮效果均较好,硝态氮去除率达97.34%以上。当进水硝态氮大于20 mg/L时,释碳量高的碳源仍能稳定脱氮,同时因较高的碳源利用效率,包埋碳源具有最佳总氮去除,去除率为88.80%。制备包埋活性污泥菌悬液的固态缓释碳源时,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K12)发泡增加碳源的比表面积,可强化脱氮微生物的附着增殖,与活性污泥微生物相比,长期运行中出现了的反硝化功能菌属Methyloversatilis,丰度为16.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脱 有机缓释碳源 包埋固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碳氮比高氨氮化工综合废水的生物脱氮系统及方法
12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8-38,共1页
该发明公开了一种低碳氮比高氨氮化工综合废水的生物脱氮系统及方法。具体方法是配水池中的水经水解酸化池、第一好氧池、第一沉淀池的一段A/O处理单元,通过培养异养菌,将难生物降解有机物分解成易生物降解的小分子有机物,矿化有机... 该发明公开了一种低碳氮比高氨氮化工综合废水的生物脱氮系统及方法。具体方法是配水池中的水经水解酸化池、第一好氧池、第一沉淀池的一段A/O处理单元,通过培养异养菌,将难生物降解有机物分解成易生物降解的小分子有机物,矿化有机氮,降解去除大部分易生物降解有机物;再经缺氧池、第二好氧池、第二沉淀池的二段A/O处理单元,通过培养自养型硝化菌,联合缺氧池中的异养菌完成废水中氨氮的有效去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脱系统 综合废水 化工 难生物降解 有机物分解 水解酸化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5%有机质生物有机复混肥对香蕉品质与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7
13
作者 何永群 熊柳梅 +2 位作者 樊保宁 龙淑珍 何铁光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7-69,共3页
【目的】对25%有机质低氮高钾生物有机复混肥进行田间对比试验,研究其对香蕉品质及产量的影响。【方法】每株香蕉按同等氮磷钾总养分设3个施肥处理:(1)单施生物有机复混肥、(2)单施用进口复合肥、(3)单施通用复合肥,收获后测定果实品质... 【目的】对25%有机质低氮高钾生物有机复混肥进行田间对比试验,研究其对香蕉品质及产量的影响。【方法】每株香蕉按同等氮磷钾总养分设3个施肥处理:(1)单施生物有机复混肥、(2)单施用进口复合肥、(3)单施通用复合肥,收获后测定果实品质及产量,折算产值和经济效益。【结果】处理1比处理2、处理3香蕉的可溶性糖增加0.5、0.6个百分点;维生素C增加3.0、4.0mg/kg;增产8.60%、13.41%;增收8416.0、10858.0元/ha。【结论】25%有机质低氮高钾生物有机复混肥能改善香蕉果实品质,同时能显著提高产量并增加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有机 生物有机复混肥 高钾 香蕉 品质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偶氮四唑类高氮含能化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40
14
作者 徐松林 阳世清 岳守体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2005年第3期52-54,共3页
以5-氨基四唑为原料,合成了3种偶氮四唑类高氮含能化合物(偶氮四唑铵盐(AZT)、偶氮四唑胍盐(GZT)及偶氮四唑三氨基胍盐(TAGZT)),利用IR、NM R、DSC、熔点测试和元素分析鉴定了其结构,简要地介绍了其爆炸性能。研究表明,作为新型高氮含... 以5-氨基四唑为原料,合成了3种偶氮四唑类高氮含能化合物(偶氮四唑铵盐(AZT)、偶氮四唑胍盐(GZT)及偶氮四唑三氨基胍盐(TAGZT)),利用IR、NM R、DSC、熔点测试和元素分析鉴定了其结构,简要地介绍了其爆炸性能。研究表明,作为新型高氮含能材料,偶氮四唑盐具有高的正生成焓、成气量大、燃烧无烟或少烟、燃后剩余残渣少以及不吸湿等特点,且具有良好的爆炸性能,可作为新型气体发生剂、低特征信号推进剂、低烟或无烟烟火剂以及高能炸药的重要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化学 四唑 含能材料 合成 表征 5-氨基四唑 含能材料 含能化合物 合成 特征信号推进剂 表征 爆炸性能 气体发生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胶漆用有机硅消泡剂 被引量:7
15
作者 倪勇 邬继荣 吴连斌 《涂料工业》 CAS CSCD 2005年第6期34-36,63,共4页
用改性聚硅氧烷和低相对分子质量聚醚形成的嵌段共聚物制备聚醚消泡剂,对乳胶漆进行消泡试验,并进行了性能测试分析。结果显示聚醚改性有机硅消泡剂具有良好的消泡性能。
关键词 有机硅消泡剂 乳胶漆 相对分子质量 改性聚硅氧烷 性能测试分析 嵌段共聚物 消泡试验 消泡性能 聚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DTA及有机酸对污染土壤中Pb去除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林立 李光德 +3 位作者 敬佩 袁宇飞 周楠楠 焦伟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1-53,共3页
研究EDTA及柠檬酸、酒石酸、草酸3种低相对分子质量有要酸对棕壤、潮土、褐土中Pb(含量为1 000 mg/k)的去除效应。结果表明,EDTA及3种低相对分子质量有机酸对棕壤中Pb的去除能力依次为EDTA>柠檬酸>酒石酸>草酸,去除效率分别为... 研究EDTA及柠檬酸、酒石酸、草酸3种低相对分子质量有要酸对棕壤、潮土、褐土中Pb(含量为1 000 mg/k)的去除效应。结果表明,EDTA及3种低相对分子质量有机酸对棕壤中Pb的去除能力依次为EDTA>柠檬酸>酒石酸>草酸,去除效率分别为83%、5.4%3.4%和0.5%;对潮土和褐土kPb的去除能力依次为EDTA>柠檬酸>草酸>酒石酸,EDTA对Pb的去除效率分别为81%和90%,柠檬酸对Pb的去除效率分别为2.7%和2.5%,草酸和酒石酸对Pb没有明显去除效应。研究表明,EDTA和柠檬酸对Pb的去除率基本随着自,浓度的增加而增大,且柠檬酸对棕壤中Pb的去除效果明显好于潮土和褐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 EDTA 相对分子质量有机 PB 去除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负荷波动频次对好氧颗粒污泥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冬 高飞雁 +2 位作者 解一博 李柱 张杰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6680-6688,共9页
为了探究在低强度进水条件下有机负荷波动频次对好氧颗粒污泥(aerobic granular sludge,AGS)的影响,设置3个序列间歇式反应器(sequence batch reactor,SBR) R1、R2和R3,以合成配水为基质,高低有机负荷率(organic load rate,OLR)分别为0.... 为了探究在低强度进水条件下有机负荷波动频次对好氧颗粒污泥(aerobic granular sludge,AGS)的影响,设置3个序列间歇式反应器(sequence batch reactor,SBR) R1、R2和R3,以合成配水为基质,高低有机负荷率(organic load rate,OLR)分别为0.67g/(L·d)、0.67g/(L·d),0.74g/(L·d)、0.56g/(L·d),0.74g/(L·d)、0.56g/(L·d);定义有机波动频次为每12天完成高低OLR波动的次数,R1的OLR恒定,R2、R3分别每12天、4天完成一次OLR的高低波动,波动频次分别为0、1、3。由实验结果可知,R1、R2和R3的平均粒径分别可达到318.86μm、426.71μm、593.06μm,胞外聚合物(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EPS)含量(以volatile suspended solids,VSS计)可达到71.97mg/g、75.88mg/g、80.35mg/g,蛋白质/多糖(protein/polysaccharide,PN/PS)分别为4.24、5.14、5.72,表明波动频次为3时颗粒具有更高的疏水性、稳定性。此外R1、R2、R3的内碳源储存率(internal carbon storage rate,CODin)、同步硝化内源反硝化(simultaneous nitrification internal denitrification rate,SND)率分别为97.06%和44.74%、98.37%和58.20%、98.91%和64.42%、总磷(total phosphorus,TP)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6.82%、89.36%、92.65%,总氮(total nitrogen,TN)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1.69%、74.31%、78.55%,说明波动频次为3时颗粒具有更高的碳源利用率与污染物去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氧颗粒污泥 有机负荷波动频次 胞外聚合物 同步脱除磷 强度进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水敏油藏黏土稳定剂KS-1的性能 被引量:3
18
作者 朱健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36-338,319,共4页
胜利油区90%以上低渗砂岩油藏有不同程度的水敏性,其中42.1%属中强水敏。针对低渗水敏性油藏研发的黏土稳定剂KS-1,为齐聚物型有机聚季铵盐,相对分子质量适中,为3000~5000。该剂与胜利油区矿化度0.917~14.4g/L的各种注入水... 胜利油区90%以上低渗砂岩油藏有不同程度的水敏性,其中42.1%属中强水敏。针对低渗水敏性油藏研发的黏土稳定剂KS-1,为齐聚物型有机聚季铵盐,相对分子质量适中,为3000~5000。该剂与胜利油区矿化度0.917~14.4g/L的各种注入水(清水和污水)配伍。使用气测渗透率3.2×10^-3~27.1×10^-3时的中等和强水敏储层岩心,以2%KCl溶液渗透率为基准,考察以5PVKS-1溶液处理后再注入30PV注入水及蒸馏水时的渗透率保留率,结果表明当KS-1质量分数≥0.68%时,保留率均〉90%,最高达99.5%,而岩心未经KS-1处理时保留率仅5.4%~64.3%;25℃和90℃下的实验结果相差很小;经KS-1处理的极强和中强水敏岩心中注入100PV蒸馏水时,渗透率保留率在90%以上,蒸馏水注入量达300Pv时在82%以上,表明KS-1抗冲刷能力强。KS-1质量分数为0.34%或KS-1溶液注入量为2PV时,黏土稳定效果差。图2表2参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土稳定剂 有机聚季铵盐 岩心实验 相对分子质量 水敏性 渗透 黏土稳定处理 胜利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式活性污泥缺氧聚磷生物膜硝化同步除磷脱氮
19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81-381,共1页
该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式活性污泥缺氧聚磷生物膜硝化同步除磷脱氮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废水首先进入接触池,与沉淀池回流的富含聚磷菌的活性污泥短暂混合,控制水力停留时间5—10min,将污泥中携带的少量硝酸盐迅速反硝化;接触池出... 该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式活性污泥缺氧聚磷生物膜硝化同步除磷脱氮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废水首先进入接触池,与沉淀池回流的富含聚磷菌的活性污泥短暂混合,控制水力停留时间5—10min,将污泥中携带的少量硝酸盐迅速反硝化;接触池出水进入厌氧池,在厌氧池中反硝化聚磷菌吸收大量的低相对分子质量的有机物,以聚-β-羟基烷酸酯形式贮存在体内,同时释放磷;含有氨氮、磷、少量剩余有机物和已释放磷的聚磷菌的泥水混合液进入缺氧池,与沉淀后回流的含有硝酸盐的上层清液混合,反硝化聚磷菌以硝酸盐为电子受体进行反硝化聚磷;缺氧池出水进入固定安装有半软性填料的生物膜-活性污泥复合式好氧池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硝化聚磷菌 除磷脱 活性污泥 缺氧池 生物膜 复合式 同步 相对分子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仿生醋酸有机胍催化剂的合成方法
20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64-264,共1页
该发明涉及一种醋酸有机胍的合成方法,特别涉及应用于催化开环聚合反应的仿生醋酸有机胍催化剂。目前已经合成出的一些六烷基有机胍用于催化环酯(交酯、内酯)聚合反应制备生物降解性聚合物时只能获得低相对分子质量的聚合物,且相对分... 该发明涉及一种醋酸有机胍的合成方法,特别涉及应用于催化开环聚合反应的仿生醋酸有机胍催化剂。目前已经合成出的一些六烷基有机胍用于催化环酯(交酯、内酯)聚合反应制备生物降解性聚合物时只能获得低相对分子质量的聚合物,且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宽,反应速率慢,催化活性低。该专利用六丁基氯化胍或四甲基二丁基溴化胍与醋酸钾反应合成了两种新的完全无毒的、仿生醋酸有机胍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方法 催化剂 有机 仿生 生物降解性聚合物 相对分子质量分布 相对分子质量 开环聚合反应 反应速率 催化活性 反应合成 醋酸钾 四甲基 丁基 无毒 溴化 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