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先进的低特征信号推进剂研制 被引量:5
1
作者 庞爱民 吴京汉 《现代防御技术》 2000年第5期24-28,共5页
为了进一步提高导弹的突防能力和生存能力 ,扼要概括了国外战术导弹用低特征信号推进剂的现状 ;
关键词 战术导弹 隐身技术 低特征信号推进剂 NEPE低特征信号推进剂+ GAP低特征信号推进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AP高能低特征信号推进剂的研究 被引量:25
2
作者 李谨卫 庞爱民 吴京汉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42-46,53,共6页
综述了四十二所 GAP粘合剂和 GAP高能低特征信号推进剂的研究及取得的进展、目前达到的技术水平。叠氮类推进剂可发展成高能、低特征信号和钝感推进剂 ,是今后战术发动机用固体推进剂的发展重点和方向。
关键词 GAP粘合剂 固体推进剂 战术发动机 叠氮类推进剂 GAP高能低特征信号推进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进的低特征信号推进剂研制 被引量:12
3
作者 庞爱民 吴京汉 +1 位作者 徐海元 吴芳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3-45,50,共4页
低特征信号推进剂有利于提高导弹的突防能力和生存能力。文中概述了国外战术导弹用低特征信号推进剂的现状;重点介绍了航天四十二所研制的几种可以满足使用要求的、不同能量梯次的低特征信号推进剂,建议总体设计部门在未来型号中采用这... 低特征信号推进剂有利于提高导弹的突防能力和生存能力。文中概述了国外战术导弹用低特征信号推进剂的现状;重点介绍了航天四十二所研制的几种可以满足使用要求的、不同能量梯次的低特征信号推进剂,建议总体设计部门在未来型号中采用这类推进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术导弹 隐身技术 低特征信号推进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AP高能低特征信号推进剂的燃烧性能调节 被引量:5
4
作者 宋琴 代志高 +2 位作者 尹必文 项丽 吴京汉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0-63,共4页
研究了硝胺种类、固体组分含量和粒度、增塑剂与GAP的增塑比及燃速催化剂对GAP高能低特征信号推进剂在11~19MPa下燃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HMX取代推进剂样品中的RDX时,推进剂的燃速较高,压强指数从0.72降至0.63;在AP和HMX总质量分数... 研究了硝胺种类、固体组分含量和粒度、增塑剂与GAP的增塑比及燃速催化剂对GAP高能低特征信号推进剂在11~19MPa下燃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HMX取代推进剂样品中的RDX时,推进剂的燃速较高,压强指数从0.72降至0.63;在AP和HMX总质量分数为67.5%的条件下,随着AP质量分数由5%增至30%,推进剂燃速逐渐增大,压强指数由0.82降至0.45;减小AP粒度以及在配方中添加燃速催化剂或调节过渡金属化合物J1/J2的配比,可较大幅度地增加推进剂燃速和降低压强指数,其中,J1与J2总质量分数为3%,二者质量比为2∶1和1∶1时,推进剂的压强指数较小,分别为0.50和0.48;随着HMX粒度减小及增塑剂与GAP黏合剂的增塑比的降低,推进剂的燃速和压强指数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叠氮缩水甘油醚 GAP 高能低特征信号推进剂 燃烧性能 压强指数 黏合剂 增塑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特征信号推进剂配方组分与特征信号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江会平 洪晓斌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2001年第4期150-152,共3页
研究了聚醚 /硝酸酯 (NE) /RDX体系低特征信号推进剂的组分与特征信号的相关性。理论计算结果表明 ,当AP和Al含量分别降至 10 %和 2 %时 ,燃气中Al2 O3 和HCl的总含量比丁羟推进剂降低 87%以上 ;测试了Al含量在 1%~ 13%范围内 2cm和 5c... 研究了聚醚 /硝酸酯 (NE) /RDX体系低特征信号推进剂的组分与特征信号的相关性。理论计算结果表明 ,当AP和Al含量分别降至 10 %和 2 %时 ,燃气中Al2 O3 和HCl的总含量比丁羟推进剂降低 87%以上 ;测试了Al含量在 1%~ 13%范围内 2cm和 5cm波段处的微波衰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术导弹 隐身技术 低特征信号推进剂 微波衰减 配方组分 硝酸酯 增塑剂 可见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茂铁基复合推进剂红外/紫外低特征信号应用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朱晨光 郑亭亭 +3 位作者 吕惠平 薛锐 吴伟 李燕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49-453,共5页
针对精确制导武器隐身性能的需要,首先利用模拟的火箭发动机喷口结构测试了HTPB复合推进剂的红外和紫外特征信号,然后分析了二茂铁作为一种消光材料对HTPB复合推进剂火焰在红外波段和紫外波段的辐射信号衰减能力。同时,测试了二茂铁消... 针对精确制导武器隐身性能的需要,首先利用模拟的火箭发动机喷口结构测试了HTPB复合推进剂的红外和紫外特征信号,然后分析了二茂铁作为一种消光材料对HTPB复合推进剂火焰在红外波段和紫外波段的辐射信号衰减能力。同时,测试了二茂铁消光材料对火箭发动机的喷口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硝酸钾、硫和酚醛树脂为基础的烟火药配方提供初始能量,促使二茂铁快速汽化,并在推进剂火焰外形成薄层作为消光材料,对红外波段和紫外波段具有明显的遮蔽吸收作用,衰减率可以达到50%以上。得出二茂铁含量为30%时在710~3 500 cm-1波段,对于HTPB复合推进剂的红外辐射衰减效果最好;含量高于50%时对于HTPB复合推进剂的2 400~3 500 cm-1波段的红外辐射强度有所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特征信号推进剂 二茂铁 红外辐射 紫外辐射 消光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消焰剂硝胺推进剂燃烧性能的调节 被引量:6
7
作者 杨栋 赵凤起 +1 位作者 李上文 宋洪昌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68-71,共4页
运用包覆预处理和直接进行燃速调节两种方法 ,消除消焰剂对硝胺改性双基推进剂平台燃烧的破坏作用。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推进剂熄火表面 ,初步探讨了消焰剂影响平台燃烧的机理。实验结果表明 ,两种方法均改善含消焰剂螺压硝胺推进... 运用包覆预处理和直接进行燃速调节两种方法 ,消除消焰剂对硝胺改性双基推进剂平台燃烧的破坏作用。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推进剂熄火表面 ,初步探讨了消焰剂影响平台燃烧的机理。实验结果表明 ,两种方法均改善含消焰剂螺压硝胺推进剂的燃烧性能。对于完全破坏平台效应的消焰剂 ,包覆的方法可使推进剂的燃速压力指数由 0 .79下降到 0 .35,但并不能完全恢复被消焰剂破坏了的平台现象 ;对于影响平台燃烧较小的消焰剂 ,通过在推进剂中增加炭黑的含量 ,不但恢复了被消焰剂破坏了的平台燃烧效应 ,而且 ,使推进剂的平台燃烧性能优于不含消焰剂的基础配方。消焰剂对平台燃烧的破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特征信号推进剂 硝胺推进剂 燃烧性能 消焰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透过率场分布的推进剂羽流烟雾面积测试方法 被引量:2
8
作者 王长健 赵凤起 +2 位作者 孙美 杨燕京 古城辉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99-403,共5页
为表征推进剂装药羽流烟雾的空间分布特征,提出了一种基于烟雾透过率分布的烟雾面积测试方法,即将火药装药燃烧流场烟雾的光学特性(透过率)与烟雾的物理特性(面积参数)同步进行测量,进而分析基于透过率的羽流烟雾分布区域的空间及时域... 为表征推进剂装药羽流烟雾的空间分布特征,提出了一种基于烟雾透过率分布的烟雾面积测试方法,即将火药装药燃烧流场烟雾的光学特性(透过率)与烟雾的物理特性(面积参数)同步进行测量,进而分析基于透过率的羽流烟雾分布区域的空间及时域特性。首先利用图像传感器对光学背景板前方的羽流烟雾图像进行采集,然后计算测试区域的烟雾透过率场分布,最后以特定透过率区间作为烟雾区域的判别条件,提取烟雾区域并计算烟雾区域面积;对Al-CMDB推进剂装药羽流烟雾在工作后0.6~2.5s内的烟雾分布面积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透过率区间在[0,30%]的烟雾区域在测试区域中部的烟雾面积明显大于左、右两个区域;在发动机开始工作后0.60~0.76s内,透过率在[30%,70%]区间的烟雾区域面积明显大于其他两个透过率区间的面积;在0.76s之后,透过率在[70%,100%]区间的烟雾面积逐步增大;在1.6s后不存在透过率小于70%的烟雾区域。该方法可有效测试特定透过率区间内的羽流烟雾空间分布以及其面积随时间变化的特性,也可用于发射药身管武器膛口烟雾面积特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过率场分布 推进剂装药 羽流烟雾 烟雾透过率 低特征信号推进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世纪初固体推进剂技术展望 被引量:29
9
作者 王文俊 张占权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1-5,共5页
从高能、低特征信号、能量管理型及含硼富燃料推进剂等主要方面综述了各国近年来在固体推进剂技术方面的最新进展 ,分析展望了固体推进剂技术 2 1世纪初发展的趋势及主要技术方向 ,并提出了预测性的看法。
关键词 固体推进剂 高能推进剂 低特征信号推进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二硝酰胺类含能离子盐的合成及能量特性分析
10
作者 彭盼盼 胡翔 +6 位作者 涂珑潇 夏文韬 曹艳军 刘宇俊 杨二刚 周水平 陶博文 《含能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20-828,共9页
为了进一步探究具备不吸湿特性的新型二硝酰胺类含能离子盐(DBDN)的应用潜力,研究对DBDN合成路线进行了优化,并测得了定容燃烧热(Q_(v)),计算出其标准摩尔生成焓(Δ_(f)H^(θ)_(m)),通过RAMJ能量软件计算了其在改性双基(CMDB)推进剂和... 为了进一步探究具备不吸湿特性的新型二硝酰胺类含能离子盐(DBDN)的应用潜力,研究对DBDN合成路线进行了优化,并测得了定容燃烧热(Q_(v)),计算出其标准摩尔生成焓(Δ_(f)H^(θ)_(m)),通过RAMJ能量软件计算了其在改性双基(CMDB)推进剂和低特征信号推进剂中的能量特性,用Kissinger方程开展DBDN催化高氯酸铵(AP)热分解过程的动力学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优化后较佳的DBDN合成条件为:反应温度为65℃,反应溶剂为无水乙醇/水(体积比10:1),反应时间为5 h。DBDN的Q_(v)和Δ_(f)H^(θ)_(m)值分别为-(13525.5±3.28)J·g^(-1)和-(17.36±0.24)kJ·mol^(-1)。计算结果显示,在CMDB推进剂配方中,DBDN取代8%~14%的AP性能增益明显。在低特征信号推进剂配方中,DBDN虽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能量性能,但同时其降低燃烧室温度(T_(c))和尾焰温度(T_(e))的能力分别是ADN的17倍和11倍,且产气中同样无HCl气体。此外,在AP中添加10%的DBDN,会使AP的高温热分解活化能下降27.5 kJ·mol^(-1),有助于催化AP的高温热分解过程,表明DBDN还具备调节燃速和压强指数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二硝酰胺类含能离子盐(DBDN) 能量特性 改性双基(CMDB)推进剂 低特征信号推进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偶氮四唑类高氮含能化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40
11
作者 徐松林 阳世清 岳守体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2005年第3期52-54,共3页
以5-氨基四唑为原料,合成了3种偶氮四唑类高氮含能化合物(偶氮四唑铵盐(AZT)、偶氮四唑胍盐(GZT)及偶氮四唑三氨基胍盐(TAGZT)),利用IR、NM R、DSC、熔点测试和元素分析鉴定了其结构,简要地介绍了其爆炸性能。研究表明,作为新型高氮含... 以5-氨基四唑为原料,合成了3种偶氮四唑类高氮含能化合物(偶氮四唑铵盐(AZT)、偶氮四唑胍盐(GZT)及偶氮四唑三氨基胍盐(TAGZT)),利用IR、NM R、DSC、熔点测试和元素分析鉴定了其结构,简要地介绍了其爆炸性能。研究表明,作为新型高氮含能材料,偶氮四唑盐具有高的正生成焓、成气量大、燃烧无烟或少烟、燃后剩余残渣少以及不吸湿等特点,且具有良好的爆炸性能,可作为新型气体发生剂、低特征信号推进剂、低烟或无烟烟火剂以及高能炸药的重要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化学 偶氮四唑 高氮含能材料 合成 表征 5-氨基四唑 高氮含能材料 含能化合物 偶氮 合成 低特征信号推进剂 表征 爆炸性能 气体发生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稳定硝酸铵及其混合物的热分解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杰 邹彦文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2005年第4期229-231,共3页
硝酸铵(AN)是低特征信号推进剂和无烟推进剂的首选氧化剂,但存在点火、燃烧困难等问题。降低硝酸铵的热分解温度,促进AN的热分解是解决硝酸铵推进剂点火和燃烧困难的途径之一。本实验采用DSC和TG-DTG技术研究了金属氧化物、金属盐、含... 硝酸铵(AN)是低特征信号推进剂和无烟推进剂的首选氧化剂,但存在点火、燃烧困难等问题。降低硝酸铵的热分解温度,促进AN的热分解是解决硝酸铵推进剂点火和燃烧困难的途径之一。本实验采用DSC和TG-DTG技术研究了金属氧化物、金属盐、含能粘合剂和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HNIW)对AN热分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催化剂在一定程度上都降低了AN的吸热分解温度;含能组分加速了AN的放热分解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化学 硝酸铵 推进剂 热分解 热分解温度 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 混合物 相稳定 低特征信号推进剂 TG-DTG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能钝感炸药MAD-X1合成简讯 被引量:2
13
作者 罗义芬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4,共1页
1,1′-二羟基-3,3′-二硝基-5,5′-联-1,2,4-三唑二羟胺盐(MAD-X1)是德国慕尼黑大学Thomas M. Klapoetke教授带领的含能材料研究团队于2013年报道的一种新型含能材料。MAD-X1的密度为1.90 g/cm^3,爆速为9.087 km/s,爆压... 1,1′-二羟基-3,3′-二硝基-5,5′-联-1,2,4-三唑二羟胺盐(MAD-X1)是德国慕尼黑大学Thomas M. Klapoetke教授带领的含能材料研究团队于2013年报道的一种新型含能材料。MAD-X1的密度为1.90 g/cm^3,爆速为9.087 km/s,爆压为39.0 GPa,能量与 HMX 相近,撞击感度大于40J,摩擦感度大于360 N,机械感度明显低于TNT。MAD-X1作为一种高能钝感含能材料,预计在不敏感弹药、低特征信号推进剂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其合成及性能研究受到国内外含能材料研究领域的广泛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能钝感炸药 合成 低特征信号推进剂 含能材料 慕尼黑大学 撞击感度 摩擦感度 机械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