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天南通3号高炉降低燃料比的攻关措施
1
作者 刘海斌 徐东升 魏汝飞 《炼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2-36,共5页
自2022年3月开炉以来,中天南通3号高炉一直致力于长寿、稳产、低耗的生产实践,燃料比一直保持在515kg/t左右。为了进一步提升高炉技术经济指标,通过优化装料制度、提升煤气利用率、实施低硅冶炼,以及优化检修恢复时间等关键操作,3号高... 自2022年3月开炉以来,中天南通3号高炉一直致力于长寿、稳产、低耗的生产实践,燃料比一直保持在515kg/t左右。为了进一步提升高炉技术经济指标,通过优化装料制度、提升煤气利用率、实施低硅冶炼,以及优化检修恢复时间等关键操作,3号高炉成功将燃料比降至498kg/t,实现了低耗、高产、稳定运行的目标。在降低燃料比攻关过程中,风口小套寿命从3个月延长至9个月,并创新性地提出高炉检修恢复方案,将停送风恢复时间从12h缩短至4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 低燃料比 煤气利用率 硅冶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钢京唐1号高炉低燃料比生产实践 被引量:12
2
作者 张卫东 魏红旗 《炼铁》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4,共4页
对首钢京唐1号高炉降低燃料比的生产实践进行了总结。通过采取一低(低渣比)、四高(高风温、高富氧、高顶压、高煤气利用率)、四适宜(适宜的煤比、适宜的鼓风湿度、适宜的冶炼强度、适宜的炉体热负荷)等措施,1号高炉燃料比下降到480kg/t... 对首钢京唐1号高炉降低燃料比的生产实践进行了总结。通过采取一低(低渣比)、四高(高风温、高富氧、高顶压、高煤气利用率)、四适宜(适宜的煤比、适宜的鼓风湿度、适宜的冶炼强度、适宜的炉体热负荷)等措施,1号高炉燃料比下降到480kg/t左右,焦比下降到270kg/t左右,实现了低燃料比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大型高 低燃料比 煤比 冶炼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邯宝2号高炉低燃料比冶炼操作实践 被引量:7
3
作者 董艳忠 卢健光 刘志朝 《炼铁》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9-22,共4页
对邯宝2号高炉低燃料比冶炼实践进行了总结。通过探索新的装料制度、改善原燃料条件、加强炉外出铁、推行低硅冶炼等,实现了炉况长期稳定顺行,燃料比保持在505kg/t以下。
关键词 大型高炉 装料制度 硅冶炼 低燃料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零碳及低碳燃料内燃机应用进展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李心成 万军杰 +2 位作者 吕亮 仲跻风 李守哲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共9页
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稳步推进,世界各国对内燃机碳排放标准越来越严苛,如何突破常规化石燃料带来的高碳排放问题,对于未来交通发展尤为重要。目前,采用氢、氨、甲醇等零碳及低碳燃料替代传统化石燃料是必然的选择,零碳及低碳内燃... 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稳步推进,世界各国对内燃机碳排放标准越来越严苛,如何突破常规化石燃料带来的高碳排放问题,对于未来交通发展尤为重要。目前,采用氢、氨、甲醇等零碳及低碳燃料替代传统化石燃料是必然的选择,零碳及低碳内燃机是现在和未来的研发热点。为助力零碳及低碳内燃机快速发展,阐述了氢、氨、甲醇、乙醇以及天然气等燃料的物化特性,同时分析它们在内燃机中最新应用进展,并对其未来发展所面临的问题给出相应参考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零碳燃料 燃料 混合燃料 碳中和 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明斯公司和雪佛龙公司扩展低碳强度燃料战略合作
5
作者 胡一鸣(摘译)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7-67,共1页
康明斯公司和雪佛龙美国子公司就氢气、天然气和其他低碳燃料价值链发挥各自优势公布了一项谅解备忘录,备忘录扩大了两家公司先前在氢气和可再生天然气方面的战略合作,预计将涵盖其他可再生液体燃料,如可再生汽油调合组分、生物柴油和... 康明斯公司和雪佛龙美国子公司就氢气、天然气和其他低碳燃料价值链发挥各自优势公布了一项谅解备忘录,备忘录扩大了两家公司先前在氢气和可再生天然气方面的战略合作,预计将涵盖其他可再生液体燃料,如可再生汽油调合组分、生物柴油和可再生柴油。此次合作旨在促进北美工商业使用低碳燃料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佛龙公司 康明斯公司 价值链 燃料 谅解备忘录 子公司 液体燃料 碳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加工:助力炼油行业迈向低碳未来
6
作者 刘迪 韩伟 +3 位作者 王铃 黄丽敏 程钰丹 程薇 《石油炼制与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8-154,共7页
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结合我国原油贫乏而可再生原料资源丰富的国情,提出炼油行业可以着力发展可再生原料与石油共加工技术。共加工是炼油行业低碳转型的重要途径之一,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基于此,从共加工技术的概念、原料、技... 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结合我国原油贫乏而可再生原料资源丰富的国情,提出炼油行业可以着力发展可再生原料与石油共加工技术。共加工是炼油行业低碳转型的重要途径之一,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基于此,从共加工技术的概念、原料、技术现状、应用案例和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论述,旨在为炼油行业的低碳转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加工 燃料 可再生资源 炼油 生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灰分燃料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外加物料河沙粒度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贺辉宝 胡南 +5 位作者 吕俊复 刘青 苏俊 张建春 赵晓星 岳光溪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09-414,共6页
基于对循环流化床锅炉物料平衡内部机制的分析,认为循环流化床锅炉燃料适应性广的原因是炉膛中定态的物料浓度分布.在燃用低灰分燃料时,为了达到锅炉设计要求的物料浓度分布,需要额外添加循环物料,提出在炉膛空塔流速为5m/s、河沙密度为... 基于对循环流化床锅炉物料平衡内部机制的分析,认为循环流化床锅炉燃料适应性广的原因是炉膛中定态的物料浓度分布.在燃用低灰分燃料时,为了达到锅炉设计要求的物料浓度分布,需要额外添加循环物料,提出在炉膛空塔流速为5m/s、河沙密度为2650kg/m3时,河沙的粒径应小于300μm,且大于分离器分离效率为99%时对应的颗粒直径d99.对泰国Ajnomoto公司73.2t/h循环流化床锅炉进行设计,结果表明:在此粒度范围内,方形分离器可以满足物料平衡要求,飞灰含碳量在1%以下,燃烧效率大于99%,锅炉效率达到93.62%(日本标准),但河沙密度比煤灰大,对流化床料层阻力及一次风机的影响不可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锅炉 灰分燃料 物料平衡 外加河沙 粒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成气制低碳燃料醇工业侧线模试 被引量:5
8
作者 陈正华 牛玉琴 +5 位作者 李煜 刘秀兰 薄潞红 杜明仙 张桂琴 李金成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21-26,共6页
在接近工业操作条件下,综合考察催化剂制备放大、工业粒度催化剂、反应器放大及工业合成气等放大效应对合成气制低碳燃料醇催化反应的影响。在模试反应器中采用多段蛇管换热及移热与催化剂床层合理稀释,从而保证反应温度均匀。在模试中... 在接近工业操作条件下,综合考察催化剂制备放大、工业粒度催化剂、反应器放大及工业合成气等放大效应对合成气制低碳燃料醇催化反应的影响。在模试反应器中采用多段蛇管换热及移热与催化剂床层合理稀释,从而保证反应温度均匀。在模试中较系统地考察了温度、压力、空速及合成气中CO_2含量对合成低碳燃料醇反应的影响。在400—405℃,14—15MPa,尾气空速4000h^(-1)条件下进行了1000小时寿命试验,结果良好。低碳燃料醇的时空产率为0.21—0.25升醇/升催化剂/小时。在燃料醇中,甲醇占74—77%,异丁醇12—15%。本工作为合成气制低碳燃醇料工业试验装置的基础设计提供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 合成气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点火时刻对缸内直喷低热值气体燃料掺氢燃烧发动机性能影响的试验 被引量:4
9
作者 郭林福 石滨 +1 位作者 张欣 刘建华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7-33,共7页
在一台改装的单缸气体发动机上进行了缸内直喷低热值气体燃料掺氢燃烧的试验,开展了不同掺氢比例下,点火提前角对发动机动力和排放及经济性的影响研究.低热值燃料由天然气含量为45%~65%,N2含量为35%,掺氢含量为0-20%的气体组... 在一台改装的单缸气体发动机上进行了缸内直喷低热值气体燃料掺氢燃烧的试验,开展了不同掺氢比例下,点火提前角对发动机动力和排放及经济性的影响研究.低热值燃料由天然气含量为45%~65%,N2含量为35%,掺氢含量为0-20%的气体组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掺氢比例的增加,发动机动力性呈现先增高后降低趋势,在掺氢10%条件下动力性最好;排放污染物中HC排放增大,NOx排放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掺氢10%条件下排放最多,但CO排放基本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燃料发动机 缸内直喷 热值燃料 氢气 点火时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热值气体燃料发动机燃烧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张欣 李从心 +1 位作者 许健 刘建华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0-35,共6页
在一台单缸火花点火发动机上开展了燃用不同组分配比的低热值气体燃料燃烧特性的试验研究,分析了发动机燃用天然气掺加氮气0%~35%组成的低热值气体燃料在不同负荷下的缸压、压力升高率、放热率、火焰发展期、快速燃烧期及其循环变... 在一台单缸火花点火发动机上开展了燃用不同组分配比的低热值气体燃料燃烧特性的试验研究,分析了发动机燃用天然气掺加氮气0%~35%组成的低热值气体燃料在不同负荷下的缸压、压力升高率、放热率、火焰发展期、快速燃烧期及其循环变动性能。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负荷下,随着低热值气体中氮气体积分数的增加,最大缸内压力和压力升高率降低,燃烧放热率下降,火焰发展期变长,同时低热值气体中氮气体积分数增加导致发动机放热率曲线型心明显偏离上止点;低热值气中氮气体积分数小于20%时,燃烧稳定性较好,平均指示压力和最大缸压具有强线性相关性,但当氮气体积分数达到30%,小负荷工况下燃烧循环变动明显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值气体燃料 发动机 燃烧性能 循环变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热值燃料燃烧室等离子点火特性 被引量:4
11
作者 郑洪涛 张志浩 +2 位作者 刘潇 李智明 杨家龙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46-852,共7页
为了探究等离子点火较常规点火方式在低热值燃料燃烧室点火过程中的优势,本文研究了某型燃气轮机燃烧室的点火过程,确定了最优点火位置和最佳点火工况,采用非定常数值仿真技术,通过燃烧流场截面温度变化判断点火成功与否,模拟该燃烧室... 为了探究等离子点火较常规点火方式在低热值燃料燃烧室点火过程中的优势,本文研究了某型燃气轮机燃烧室的点火过程,确定了最优点火位置和最佳点火工况,采用非定常数值仿真技术,通过燃烧流场截面温度变化判断点火成功与否,模拟该燃烧室燃用低热值气体时的点火及火焰传播过程。结果表明:点火位置需位于负速度区且有足够浓度的可燃气才能够点火成功,通过数值模拟确定最佳点火位置为Z=50 mm、Y=25 mm附近;O等离子体的添加能够一定程度上的减小临界点火功率、临界点火持续时间和点火延迟时间;点火功率、位置、持续时间和等离子体浓度共同决定能否点火成功。对于该组分燃料,当活性粒子O的浓度达到4%时,只需要1 kW左右的点火功率就能够点火成功,较同等条件下的常规点火功率降低了90%左右。等离子点火的方式能够在低热值燃料燃烧室的点火方面有很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轮机 燃烧室 热值燃料 等离子体 点火能量 点火位置 点火时间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辛烷值高挥发性燃料直喷压燃宽运行范围的燃烧模式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步宇 王志 +3 位作者 帅石金 俞林君 王建昕 徐宏明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89-296,共8页
在一台单缸柴油机上采用低辛烷值高挥发性汽/柴油混合燃料,在不同转速和负荷条件下对比了部分预混压燃(PPCI)和多段预混压燃(MPCI)等多种压燃模式的燃烧和排放特性,并在宽运行范围与原机柴油试验结果进行对比,以确定宽运行范围的最优燃... 在一台单缸柴油机上采用低辛烷值高挥发性汽/柴油混合燃料,在不同转速和负荷条件下对比了部分预混压燃(PPCI)和多段预混压燃(MPCI)等多种压燃模式的燃烧和排放特性,并在宽运行范围与原机柴油试验结果进行对比,以确定宽运行范围的最优燃烧控制策略.结果表明:试验用低辛烷值燃料能够在宽运行范围实现压燃模式的稳定运行;为使燃烧排放结果最优,低负荷区间应采用单次喷射PPCI模式,中、低转速(中、高负荷)采用MPCI模式,高转速(中、高负荷)采用多次喷射PPCI模式;宽运行范围内低辛烷值燃料可以实现NOx排放低于0.4,g/(k W·h)、碳烟排放低于0.5,FSN及最高压力升高率低于1,MPa/(°)CA;与原机柴油燃烧结果相比,低辛烷值燃料可以同时降低NOx和碳烟排放以及燃油消耗率,但CO和HC排放增加,循环波动系数也略有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烷值燃料 多段预混压燃 部分预混压燃 宽运行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热值气体燃料燃烧室数值模拟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何敏 杨灵 +1 位作者 冯大强 屈成泽 《航空发动机》 2010年第3期39-41,44,共4页
以某型航空发动机燃烧室为研究对象,对低热值燃料燃烧室进行了数值模拟和试验研究。采用RNGk-ε模型、小火焰紊流燃烧模型和P-1辐射模型,预估了紊流特性、化学反应速率和辐射通量;应用SIMPLE算法,对离散方程进行求解。计算结果与试验数... 以某型航空发动机燃烧室为研究对象,对低热值燃料燃烧室进行了数值模拟和试验研究。采用RNGk-ε模型、小火焰紊流燃烧模型和P-1辐射模型,预估了紊流特性、化学反应速率和辐射通量;应用SIMPLE算法,对离散方程进行求解。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比较表明二者基本吻合,这说明计算方法合理,可用来估算低热值燃料燃烧室的燃烧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值燃料 燃烧室 数值模拟 航空发动机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热值气体燃料层流燃烧特性 被引量:2
14
作者 郑士卓 张欣 +1 位作者 白银环 许健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8-112,共5页
在定容燃烧弹中开展了当量比、燃料组分、初始压力对低热值气体燃料层流燃烧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建立了准维双区模型,基于在定容弹内实测的压力曲线,计算了规范化质量燃烧率.研究结果表明:燃料中氮气比例的增加导致压力峰值降低,火焰发... 在定容燃烧弹中开展了当量比、燃料组分、初始压力对低热值气体燃料层流燃烧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建立了准维双区模型,基于在定容弹内实测的压力曲线,计算了规范化质量燃烧率.研究结果表明:燃料中氮气比例的增加导致压力峰值降低,火焰发展期和燃烧持续期增长;化学计量比附近的燃料燃烧进行的较充分,压力峰值最高,火焰传播速率最快,燃烧持续时间短;初始压力的增加使质量燃烧率下降,燃烧持续期有所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值气体燃料 层流燃烧特性 定容燃烧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成气制低碳燃料醇工艺条件考察与宏观动力学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正华 牛玉琴 +2 位作者 李煜 刘秀兰 薄潞红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21-25,共5页
考察了温度(360-440℃)、压力(12-16MPa)和尾气空速(4000-8000h^(-1))等工艺条件及合成气组成(H_2/CO=2~7,CO_21-6%)对合成醇反应的影响。在基本消除内外扩散影响的条件下,对宏观动力学进行研究,采用简化动力学方程,求得各主要反应的... 考察了温度(360-440℃)、压力(12-16MPa)和尾气空速(4000-8000h^(-1))等工艺条件及合成气组成(H_2/CO=2~7,CO_21-6%)对合成醇反应的影响。在基本消除内外扩散影响的条件下,对宏观动力学进行研究,采用简化动力学方程,求得各主要反应的速度方程式。本工作为模试提供了合适的工艺参数,并为工业放大提供了设计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气 燃料 工艺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的低热值燃料热经济性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孙科 徐迎超 +1 位作者 蒋孝科 曹子栋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7,20,共4页
由于低热值气体燃料中含有大量惰性气体,可燃成分少,发热量低,燃料的体积流量大,因而在燃用低热值气体燃料时,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的特性也发生了变化。分析了压缩比、燃气初温、不同燃料成分对联合循环发电装置热效率的影响;阐述了不同... 由于低热值气体燃料中含有大量惰性气体,可燃成分少,发热量低,燃料的体积流量大,因而在燃用低热值气体燃料时,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的特性也发生了变化。分析了压缩比、燃气初温、不同燃料成分对联合循环发电装置热效率的影响;阐述了不同燃料成分时压缩燃料耗功的变化,以及对燃气-蒸汽联合循环装置热效率的影响。对比分析了燃气-蒸汽联合循环与蒸汽循环装置的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值燃料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 蒸汽轮机循环 经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热值气体燃料掺氢火焰稳定性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欣 郑士卓 +1 位作者 侯效森 张纪宝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08-115,共8页
基于直接数值模拟方法和详细化学反应机理研究了流体动力学不稳定性和热-质扩散不稳定性共同作用下的低热值气体燃料掺氢胞状火焰的发展和演变过程.建立了多组分气体燃料燃烧控制方程,获得了不稳定性作用下的低热值气体燃料掺氢胞状火... 基于直接数值模拟方法和详细化学反应机理研究了流体动力学不稳定性和热-质扩散不稳定性共同作用下的低热值气体燃料掺氢胞状火焰的发展和演变过程.建立了多组分气体燃料燃烧控制方程,获得了不稳定性作用下的低热值气体燃料掺氢胞状火焰的多种演变形式:胞的分裂、局部熄灭、二次熄灭和再燃.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燃料中H2的增加,胞状火焰出现的时间提前,火焰胞的幅值增加.随着燃料中CO2的增加,火焰的不稳定性受到抑制.低热值气体燃料掺氢火焰在不稳定时会出现火焰胞的分裂、局部熄灭和再燃等3种动力学形态.胞的二次熄灭只发生在热-质扩散不稳定性较强的稀燃H2/空气火焰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值气体燃料 氢气 层流燃烧 火焰稳定性 直接数值模拟 胞状火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分子燃料/化学品加工过程的能量系统优化 被引量:1
18
作者 华贲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8,共8页
综述了低碳时代有机化工原料/产品的新格局,介绍了能量利用的原理和系统优化方法。针对不断涌现的由煤、生物质或轻烃生产低碳燃料/化学品的新工艺、新装置反应/分馏过程温度低、传热性能好等特点,提出并阐明了采用降低工艺总用能和过程... 综述了低碳时代有机化工原料/产品的新格局,介绍了能量利用的原理和系统优化方法。针对不断涌现的由煤、生物质或轻烃生产低碳燃料/化学品的新工艺、新装置反应/分馏过程温度低、传热性能好等特点,提出并阐明了采用降低工艺总用能和过程(?)损耗、多塔热集成以及采用循环热媒水系统利用邻近大型炼化企业中、低温余热等"温度对口、梯级利用"的科学用能方法,进行能量系统优化,可使系统能耗大幅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燃料 化学品 系统优化 温热利用 节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0LL低铅航空活塞式发动机燃料国产化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宋丹 崔文峰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78-82,共5页
为满足环保要求和新型通用飞机对燃油标准和性能提出的更高要求,系统考察了航空汽油基础油品组分的性能,开发出了符合ASTM D910—2013标准中100LL规格的低铅航空活塞式发动机燃料(简称低铅航空汽油),并实现了工业化试生产。飞行试验结... 为满足环保要求和新型通用飞机对燃油标准和性能提出的更高要求,系统考察了航空汽油基础油品组分的性能,开发出了符合ASTM D910—2013标准中100LL规格的低铅航空活塞式发动机燃料(简称低铅航空汽油),并实现了工业化试生产。飞行试验结果表明,新开发的低铅航空汽油性能与美国同类产品相当,具有蒸发性能好、易燃、性质稳定、结晶点低和不腐蚀发动机零部件的特点,应用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活塞式发动机燃料 辛烷值 蒸气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燃煤发电机组低碳技术进展 被引量:17
20
作者 谭厚章 王学斌 +2 位作者 杨富鑫 邓双辉 阮仁晖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52-1066,共15页
当前我国碳排放总量约110亿t,其中约40%的CO_(2)由燃煤机组产生,如何降低燃煤发电机组的碳排放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针对燃煤发电机组大规模减碳技术,重点介绍低碳/零碳燃料替代技术(生物质、污泥、氢/氨等)和CCUS技术的研究进展:燃... 当前我国碳排放总量约110亿t,其中约40%的CO_(2)由燃煤机组产生,如何降低燃煤发电机组的碳排放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针对燃煤发电机组大规模减碳技术,重点介绍低碳/零碳燃料替代技术(生物质、污泥、氢/氨等)和CCUS技术的研究进展:燃煤电厂耦合生物质包括直接耦合和间接耦合,但均受制于生物质原料供应和价格,生物质“种植—收割—转运—储存—预处理—燃烧”全链条控制掺烧模式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660 MW机组掺烧试验表明,CO_(2)排放可减少77.25万t/a;市政污泥含水率高达80%,进入锅炉前需干化处理,目前蒸汽或烟气干化均存在投资运行成本高、干化后的污泥水分较大且有臭气等问题,导致掺烧比例一般低于8%。基于生物质热源的污泥炭化技术可直接在污水厂生产无臭污泥炭,热值达10.26 MJ/kg左右,电厂掺烧比例可提高至20%~30%;掺烧氢/氨燃料需解决大比例掺烧下氨逃逸和NOx排放问题,国内已开展皖能集团300 MW和国家能源集团600 MW氨煤掺烧实验,通过燃烧调控可在NOx排放略微增加的情况下实现较高的NH3燃烬率,但商业化推广还受制于氢/氨成本;燃烧前脱碳技术(IGCC电站)的商业化运行案例极为有限,由于高居不下的成本,国外多个示范项目均已停运,推动该技术商业化需解决建设成本、发电成本和设备可靠性等问题。燃烧中碳捕集包括富氧燃烧和化学链燃烧,由于空分、再循环等过程能耗,常压富氧发电效率比空气燃烧低8%~12%,从常压富氧到加压富氧可进一步提高净发电效率;我国已建成全球最大的4 MW化学链燃烧示范装置,该技术也有望应用于气化领域;燃烧后碳捕集目前以溶液吸收技术为主,固体吸附技术的再生能耗更低,但大规模商业化需要继续降低能耗和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机组 CO_(2) 碳/零碳燃料 CCU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