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景德镇明清以来低温黄釉的显微结构 被引量:5
1
作者 郑乃章 孙加林 +2 位作者 吴军明 吴隽 曹建文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981-985,990,共6页
本课题以景德镇明清以来低温黄釉样品为研究对象,采用电子探针-能谱组合、透射电镜等仪器对样品断面进行显微结构分析,研究了景德镇低温黄釉的显微结构演变情况,发现景德镇低温黄釉主要有黄釉下施底釉和黄釉下无底釉两大类,并进一步分... 本课题以景德镇明清以来低温黄釉样品为研究对象,采用电子探针-能谱组合、透射电镜等仪器对样品断面进行显微结构分析,研究了景德镇低温黄釉的显微结构演变情况,发现景德镇低温黄釉主要有黄釉下施底釉和黄釉下无底釉两大类,并进一步分析了底釉的存在对黄釉品质的影响情况。研究得出黄釉与底釉、胎的中间层所析出晶体主要为铅长石,白釉、底釉与胎中间层所析出晶体主要为钙长石;同时,还发现民国黄釉表面存在一层细小的烧绿石型黄色Pb2Fe0.5Sb1.5O6.5晶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德镇 低温黄釉 显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清以来景德镇低温黄釉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郑乃章 吴军明 +1 位作者 吴隽 孙加林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8年第4期450-456,共7页
采用透射电镜(TEM),电子探针-能谱(EPMA-EDS)组合等仪器对不同年代景德镇低温黄釉瓷片的组成、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除民国样品外,历代黄釉的化学组成无很大变化,且均是以铁着色,不同的是在成化、弘治、正德和民国时期的样品中发现... 采用透射电镜(TEM),电子探针-能谱(EPMA-EDS)组合等仪器对不同年代景德镇低温黄釉瓷片的组成、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除民国样品外,历代黄釉的化学组成无很大变化,且均是以铁着色,不同的是在成化、弘治、正德和民国时期的样品中发现存在底釉,在民国样品表面黄釉中则发现有锑、锡元素存在;首次发现民国低温黄釉表面有Pb2Fe0.5Sb1.5O6.5晶体析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探针-能谱(EPMA—EDS) 透射电镜(TEM) 景德镇 低温黄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