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熔剂性球团低温还原粉化问题解析 被引量:2
1
作者 王英春 胡启晨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0-76,共7页
熔剂性球团的应用是实现高炉降本增铁的有效途径,研究熔剂性球团在高炉内的还原行为很有必要。本文重点探讨分析了两种企业熔剂性球团的低温粉化问题,经过试验检测,1#、2#球团的RDI>3.15 mm分别仅为75.59%与81.74%,两者粉化性能均较... 熔剂性球团的应用是实现高炉降本增铁的有效途径,研究熔剂性球团在高炉内的还原行为很有必要。本文重点探讨分析了两种企业熔剂性球团的低温粉化问题,经过试验检测,1#、2#球团的RDI>3.15 mm分别仅为75.59%与81.74%,两者粉化性能均较差。通过分析研究发现,两种球团内部孔隙占比分别为54.31%和56.46%,内部渣相较多,影响赤铁矿连晶;焙烧过程中渣相的开始熔化温度较低,分别为999.7℃和1046.8℃,同时产生渣量较大,分别达到了24.2 g和21.3 g,球团内部结构疏松,粉化性能差。生产中可以通过加强混料,调整脉石成分来控制渣相成因、渣相组分和渣相黏度,从而改善其低温还原粉化指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剂性球团 低温还原 SiO_(2) Factsage 微观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烧结矿低温还原粉化指数因素的定量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杨广洲 褚利晴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7-19,共3页
借助计量经济学软件Economical VIEW 7对烧结矿化学成分对低温还原粉化指数的影响进行了定量分析,得出了烧结矿不同化学成分与RDI+3.15之间的线性关系,其中R2和Ti O2是影响RDI+3.15的主要因素。将实验结果用于实际生产,得出的结果与预... 借助计量经济学软件Economical VIEW 7对烧结矿化学成分对低温还原粉化指数的影响进行了定量分析,得出了烧结矿不同化学成分与RDI+3.15之间的线性关系,其中R2和Ti O2是影响RDI+3.15的主要因素。将实验结果用于实际生产,得出的结果与预测结果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结矿 低温指数 Economical VIEW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还原势气氛下烧结矿低温还原粉化试验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蓝荣宗 王静松 +2 位作者 韩毅华 王琳涛 薛庆国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2012年第1期5-9,共5页
在高还原势气氛下进行烧结矿的低温还原粉化试验,考察RDI+6.3、RDI+3.15和RDI-0.5的变化情况,分析不同还原气氛对烧结矿低温还原粉化的影响规律,探究烧结矿在氧气高炉上部的粉化行为.结果表明:烧结矿在氧气高炉气氛下的低温还原粉化率... 在高还原势气氛下进行烧结矿的低温还原粉化试验,考察RDI+6.3、RDI+3.15和RDI-0.5的变化情况,分析不同还原气氛对烧结矿低温还原粉化的影响规律,探究烧结矿在氧气高炉上部的粉化行为.结果表明:烧结矿在氧气高炉气氛下的低温还原粉化率高于在传统高炉气氛下的低温还原粉化率,但其RDI+3.15仍高达82.7%;随着还原气氛中CO和H2含量的提高,烧结矿的低温还原粉化率明显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气高炉 烧结矿 低温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度对南(京)钢低硅烧结矿低温还原粉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伍成波 程小利 +2 位作者 高阳 杨成 尹国亮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4-18,共5页
针对南钢低硅烧结矿低温还原粉化性能差的情况,研究了碱度与低硅烧结矿低温还原粉化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烧结矿中集中分布的赤铁矿、骸晶赤铁矿及孔洞是导致其低温还原粉化性能恶化的重要原因,要降低还原粉化率,应着重改善其微观... 针对南钢低硅烧结矿低温还原粉化性能差的情况,研究了碱度与低硅烧结矿低温还原粉化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烧结矿中集中分布的赤铁矿、骸晶赤铁矿及孔洞是导致其低温还原粉化性能恶化的重要原因,要降低还原粉化率,应着重改善其微观结构。在南钢原料条件下,将碱度提高到2.3时,烧结矿微观结构得到改善,还原粉化性能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结矿 碱度 矿物组成 微观结构 低温还原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_2O_3加剧烧结矿低温还原粉化原因的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王树同 祈富安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4,共4页
用微型烧结试验装置研究了Al2O3加剧烧结矿低温还原份化的原因。在立式电炉中焙烧烧结小饼,采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能谱仪等手段对烧结饼进行检测.研究得出,Al2O3促使Fe2O3的还原应力集中及膨胀裂纹扩展,从而加剧烧结矿的膨胀粉化.
关键词 烧结小饼 低温还原 烧结矿 三氧二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善攀钢钒钛烧结矿低温还原粉化性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单继国 任志国 刘淑桂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1-6,共6页
本文研究了FeO、MgO及氯化物稀溶液对攀钢钒钛烧结矿低温还原粉化(RDI)的影响,探讨了氯化物稀溶液处理法改善钒钛烧结矿RDI的机理及氯化物对高炉腐蚀的问题。
关键词 低温还原 钒钛磁铁矿 烧结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结矿低温还原粉化的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单继国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15-19,共5页
本文阐明了烧结工艺条件、烧结矿微观组织结构与烧结矿低温还原粉化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对烧结矿低温还原粉化行为及氧化亚铁的影响,提出了一些新观点。这些观点对指导我国造块工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低温还原 烧结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氢还原对烧结矿低温还原粉化的影响 被引量:12
8
作者 陈小龙 高立华 《冶金能源》 2022年第4期27-30,共4页
钢铁工业CO_(2)排放量约占全球总排放量的8%,为了降低CO_(2)排放量,发展以H_(2)为还原剂进行炼铁的生产方式势在必行。针对富氢高炉中氢还原对烧结矿还原性及还原粉化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还原气氛中H_(2)的含量从0... 钢铁工业CO_(2)排放量约占全球总排放量的8%,为了降低CO_(2)排放量,发展以H_(2)为还原剂进行炼铁的生产方式势在必行。针对富氢高炉中氢还原对烧结矿还原性及还原粉化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还原气氛中H_(2)的含量从0%增加到30%,烧结矿的RDI_(+6.3)和RDI_(+3.15)分别从39.31%、75.60%增加到43.75%、79.64%;RDI_(-0.5)从6.24%降低至3.65%;烧结矿的失重率从7.82%降低至1.89%。研究结果为开发富氢高炉炼铁工艺提供重要的理论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氢还原 烧结矿 热重分析 热力学 低温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结矿低温还原粉化率的影响因素及预测模型 被引量:2
9
作者 郑兆颖 邢相栋 +1 位作者 王荪璇 周小辉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5-32,共8页
针对烧结矿低温还原粉化率传统检测方法时间滞后、过程繁杂、耗时较长等问题,本文以某钢铁厂400 m^(2)烧结机烧结矿的性能指标为研究对象,选用60组训练集进行因子分析,建立以Al_(2)O_(3)、SiO_(2)、MgO、TiO_(2)、FeO质量分数以及R、w(M... 针对烧结矿低温还原粉化率传统检测方法时间滞后、过程繁杂、耗时较长等问题,本文以某钢铁厂400 m^(2)烧结机烧结矿的性能指标为研究对象,选用60组训练集进行因子分析,建立以Al_(2)O_(3)、SiO_(2)、MgO、TiO_(2)、FeO质量分数以及R、w(MgO)/w(Al_(2)O_(3))和w(CaO)/w(TFe)为自变量,低温还原粉化率为因变量的烧结矿低温还原粉化率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影响烧结矿低温还原粉化率的主要因素是w(Al_(2)O_(3))、w(SiO_(2))、w(FeO)、R和w(MgO)/w(Al_(2)O_(3));优化后预测模型为YRDI=1.137w(FeO)+5.56w(SiO_(2))+26.44R-20.19w(MgO)/w(Al_(2)O_(3))-6.07w(Al_(2)O_(3));模型的R^(2)为99.90%,具有较高的精确度,能够快速预测烧结矿的低温还原粉化率,并能在生产中改善烧结矿质量。本文建立的预测模型可为现场烧结生产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结矿 低温还原 影响因数 主成分分析法 回归模型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钒钛烧结矿低温还原粉化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包毅成 赖其萃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0-16,共7页
攀钢钒钛烧结矿产生低温还原粉化的主要原因在于:物相中钛赤铁矿含量高达40%左右,其中骸晶状赤铁矿占20%左右,还原应力偏析严重。烧结矿中FeO含量适当提高,还原粉化性能有所改善;在烧结混合料中添加2.5%萤石粉及1%CaCl_2试剂,对改善钒... 攀钢钒钛烧结矿产生低温还原粉化的主要原因在于:物相中钛赤铁矿含量高达40%左右,其中骸晶状赤铁矿占20%左右,还原应力偏析严重。烧结矿中FeO含量适当提高,还原粉化性能有所改善;在烧结混合料中添加2.5%萤石粉及1%CaCl_2试剂,对改善钒钛烧结矿粉化性能效果显著,但对环境和设备有严重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钛烧结矿 低温 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矿石烧结矿低温还原粉化机理研究 被引量:18
11
作者 李之甫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5-29,共5页
铁矿石烧结矿低温还原粉化机理研究[澳大利亚]C.E.LooN.J.Bristow关键词烧结矿,低温还原粉化,机理普遍认为,含铁原料在高炉上部的物理粉化对高炉操作及其稳定性有显著影响,60年代引入“低温还原粉化”这一术... 铁矿石烧结矿低温还原粉化机理研究[澳大利亚]C.E.LooN.J.Bristow关键词烧结矿,低温还原粉化,机理普遍认为,含铁原料在高炉上部的物理粉化对高炉操作及其稳定性有显著影响,60年代引入“低温还原粉化”这一术语来说明这种现象。一般,用来检测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结矿 低温还原 机理 铁矿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成分对烧结矿低温还原粉化影响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8
12
作者 刘然 王龙浩 +3 位作者 严照照 王杏娟 赵宴崇 吕庆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5,共5页
目前,高炉炉料主要以烧结矿为主,但烧结矿在高炉中上部低温还原条件下粉化现象严重,因此有必要对其粉化机理进行深入研究。本文综述了碱度、MgO和Al_2O_3等化学成分对烧结矿低温还原粉化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同一组分对不同烧结矿还原... 目前,高炉炉料主要以烧结矿为主,但烧结矿在高炉中上部低温还原条件下粉化现象严重,因此有必要对其粉化机理进行深入研究。本文综述了碱度、MgO和Al_2O_3等化学成分对烧结矿低温还原粉化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同一组分对不同烧结矿还原粉化性能的影响不同。本文对烧结矿低温还原粉化机理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可为烧结矿配料改善其粉化性能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结矿 学成分 低温还原 晶型转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矿石烧结矿低温还原粉化机理研究(续) 被引量:8
13
作者 李之甫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3-28,22,共7页
铁矿石烧结矿低温还原粉化机理研究(续)[澳大利亚]C.E.LooN.J.Bristow关键词烧结矿,低温还原粉化,机理3结果及讨论所提出的模型认为当裂纹延伸至十分坚韧的矿相时,由于裂纹顶端的能量或应力强度不足以使其穿... 铁矿石烧结矿低温还原粉化机理研究(续)[澳大利亚]C.E.LooN.J.Bristow关键词烧结矿,低温还原粉化,机理3结果及讨论所提出的模型认为当裂纹延伸至十分坚韧的矿相时,由于裂纹顶端的能量或应力强度不足以使其穿过该相扩展,因而裂纹被截断或其扩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结矿 低温还原 铁矿石 烧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钒钛烧结矿低温还原粉化性能预测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杰 信自成 +3 位作者 刘卫星 杨爱民 张玉柱 潘建磊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5,共5页
为了改善钒钛烧结矿的低温还原粉化性能,以承德地区的钒钛粉为主料,采用烧结杯实验方法,研究了配碳量、碱度、w(MgO)和澳大利亚FMG矿粉配比对钒钛烧结矿低温还原粉化性能的影响,建立了配碳量、碱度、w(MgO)以及FMG矿粉配比与低温还原粉... 为了改善钒钛烧结矿的低温还原粉化性能,以承德地区的钒钛粉为主料,采用烧结杯实验方法,研究了配碳量、碱度、w(MgO)和澳大利亚FMG矿粉配比对钒钛烧结矿低温还原粉化性能的影响,建立了配碳量、碱度、w(MgO)以及FMG矿粉配比与低温还原粉化性能指标间的回归模型。结果表明:w(MgO)、配碳量、澳大利亚FMG矿粉配比每增加0.1%,低温还原粉化指数分别提高3.41%、1.76%、0.078%;碱度每增加0.1,低温还原粉化指数提高1.63%,模型误差为3%。随着配碳量、碱度、w(MgO)以及FMG矿粉配比的增加,低温还原粉化性能改善,模型结果为钒钛矿烧结工艺参数优化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碳量 碱度 w(MsO) FMG矿 低温还原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洒CaCl_2溶液控制烧结矿低温还原粉化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谢国海 张兴华 +1 位作者 尹怡 肖峰 《炼铁》 北大核心 1998年第A00期68-70,共3页
1 引言 烧结矿低温还原粉化是影响高炉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控制和降低烧结矿的低温还原粉比率(RDI),通常采取提高烧结矿中的Fe()、Mg()的禽量和改变烧结料的组成等措施,但这些措施一方面受到资源等条件的限制,另一方面对烧结矿质... 1 引言 烧结矿低温还原粉化是影响高炉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控制和降低烧结矿的低温还原粉比率(RDI),通常采取提高烧结矿中的Fe()、Mg()的禽量和改变烧结料的组成等措施,但这些措施一方面受到资源等条件的限制,另一方面对烧结矿质量和品位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 烧结炉 低温还原 钙溶液
全文增补中
降低湘钢烧结矿低温还原粉化率的试验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中一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7-29,共3页
对湘钢烧结矿喷洒工业废液等进行表面处理,经试验检测及2#高炉工业试验,初步取得了降低烧结算低温还原粉化率与高炉冶炼期增铁节焦的良好效果.
关键词 烧结矿 表面处理 低温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钒钛烧结矿还原粉化过程的矿相分析 被引量:26
17
作者 白永强 程树森 +1 位作者 赵宏博 霍守锋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6,共6页
低温还原粉化率RDI-3.15是评价烧结矿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它会影响高炉焦比和产量。钒钛烧结矿的RDI-3.15高达60%以上,研究认为钙钛矿是造成RDI-3.15高的主要原因,但是随着钒钛烧结矿中钙钛矿含量的大幅降低,其低温还原粉化性能并未得... 低温还原粉化率RDI-3.15是评价烧结矿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它会影响高炉焦比和产量。钒钛烧结矿的RDI-3.15高达60%以上,研究认为钙钛矿是造成RDI-3.15高的主要原因,但是随着钒钛烧结矿中钙钛矿含量的大幅降低,其低温还原粉化性能并未得到有效改善。本研究应用矿相分析法对比分析了普通烧结矿和钒钛烧结矿的微观结构差别,并观察了两种烧结矿在低温还原粉化前后的结构变化;发现骸晶状赤铁矿和气孔结构是发生粉化的主要区域,而钒钛烧结矿中存在大量的气孔结构,这是导致其还原后发生严重粉化的主要原因。调整成分以提高粘结相的流动性,有利于降低气孔率和骸晶状赤铁矿含量,并增加有效粘结相,从而可减少配碳量并降低烧结温度,限制铁酸钙的分解和钙钛矿等高熔点矿物的生成,增加强度较好的交织结构的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还原 钒钛烧结矿 钙钛矿 矿相分析 气孔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钛烧结矿还原粉化机理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白永强 程树森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5,共5页
国内某厂生产的低钛烧结矿可用于2 500 m3高炉冶炼,强度指标达到普通烧结矿水平,但其低温还原粉化率仍比普通烧结矿高40%以上,还原粉化机理尚不明确。通过分段测试低钛烧结矿的还原粉化率并进行矿相分析,结果发现:低钛烧结矿中的赤铁矿... 国内某厂生产的低钛烧结矿可用于2 500 m3高炉冶炼,强度指标达到普通烧结矿水平,但其低温还原粉化率仍比普通烧结矿高40%以上,还原粉化机理尚不明确。通过分段测试低钛烧结矿的还原粉化率并进行矿相分析,结果发现:低钛烧结矿中的赤铁矿-气孔结构是产生裂纹的源头,铁酸钙熔蚀结构是主要粘结相,但此结构中有许多细小裂纹,裂纹沿程存在许多赤铁矿晶粒,其还原速率较快且易形成交叉网状裂纹,使粘结相结构受到严重破坏,致使烧结矿还原粉化性能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钛烧结矿 强度指标 低温还原 赤铁矿-气孔结构 裂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结矿在CO-H_2-CO_2-N_2气氛下还原粉化行为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田野 吕庆 +2 位作者 刘小杰 陈树军 孙艳芹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4,68,共5页
针对国内某大型钢铁厂高炉加湿富氧增加高炉煤气中H2含量,从而减少CO_2排放的生产,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程序还原炉研究了不同H2含量和不同还原气(CO+H_2)比例对烧结矿低温还原粉化行为的影响,并采用SEM电镜对还原过程中烧结矿的微观结构... 针对国内某大型钢铁厂高炉加湿富氧增加高炉煤气中H2含量,从而减少CO_2排放的生产,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程序还原炉研究了不同H2含量和不同还原气(CO+H_2)比例对烧结矿低温还原粉化行为的影响,并采用SEM电镜对还原过程中烧结矿的微观结构进行了观察,定义了烧结矿的裂纹密度以表征烧结矿的结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500℃下,随着H2含量由0增加到12%,烧结矿还原度呈现下降的趋势,烧结矿还原粉化指数RDI+3.15有所升高,从58%增加到62.5%,烧结矿的裂纹密度急剧减小,由105m/m^2减少到23 m/m^2;随着还原气比例(CO+H_2)由20%增加到40%,烧结矿的还原度急剧增加,烧结矿的R+3.15由58.5%减少到54%,烧结矿的裂纹密度急剧增加,从102 m/m^2增加到170 m/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结矿 低温还原 裂纹密度 富氢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炼焦除尘灰制备球团矿的工艺优化试验
20
作者 徐礼兵 刘杰 +3 位作者 解丹萍 周明顺 张辉 靳珣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3-80,共8页
为实现炼焦除尘灰的资源化利用并探索其作为球团矿原料的可行性,本文系统考察在造球过程中配加炼焦除尘灰对生球、干球及成品球团矿等关键质量指标的影响,旨在确定其工业化应用的技术方案。试验以鞍钢磁铁精矿为主要原料,按不同比例掺... 为实现炼焦除尘灰的资源化利用并探索其作为球团矿原料的可行性,本文系统考察在造球过程中配加炼焦除尘灰对生球、干球及成品球团矿等关键质量指标的影响,旨在确定其工业化应用的技术方案。试验以鞍钢磁铁精矿为主要原料,按不同比例掺配炼焦除尘灰进行球团制备与焙烧。结果表明:炼焦除尘灰的配入对生球和干球质量指标的影响较小,均能满足球团矿常规生产工艺要求。在除尘灰配比≤0.6%时,成品球团矿的抗压强度随配比增加而逐渐升高,满足高炉冶炼要求;但当配比超过0.4%时,焙烧过程中球团之间会发生黏结,且配比越高黏结情况越严重,影响正常生产。值得关注的是,炼焦除尘灰的配加显著优化了成品球团矿的冶金性能,有效改善了低温还原粉化指数并显著降低了还原膨胀率。这一积极作用可显著减少高炉炼铁过程中球团矿还原阶段产生的粉末量,有力保障高炉内料柱的透气性与高炉生产的长期稳定顺行。本文成果可为钢铁企业高效、环保地消纳炼焦除尘灰提供切实可行的技术途径与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炼焦除尘灰 球团 低温还原 还原膨胀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