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6个山楂品种低温半致死温度的测定 被引量:11
1
作者 杜人杰 曲跃军 +3 位作者 陶双勇 邹威 王庆斌 张翼 《林业科技》 2017年第4期17-19,26,共4页
对引种到牡丹江地区的6个异源山楂品种:‘甜红’、‘磨盘’、‘本溪2号’、‘绛县798203’、‘豫8001’、‘铜台白野生’测定其在不同低温水平胁迫下的相对电导率值,将结果拟合Logistic曲线模型,计算出方程拐点值,得出各品种的低温半致... 对引种到牡丹江地区的6个异源山楂品种:‘甜红’、‘磨盘’、‘本溪2号’、‘绛县798203’、‘豫8001’、‘铜台白野生’测定其在不同低温水平胁迫下的相对电导率值,将结果拟合Logistic曲线模型,计算出方程拐点值,得出各品种的低温半致死温度,将低温半致死温度与引种成活率进行相关性分析,对抗寒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6个品种山楂的低温半致死温度为:‘甜红’(-28.72)>‘磨盘’(-28.03)>‘本溪2号’(-26.15)>‘绛县798201’(-21.06)>‘豫8001’(-17.30)>‘铜台白野生’(-13.71),方差分析表明低温半致死温度与各品种寒地成活率呈显著负相关,与试验地生长情况大致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楂 相对电导率 低温致死温度 抗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降温过程中云锦杜鹃抗寒适应性研究——水分、渗透调节物的动态变化与低温半致死温度的关系 被引量:33
2
作者 鲍思伟 《福建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3-16,共4页
以云锦杜鹃为材料,研究了其叶片低温半致死温度与水分和渗透调节物随气温下降的变化。结果表明,低温半致死温度降低的同时,叶片相对含水量、自由水和淀粉含量下降,束缚水、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和脯氨酸含量增加。这些物质的适应性变... 以云锦杜鹃为材料,研究了其叶片低温半致死温度与水分和渗透调节物随气温下降的变化。结果表明,低温半致死温度降低的同时,叶片相对含水量、自由水和淀粉含量下降,束缚水、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和脯氨酸含量增加。这些物质的适应性变化导致低温半致死温度的下降是抗寒性提高的生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致死温度 渗透调节物 云锦杜鹃 适应性研究 降温过程 动态变化 水分 叶片相对含水量 可溶性蛋白质 脯氨酸含量 适应性变化 温度降低 淀粉含量 可溶性糖 生理基础 下降 自由水 束缚水 抗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取样部位对6个草莓品种低温半致死温度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杨馥霞 汤玲 +2 位作者 贺欢 孔芬 王卫成 《甘肃农业科技》 2019年第12期31-34,共4页
以草莓品种红颜、甘露、隋珠、京藏香、宁玉、蒙特瑞草莓为试材,模拟研究不同低温胁迫下6个品种叶片和根系相对电导率(REC)的变化,并根据低温半致死温度的高低进行耐寒性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红颜、甘露、隋珠、京藏香、... 以草莓品种红颜、甘露、隋珠、京藏香、宁玉、蒙特瑞草莓为试材,模拟研究不同低温胁迫下6个品种叶片和根系相对电导率(REC)的变化,并根据低温半致死温度的高低进行耐寒性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红颜、甘露、隋珠、京藏香、宁玉、蒙特瑞的叶片和根系的细胞伤害率呈S形曲线,耐寒性从强到弱依次为宁玉、甘露、红颜、隋珠、蒙特瑞、京藏香。对于草莓叶片和根系来说,耐寒性强弱相差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 LOGISTIC方程 低温致死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豆杉低温半致死温度和低温胁迫下紫杉烷含量 被引量:2
4
作者 蒋路园 丰美静 +4 位作者 杜雨晴 邸葆 陈段芬 邱德有 杨艳芳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32-242,共11页
通过测定低温胁迫下红豆杉电阻抗参数和紫杉烷含量变化,确定适合红豆杉低温半致死温度测定的电阻抗参数,探讨低温对红豆杉紫杉烷生物合成的影响,为扩大红豆杉引种范围及利用低温条件提高红豆杉中紫杉醇含量奠定了理论基础。以云南红豆... 通过测定低温胁迫下红豆杉电阻抗参数和紫杉烷含量变化,确定适合红豆杉低温半致死温度测定的电阻抗参数,探讨低温对红豆杉紫杉烷生物合成的影响,为扩大红豆杉引种范围及利用低温条件提高红豆杉中紫杉醇含量奠定了理论基础。以云南红豆杉、南方红豆杉(山西长治)、中国红豆杉、曼地亚红豆杉和东北红豆杉为材料,分别采用电导率法和电阻抗法测定上述树种低温半致死温度,并利用LC-MS法测定低温胁迫下红豆杉叶片中紫杉烷含量和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含量。结果表明,5种红豆杉中,中国红豆杉、南方红豆杉(山西长治)、东北红豆杉和曼地亚红豆杉均能耐受-14.668--9.106℃低温;云南红豆杉能耐受-8.802--3.521℃低温,高于其他4种红豆杉。电阻抗τ_(m)参数与电导法测定的5种红豆杉一年生枝低温半致死温度显著相关,相关系数为0.912。低温胁迫下,红豆杉一年生叶片中紫杉醇含量高于当年生叶片。随着处理温度的下降,云南红豆杉和东北红豆杉一年生叶片中紫杉醇含量显著增加,中国红豆杉当年生叶片中巴卡亭Ⅲ含量和10-去乙酰基紫杉醇含量显著增加。此外,红豆杉叶片中ABA含量随温度的下降而增加,当年生叶片中ABA含量高于一年生叶片。与云南红豆杉相比,东北红豆杉、曼地亚红豆杉、南方红豆杉(山西长治)和中国红豆杉能耐受更低的温度。低温有利于云南红豆杉和东北红豆杉一年生叶片中紫杉醇的合成及中国红豆杉当年叶片中巴卡亭Ⅲ和10-去乙酰基紫杉醇的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豆杉 低温胁迫 电阻抗 低温致死温度 紫杉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年抗寒驯化对4个山楂品种低温半致死温度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杜人杰 曲跃军 张翼 《园艺与种苗》 CAS 2021年第5期30-32,共3页
[目的]考察5年抗寒驯化对4个山楂品种低温半致死温度的影响。[方法]运用Logistic方程建立山楂抗寒性预测模型。[结果]经过5年寒地低温驯化,4个山楂品种甜红、磨盘、本溪2号、绛县798201的LT_(50)分别降低了4.33、5.59、3.98、4.48℃;运... [目的]考察5年抗寒驯化对4个山楂品种低温半致死温度的影响。[方法]运用Logistic方程建立山楂抗寒性预测模型。[结果]经过5年寒地低温驯化,4个山楂品种甜红、磨盘、本溪2号、绛县798201的LT_(50)分别降低了4.33、5.59、3.98、4.48℃;运用Logistic方程拟合山楂枝条相对电导率随温度变化规律的拟合优度(R^(2))介于0.8636~0.91215之间。[结论]结果为黑龙江省高纬度的高寒地区山楂抗寒性鉴定、杂交育种的资源筛选及引种栽培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楂 相对电导率 低温致死温度 LOGISTIC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寒驯化对果桑低温半致死温度的影响
6
作者 曲跃军 杜人杰 张翼 《园艺与种苗》 CAS 2021年第6期37-38,66,共3页
[目的]运用Logistic方程建立果桑抗寒性预测模型。[方法]运用Logistic方程拟合果桑枝条相对电导率随温度变化的规律。[结果]拟合的Logistic方程拟合优度(R2)介于0.87266~0.90734。经过5年寒地低温驯化,4个果桑品种‘安椹’LT_(50)降低了... [目的]运用Logistic方程建立果桑抗寒性预测模型。[方法]运用Logistic方程拟合果桑枝条相对电导率随温度变化的规律。[结果]拟合的Logistic方程拟合优度(R2)介于0.87266~0.90734。经过5年寒地低温驯化,4个果桑品种‘安椹’LT_(50)降低了4.74℃、‘白玉王’LT_(50)降低了4.57℃、‘辽5’LT_(50)降低了5.19℃、‘红果2号’LT_(50)降低了5.65℃,LT_(50)降低幅度均为5℃左右。[结论]该研究为黑龙江省更高纬度的高寒地区果桑寒性鉴定、杂交育种的资源筛选及引种栽培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桑 相对电导率 低温致死温度 LOGISTIC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低温半致死温度评价葡萄抗寒适应性
7
作者 杨朴丽 《中国果业信息》 2013年第7期80-80,共1页
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第5期《5个葡萄种群的低温半致死温度与其抗寒适应性的关系》(作者张倩等)报道,利用半致死温度(LT50)探讨不同葡萄品种群根系的抗寒适应性和抗寒能力,
关键词 低温致死温度 抗寒适应性 葡萄 评价 自然科学 大学学报 抗寒能力 品种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低温胁迫后木芙蓉叶片电导率测定
8
作者 杨苑钊 马娇 +1 位作者 桑世叶 李秀 《现代园艺》 2025年第4期1-3,共3页
以木芙蓉叶片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不同处理条件下相对电导率的变化,探究了木芙蓉对低温胁迫的响应机制。利用Logistic方程建立回归模型,并据此计算低温半致死温度(LT_(50))。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后木芙蓉叶片的相对电导率变化明显,范围为8... 以木芙蓉叶片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不同处理条件下相对电导率的变化,探究了木芙蓉对低温胁迫的响应机制。利用Logistic方程建立回归模型,并据此计算低温半致死温度(LT_(50))。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后木芙蓉叶片的相对电导率变化明显,范围为8.37%~77.92%。0℃以上的冷害胁迫对木芙蓉叶片细胞的损害较轻,而0℃以下的冻害胁迫则对其造成严重伤害。通过Logistic方程分析,处理时长为3 d时,LT_(50)为-12.14℃;处理时长为7 d时,LT_(50)为-2.29℃。双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表明,主因子(温度和时长)及交互因子均对木芙蓉叶片的相对电导率具有显著影响。旨在为木芙蓉的引种提供理论依据,为揭示其耐寒机制提供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芙蓉 相对电导率 低温致死温度LT_(5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9份葡萄属(Vitis L.)种质资源枝条抗寒性鉴定评价 被引量:1
9
作者 吴文桐 马潇乐乐 +5 位作者 王星 林美苓 徐志鹏 刘崇怀 郭印山 姜建福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29,共8页
以国家葡萄种质资源圃(郑州)保存的129份葡萄种质一年生成熟枝条为试材,采用差热分析法,利用高低温交变冰箱进行低温处理,通过隶属函数法将其进行分级,对其抗寒性进行鉴定评价,筛选抗寒资源。结果表明:129份葡萄种质枝条的抗寒性低温半... 以国家葡萄种质资源圃(郑州)保存的129份葡萄种质一年生成熟枝条为试材,采用差热分析法,利用高低温交变冰箱进行低温处理,通过隶属函数法将其进行分级,对其抗寒性进行鉴定评价,筛选抗寒资源。结果表明:129份葡萄种质枝条的抗寒性低温半致死温度在﹣34.9~﹣20.4℃,种质间抗寒性服从正态分布,葡萄抗寒性表现为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利用隶属函数法结合聚类分析,筛选出‘麦可达木斯’、5A、‘先锋’等21份抗性极强的葡萄种质。同时不同类群抗寒性存在差异,表现为种间杂种>欧美杂种>欧亚种。不同用途葡萄抗寒性表现为砧木品种>酿酒品种>鲜食品种。研究结果为葡萄抗寒亲本的选择和机理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属 抗寒性 评价 低温致死温度 差热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胁迫对青榨槭幼树抗寒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42
10
作者 缴丽莉 倪志云 +3 位作者 路丙社 白志英 周如久 冯蕾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4-47,共4页
以3年生青榨槭幼树1年生枝条为材料,测定了不同冷冻处理条件下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以及枝条的相对电导率。结果表明:随着温度下降,细胞SOD和POD酶活性均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MDA含量随温... 以3年生青榨槭幼树1年生枝条为材料,测定了不同冷冻处理条件下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以及枝条的相对电导率。结果表明:随着温度下降,细胞SOD和POD酶活性均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MDA含量随温度降低逐渐升高;枝条相对电导率随处理温度降低呈“S”形上升。相对电导率结合Logistic方程推算的青榨槭低温半致死温度(LT50)为-29.93℃,与枝条恢复生长试验结果基本一致,因此,相对电导率可以作为测定青榨槭低温半致死温度简洁、有效的生理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榨槭(Acer davidii Franch.) 相对电导率 低温致死温度 抗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处理后4个越橘品种部分生理指标的比较及其抗寒性分析 被引量:14
11
作者 魏鑫 魏永祥 +3 位作者 郭丹 王升 张舵 刘成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72-79,共8页
以‘美登’(‘Blomidon ’)、‘北陆’(‘Northland ’)、‘蓝丰’(‘Bluecrop ’)和‘密斯梯’(‘Misty ’)4个越橘( Vaccinium spp.)品种为研究对象,对经-15℃、-20℃、-25℃、-30℃、-35℃和-40℃低温处理后各品种枝条的... 以‘美登’(‘Blomidon ’)、‘北陆’(‘Northland ’)、‘蓝丰’(‘Bluecrop ’)和‘密斯梯’(‘Misty ’)4个越橘( Vaccinium spp.)品种为研究对象,对经-15℃、-20℃、-25℃、-30℃、-35℃和-40℃低温处理后各品种枝条的相对电导率( REC)、丙二醛( MDA)含量、过氧化物酶( POD)和过氧化氢酶( CAT)活性以及各指标的增长量进行比较;在此基础上,建立各品种REC值与温度的Logistic方程并获得各品种的低温半致死温度( LT50),初步确定各品种的抗寒性。结果表明:经不同低温处理后,各品种枝条的REC 值以及 POD 和 CAT 活性总体上极显著(P〈0.01)高于对照(10℃),MDA含量极显著或显著(P〈0.05)高于对照。随处理温度降低,各品种枝条的REC值和MDA含量逐渐升高,但不同品种间这2个指标的变幅不同;各品种枝条的POD和CAT活性随处理温度降低呈“单峰型”曲线,但不同品种枝条POD和CAT活性的峰值及其达到峰值的处理温度均存在差异,其中,经-25℃低温处理后品种‘密斯梯’枝条的POD和CAT活性最高,而其余3个品种的POD和CAT活性经-30℃低温处理后最高。总体上,品种‘密斯梯’枝条的REC值和MDA含量增长量处于较高水平,POD和CAT活性增长量处于较低水平;而品种‘美登’枝条的REC值和MDA含量增长量则处于较低水平,POD和CAT活性增长量处于较高水平。各品种的Logistic方程拟合度为0.8622-0.9778,且各品种间的拟合度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或显著水平;REC值与温度的相关性极显著,其相关系数为0.9285-0.9888;品种‘密斯梯’、‘蓝丰’、‘北陆’和‘美登’的LT50值分别为-18.87℃、-26.85℃、-27.52℃和-30.83℃。综合分析结果显示:LT50值、MDA含量变化量、保护酶活性及其变化量均可作为越橘品种抗寒性的评价指标,据此初步确定供试4个越橘品种抗寒性由强至弱依次为‘美登’、‘北陆’、‘蓝丰’、‘密斯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橘 低温胁迫 生理指标 LOGISTIC方程 低温致死温度( LT50 ) 抗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低温或自然低温条件下牡竹属3种类抗寒性及生理指标的比较 被引量:10
12
作者 李迎春 陈双林 +1 位作者 郭子武 杨清平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3-19,共7页
以牡竹属(Dendrocalamus Nees)的清甜竹(D.sapidus Q.H.Dai et D.Y.Huang)、花吊丝竹〔D.minor var.amoenus(Q.H.Dai et C.F.Huang)Hsueh et D.Z.Li〕和勃氏甜龙竹〔D.brandisii(Munro)Kurz〕盆栽苗为实验材料,测定了模拟低温(0℃、-5℃... 以牡竹属(Dendrocalamus Nees)的清甜竹(D.sapidus Q.H.Dai et D.Y.Huang)、花吊丝竹〔D.minor var.amoenus(Q.H.Dai et C.F.Huang)Hsueh et D.Z.Li〕和勃氏甜龙竹〔D.brandisii(Munro)Kurz〕盆栽苗为实验材料,测定了模拟低温(0℃、-5℃、-10℃、-15℃、-20℃和-25℃)条件下3个竹种离体叶片的相对电导率和伤害率,在此基础上根据Logistic方程推算出3个竹种的低温半致死温度(LT50);对自然低温(15℃、10℃、5℃、3℃、0℃和-2℃)条件下3个竹种叶片的形态变化以及相对电导率、叶绿素和MDA含量及SOD活性的变化也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模拟低温条件下,3个竹种离体叶片的相对电导率和伤害率均随温度降低逐渐增大,且总体上与对照(25℃)有显著差异(P<0.05);根据Logistic方程推算出花吊丝竹、勃氏甜龙竹和清甜竹的LT50分别为-3.07℃、-1.83℃和-1.40℃。在日最低温度大于5℃的自然低温条件下3个竹种的叶片均能够正常生长,而随温度降低,叶片逐渐出现水浸斑点、失绿等症状直至干枯脱落,其中清甜竹叶片伤害症状最重;在自然低温条件下,随日最低气温的降低,3个竹种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相对电导率则逐渐升高、MDA含量和SOD活性总体上均呈波动的趋势;与日最低气温15℃相比,在日最低气温-2℃条件下清甜竹叶片叶绿素含量和SOD活性降幅最大而花吊丝竹降幅最小,清甜竹叶片相对电导率最高而花吊丝竹最低。根据LT50和叶片形态及生理指标的变化,可确定3个竹种的抗寒性均较差,其中清甜竹的耐寒能力最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竹属 低温致死温度(LT50) 模拟低温 自然低温 生理指标 抗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胁迫下龙须草越冬伤害与保护酶活性的变化 被引量:2
13
作者 吴万刚 何飞飞 邹冬生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8-21,共4页
通过对龙须草田间越冬存活率、低温半致死温度、2℃和7℃下叶绿素含量及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保护酶活性的研究,探讨龙须草在低温胁迫下的生理生化变化.结果表明,12月至翌年1月刈割龙须草... 通过对龙须草田间越冬存活率、低温半致死温度、2℃和7℃下叶绿素含量及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保护酶活性的研究,探讨龙须草在低温胁迫下的生理生化变化.结果表明,12月至翌年1月刈割龙须草的安全越冬率不低于95%,显著高于11月刈割的;3~10cm的刈割高度对龙须草越冬没有影响;龙须草叶片细胞膜相对电导率随温度的下降而增加,低温半致死临界温度约为-3.5℃;与常温相比,叶绿素含量在7℃下变化不明显,2℃处理48h后显著下降,减少了53.0%.2℃处理24h的龙须草叶片POD和CAT活性最大,分别高于对照69.9%和90.3%%,而SOD活性变化不大.3种酶对低温胁迫的响应大小顺序为CAT,POD,SOD.复温10d后7℃低温时龙须草和对照无生长差异,2℃低温下的龙须草叶色发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须草 刈割 低温致死温度 叶绿素 保护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季自然低温条件下山茶属植物山茶品种的抗寒性 被引量:3
14
作者 章丹峰 吴楠 倪宝莲 《浙江农业科学》 2011年第6期1288-1290,共3页
以5个目前杭州地区园林中应用较为广泛的山茶属山茶品种为试验材料,在冬季低温条件下不同时间进行相对电导率测定,并于寒害发生后进行低温半致死温度测定。结果表明,参试材料随着外界气温的变化,相对电导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经过... 以5个目前杭州地区园林中应用较为广泛的山茶属山茶品种为试验材料,在冬季低温条件下不同时间进行相对电导率测定,并于寒害发生后进行低温半致死温度测定。结果表明,参试材料随着外界气温的变化,相对电导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经过低温锻炼,其耐寒能力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低温半致死温度由-15℃至-21℃变化不等,均具有一定的抗寒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茶 品种 冬季 抗寒性 低温致死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豆梨品种对低温胁迫的生理响应及抗寒性评价 被引量:37
15
作者 李清亚 路斌 +4 位作者 赵佳伟 栗浩 李艳 苗胜越 路丙社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6-94,110,共10页
【目的】对8个豆梨品种的抗寒性进行综合性评价,为我国北方地区北美豆梨引种时的品种选择提供借鉴。【方法】以3年生8个品种豆梨及杜梨苗木的当年生休眠枝条为材料,研究低温胁迫(-10,-15,-20,-25和-30℃)对其相对电导率,超氧化物歧化酶(... 【目的】对8个豆梨品种的抗寒性进行综合性评价,为我国北方地区北美豆梨引种时的品种选择提供借鉴。【方法】以3年生8个品种豆梨及杜梨苗木的当年生休眠枝条为材料,研究低温胁迫(-10,-15,-20,-25和-30℃)对其相对电导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及丙二醛(MDA)、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含量的影响,采用隶属函数法对不同品种豆梨的抗寒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豆梨相对电导率呈逐渐升高趋势,各豆梨品种的低温伤害起始温度为-12.57^-20.36℃,可忍耐的最低温度为-33.95^-40.27℃,低温半致死温度(LT50)为-25.61^-29.38℃。低温胁迫过程中,各品种豆梨SOD和POD活性整体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25℃时达到峰值;MDA、脯氨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逐渐升高。采用隶属函数综合评价的抗寒性强弱顺序为:克利夫兰>新布拉德福德>殿级堂>贵族>资本>三体>杜梨>秋火焰>红塔。【结论】在我国杜梨天然分布区引种北美豆梨克利夫兰、新布拉德福德、殿级堂、贵族、资本和三体可安全越冬,而引种秋火焰和红塔则应注意在越冬期间采取一定的防寒保护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梨品种 低温胁迫 低温致死温度 抗寒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福鼎大白茶低温冻害指标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胡家敏 侯双双 +2 位作者 古书鸿 谷晓平 张波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6期102-106,共5页
为贵州茶叶生产的精准农业气象服务提供科学依据,以贵州茶叶主栽品种福鼎大白茶为研究对象,以植物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和相对电导率(R)为考察指标,研究低温冻害胁迫环境下贵州福鼎大白茶的生理特性变化,并通过Logistic函数拟合确... 为贵州茶叶生产的精准农业气象服务提供科学依据,以贵州茶叶主栽品种福鼎大白茶为研究对象,以植物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和相对电导率(R)为考察指标,研究低温冻害胁迫环境下贵州福鼎大白茶的生理特性变化,并通过Logistic函数拟合确定低温半致死温度。结果表明:低温胁迫程度不同,福鼎大白茶生理响应特征不同。MDA含量随处理温度的下降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总体呈升高的趋势,低温为0℃持续3d时MDA含量达到最大,为2.38μmol/L。相对电导率随低温胁迫程度的加深(不论是温度降低还是胁迫时间延长),均呈上升趋势,但上升的趋势不均匀,其中0℃的低温对相对电导率的影响小,而-1℃和-2℃的低温影响较大。贵州福鼎大白茶低温半致死温度与低温胁迫持续天数正相关,当低温胁迫天数为1d时,低温半致死温度为-3.1℃,而当低温胁迫天数为2d时,低温半致死温度为-3.0℃。因此,茶叶的低温冻害指标应根据当地倒春寒低温冻害天气发生发展过程来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 福鼎大白茶 丙二醛 相对电导率 低温致死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绣球品种耐寒性评价及主要指标筛选 被引量:6
17
作者 陈慧杰 严子桢 +5 位作者 齐香玉 陈双双 冯景 金玉妍 苗艳华 邓衍明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1-49,共9页
为了明确绣球〔Hydrangea macrophylla(Thunb.)Ser.〕品种的耐寒性及筛选耐寒性评价主要指标,对40个绣球品种的低温半致死温度(LT_(50))进行比较和耐寒性分级,在此基础上,对5℃、0℃、-5℃、-10℃、-15℃、-20℃下耐寒品种‘小町’(‘Ko... 为了明确绣球〔Hydrangea macrophylla(Thunb.)Ser.〕品种的耐寒性及筛选耐寒性评价主要指标,对40个绣球品种的低温半致死温度(LT_(50))进行比较和耐寒性分级,在此基础上,对5℃、0℃、-5℃、-10℃、-15℃、-20℃下耐寒品种‘小町’(‘Komachi’)、‘佳澄’(‘Kasumi’)、‘无尽夏’(‘Endless Summer’)和不耐寒品种‘甜蜜幻想’(‘Sweet Fantasy’)、‘灵感’(‘Inspiration’)、‘你我的情感’(‘You and Me Feelings’)叶的抗氧化酶活性及丙二醛(MDA)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进行比较,并对这些耐寒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供试绣球品种LT 50的波动较大,变化范围为-36.68℃~-1.87℃,其中,‘小町’的LT_(50)最低,‘佳澄’、‘平瓣’(‘Flat’)、‘蒂亚娜’(‘Tijana’)、‘塞尔玛’(‘Selma’)、‘含羞叶’(‘Elbtal’)、‘花手鞠’(‘Stockings’)、‘蓝色多瑙河’(‘Blue Danube’)和‘无尽夏’的LT_(50)均低于-20℃。40个绣球品种的耐寒性被分成不耐寒、较耐寒、耐寒和强耐寒4个等级,分别包含13、18、8和1个品种。6个代表品种的过氧化氢酶(CAT)、多酚氧化酶(PPO)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及MDA、脯氨酸(Pro)、可溶性蛋白质(SP)和可溶性糖含量随温度降低基本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PPO活性和Pro含量与LT_(50)呈极显著(P<0.01)负相关。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4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为81.212%,说明这4个主成分基本能够反映绣球品种的耐寒性;PPO活性、CAT活性、Pro含量和SP含量的负荷量绝对值分别在第1、第2、第3和第4主成分中最高。研究结果显示:供试绣球品种间的耐寒性差异较大,‘小町’等9个品种的耐寒性较强,能够在冬季温度偏低地区露天栽培,并可作为绣球耐寒品种选育的亲本。PPO活性、CAT活性、Pro含量和SP含量为绣球耐寒性评价的主要指标,尤其是PPO活性和Pro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绣球 耐寒性 低温致死温度(LT_(50)) 相关性分析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八个扁桃品种抗寒性对比评价
18
作者 胡少博 余镇藩 +1 位作者 张冬冬 曾斌 《西北园艺》 2024年第6期84-86,共3页
针对新疆喀什地区异常低温对扁桃生产的影响,以阿月浑子巴旦、多果、白长巴旦等8个扁桃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电导率和Logistic方程拟合低温半致死温度评价了不同品种的抗寒性,旨在为扁桃抗寒品种选育以及冬季防冻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结... 针对新疆喀什地区异常低温对扁桃生产的影响,以阿月浑子巴旦、多果、白长巴旦等8个扁桃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电导率和Logistic方程拟合低温半致死温度评价了不同品种的抗寒性,旨在为扁桃抗寒品种选育以及冬季防冻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结果表明,阿月浑子巴旦、白双巴旦、长薄抗寒性较强,适合在寒冷地区栽培以及作为育种亲本;白长巴旦、甜仁红皮桃巴旦和多果抗寒性较弱,越冬时要多加防范,以免造成大面积冻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桃 电导率 低温致死温度 抗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菜薹的抗冻性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乐承 晏儒来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4-8,共5页
以19份红菜薹材料为试材,将离体叶片组织经过系列冷冻低温处理后测定电导率,进而计算细胞膜伤害率,然后用Logistic方程拟合细胞膜伤害率与温度的关系,求出拐点温度来估计材料的低温致死温度。结果表明:拐点温度能准确估... 以19份红菜薹材料为试材,将离体叶片组织经过系列冷冻低温处理后测定电导率,进而计算细胞膜伤害率,然后用Logistic方程拟合细胞膜伤害率与温度的关系,求出拐点温度来估计材料的低温致死温度。结果表明:拐点温度能准确估计红菜薹的抗冻性;红菜薹的低温致死温度因材料而异,在-5~-11℃之间;抗冻性与农艺性状的关系表现为越晚熟抗冻能力越强,总莲座叶数越多抗冻能力也越强,同时也有植株越高大抗冻能力越强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菜薹 抗冻性 细胞膜伤害率 低温致死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个砧木苹果枝条的抗寒性评价 被引量:41
20
作者 刘兴禄 王红平 +3 位作者 孙文泰 董铁 牛军强 马明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264-1274,共11页
【目的】对不同砧木的长富2号(Nagano Fuji No.2)苹果枝条进行抗寒性综合评价,旨在筛选能提高长富2号苹果抗寒性的优良砧木,为陇东地区长富2号苹果抗寒栽培和砧木引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SH1、Y-1、B9、T337和M26砧木嫁接的1年生... 【目的】对不同砧木的长富2号(Nagano Fuji No.2)苹果枝条进行抗寒性综合评价,旨在筛选能提高长富2号苹果抗寒性的优良砧木,为陇东地区长富2号苹果抗寒栽培和砧木引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SH1、Y-1、B9、T337和M26砧木嫁接的1年生深度休眠期苹果枝条为试材,分别在-15、-20、-25、-30、-35、-40℃的低温处理12 h,测定相对电导率(REC),丙二醛(MDA)、可溶性糖(SS)、游离脯氨酸(Pro)含量,以及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等生理指标。利用电导法结合Logistic方程和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5个砧木苹果枝条的抗寒性。【结果】随着温度的降低,5个砧木苹果枝条的相对电导率逐渐升高,呈“S”形变化曲线;丙二醛、可溶性糖和游离脯氨酸在低温半致死温度附近出现突然跃变的现象;抗寒性强的砧木品种能保持较高的酶活性。【结论】5个砧木品种的耐寒性由强到弱依次为B9(-40.1℃)>SH1(-36.0℃)>Y-1(-32.7℃)>M26(-31.3℃)>T337(-2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砧木 苹果枝条 抗寒性 低温胁迫 低温致死温度 隶属函数法 生理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