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温纤维素降解复合菌系的选育及性能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盛铭浩 徐凤花 +1 位作者 代欢 张晴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814-1816,1828,共4页
以腐木和堆肥样品为材料,通过限制性继代培养和混合培养,筛选出一组高效稳定的低温纤维素降解复合菌系Y。对复合菌系Y不同生长阶段pH、酶活、失重率及产物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0~6 d为复合菌系Y的对数生长期,4 d内滤纸... 以腐木和堆肥样品为材料,通过限制性继代培养和混合培养,筛选出一组高效稳定的低温纤维素降解复合菌系Y。对复合菌系Y不同生长阶段pH、酶活、失重率及产物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0~6 d为复合菌系Y的对数生长期,4 d内滤纸条完全崩解,在20℃下静置培养10 d,水稻秸秆的降解率达到59%,酶活为103.5 U/mL,主要代谢产物为乙酸,并有少量的丁酸和丙酸,含量分别为1.70、0.21、0.12 g/L,其中乙酸占总挥发酸含量的85%。复合菌系Y适用于以秸秆为原料的低温产沼气发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纤维素降解复合菌系 选育 水稻秸秆 代谢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低温纤维素降解复合菌系的筛选 被引量:6
2
作者 颜淑慧 孟庆俊 +4 位作者 许瑞 李晟楠 王立艳 焦扬 宋超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404-1415,共12页
北方高寒地区温度低、气候干燥等环境条件会使秸秆、牛羊粪等纤维素类物质的原位还田和当季降解缓慢,造成下一年耕作困难、播种质量低.为提高北方高寒地区纤维素类物质的降解效率,通过室内培养试验,选择高寒草原地区矿区土壤与具有较好... 北方高寒地区温度低、气候干燥等环境条件会使秸秆、牛羊粪等纤维素类物质的原位还田和当季降解缓慢,造成下一年耕作困难、播种质量低.为提高北方高寒地区纤维素类物质的降解效率,通过室内培养试验,选择高寒草原地区矿区土壤与具有较好纤维素降解能力的菌剂作为菌源,以玉米秸秆中的纤维素类物质为降解对象,采用富集培养和温度梯度驯化方法筛选出耐低温(15℃)高效降解纤维素的复合菌系,明确其纤维素类物质降解特性及菌系组成多样性.结果表明:复合菌系SL15(以矿区土壤为菌源)、MM15(以纤维素降解菌剂为菌源)和MS15(以矿区土壤添加纤维素降解菌剂为菌源)在15℃下培养15 d纤维素类物质降解率分别为22.33%、26.33%和29.23%.其中复合菌系MS15对纤维素类物质的降解能力最强,滤纸酶和内切酶活性最高分别可达4.6925和2.2267 U/mL.由高通量测序可知,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厚壁菌门(Firmicutes)、子囊菌门(Ascomycetes)和担子菌门(Basidiomycetes)为各复合菌系的优势菌门,鞘氨醇杆菌属(Sphingobacterium)、金黄杆菌属(Chryseobacterium)和布鲁氏菌属(Brucella)等共同促进纤维素类物质的降解,鞘氨醇杆菌属和担子菌门中的菌属作为复合菌系MS15中的优势菌群,显著增强了纤维素降解酶活性及纤维素类物质降解率.研究显示,筛选过程在富集了耐低温纤维素降解菌的同时淘汰了无关菌属,将外源纤维素降解菌剂加入土著微生物群落增强了微生物活性,显著提高了纤维素类物质的降解率,可为进一步开发纤维素降解复合菌系、促进低温条件下玉米秸秆等纤维素类物质原位还田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 纤维素 降解 复合 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叉犀金龟肠道纤维素降解菌复合菌系的构建、产纤维素酶条件优化及菌糠降解能力评价
3
作者 朱恋 贾金姗 +5 位作者 李森多 吴钧浩 何奕俊 张俊杰 杜文梅 胡莹 《昆虫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233-1241,共9页
【目的】筛选双叉犀金龟Allomyrina dichotomus肠道纤维素降解菌株构建复合菌系,研究其菌糠降解能力,为废弃菌糠的处理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方法】利用双叉犀金龟幼虫肠道分离纯化得到的6株较高酶活力的纤维素降解细菌(贝莱斯芽... 【目的】筛选双叉犀金龟Allomyrina dichotomus肠道纤维素降解菌株构建复合菌系,研究其菌糠降解能力,为废弃菌糠的处理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方法】利用双叉犀金龟幼虫肠道分离纯化得到的6株较高酶活力的纤维素降解细菌(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 M24,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H12,H11,H4和M33及暹罗芽孢杆菌Bacillus siamensis M32),以互不拮抗为前提构建复合菌系,测定其4种纤维素酶(滤纸酶、内切葡聚糖苷酶、外切葡聚糖苷酶和β-葡萄糖苷酶)活力,依据酶活力谱选定最优复合菌系,对复合菌系的培养时间、接种量和培养温度进行优化,并通过差重法对降解前后菌糠结构变化进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基于滤纸酶、内切葡聚糖苷酶、外切葡聚糖苷酶和β-葡萄糖苷酶的活力(分别为18.08,69.37,19.09和17.95 U/mL),构建复合菌系M24∶H11;M24∶H11最佳培养时间2 d、接菌量1%和培养温度40℃,优化后4种纤维素酶活力显著提升1.98~2.16倍;25℃下30 d内,M24∶H11和单菌株菌糠降解率随时间均呈显著上升趋势,M24∶H11菌糠降解率显著高于单菌株,最高可达38.04%;M24∶H11的降解处理有效地打开了菌糠表面结构,接触面积增大。【结论】本研究构建了双叉犀金龟幼虫肠道来源的复合菌系M24∶H11,对其进行产酶条件优化。M24∶H11可有效降解菌糠,为食用菌废弃物的高效处理提供了新的技术思路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叉犀金龟 肠道微生物 复合 纤维素 酶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糙皮侧耳栽培料中纤维素降解菌的筛选及其复合菌系降解效果评价
4
作者 刘姣姣 穆德梅 +2 位作者 夏丽明 方勇 刘祚军 《生物技术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26-335,共10页
【目的】从糙皮侧耳栽培料中筛选纤维素降解菌并构建高效复合菌系用于降解农业废弃物。【方法】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唯一碳源从糙皮侧耳栽培料中分离纯化菌株,刚果红染色进行初筛得到具有纤维素降解性能的细菌,利用分子生物学对其鉴定并... 【目的】从糙皮侧耳栽培料中筛选纤维素降解菌并构建高效复合菌系用于降解农业废弃物。【方法】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唯一碳源从糙皮侧耳栽培料中分离纯化菌株,刚果红染色进行初筛得到具有纤维素降解性能的细菌,利用分子生物学对其鉴定并构建系统发育进化树。选取相互无拮抗作用的菌株构建11个复合菌系,测定不同发酵时间下各复合菌系的纤维素相关酶活力。将最优纤维素降解复合菌系进行水稻秸秆和棉籽壳降解实验。【结果】筛选出4株纤维素降解能力较强的共生细菌,分别为链霉菌(Streptomyces sp.)、灿烂类芽胞杆菌(Paenibacillus lautus)、树状微杆菌(Microbacterium arborescens)和微杆菌(Microbacterium aoyamense)。在11个复合菌系中,由Streptomyces sp.Q5和P.lautus Q6组成的复合菌系H为最优纤维素降解复合菌系,培养第4天时其滤纸酶(filter paper cellulase,FPase)酶活相比单个菌株分别提高了229.97%和134.29%,羧甲基纤维素酶(carboxymethyl cellulase,CMCase)酶活相比单个菌株分别提高了92.81%和21.94%。复合菌系H处理15 d后水稻秸秆降解率为38.72%,棉籽壳降解率为35.76%,复合菌系H对水稻秸秆的木质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降解率分别为33.94%、31.17%和22.43%,对棉籽壳中木质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降解率分别为27.95%、25.56%和53.86%。扫描电镜结果表明水稻秸秆和棉籽壳经复合菌系处理后被充分降解。【结论】构建的复合菌系能够高效降解秸秆和棉籽壳,研究结果为提高农业废弃物资源的有效利用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 糙皮侧耳栽培料 纤维素降解 农业废弃物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低温秸秆降解复合菌系的构建及功能验证
5
作者 赵丹 徐希媛 +4 位作者 张玉潇 徐志辉 李琪 姚彦坡 褚海燕 《土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0-307,共8页
为了挖掘耐低温的纤维素降解菌并构建复合菌系来提高秸秆利用率,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本文利用羧甲基纤维素(CMC)选择性培养基和刚果红鉴别培养基从长期秸秆还田土壤中筛选能利用纤维素的菌株,并通过控温试验,测定CMC酶活以及秸秆降解率... 为了挖掘耐低温的纤维素降解菌并构建复合菌系来提高秸秆利用率,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本文利用羧甲基纤维素(CMC)选择性培养基和刚果红鉴别培养基从长期秸秆还田土壤中筛选能利用纤维素的菌株,并通过控温试验,测定CMC酶活以及秸秆降解率等指标挖掘菌株的低温降解潜力;同时选取分离自南极的节杆菌(Arthrobacter sphaeroides)AS-3(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作为阳性对照,进行耐低温复合菌系的构建及玉米秸秆降解水平的测定。结果表明,单菌CN8、CN10和CN16(均为芽孢杆菌Bacillus sp.)能在低温条件下有效降解玉米秸秆,而三者构建的复合菌系D能更高效地提升玉米秸秆的降解能力,表现为15℃恒温培养30 d后对玉米秸秆的降解率能达到26%以上,超过了单菌和阳性对照菌株。由此,本研究获得的耐低温复合菌系D,具有较强的秸秆降解能力,这一结果丰富了东北黑土的有益微生物资源,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并为低温生境秸秆资源利用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降解 纤维素降解 低温 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素降解复合菌群的筛选构建及其对水稻秸秆的降解效能
6
作者 曹颖 肖雪霞 +2 位作者 孙伟 洪培 李影 《福建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16-727,共12页
【目的】获得降解水稻秸秆纤维素效能较高的复合细菌群,为水稻秸秆降解复合菌剂的研发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参考。【方法】从11种生境中采集样品,采用羧甲基纤维素钠培养基和刚果红染色法初筛菌株;基于各菌株的羧甲基纤维素酶(carboxymeth... 【目的】获得降解水稻秸秆纤维素效能较高的复合细菌群,为水稻秸秆降解复合菌剂的研发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参考。【方法】从11种生境中采集样品,采用羧甲基纤维素钠培养基和刚果红染色法初筛菌株;基于各菌株的羧甲基纤维素酶(carboxymethyl cellulosease,CMCase)、滤纸酶(filter paper activity,FPA)、β-葡萄糖苷酶(β-glucosidase,β-Gase)和葡聚糖酶外切酶(exoglucanase,C_(1))等纤维素降解酶的活性并结合其对滤纸的崩解结果复筛优势单菌株,利用革兰氏染色和16S rDNA基因序列测定等方法鉴定优势单菌株类型;依据拮抗试验和纤维素酶活测定的结果,构建和确定优势复合菌群;基于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优化设计,探明优势复合菌群的最适产酶条件;探讨优势单菌株和复合菌群对水稻秸秆的降解效能。【结果】(1)初筛了44株细菌,复筛了4株优势纤维素降解菌JBN1、CY4-2、YF9和H17,其CMCase活性分别为30.58、29.40、26.81、12.30 U·mL^(−1);(2)H17为革兰氏阴性菌且为新发现的护岸植物红树杆菌(Mangrovibacter plantisponsor);而JBN1、CY4-2和YF9均为革兰氏阳性菌,其分别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粪便芽孢杆菌(B.stercori)和贝莱斯芽孢杆菌(B.velezensis);(3)复合菌群JC(JBN1+CY4-2)和JYCH(CY4-2+JBN1+YF9+H17)的产酶活力较高;(4)JC在培养时间28 h、培养温度34℃和初始pH 6.0时的CMCase平均活性为53.80 U·mL^(−1);JYCH在培养时间26 h、培养温度41℃和初始pH 5.5条件下的CMCase平均活性为48.18 U·mL^(−1);(5)JC和JYCH对水稻秸秆的降解率分别为45.47%和37.64%,均显著高于各自的单一菌株。【结论】复合菌群JC的产酶活性和对秸秆的降解率更高,而JYCH更耐高温和酸性环境,筛选出在不同环境下降解水稻秸秆的复合菌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秸秆 纤维素降解 复合 产酶条件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低温复合菌和纤维素降解复合菌对牛粪堆肥发酵的影响
7
作者 付增宇 郭玮 +2 位作者 李志超 刘墨 周海柱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5期47-52,共6页
【目的】探明添加低温复合菌和纤维素降解复合菌对低温环境条件下牛粪堆肥发酵的影响,为低温环境牛粪堆肥发酵生产提供依据。【方法】在低温环境条件下进行牛粪堆肥发酵试验,设试验组(试验开始当天将1%低温复合菌喷洒在堆体中搅拌均匀,... 【目的】探明添加低温复合菌和纤维素降解复合菌对低温环境条件下牛粪堆肥发酵的影响,为低温环境牛粪堆肥发酵生产提供依据。【方法】在低温环境条件下进行牛粪堆肥发酵试验,设试验组(试验开始当天将1%低温复合菌喷洒在堆体中搅拌均匀,堆体温度达20℃时再用1%纤维素降解复合菌喷洒在堆体中搅拌均匀)和对照组(自然发酵),测定不同时期堆肥样品的温度、含水率、pH、有机碳(TOC)含量、全氮(TN)含量和碳氮比(C/N)等理化性质指标。【结果】添加低温复合菌和纤维素降解复合菌能有效促进牛粪堆肥中有机物的降解,降低含水率和C/N,增加TN含量。其中,试验组在堆肥12 d进入高温期,高温期维持10 d,对照组未进入高温期;试验组含水率下降52.09%,对照组下降32.27%;试验组pH变化幅度较大,最终pH为7.61,对照组(7.42)无明显变化;试验结束时,试验组TOC、TN含量和C/N分别为28.5%、1.98%和14.61,对照组分别为38.5%、1.69%和22.78。【结论】牛粪中添加低温复合菌与纤维素降解复合菌可在0℃以下快速启动升温,维持高温期时间较长,能加快堆肥腐熟进程,达《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NY/T 1168—2006)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复合 纤维素降解复合 牛粪 堆肥 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草中纤维素降解菌的筛选鉴定、产酶条件优化及其应用效果分析
8
作者 张泉彬 付博 +8 位作者 王振华 张有奇 霍天辰 左文刚 王楠 叶晨晨 武云杰 杨惠娟 王欢欢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7-74,共8页
为降低烟梗丝中纤维素的含量,提高烟草原料安全性,用羧甲基纤维素钠作为唯一碳源,从烟叶表面分离筛选得到1株具有较强产纤维素酶能力的菌株XYY-1(酶活力13.05 U/mL).经微观形态观察、生理生化鉴定,结合16S rRNA测序和系统进化分析,鉴定... 为降低烟梗丝中纤维素的含量,提高烟草原料安全性,用羧甲基纤维素钠作为唯一碳源,从烟叶表面分离筛选得到1株具有较强产纤维素酶能力的菌株XYY-1(酶活力13.05 U/mL).经微观形态观察、生理生化鉴定,结合16S rRNA测序和系统进化分析,鉴定其为巨大普里斯特氏菌(Priestia megaterium).进一步经单因素实验优化,得出菌株XYY-1产纤维素酶活力最高的培养基配比为:葡萄糖20.0 g/L,酵母膏15.0 g/L,NaCl 7.0 g/L,此时菌株产纤维素酶活力值为24.96 U/mL,相比初始值提升了91.3%.经XYY-1菌株粗酶液处理后,梗丝的细胞壁微观结构发生明显改变,细胞排列有序性下降;细胞壁物质有明显降解迹象,其中纤维素降解率为41.05%,本研究为降解烟梗中纤维素含量提供了优良的菌种资源,为XYY-1的进一步开发与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梗 纤维素 株鉴定 组成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素降解菌筛选与应用研究进展
9
作者 张晓杰 陈俊玲 +3 位作者 王莎莎 李艳春 李兆伟 王义祥 《农学学报》 2025年第6期50-56,共7页
为探索高效纤维素降解菌在农业领域应用研究的新思路,通过检索分析近年来纤维素降解菌筛选及产酶优化相关研究的文献,从菌株种类、产酶条件优化研究、复合菌(群)构建和菌(群)在农业应用等4个方面进行了总结,归纳了不同种类菌株筛选策略... 为探索高效纤维素降解菌在农业领域应用研究的新思路,通过检索分析近年来纤维素降解菌筛选及产酶优化相关研究的文献,从菌株种类、产酶条件优化研究、复合菌(群)构建和菌(群)在农业应用等4个方面进行了总结,归纳了不同种类菌株筛选策略和优势特点,分析了纤维素降解菌产酶条件优化的原料种类及菌株的各异性,阐述了复合菌(群)构建的必要性及其重要意义,综合概括了纤维素降解菌(群)在生物肥料、农作物废弃物、生物能源三个方面的应用概况。提出当前研究在单一菌体所产纤维素酶种类单一、复合菌(群)产酶条件优化等方面存在不足,提出加强高效纤维素降解菌筛选、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构建纤维素降解菌的基因库以及降解机制研究等建议,以期为提高纤维素降解菌筛选效率,减少农业废弃物资源浪费,促进农业快速发展和资源循环利用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 纤维素降解 纤维素 复合构建 协同效应 农业废弃物 生物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低温降解纤维素菌株的筛选及复合菌系构建 被引量:10
10
作者 路垚 刘雅辉 +4 位作者 孙建平 何宗均 赵琳娜 戴相林 赵子婧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10期6-10,27,共6页
[目的]筛选适合我国北方冬春季秸秆降解的高效低温纤维素降解菌株。[方法]在低温地区采集土壤,10℃初筛耐低温菌株,通过刚果红染色液法进行复筛,利用DNS法测定CMC酶活性。将筛得菌株和实验室自存菌株结合拮抗试验构建复合菌系,测定复合... [目的]筛选适合我国北方冬春季秸秆降解的高效低温纤维素降解菌株。[方法]在低温地区采集土壤,10℃初筛耐低温菌株,通过刚果红染色液法进行复筛,利用DNS法测定CMC酶活性。将筛得菌株和实验室自存菌株结合拮抗试验构建复合菌系,测定复合菌系CMC酶活性,测定秸秆降解率,并对代表性菌株进行产酶条件优化,对最终确定的复合菌系中的菌株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10℃低温培养初筛得到55株耐低温菌株,刚果红染色法复筛得到8株具有明显水解圈的单菌株,其中包括细菌3株、真菌2株、放线菌3株,其中纤维素酶活性最高达到47.0 U/mL;根据拮抗试验构建了2个复合菌系,其纤维素酶活性分别达到31.0和53.0 U/mL;秸秆降解试验中,实验室和沙袋法的复合菌系2对秸秆的降解率分别达31.8%和45.1%,显著高于复合菌系1和对照组;对JGDZTX3进行产酶条件优化,确定最佳氮源为牛肉膏,培养温度为10℃,培养时间为4 d,初始pH为7,在此条件下CMC酶活性达到66.5 U/mL,这4个条件对产酶均有显著影响(P<0.05);对复合菌系2的4个未知菌株进行鉴定,鉴定结果分别为白蚁菌、葡萄球菌、长柄木霉、芬莱氏链霉菌。[结论]通过该试验筛选得到的耐低温可降解纤维素复合菌系有较强的纤维素分解能力,在北方低温地区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降解 复合 低温 纤维素 筛选 株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地区纤维素降解菌的筛选鉴定与纤维素酶活力测定 被引量:1
11
作者 付增宇 郭玮 +2 位作者 李志超 刘墨 周海柱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3期79-85,共7页
【目的】筛选低温地区纤维素降解菌,为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适温性测定与刚果红染色法,对吉林低温地区冻土和牛粪中初步分离并筛选低温、纤维素降解菌;通过16S rDNA测序对菌株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通过葡萄糖标... 【目的】筛选低温地区纤维素降解菌,为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适温性测定与刚果红染色法,对吉林低温地区冻土和牛粪中初步分离并筛选低温、纤维素降解菌;通过16S rDNA测序对菌株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通过葡萄糖标准曲线的绘制测定纤维素酶的活性。【结果】在牛粪与冻土中通过适温性测定筛选出3株低温菌株(D-3、D-7和D-16),通过刚果红染色法与酶活性测定筛选出5株纤维素酶活性较高的菌株(X-1、X-5、X-9、X-11和X-18),均属于细菌,经过16S rDNA测序鉴定,将测序结果利用BLAST软件进行同源性比对,并建立基因系统发育树得知,3株低温细菌分别为弗雷德里克斯堡假单胞菌、醋酸钙不动杆菌和产黄假单胞菌,5株纤维素降解菌株分别为蜡样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短小芽孢杆菌和沙福芽孢杆菌。【结论】吉林低温地区可培养纤维素降解菌的类群组成及纤维素降解能力。筛选出的5株活性较高的纤维素降解菌株(X-1、X-5、X-9、X-11和X-18)可作为有效降解纤维素的潜力菌株应用于粪污堆肥发酵剂的研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降解 低温 分离筛选 优化 纤维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复合菌系对堆肥纤维素和金霉素降解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23
12
作者 秦莉 高茹英 +4 位作者 李国学 刘潇威 李红 刘岩 王璐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20-823,共4页
采用野外堆肥装置,通过在以鸡粪和秸秆为原料的高温堆肥中加入经过驯化构建的具有降解纤维素和金霉素双重功能的复合菌系,研究了接菌处理对提高堆肥效率和降解抗生素类兽药污染物的效果。结果表明,该复合菌系对纤维素降解有明显的促进作... 采用野外堆肥装置,通过在以鸡粪和秸秆为原料的高温堆肥中加入经过驯化构建的具有降解纤维素和金霉素双重功能的复合菌系,研究了接菌处理对提高堆肥效率和降解抗生素类兽药污染物的效果。结果表明,该复合菌系对纤维素降解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接菌处理堆肥中的纤维素含量到堆肥结束时从开始的22.00%减少到8.25%,减少了62.5%,而CK和CK+金霉素两个未接菌处理分别减少了54.28%和53.78%。同时,高温堆肥过程本身对金霉素就具有一定的降解作用,CK和CK+金霉素两个未接菌处理对金霉素的降解效果差异不大,降解率在60%左右;接种复合菌系处理的金霉素降解率达82.23%,显著高于CK和CK+金霉素两个未接菌的对照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堆肥 复合 纤维素 金霉素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种碳源筛选低温纤维素降解菌及其复合系的降解能力分析 被引量:10
13
作者 孟建宇 冀锦华 +3 位作者 贾丽娟 郭慧琴 陶羽 冯福应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77-84,共8页
分别以微晶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Carboxymethylcellulose,CMC)和D-水杨苷三种不同碳源在4℃下对呼伦贝尔森林土壤中的低温纤维素降解细菌进行筛选,将酶活性高的菌株分别混合构建低温降解复合系并测定其滤纸降解能力。结果共分离到172... 分别以微晶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Carboxymethylcellulose,CMC)和D-水杨苷三种不同碳源在4℃下对呼伦贝尔森林土壤中的低温纤维素降解细菌进行筛选,将酶活性高的菌株分别混合构建低温降解复合系并测定其滤纸降解能力。结果共分离到172株低温纤维素降解细菌,以微晶纤维素、CMC为碳源分离到的细菌均分属于4个纲,以D-水杨苷为碳源分离到的细菌分属于6个纲,第一优势菌纲均为γ-Proteobacteria,比例分别为54%、48%和55%,其次为α-Proteobacteria,比例分别为28%、26%和34%;第一优势菌属均为Pseudomonas,比例分别为35%、26%和26%,以微晶纤维素为碳源分离到的细菌第二优势菌属为Rhizobium,比例为15%,以CMC为碳源筛到的细菌第二优势菌属为Rhizobium和Oerskovia,比例为12%,以D-水杨苷为碳源分离到的细菌第二优势菌属为Lelliottia比例为19%。构建的27个低温降解复合系中滤纸酶活性最高的降解复合系为组合D13'1"和D13'2",酶活性可达158.02U/mL,是其复合系中单菌株的5-10倍,为低温降解复合系最优菌群组合,具有较高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 纤维素降解 复合 滤纸酶活 碳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堆肥中高效降解纤维素及金霉素和土霉素的复合菌系的构建 被引量:18
14
作者 秦莉 高茹英 +1 位作者 徐亚平 胡菊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65-470,共6页
为构建有效降解纤维素和抗生素类兽药(金霉素和土霉素)复合功能的微生物菌系,以4种高温期堆肥样品为菌种来源,经多代优化组合,最终筛选驯化出能有效降解纤维素及金霉素和土霉素的一组复合微生物菌系,该菌系对pH的适应性较强。通过对复... 为构建有效降解纤维素和抗生素类兽药(金霉素和土霉素)复合功能的微生物菌系,以4种高温期堆肥样品为菌种来源,经多代优化组合,最终筛选驯化出能有效降解纤维素及金霉素和土霉素的一组复合微生物菌系,该菌系对pH的适应性较强。通过对复合菌系在传代(20、25代和30代)过程中的稳定性研究,3代发酵液的pH变化几乎没有差异:在接种后24 h内,发酵液pH由开始时的8.5迅速下降到7.0以下;接种后48 h内,pH稳定在7.0左右;在接种后72 h,pH恢复到8.0左右,即均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3代复合菌系在第3 d的滤纸分解率均超过90%;在发酵结束时,金霉素和土霉素降解率均超过50%,且3代之间差异极小。复合菌系在分解纤维素及金霉素和土霉素方面具备稳定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 堆肥 纤维素 抗生素 降解 金霉素 土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堆肥中复合菌系对木质纤维素和林丹降解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牛俊玲 崔宗均 +1 位作者 李国学 王伟东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75-379,共5页
通过在堆肥中加入经过驯化构建的降解纤维素和林丹的复合菌系,探讨了接菌处理对提高堆肥效率和有效去除有机污染物的可能性。结果表明,该复合菌系对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林丹的降解都有较为明显的促进作用,而木质素含量在整个堆肥过程中... 通过在堆肥中加入经过驯化构建的降解纤维素和林丹的复合菌系,探讨了接菌处理对提高堆肥效率和有效去除有机污染物的可能性。结果表明,该复合菌系对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林丹的降解都有较为明显的促进作用,而木质素含量在整个堆肥过程中几乎不降解,复合菌系的接种也未对其产生明显影响。同时使可溶性糖和淀粉在堆肥初期的分解加速,使堆肥在60℃以上高温持续时间延长,从而有利于有机碳的分解,有效缩短了堆肥腐熟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肥 复合 木质纤维素 林丹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培养条件对堆肥中降解纤维素林丹复合菌系分解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牛俊玲 崔宗均 +2 位作者 秦莉 李彦明 李国学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35-240,共6页
该论文作者对一组高效降解纤维素林丹的复合微生物菌系在不同培养条件下的降解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复合菌系对滤纸、脱脂棉、稻秸粉和锯末等不同纤维素材料均有较强的降解能力,但相比之下对天然纤维素含量高的碳源(如滤纸、脱脂... 该论文作者对一组高效降解纤维素林丹的复合微生物菌系在不同培养条件下的降解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复合菌系对滤纸、脱脂棉、稻秸粉和锯末等不同纤维素材料均有较强的降解能力,但相比之下对天然纤维素含量高的碳源(如滤纸、脱脂棉)降解效果更好。最佳的碳源浓度为0.5%和1%。有机复合氮源对降解效果的影响明显优于无机氮源,氮源浓度以0.25%和0.5%为宜。它能在较大的pH值范围内均保持高的纤维素降解活性,但在中性及偏碱环境中活性最强。在纤维素降解最佳的pH值7~9范围内,也同样有利于林丹的降解,而在纤维素降解较少的pH值为10的条件下,林丹的降解率仍高达49.6%。培养复合菌系的溶解氧范围以0.07~0.13 mg/L为宜,最适生长和降解纤维素林丹的温度为50~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肥 纤维素 林丹 复合 培养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浓度对复合菌系MC1纤维素降解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路鹏 李国学 +3 位作者 陈丽君 王桂琴 王小芬 崔宗均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09-213,共5页
堆肥系统内氧浓度一直是影响堆肥进程的重要因子,它决定了堆肥系统中微生物活动的强弱,从而影响堆肥中复杂有机物的分解速率。该文研究了氧浓度对纤维素降解复合菌系MC1功能的影响。通过不同封口方式与不同大小容器培养实验,揭示静置培... 堆肥系统内氧浓度一直是影响堆肥进程的重要因子,它决定了堆肥系统中微生物活动的强弱,从而影响堆肥中复杂有机物的分解速率。该文研究了氧浓度对纤维素降解复合菌系MC1功能的影响。通过不同封口方式与不同大小容器培养实验,揭示静置培养条件下复合菌系MC1在纤维素降解过程中,氧浓度对该复合菌系分解纤维素能力的影响。得出复合菌系MC1在微耗氧条件下(<0.05 mg/L)分解纤维素,分解纤维素最佳的氧浓度范围在0.01~0.02 mg/L,氧浓度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纤维素的分解。特定氧浓度有利于复合菌系MC1执行分解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浓度 复合MC1 纤维素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兼性厌氧纤维素降解菌系的选育 被引量:7
18
作者 杜俊杰 徐凤花 +1 位作者 赵忠宝 谢晶钧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83-87,共5页
经过25代限制性继代培养,选育出一组稳定的低温兼性厌氧纤维素降解菌系(X1),其优势菌群为短杆菌。X1最适生长温度为20℃,适宜生长溶氧量(DO)范围为0.04~0.09 mg.L-1,在含0.2%稻秸的改良PCS培养液中静置培养7 d,Cx酶(内切葡聚糖酶)、C1... 经过25代限制性继代培养,选育出一组稳定的低温兼性厌氧纤维素降解菌系(X1),其优势菌群为短杆菌。X1最适生长温度为20℃,适宜生长溶氧量(DO)范围为0.04~0.09 mg.L-1,在含0.2%稻秸的改良PCS培养液中静置培养7 d,Cx酶(内切葡聚糖酶)、C1酶(外切葡聚糖酶)、β-葡聚糖苷酶活分别为18.7、54.3、17.8 U.mL-1;稻秸、玉米秸、滤纸降解率分别为55.3%、64.6%、94.3%;稻秸降解液主要产物为乙酸、丙酸、丁酸,其含量分别为0.656、0.168、0.128 g.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 纤维素 降解 代谢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秆纤维素降解复合菌系的筛选及其分解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吴书奇 史卉玲 +2 位作者 席琳乔 张玲 马春晖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85-189,共5页
【目的】从自然环境中筛选降解棉秆的纤维素分解复合菌系,以降解棉秆中的纤维素。【方法】采用PCS培养基,从牛粪、土壤、羊的瘤胃液和发酵粪中筛选纤维素分解复合菌系,通过连续继代培养,获得相对稳定的复合菌系,再获得粗酶液,测定三种酶... 【目的】从自然环境中筛选降解棉秆的纤维素分解复合菌系,以降解棉秆中的纤维素。【方法】采用PCS培养基,从牛粪、土壤、羊的瘤胃液和发酵粪中筛选纤维素分解复合菌系,通过连续继代培养,获得相对稳定的复合菌系,再获得粗酶液,测定三种酶活(CMC、FPA、纤维二糖酶)和酶解效果。【结果】牛粪的降解纤维素复合系,酶活分别为CMC 11.95 U/mL、FPA 8.29 U/mL、纤维二糖酶11.03 U/mL,产酶动态变化在4~5 d酶活性比较高,确定发酵周期为5 d,pH值先上升后下降,在发酵的4~5 d,pH值相对较高,以后开始下降,维持稳定,呈现弱碱性。【结论】来自牛粪的纤维素降解菌降解能力最强,降解棉花秸秆效果较好,棉秆失重率为18%,糖化率为19.3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秆 纤维素降解 复合 酶活 糖化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温木质纤维素降解复合菌系BYND-8的筛选及培养条件优化 被引量:9
20
作者 宋亚彬 戚桂娜 +2 位作者 邓伟 陈文浩 王伟东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08年第6期62-67,共6页
利用限制性培养技术,从沼液中筛选出1组木质纤维素降解复合菌系。采用木质纤维素失重法,对复合菌系的培养条件进行研究。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稻秆经碱液浸泡后降解率最高,最佳氮源为"蛋白胨+酵母浸粉+硝酸铵"的复合氮源。采... 利用限制性培养技术,从沼液中筛选出1组木质纤维素降解复合菌系。采用木质纤维素失重法,对复合菌系的培养条件进行研究。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稻秆经碱液浸泡后降解率最高,最佳氮源为"蛋白胨+酵母浸粉+硝酸铵"的复合氮源。采用五因素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进行培养条件的优化组合试验及分析,建立了碳源添加量、氮源添加量、pH、温度、接种量与秸秆降解率间的数学模型,确定最佳的碳、氮源添加量和培养条件为:稻秆3.0g·L-1、蛋白胨4.0g·L-1、酵母浸粉0.8g·L-1、硝酸铵1.2g·L-1,初始pH7.5~8.0,接种量7%(体积比),培养温度30℃,在此条件下,稻秆的降解率可达到64.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 木质纤维素分解 培养条件 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