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温季节西南亚高山森林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动态 被引量:8
1
作者 王琴 范曾丽 +1 位作者 孙辉 武艳镯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8-23,共6页
作为生物有效性极高的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之一的土壤可溶性有机碳易受到地表覆被以及土壤水热动态等影响,其含量与动态在短期内可能产生较大变化,从而可作为土壤有机碳动态的短期指标。以我国敏感而重要土壤碳汇之一的西南亚高山森林生... 作为生物有效性极高的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之一的土壤可溶性有机碳易受到地表覆被以及土壤水热动态等影响,其含量与动态在短期内可能产生较大变化,从而可作为土壤有机碳动态的短期指标。以我国敏感而重要土壤碳汇之一的西南亚高山森林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不同地表覆盖处理下(积雪和凋落物)原位培养的土柱DOC含量,研究不同地表覆被下低温季节土壤DOC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处理下亚高山森林土壤DOC含量在低温季节的变化仍然显著;积雪与凋落物对土壤DOC含量的作用不同,凋落物覆盖有利于低温季节(尤其后期)土壤DOC含量升高,而积雪则抑制了凋落物对土壤DOC的增加效应。这表明对于亚高山森林生态系统,冬季积雪减少或消失,有利于土壤DOC含量升高,从而导致土壤有机碳库中的不稳定性碳库比例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高山森林土壤 可溶性有机碳 土壤活性有机碳 低温生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凋落物和积雪覆盖对低温季节西南亚高山森林表层土壤脲酶动态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马丽红 黄雪菊 +2 位作者 秦纪洪 孙辉 李沙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60-65,共6页
土壤脲酶(URE)活性易受到温度、地表覆盖(凋落物和积雪覆盖)、土壤水热动态等的影响,是常用的表征土壤中有机态氮转化与矿化状况的生物活性的指标之一。为探索凋落物和积雪覆盖对低温季节川西亚高山森林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以低温季节... 土壤脲酶(URE)活性易受到温度、地表覆盖(凋落物和积雪覆盖)、土壤水热动态等的影响,是常用的表征土壤中有机态氮转化与矿化状况的生物活性的指标之一。为探索凋落物和积雪覆盖对低温季节川西亚高山森林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以低温季节亚高山针叶林均质化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4种不同覆盖处理(裸露地表、凋落物覆盖、积雪覆盖、凋落物和积雪同时覆盖)进行原位培养,对各处理在低温季节(11月至翌年5月)表层(0—10cm)和下层(10—20cm)土壤进行采样并分析其脲酶活性动态。结果表明:(1)川西亚高山森林土壤脲酶活性在低温季节仍相对较高;整体呈现出先增高,随后急剧降低,到低温末期达到峰值的变化趋势。(2)整个低温季节凋落物和积雪对URE活性的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凋落物和积雪两因素之间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凋落物和积雪覆盖动态格局深刻影响着亚高山森林的生态过程,亚高山森林高海拔土壤脲酶活性可以作为低温季节高海拔生态系统环境变化的一个短期响应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高山森林 低温季节 土壤脲酶活性 覆盖 低温生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高山森林土壤酶活性的温度敏感性特征 被引量:33
3
作者 秦纪洪 张文宣 +1 位作者 王琴 孙辉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241-1245,共5页
处于高海拔与低温环境的青藏高原东缘亚高山森林是我国西南林区主体,也是我国最主要土壤碳库之一。已有研究表明低温生态系统(高纬度与高海拔)可能对全球变化产生更为强烈反馈效应,土壤生态与生物化学过程也可能更为敏感,特别是在... 处于高海拔与低温环境的青藏高原东缘亚高山森林是我国西南林区主体,也是我国最主要土壤碳库之一。已有研究表明低温生态系统(高纬度与高海拔)可能对全球变化产生更为强烈反馈效应,土壤生态与生物化学过程也可能更为敏感,特别是在土壤酶与土壤微生物活性等为表征的土壤生物活性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高山森林土壤 土壤酶活性 土壤温度敏感性 低温生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亚高山森林土壤表层温度变化特征及拟合模型 被引量:4
4
作者 李沙 刘冬梅 孙辉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4-39,共6页
为探索土壤温度时间动态特征与导温率及土壤深度之间的关系,以西南亚高山森林表层土壤温度为研究对象,分析了2009—2010年每月28日或29日不同土层土壤温度的日变化特征,并对不同月份不同深度温度日变化建立数学模型并进行数据拟合。结... 为探索土壤温度时间动态特征与导温率及土壤深度之间的关系,以西南亚高山森林表层土壤温度为研究对象,分析了2009—2010年每月28日或29日不同土层土壤温度的日变化特征,并对不同月份不同深度温度日变化建立数学模型并进行数据拟合。结果表明,亚高山森林0~40cm土壤温度日较差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逐渐减小,其中0~20cm土壤温度日较差明显,20~40cm的深层土壤温度日较差很小;40cm深度土壤温度日进程基本上处于稳定状态,在冬季30cm以下深度土壤温度都基本上处于稳定状态;随着深度的增加,土壤温度最高值和最低值出现滞后时间延长的趋势,而且同一土壤深度滞后时间在不同月份差异很大;非冻融季节土壤温度日变化用土壤温波方程来拟合是有效的;在低温季节(9月至次年3月),10cm以下土壤剖面温度用土壤温波方程拟合误差较大,显示土壤冻结对土壤热量传输影响显著,温波方程不适于拟合冻融期土壤温度日动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高山森林 森林土壤 土壤温度 温度模型 低温生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