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温玻璃化保存理论在水产品贮藏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晏绍庆 华泽钊 +1 位作者 刘宝林 彭海柱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88-190,共3页
一、引言 低温保存是食品的最佳保存方法之一,但食品原料在冷加工、贮藏和运输过程中质量的下降仍无法避免。早在本世纪40年代起,食品科学家和工程师们就如何提高冻结食品的质量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做过大量的研究,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成果是... 一、引言 低温保存是食品的最佳保存方法之一,但食品原料在冷加工、贮藏和运输过程中质量的下降仍无法避免。早在本世纪40年代起,食品科学家和工程师们就如何提高冻结食品的质量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做过大量的研究,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成果是T.T.T.概念的提出。80年代初,随着食品聚合物理论的提出,食品的低温保存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纪元,到90年代就有1000多篇相关论文发表,而国内这方面的研究刚刚起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玻璃化保存 水产品贮藏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化超低温保存对独占春原球茎生理生化特性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韩豫 崔雨童 +2 位作者 陈彧 饶丹丹 吴二焕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12,共5页
为探明兰花稀缺品种独占春(Cymbidium eburneum Lindl.)玻璃化超低温保存技术中成活率较低的问题,以独占春原球茎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玻璃化超低温保存技术对其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并分析了各生理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逆境胁迫中... 为探明兰花稀缺品种独占春(Cymbidium eburneum Lindl.)玻璃化超低温保存技术中成活率较低的问题,以独占春原球茎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玻璃化超低温保存技术对其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并分析了各生理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逆境胁迫中,含水量随玻璃化超低温保存进程缓慢降低,卸载处理迅速降低,其含水量是对照处理的79.06%;相对电导率逐渐升高,卸载处理达到最高(86.36%);氧化损伤指标中的丙二醛(MDA)质量摩尔浓度显著升高,玻璃化处理达到最大;蛋白质羰基(PCO)质量摩尔浓度则是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玻璃化处理质量摩尔浓度最低;氧化物质指标中的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抗坏血酸(ASA)质量摩尔浓度变化趋势一致,均先升高后降低,且预培养处理达最大值;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先降低后升高,呈现双峰变化趋势;活性氧成分中H_(2)O_(2)和·OH质量摩尔浓度在玻璃化处理均达到最大值,且H_(2)O_(2)质量摩尔浓度变化趋势和CAT活性变化趋势在玻璃化超低温保存进程中表现为相互抑制。通过相关性分析,CAT活性和超氧自由基(O·-2)质量摩尔浓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和H_(2)O_(2)质量摩尔浓度呈显著负相关,表明氧化酶物质对活性氧成分具有清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占春 原球茎 玻璃化低温保存 生理生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烛胚性悬浮细胞玻璃化超低温保存条件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王更亮 许传营 王广东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10年第1期26-31,共6页
为建立适宜的花烛(Anthurium andraeanum Lind.)胚性悬浮细胞玻璃化超低温保存技术,采用单因素实验方法对影响玻璃化超低温保存后细胞相对存活率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玻璃化超低温保存后花烛悬浮细胞的相对存活率与悬浮... 为建立适宜的花烛(Anthurium andraeanum Lind.)胚性悬浮细胞玻璃化超低温保存技术,采用单因素实验方法对影响玻璃化超低温保存后细胞相对存活率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玻璃化超低温保存后花烛悬浮细胞的相对存活率与悬浮细胞的继代培养时间、渗透调节剂的种类和浓度及预培养时间、装载液种类和预处理时间、PVS2脱水时间以及超低温保存后的化冻温度均有一定的关系。继代培养3和5 d,细胞的相对存活率较高(约20%);分别以0.3、0.5、0.7 mol·L^-1山梨醇和60、80、100、120 g·L^-1蔗糖为渗透调节剂预培养0-4 d,以0.5 mol·L^-1山梨醇预培养2 d的效果最好,细胞的相对存活率为26.2%;用体积分数25%PVS2预处理15 min,细胞的相对存活率最高(29.0%);分别用体积分数100%PVS2脱水0、5、10、15、20、25和30 min,其中脱水10 min的悬浮细胞相对存活率最高(32.1%);分别在10℃、20℃、30℃、40℃、50℃和60℃水浴条件下进行化冻处理,其中用40℃水浴化冻的悬浮细胞相对存活率最高(32.1%)。花烛胚性悬浮细胞玻璃化超低温保存和化冻的适宜流程为:将继代培养3-5 d的胚性悬浮细胞团(直径2 mm)在含0.5 mol·L^-1山梨醇的1/2MS液体培养基中预培养2 d后,于4℃条件下处理24 h,然后先用体积分数25%PVS2室温预处理15 min,再用体积分数100%PVS2在0℃条件下脱水10 min,最后迅速投入液氮中冷冻保存;将经过冷冻保存的细胞置于40℃水浴中化冻3 min,用含1.2mol·L^-1蔗糖的1/2MS液体培养基洗涤3次(每次10 min),之后即可进行恢复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烛 胚性悬浮细胞 玻璃化低温保存 相对存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山红景天愈伤组织的玻璃化法保存及植株再生 被引量:10
4
作者 刘剑锋 阎秀峰 +1 位作者 程云清 周晓梅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47-151,共5页
采用玻璃化法对高山红景天的愈伤组织进行了超低温保存研究.高山红景天愈伤组织在8%蔗糖中暗培养5 d后,先用25℃的60%玻璃化保护剂PVS2预处理20 min,转至100%PVS2于-20℃乙醇浴中处理2 h后,投入液氮进行保存,48 h后使用40℃水浴快速化冻... 采用玻璃化法对高山红景天的愈伤组织进行了超低温保存研究.高山红景天愈伤组织在8%蔗糖中暗培养5 d后,先用25℃的60%玻璃化保护剂PVS2预处理20 min,转至100%PVS2于-20℃乙醇浴中处理2 h后,投入液氮进行保存,48 h后使用40℃水浴快速化冻.冻存后的愈伤组织用液体培养基MS+6-BA 2 mg/L+NAA 0.5 mg/L+40%蔗糖洗涤3次,再转入MS+6-BA 2mg/L+NAA 0.5 mg/L固体培养基中在22℃条件下进行暗培养,2周后转入光照培养(光照强度800 lx).6周后观察到高山红景天愈伤组织呈鲜绿色,长势较为旺盛,存活率可达到78.24%.冻存后的愈伤组织可诱导成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山红景天 愈伤组织 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 植株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茎尖超低温保存流程TTC活力响应 被引量:5
5
作者 张海晶 张金梅 +5 位作者 辛霞 尹广鹍 何娟娟 卢新雄 周元昌 陈晓玲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55-560,共6页
以马铃薯栽培种呼自83-213无菌试管苗茎尖为材料,通过开展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2,3,5-Triphenyl tetrazolium chloride)茎尖活力染色关键因素研究,优化了马铃薯茎尖TTC活力染色条件,确定了适合的染色温度为40℃,染色时间为2 h。... 以马铃薯栽培种呼自83-213无菌试管苗茎尖为材料,通过开展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2,3,5-Triphenyl tetrazolium chloride)茎尖活力染色关键因素研究,优化了马铃薯茎尖TTC活力染色条件,确定了适合的染色温度为40℃,染色时间为2 h。利用优化的TTC活力染色条件,对马铃薯茎尖小滴玻璃化超低温保存关键步骤处理茎尖进行TTC活力观察。研究发现:经蔗糖预培养(MS培养液添加0.3 mol/L和0.5 mol/L蔗糖)的茎尖与新鲜茎尖均保持高活力;经PVS2处理后茎尖表现时空特异性活力丧失和存活,分生组织和叶原基中间区域仍保持较高活力。通过对茎尖TTC活力染色面积测定,发现当茎尖TTC活力染色面积比≥0.4时,TTC活力染色与恢复培养存活率呈极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试管苗茎尖 小滴玻璃化低温保存 TTC活力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苞鞘石斛原球茎超低温保存中生理生化变化 被引量:8
6
作者 刘晓东 李晓丹 +1 位作者 吴元玲 申晓辉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79-84,共6页
以继代培养60 d的大苞鞘石斛原球茎(=2~3 mm)为材料,对比研究低温高渗(HT+CA)和室温高渗(HT-CA)2种预处理方法对原球茎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冷冻前含水量以及预处理、脱水和解冻3个关键步骤中相对电导率、丙二醛质量摩尔浓度、可溶性... 以继代培养60 d的大苞鞘石斛原球茎(=2~3 mm)为材料,对比研究低温高渗(HT+CA)和室温高渗(HT-CA)2种预处理方法对原球茎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冷冻前含水量以及预处理、脱水和解冻3个关键步骤中相对电导率、丙二醛质量摩尔浓度、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的影响,并结合显微结构观测和组织化学分析揭示高渗预处理影响超低温保存后原球茎相对存活率的生理生化基础。结果表明:在冷冻前,干样含水量显著降低,当干样含水量下降为1.06 g.g-1时,冻后相对存活率达最大值,为46.6%;预处理和脱水显著地提高了相对电导率;脱水和解冻使丙二醛质量摩尔浓度显著升高;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呈显著上升后明显下降的单峰变化曲线。多元相关分析表明,丙二醛质量摩尔浓度与相对存活率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992),膜脂过氧化作用是影响大苞鞘石斛原球茎冻后成活的关键因素之一。显微结构观察到细胞膜在预处理和脱水过程中受到明显破坏;组织化学分析显示淀粉粒和蛋白质的分布多集中在未受损伤的顶端分生组织中,分布变化呈先增多后减少的趋势,这与生理生化分析的结果是一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苞鞘石斛 原球茎 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 生理生化变化 显微结构 组织化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