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南低温成矿域Au-Sb-Hg-Pb-Zn矿床方解石REE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指示 被引量:2
1
作者 付浩 王加昇 +4 位作者 常晋阳 王燕 王博 叶彬 李浩宇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3-57,共15页
西南大面积低温成矿域是我国Au、Sb、Hg、Pb-Zn等中低温热液矿床的重要基地,各种热液矿床之间是否存在成因关系仍是一个悬而未决的科学问题。方解石是各种热液矿床的重要脉石矿物,本文选择上述各种中低温矿种中的丫他卡林型金矿床、晴隆... 西南大面积低温成矿域是我国Au、Sb、Hg、Pb-Zn等中低温热液矿床的重要基地,各种热液矿床之间是否存在成因关系仍是一个悬而未决的科学问题。方解石是各种热液矿床的重要脉石矿物,本文选择上述各种中低温矿种中的丫他卡林型金矿床、晴隆-巴年锑矿床、拉峨汞矿床、会泽铅锌矿床等作为典型矿床,并对矿床中出露的成矿和非成矿期方解石进行REE对比研究。结果发现,不同类型矿床成矿期方解石明显具有不同的REE特征,卡林型金矿床中显示MREE富集,锑矿床显示M-HREE富集的特征,说明金、锑矿床的成矿流体来源可能与深部隐伏花岗岩体有关;Pb-Zn-Hg矿床整体显示LREE富集,Hg矿床与标准海相碳酸盐岩LREE富集的配分模式一致,但Pb-Zn矿床中轻稀土元素内部具有La、Ce亏损的左倾特征,说明Hg矿床成矿流体可能主要来自于大气降水对赋矿海相碳酸盐岩的溶解作用,铅锌矿床成矿流体可能来自于盆地卤水浸取基底地层及其围岩所形成的混合流体。无论何种矿种,与成矿无关的方解石均具有LREE富集的特征,方解石的上述REE配分模式特征也可作为各种类型热液矿床的重要找矿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Sb-Hg-Pb-Zn矿床 方解石 稀土元素 西南大面积低温成矿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大面积低温成矿域:研究意义、历史及新进展 被引量:55
2
作者 黄智龙 胡瑞忠 +3 位作者 苏文超 温汉捷 刘燊 符亚洲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09-314,共6页
我国西南大面积低温成矿域是目前世界上公认的2个大面积低温成矿域之一,其面积之大(约100万km2)、包含的矿种之多(Au、Hg、Sb、As、P、Pb-Zn、Ag以及萤石、冰洲石、水晶、分散元素等)、矿床组成和组合之复杂全球罕见,是我国重要的Au、Hg... 我国西南大面积低温成矿域是目前世界上公认的2个大面积低温成矿域之一,其面积之大(约100万km2)、包含的矿种之多(Au、Hg、Sb、As、P、Pb-Zn、Ag以及萤石、冰洲石、水晶、分散元素等)、矿床组成和组合之复杂全球罕见,是我国重要的Au、Hg、Sb、As、Pb-Zn、Ag以及多种分散元素生产基地。国内外学者对该成矿域进行了近30年的研究工作,取得了大量高水平研究成果,同时也存在许多有待深入研究的科学问题。本文回顾了我国西南大面积低温成矿域的研究历史,总结了各研究阶段的主要研究内容、主要研究成果和存在的主要科学问题,同时介绍了近年来我国西南大面积低温成矿域研究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面积低温成矿域 研究意义 研究历史 研究新进展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低温成矿域铊(含铊)矿床地球化学和生物成矿 被引量:7
3
作者 张宝贵 胡静 王三学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2000年第4期341-342,共2页
关键词 低温成矿域 低温热液 矿床地球化学 扬子地块 非金属矿床 贵金属矿床 分散元素 西南 规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西南低温成矿域中不同层位不同类型金矿的内在统一成矿机制探讨 被引量:8
4
作者 刘显凡 吴德超 +4 位作者 刘远辉 罗孝桓 陶平 阳正熙 王雪华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03年第3期93-101,共9页
黔西南地区是扬子地台西南缘重要且极有远景的低温成矿域,以发育金矿为主。其低温是因为该区岩浆岩露头极少,相对远离直接的岩浆作用。矿体均赋存于地层中,具多时代多层位赋矿特征,成矿温度低于300℃,矿体受深大断裂控制明显,矿床类型... 黔西南地区是扬子地台西南缘重要且极有远景的低温成矿域,以发育金矿为主。其低温是因为该区岩浆岩露头极少,相对远离直接的岩浆作用。矿体均赋存于地层中,具多时代多层位赋矿特征,成矿温度低于300℃,矿体受深大断裂控制明显,矿床类型以卡林型金矿为主,次有凝灰岩型金矿。但是,两类矿床的原生矿石性质一致,而且成矿时代是基本一致的,二者只是赋矿层位不同而已。据此研究表明,该区不同层位、不同类型金矿是受深大断裂和深源流体统一制约,并伴随深源流体改造地壳岩石而发生多期多源叠加成矿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成矿域 深大断裂导矿 金矿 黔西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造山带内生金属矿床类型、特点和成矿过程探讨 被引量:110
5
作者 毛景文 李晓峰 +8 位作者 李厚民 曲晓明 张长青 薛春纪 王志良 余金杰 张作衡 丰成友 王瑞廷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42-372,共31页
中国是造山带最为发育的国家之一,尤其是在西部地区分布广泛。本文从成矿地球动力学演化角度对中国造山带中矿床类型、特点和成矿过程进行了初步的综合研究,将造山带矿床分为碰撞造山型和俯冲造山型两种。前者进一步可分为同碰撞造山过... 中国是造山带最为发育的国家之一,尤其是在西部地区分布广泛。本文从成矿地球动力学演化角度对中国造山带中矿床类型、特点和成矿过程进行了初步的综合研究,将造山带矿床分为碰撞造山型和俯冲造山型两种。前者进一步可分为同碰撞造山过程成矿和后碰撞造山成矿。以青藏高原为例,又将同碰撞造山过程成矿分为碰撞造山期成矿、松弛期(伸展)成矿、走滑拉分盆地成矿和剪切带扩容成矿。以西秦岭和东天山为例,剖析了后碰撞成矿特点、过程和成矿规律。在扬子克拉通西南缘发育有中国颇具特色的低温成矿域,包括广泛分布的卡林型金矿、密西西比型铅锌矿和玄武岩型铜矿,本文研究提出这些矿床形成于中生代大陆边缘造山带弧后伸展盆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床类型 成矿过程 造山带 中国 碰撞造山过程 地球动力学演化 金属 内生 低温成矿域 扬子克拉通 卡林型金矿 地区分布 综合研究 青藏高原 拉分盆地 成矿特点 成矿规律 伸展盆地 大陆边缘 矿床形成 造山期 剪切带 东天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东南石英脉型金矿毒砂Re-Os同位素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6
作者 王加昇 温汉捷 +2 位作者 李超 丁伟 张锦让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513-514,共2页
贵州省境内出露两大重要的金矿矿集区,其一是久负盛名的,属于西南大面积低温成矿域重要组成部分的黔西南卡林型金矿;其二是属于雪峰金成矿带西南段的黔东南石英脉型金矿。黔东南石英脉型金矿仍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但对该区成矿理论的认... 贵州省境内出露两大重要的金矿矿集区,其一是久负盛名的,属于西南大面积低温成矿域重要组成部分的黔西南卡林型金矿;其二是属于雪峰金成矿带西南段的黔东南石英脉型金矿。黔东南石英脉型金矿仍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但对该区成矿理论的认识,特别是在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时代以及成矿动力学背景的认识上却存在很大分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英脉型金矿 成矿物质来源 毒砂 成矿动力学背景 成矿时代 金矿产 成矿 加里东期 重要组成部分 低温成矿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