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低温岩浆热液型金矿床找矿预测地质模型 被引量:1
1
作者 薛建玲 庞振山 +5 位作者 程志中 陈辉 张晓飞 贾儒雅 俞炳 牟妮妮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30,共27页
我国金矿资源对外依存度长期居高不下,立足国内,寻找并探明一批大型金矿床是一项迫在眉睫的重大任务。中低温岩浆热液型金矿床是我国金的最主要来源,如何寻找其隐伏矿和深部矿成为当前矿产勘查研究的热点。本文以勘查区找矿预测理论为指... 我国金矿资源对外依存度长期居高不下,立足国内,寻找并探明一批大型金矿床是一项迫在眉睫的重大任务。中低温岩浆热液型金矿床是我国金的最主要来源,如何寻找其隐伏矿和深部矿成为当前矿产勘查研究的热点。本文以勘查区找矿预测理论为指导,以中低温岩浆热液型金矿床为研究对象,总结了中低温岩浆热液型金矿床地质特征,构建了以成矿地质体、成矿构造和成矿结构面特征和成矿作用特征标志为核心内容的找矿预测地质模型,为该类型金矿床找矿预测提供了新的思路,指导隐伏矿和深部矿金资源勘查取得突破。中低温岩浆热液型金矿床分为中温岩浆热液型金矿床和低温岩浆热液型金矿床两个亚类,广泛发育于陆块区和造山带中,赋矿围岩多种多样,成矿时代广泛,主要集中在中生代。本文厘定了中低温岩浆热液型金矿床成矿地质体为中酸性侵入体,与矿床(体)呈现出空间上相依(1~5km)、时间上相近(10Myr)、成因上相关的内在成生联系和时空配置关系。成矿构造属褶皱、断裂、岩浆侵入复合构造系统;成矿结构面主要有断裂、硅钙面、岩溶构造及岩体侵入接触带、爆破角砾岩体及水压裂隙等;矿化样式受成矿结构面控制,大致可分为四个类型:层状、脉状、块状及其组合而成的复合型。中温岩浆热液型金矿床成矿作用早阶段温度可达450℃左右,形成强度不等的钾长石化、钠长石化或铁白云石化;主成矿阶段成矿温度250℃左右,蚀变主要为硅化、绢云母化、伊利石化,Au和Ag共伴生,同时伴生少量Pb、Zn、Cu等,主要金属矿物为黄铁矿,次为黄铜矿、磁黄铁矿、方铅矿和闪锌矿;而低温岩浆热液型金矿床成矿作用主阶段温度低于250℃,Au和As、Sb共伴生,Ag含量低,常见毒砂和辉锑矿等矿物,成矿作用早阶段蚀变则主要为硅化,有的为次生石英岩化。金的沉淀富集机制包括流体的沸腾、混合和交代等机制。成矿作用中心位于岩体外接触带2~3km和接触带之内,由浅部到深部形成“上脉下层”的二元结构模式,脉状矿体具有侧伏延深规律,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找矿预测地质模型。在该模型指导下,我们重新厘定了我国重要成矿区带金矿床类型,在深部发现新的矿体样式,拓宽了深部找矿空间,提升了我国重要成矿区带成矿规律的认识水平,带动了我国重要成矿区带金矿找矿新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温岩浆金矿 低温岩浆热液型金矿床 成矿地质体 成矿构造与成矿结构面 成矿作用特征标志 找矿预测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西北普朗斑岩铜矿区新发现热液脉型金矿床(1.2吨) 被引量:1
2
作者 张传昱 苏肖宇 +3 位作者 罗建宏 余海军 朱悦彰 许重阳 《中国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64-765,共2页
1研究目的(Objective)研究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扬子陆块西缘义敦岛弧南端,是中国著名的西南“三江”成矿带重要组成部分(图1a)。区内的普朗斑岩铜矿达超大型规模,成矿地质条件优越,但前人研究和勘查工作主要集中在中部的首采区,对南部地... 1研究目的(Objective)研究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扬子陆块西缘义敦岛弧南端,是中国著名的西南“三江”成矿带重要组成部分(图1a)。区内的普朗斑岩铜矿达超大型规模,成矿地质条件优越,但前人研究和勘查工作主要集中在中部的首采区,对南部地区研究较少,铜金矿找矿工作一直未有突破。2022—2024年,云南省地质调查院在普朗铜矿区南部新发现一处热液脉型金矿床(图1b),经工程控制,初步估算金资源量1.2 t,达小型矿床规模。该发现为三江地区斑岩型矿床周边寻找热液脉型金矿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 滇西北 普朗斑岩铜矿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首例碲金型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山东平邑归来庄金矿床 被引量:27
3
作者 邱检生 王德滋 +2 位作者 任启江 牛树桂 朱锡元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7-12,共6页
在详细研究山东平邑归来在金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的基础上,通过与国外类似矿床特征对比,确定该矿床是我国首例碲金型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
关键词 碲金 金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东部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成矿系列 被引量:1
4
作者 关键 孙丰月 刘默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929-930,共2页
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是在地壳浅部(一般小于2km)较低温度(一般为100~300℃)和较低压力(一般为n×106Pa)条件下形成的热液金矿床,主要指产于陆相火山岩中的浅成低温金矿床,部分矿床可能产于非火山岩中。吉林东部延边地区位于吉黑造... 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是在地壳浅部(一般小于2km)较低温度(一般为100~300℃)和较低压力(一般为n×106Pa)条件下形成的热液金矿床,主要指产于陆相火山岩中的浅成低温金矿床,部分矿床可能产于非火山岩中。吉林东部延边地区位于吉黑造山带东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成低温金矿 吉林东部 成矿系列 浅成低温 中生代 浅成低温金矿 低硫化 高硫化 黄铁矿 浅成低温金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西凹陷与岩浆热液有关的大型金矿床的找矿模式及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于永安 岳杰峰 +1 位作者 朝银银 马潇 《黄金科学技术》 2009年第3期12-16,共5页
以辽西凹陷为有限研究区域,选取3个大型金矿床(柏杖子、金厂沟梁、排山楼)为研究对象,它们的成矿作用、成矿机制可统一用"构造—岩浆热液"的观点来解释。这类矿床在区域成矿上具备大的成矿空间域(广泛发育的矿源层或矿源岩、... 以辽西凹陷为有限研究区域,选取3个大型金矿床(柏杖子、金厂沟梁、排山楼)为研究对象,它们的成矿作用、成矿机制可统一用"构造—岩浆热液"的观点来解释。这类矿床在区域成矿上具备大的成矿空间域(广泛发育的矿源层或矿源岩、大型构造及活化、大的区域物化场)和多种成矿条件(多来源、多成矿活动、多期次叠加蚀变)。因此采用区域成矿上的"三大"和矿床成矿上的"三多"条件加之物、化、遥、找矿矿物学等其他综合信息,建立辽西凹陷大型金矿床的区域及矿床矿体综合信息找矿模式。并从矿床产出的构造位置、岩浆活动、蚀变分带等特征总结出今后大型金矿床找矿的重点主攻区域应在锦西—阜新和要路沟—锦西2个深大断裂所围成的角区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 找矿模式 岩浆 辽西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兴安岭东北部受韧性剪切构造控制的中低温型热液型金矿成矿流体特征及成矿作用研究——以二十四号桥金矿床为例
6
作者 李士超 赵院冬 +4 位作者 许逢明 王奎良 赵君 吴大天 孙求实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529-530,共2页
位于大兴安岭东北部的呼玛地区金矿产资源丰富,发育大小金矿床(点)几十处,是'黑龙江金边'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前人对矿床成因和成矿作用研究不足,仅限于对矿床地质特征进行了论述,严重制约本地区金矿成矿规律总结和找矿勘查工... 位于大兴安岭东北部的呼玛地区金矿产资源丰富,发育大小金矿床(点)几十处,是'黑龙江金边'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前人对矿床成因和成矿作用研究不足,仅限于对矿床地质特征进行了论述,严重制约本地区金矿成矿规律总结和找矿勘查工作的深入。为此,本文通过对位于呼玛南部地区受韧性剪切构造控制的二十四号桥金矿的成矿流体特征研究,探讨了其成矿作用过程,为研究成矿规律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 贵金属矿 成矿流体特征 金矿成矿 韧性剪切构造 成矿作用 地质作用 大兴安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黑东部斑岩型-浅成热液型铜金矿床多重成矿模型 被引量:31
7
作者 芮宗瑶 张洪涛 +1 位作者 王龙生 陈仁义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74-184,共11页
通过四个典型矿床(小西南岔、闹枝、五凤和刺猬沟)的对比,发现它们在形成时间-空间-成因上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小西南岔和闹枝矿床存在三个成矿流体系统:加热天水系统(A)、排放流体系统(B)、蒸气缕(steamplu... 通过四个典型矿床(小西南岔、闹枝、五凤和刺猬沟)的对比,发现它们在形成时间-空间-成因上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小西南岔和闹枝矿床存在三个成矿流体系统:加热天水系统(A)、排放流体系统(B)、蒸气缕(steamplume)反应系统(C);五凤和刺猬沟矿床只有一个成矿流体系统,即排放流体系统(B)。前者的成矿流体由浅成岩浆房的补给;后者的成矿流体主要为循环天水,浅成岩浆房的补给不明显。小西南岔金铜矿床产于中生代火山岩盆地边缘的隆起带,属于斑岩型矿床;闹枝金(铜)矿床产于中生代火山岩盆地内的断隆块,属于斑岩-浅成热液过渡型矿床;五凤和刺猬沟金(银)矿床产于中生代火山岩盆地内断裂带,属于浅成熟液型矿床。在区域成矿上,由浅入深,浅成热液型斑岩-浅成热液过渡型和斑岩型构成多重成矿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成矿模 金矿 铜矿 斑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庆铜牛井热液脉型铜、钼、金矿床石英的^(40)Ar-^(39)Ar快中子活化年龄 被引量:19
8
作者 周涛发 袁峰 +1 位作者 张鑫 岳书仓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12-216,共5页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中安庆铜牛井热液(充填)脉型铜、钼、金矿床主成矿阶段的石英样品的^(40)Ar-^(39)Ar快中子活化法坪年龄为134.77±0.70Ma,对应的等时线年龄为130.92±0.76Ma,最小视年龄为133.10±1.87Ma,三个年龄值在误差...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中安庆铜牛井热液(充填)脉型铜、钼、金矿床主成矿阶段的石英样品的^(40)Ar-^(39)Ar快中子活化法坪年龄为134.77±0.70Ma,对应的等时线年龄为130.92±0.76Ma,最小视年龄为133.10±1.87Ma,三个年龄值在误差范围内十分接近,以等时线年龄(130.92±0.76Ma)代表石英的形成年龄。铜牛井热液脉型矿床与同一矿田中夕卡岩型矿床的形成时代相近,成矿与岩浆作用密切相关,可能为一连续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0AR-^39AR年龄 成矿时代 金矿 安徽 岩浆作用 铜矿 钼矿 成矿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黔桂三角区微细浸染型金矿床成矿热液一种可能的演化途径:年代学证据 被引量:88
9
作者 胡瑞忠 苏文超 +1 位作者 毕献武 李泽琴 《矿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44-149,共6页
本文主要根据年代学资料和金活化迁移的地球化学属性,探讨了滇黔桂三角区微细浸染型金矿床成矿热液的演化途径。多种定年方法揭示,该区金成矿初始流体(古流体)的年龄为260Ma左右;金成矿年龄约为140~75Ma。考虑到该区燕山晚期岩浆... 本文主要根据年代学资料和金活化迁移的地球化学属性,探讨了滇黔桂三角区微细浸染型金矿床成矿热液的演化途径。多种定年方法揭示,该区金成矿初始流体(古流体)的年龄为260Ma左右;金成矿年龄约为140~75Ma。考虑到该区燕山晚期岩浆岩富含Cl,本文认为古流体(260~140Ma)向成矿流体(140~75Ma)的转化,可能主要是通过燕山晚期岩浆活动产生的富氯流体加入原已存在的贫氯古流体,从而使这种新的混合流体具有浸取金的能力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细浸染 金矿 成矿年龄 成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液型金矿床围岩蚀变过程中元素迁移规律——以张家口地区东坪、后沟、水晶屯金矿为例 被引量:44
10
作者 魏俊浩 刘丛强 丁振举 《矿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200-206,共7页
张家口地区东坪、后沟、水晶屯金矿围岩蚀变发育 ,主要的蚀变类型有钾长石化、硅化、黄铁矿化、绿泥石化等。通过蚀变岩常量元素、微量元素的定量计算发现 ,三个金矿床围岩蚀变过程中元素迁移、富集有明显的规律 ,即常量元素 (SiO2 、K... 张家口地区东坪、后沟、水晶屯金矿围岩蚀变发育 ,主要的蚀变类型有钾长石化、硅化、黄铁矿化、绿泥石化等。通过蚀变岩常量元素、微量元素的定量计算发现 ,三个金矿床围岩蚀变过程中元素迁移、富集有明显的规律 ,即常量元素 (SiO2 、K2 O、FeO) ,亲硫元素 (成矿元素 :Au、Ag、As、Sb、Bi、Pb、Zn)明显富集 ,其它亲铜亲铁元素 (Cr、Co、Ni、Cu)略有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岩蚀变 元素迁移 金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热液金矿床主成矿期黄铁矿成分标型特征 被引量:24
11
作者 李洪梁 李光明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02-210,共9页
黄铁矿作为成矿热液活动的产物,是热液金矿床中最为重要的载金矿物,其成分标型特征记录了大量矿床成因信息。在分类总结了各类型热液金矿床关键地质特征的基础上,采用比较矿床学的研究思路,较为系统地分析了不同类型热液金矿床中主成矿... 黄铁矿作为成矿热液活动的产物,是热液金矿床中最为重要的载金矿物,其成分标型特征记录了大量矿床成因信息。在分类总结了各类型热液金矿床关键地质特征的基础上,采用比较矿床学的研究思路,较为系统地分析了不同类型热液金矿床中主成矿期或与金矿化同期的黄铁矿的主微量元素及组合特征、(Fe+S)As特征、δFeδS特征、As Co Ni特征以及热电性特征。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热液金矿床中的黄铁矿成分特征具有显著差异,彼此显示出特征性的成因标型特征,可作为判别热液金矿床成因的依据。结合各类热液金矿床形成的构造背景,提出热液金矿床是研究大陆动力学的理想对象。通过这些研究,初步建立了不同类型热液金矿床地质与黄铁矿成分标型特征之间的耦合关系,为今后热液金矿床成因的判别和黄铁矿标型特征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铁矿 成分 地质 金矿 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边地区浅成低温低硫化热液金矿床成矿模式研究以刺猬沟,五凤-五星山为例 被引量:6
12
作者 门兰静 孙景贵 +6 位作者 李怡欣 崔培龙 郭佳 白令安 韩世炯 张勇 柴鹏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981-982,共2页
延边地区位于吉林省东部,地处佳木斯、兴凯和龙岗地块之间,是一个经历了古亚洲洋演化、中生代叠加古太平洋板块俯冲作用为特色的成矿地质背景区。发育的地层主要是古生代青龙村群、五道沟群和天宝山组、庙岭组、柯岛组和开山屯组低-中... 延边地区位于吉林省东部,地处佳木斯、兴凯和龙岗地块之间,是一个经历了古亚洲洋演化、中生代叠加古太平洋板块俯冲作用为特色的成矿地质背景区。发育的地层主要是古生代青龙村群、五道沟群和天宝山组、庙岭组、柯岛组和开山屯组低-中级变质的海相火山-沉积地层,晚三叠世大兴沟群(托盘沟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边地区 刺猬沟 金矿 浅成低温 低硫化 流体包裹体 成矿地质背景 中生代 成矿阶段 板块俯冲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重要热液矿床成矿的岩浆作用贡献探讨 被引量:3
13
作者 曾钦旺 石少华 +4 位作者 钱滔 吴承东 潘军华 魏元泵 陈雨林 《地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37-348,共12页
本文运用地球科学相关基础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结合地质工作实践认识和矿床地质特征分析,对几种重要热液矿床成矿的岩浆作用贡献进行分析探讨,提出了新的认识。研究结果认为:(1)地下水是通过补给和排泄交替循环的,因此,通过简单的地下... 本文运用地球科学相关基础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结合地质工作实践认识和矿床地质特征分析,对几种重要热液矿床成矿的岩浆作用贡献进行分析探讨,提出了新的认识。研究结果认为:(1)地下水是通过补给和排泄交替循环的,因此,通过简单的地下水的循环逐步转化为含矿热液成矿是难以实现的,地下水层控热液矿床成矿流体往往是经历了深部岩浆房驱动的热水循环。(2)地下卤水不是形成内生多金属矿床的矿源体,其本身不具有形成多金属矿床的成矿物质条件,产于板缘地热异常带内的热卤水中的多金属元素,是板块活动引起的强烈的岩浆-火山活动所提供,卤水起到了活化、富集和搬运金属元素的作用。(3)MVT铅锌矿床和卡林型金矿床的矿床特征本身说明它们的成矿与岩浆热液有成因关系。(4)根据变质作用和变质岩的定义,所有的变化是在固态条件下进行的,变质作用和变质岩难以形成变质热液矿床,其成因类型可归为岩浆热液矿床。(5)韧性剪切带是岩浆热力作用和构造应力作用下的塑性变形,成矿是岩浆热液在后期脆性断裂中充填交代而成。对矿床成因的正确认识,可有效的指导找矿勘查工作。岩浆成矿作用是最广泛、最强烈的成矿作用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层控 地下卤水多金属矿 MVT铅锌矿 卡林金矿 变质 韧性剪切带金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大场金矿床岩浆热液成因:年代学及多元同位素制约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艳军 魏俊浩 +3 位作者 王发明 翟玉林 李翔 柯坤家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707-,共1页
青海大场金矿田位于巴颜喀拉造山带西段,是该带内近年来发现的一个超大型金矿田。已发现大场、加给陇洼、扎家同哪、稍日哦、扎拉依等大中型矿床,金总资源量>220 t。然而,这些金矿床成因类型仍争论较大。最早张德全等(2001)认为大场... 青海大场金矿田位于巴颜喀拉造山带西段,是该带内近年来发现的一个超大型金矿田。已发现大场、加给陇洼、扎家同哪、稍日哦、扎拉依等大中型矿床,金总资源量>220 t。然而,这些金矿床成因类型仍争论较大。最早张德全等(2001)认为大场等金矿床与造山型金矿床地质特征相似,属造山型金矿床。目前,大部分学者倾向于造山型矿床(丰成友等,2003;张德全等,2005;赵财胜等,2009;赵俊伟等,20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场金矿 金矿地质特征 岩浆 金矿 大中 总资源量 德全 造山带 成友 早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西滩低温浅成热液金矿床 被引量:7
15
作者 姬金生 薛春纪 丰成友 《西安工程学院学报》 1999年第4期1-5,共5页
西滩金矿床是近年西安工程学院发现的重要金矿床之一。该矿床是以含金玉髓质石英为基本矿石建造的脉状热液矿床,成矿物质来源于幔源火山岩( 石炭系安山岩),成矿流体中H2O 主要为大气降水,岩浆活动是成矿流体起源及演化成矿的热... 西滩金矿床是近年西安工程学院发现的重要金矿床之一。该矿床是以含金玉髓质石英为基本矿石建造的脉状热液矿床,成矿物质来源于幔源火山岩( 石炭系安山岩),成矿流体中H2O 主要为大气降水,岩浆活动是成矿流体起源及演化成矿的热动力;成矿温压条件均较低,从矿物组合及成矿学特点,把该矿床归为火山岩区冰长石绢云母型低温浅成热液矿床;但特殊之处是成矿作用发生在碰撞造山过程中,与岛弧安山岩的成岩年龄有较大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岩成矿幕 低温浅成 金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浆热液型银矿床、银矿省及形成的控制因素 被引量:9
16
作者 回凯旋 秦克章 +4 位作者 韩日 赵俊兴 王乐 高燊 张夏楠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502-2520,共19页
岩浆热液型银矿床主要指与岩浆热液作用相关的独立银矿床和共生银矿床(Ag平均品位一般大于100g/t),它是银最重要的来源。本文对全球80多个典型的大型-超大型岩浆热液型银矿床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将其主要分为浅成低温热液型(低硫型、中硫... 岩浆热液型银矿床主要指与岩浆热液作用相关的独立银矿床和共生银矿床(Ag平均品位一般大于100g/t),它是银最重要的来源。本文对全球80多个典型的大型-超大型岩浆热液型银矿床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将其主要分为浅成低温热液型(低硫型、中硫型和高硫型)、矽卡岩型、斑岩型和五元素型四种类型,其中浅成低温热液型占主导,斑岩型和矽卡型数量较少。全球大型-超大型的岩浆热液型银矿床主要分布在东太平洋俯冲带和中亚造山带东段,这些银矿床均位于陆壳基底之上。按照发育地区不同可分为六大银成矿省,即中国兴蒙银成矿省、美国西部盆岭银成矿省、墨西哥西北银成矿省、秘鲁中部银多金属成矿省、玻利维亚银锡成矿省和俄罗斯远东银锡成矿省。成矿时代主要集中在中、新生代。这些银成矿省与大规模酸性-中酸性岩浆活动密切相关,包括发育大量酸性熔结凝灰岩的长英质大火成岩省,或者富锡流纹岩、黄玉流纹岩和石英斑岩等高演化岩浆岩。这些大规模岩浆热液银成矿作用通常与区域大地构造背景转换相关,比如从挤压到伸展或者伸展到挤压。相对富银的含水大陆下地壳源区、大规模高分异的岩浆作用、银对熔体中共存硫化物和磁铁矿相对弱的相容性、高盐度的流体、成矿流体集中运移的通道和高效的沉淀机制是银大规模成矿的有利控制因素。银矿床的研究工作相对于铜、金矿床远远落后,银成矿省和酸性大火成岩省的内在联系、控制斑岩钼-银/锡-银两种银成矿系统的机制、岩浆演化对银成矿的控制、银矿潜力区的勘查找矿等关键问题仍亟待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浆银矿 成因分类 银矿省 岩浆过程 基底与构造背景 问题与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黔桂地区不同成矿温度热液金矿床磷灰石矿物化学特征:兼论卡林型金成矿流体来源特殊性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林林 陈军 +3 位作者 杨再风 杜丽娟 吉彦冰 郑禄林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23年第2期219-231,共13页
滇—黔—桂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金成矿区之一,分布有众多高温岩浆热液型金(铜)矿床和低温热液型金矿床,但这些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和形成过程仍存在争议。通过对高温岩浆—热液型金(铜)矿床(姚安金矿床和普朗金铜矿床)和低温卡林型金矿床(... 滇—黔—桂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金成矿区之一,分布有众多高温岩浆热液型金(铜)矿床和低温热液型金矿床,但这些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和形成过程仍存在争议。通过对高温岩浆—热液型金(铜)矿床(姚安金矿床和普朗金铜矿床)和低温卡林型金矿床(八渡和泥堡)中的热液磷灰石进行微量元素统计分析发现:高温富碱斑岩型金(铜)矿床中的磷灰石自形程度较好,具有较高的F和Cl含量,稀土元素呈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相对而言,低温卡林型金矿床中产出的磷灰石自形程度较差,具有相对较低的F和Cl含量,稀土呈中稀土富集模式。另外,磷灰石δEu-δCe图解和球粒陨石标准化稀土元素配分模式揭示卡林型金矿床相对于岩浆热液型铜、金矿床具有更高的氧逸度。结合右江盆地辉锑矿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分析,认为磷灰石(包括萤石和方解石)中稀土(MREE)富集特征指示低温成矿流体可能与特殊的盆地基底岩石存在一定联系。综合分析认为:磷灰石在高温—中低温金矿床中具有独特的地球化学特征,能够有效揭示矿床类型及成矿流体演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灰石 微量元素 成矿流体 卡林金矿 岩浆金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夹皮沟地区金矿床的花岗岩浆热液成因 被引量:12
18
作者 于清义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1987年第1期55-64,共10页
夹皮沟地区金矿床已有三十余年的研究历史,但关于金矿床的成因问题依然是众说纷纭。笔者利用大量的地质地球化学标志,论证了金矿脉与岩脉及岩脉与海西期花岗岩间的同源性,建立起夹皮沟地区海西期岩浆岩脉与金矿脉的形成演化序列。根据... 夹皮沟地区金矿床已有三十余年的研究历史,但关于金矿床的成因问题依然是众说纷纭。笔者利用大量的地质地球化学标志,论证了金矿脉与岩脉及岩脉与海西期花岗岩间的同源性,建立起夹皮沟地区海西期岩浆岩脉与金矿脉的形成演化序列。根据金矿脉与花岗岩之间明显的地球化学相似性,进而直接地证明了夹皮沟地区金矿床属花岗岩浆热液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 岩浆活动 海西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桦甸地区二道甸子金矿床成因与成矿背景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存柱 徐明芳 +6 位作者 刘长纯 张苍江 郑大贺 李国郡 金忠宝 许帅农 王刚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9-154,共16页
吉林省桦甸地区二道甸子金矿床是一座大型金矿床,位于桦甸市二道甸子镇西北约2 km处。为了揭示该矿床成因和成矿地质背景,在矿床地质研究基础上,开展了矿物流体包裹体、H-O-S-Pb同位素及成矿时代等方面研究。结果表明:该矿床流体包裹体... 吉林省桦甸地区二道甸子金矿床是一座大型金矿床,位于桦甸市二道甸子镇西北约2 km处。为了揭示该矿床成因和成矿地质背景,在矿床地质研究基础上,开展了矿物流体包裹体、H-O-S-Pb同位素及成矿时代等方面研究。结果表明:该矿床流体包裹体类型主要是气液两相包裹体和液相包裹体;获得均一温度为218.7~347.8℃,流体盐度为3.33%~14.57%,密度为0.69~0.89 g/cm^(3),成矿深度<1.4 km;流体包裹体的δ^(18)O H_(2)O为5.23‰~9.50‰、δD为-83.8‰~-111.1‰,δ^(34)S为-8.25‰~-2.00‰,^(206)Pb/^(204)Pb、^(207)Pb/^(204)Pb和^(208)Pb/^(204)Pb值分别为16.7210~18.4898、15.3400~15.6230、36.4880~38.3730。上述特征揭示其为中温热液矿床,成矿流体来自岩浆水,演化过程发生与围岩的水岩交换,晚阶段有大气水混入,成矿物质主要来自岩浆,伴有地壳物质的混染。结合获得黑云母花岗闪长岩的LA-ICP-MS单颗粒锆石U-Pb年龄((192.7±1.6)Ma)和区域金矿成矿时代的研究成果,分析认为该矿床为与深成岩浆作用有关的岩浆热液金矿床,成矿适值古太平洋板块俯冲作用下的活动大陆边缘造山伸展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 流体包裹体 H-O-S-Pb同位素 锆石U-PB定年 成矿地质环境 二道甸子金矿 岩浆金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延边地区斑岩型-浅成热液型金铜矿床 被引量:70
20
作者 芮宗瑶 张洪涛 +6 位作者 王龙生 陈仁义 金伯禄 金逢洙 万玉胜 周永昶 孟庆丽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99-126,共28页
吉林延边地区为我国滨太平洋带的一个重要的金属成矿区。与中生代火山-次火山侵入活动有关的斑岩型。浅成热液型矿床在时空上、成因上构成一个成矿系列。本文选择四个代表性矿床(小西南岔、闹枝、五凤和刺猬沟),较详细地介绍它们的... 吉林延边地区为我国滨太平洋带的一个重要的金属成矿区。与中生代火山-次火山侵入活动有关的斑岩型。浅成热液型矿床在时空上、成因上构成一个成矿系列。本文选择四个代表性矿床(小西南岔、闹枝、五凤和刺猬沟),较详细地介绍它们的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流体包裹体、稳定同位素及成矿机制等。通过这些矿床的描述,勾画出一幅从中生代火山盆地边缘的隆起带的斑岩型矿床(小西南岔)→中生代火山盆地内部的断隆块的斑岩-浅成热液过渡型矿床(闹枝)→中生代火山盆地内部断裂带的浅成热液型矿床(五凤和刺猬沟)的全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 铜矿 斑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