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卫星低温压力容器贮供技术研究进展与关键技术分析(一) 被引量:1
1
作者 于斌 黄诚 +4 位作者 马天驹 李凯 顾森东 郭宁 朱建柄 《压力容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0-71,共12页
针对航天卫星、飞船等航天器推进系统对于高密度、低压力贮存、在轨可加注低温推进剂应用需求,本文提出了卫星低温压力容器主要关键技术,包括材料与结构技术、流体供给管理技术、被动绝热防护技术、主动制冷热耦合技术、质量监测技术、... 针对航天卫星、飞船等航天器推进系统对于高密度、低压力贮存、在轨可加注低温推进剂应用需求,本文提出了卫星低温压力容器主要关键技术,包括材料与结构技术、流体供给管理技术、被动绝热防护技术、主动制冷热耦合技术、质量监测技术、液气转化技术、压力调节技术、流量控制技术和在轨加注技术。分析了国外在该研究方面的技术进展和发展趋势,对国内研究进展进行了概括论述,并提出了技术发展建议。综合研究表明,卫星低温压力容器贮供技术是空间领域未来核心关键技术,可为航天器电推进系统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压力容器 低温推进剂 低温流体管理 卫星推进系统 热耦合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低温压力容器贮供技术研究进展与关键技术分析(二)
2
作者 于斌 黄诚 +4 位作者 马天驹 李凯 顾森东 郭宁 朱建炳 《压力容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7-79,共13页
针对航天卫星、飞船等航天器推进系统对于高密度、低压力贮存、在轨可加注低温推进剂应用需求,提出了卫星低温压力容器主要关键技术,包括材料与结构技术、流体供给管理技术、被动绝热防护技术、主动制冷热耦合技术、质量监测技术、液气... 针对航天卫星、飞船等航天器推进系统对于高密度、低压力贮存、在轨可加注低温推进剂应用需求,提出了卫星低温压力容器主要关键技术,包括材料与结构技术、流体供给管理技术、被动绝热防护技术、主动制冷热耦合技术、质量监测技术、液气转化技术、压力调节技术、流量控制技术和在轨加注技术。分析了国外在该研究方面的技术进展和发展趋势,对国内研究进展进行了概括论述,并提出了技术发展建议。综合研究表明,卫星低温压力容器贮供技术是空间领域未来核心关键技术,可为航天器电推进系统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压力容器 低温推进剂 低温流体管理 卫星推进系统 热耦合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压力容器用9Ni钢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2
3
作者 战国锋 刘继雄 刘文斌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12-15,20,共5页
介绍了低温压力容器用9Ni钢国内外的发展及生产现状,对近年来国内外9Ni钢的研究情况进行了回顾与分析,并对9Ni钢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9NI钢 低温压力容器 热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镍低温压力容器钢的静态CCT曲线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熊涛 徐光 +2 位作者 袁清 熊志强 胡海江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2-45,共4页
使用Formaster-FП相变仪测定了一种5%Ni低温压力容器钢在不同冷却速度条件下的膨胀量随温度的变化曲线,测得临界相变点为A_(c1)=640℃,A_(c3)=753℃。结合膨胀量曲线和金相组织,利用Origin软件绘制了该钢种的过冷奥氏体连续冷却转变曲... 使用Formaster-FП相变仪测定了一种5%Ni低温压力容器钢在不同冷却速度条件下的膨胀量随温度的变化曲线,测得临界相变点为A_(c1)=640℃,A_(c3)=753℃。结合膨胀量曲线和金相组织,利用Origin软件绘制了该钢种的过冷奥氏体连续冷却转变曲线。结果表明,在奥氏体连续冷却转变过程中,冷速速率为0.2℃/s时,扩散型的多边形铁素体相变明显被促进。随着冷速的增大,多边形铁素体相变减少,临界相变温度降低,贝氏体相变量增加。当冷速继续增大达到5℃/s时,高温奥氏体快速通过高温相变区,在低温区转变成马氏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压力容器 CCT曲线 热膨胀法 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压力容器用不锈钢(一) 被引量:29
5
作者 黄嘉琥 陆戴丁 《压力容器》 2014年第5期1-12,共12页
讨论了各种低温下不同类型的压力容器构件所用奥氏体不锈钢的类型、牌号、性能及其检验。评述了奥氏体不锈钢中的奥氏体相转变为马氏体相的机制和主要影响因素,应对某些技术问题进行研究。
关键词 低温压力容器 奥氏体不锈钢 马氏体相变 低温冲击吸收能量KV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压力容器用不锈钢(二) 被引量:14
6
作者 黄嘉琥 陆戴丁 《压力容器》 2014年第6期1-14,共14页
讨论了各种低温下不同类型的压力容器构件所用奥氏体不锈钢的类型、牌号、性能及其检验。评述了奥氏体不锈钢中的奥氏体相转变为马氏体相的机制和主要影响因素,应对某些技术问题进行研究。
关键词 低温压力容器 奥氏体不锈钢 马氏体相变 低温冲击吸收能量KV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压力容器钢回火过程组织转变规律 被引量:1
7
作者 陈炳张 陈永利 +1 位作者 朱伏先 巩文旭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74-377,共4页
以07MnNiMoVDR钢为研究对象,通过热膨胀试验、TEM检测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其回火过程中各回火温度区间中组织转变和碳化物析出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300℃回火时,残余奥氏体分解,片状θ-碳化物位于仍具有较高位错密度的α相板条之间;650℃... 以07MnNiMoVDR钢为研究对象,通过热膨胀试验、TEM检测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其回火过程中各回火温度区间中组织转变和碳化物析出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300℃回火时,残余奥氏体分解,片状θ-碳化物位于仍具有较高位错密度的α相板条之间;650℃回火时,α相除回复外,部分α相还发生了再结晶,析出物分布于已回复的板条之间以及再结晶晶界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07MnNiMoVDR 低温压力容器 回火转变 碳化物析出 马氏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压力容器的无损视觉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郝媛媛 张海燕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8-121,共4页
为了提高对低温压力容器实验设备的损伤检测能力,提出一种基于高速主动红外视觉成像分析的低温压力容器的无损视觉检测方法。首先对低温压力容器的破损、磨损、裂缝等部位进行红外热成像的三维视觉重建,然后采用多层次纹理映射方法进行... 为了提高对低温压力容器实验设备的损伤检测能力,提出一种基于高速主动红外视觉成像分析的低温压力容器的无损视觉检测方法。首先对低温压力容器的破损、磨损、裂缝等部位进行红外热成像的三维视觉重建,然后采用多层次纹理映射方法进行损伤特征点提取和检测,将低温压力容器实验设备损伤特征点输入到特征映射关系模型中,结合热激励源的差异性视觉状态特征实现低温压力容器实验设备损伤的视觉重建,最后进行仿真测试。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进行低温压力容器的无损视觉检测的准确性较高,对损伤点的定位精度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压力容器 无损检测 视觉检测 实验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MnNiNbDR低温压力容器用钢生产工艺与组织性能 被引量:6
9
作者 邢梦楠 胡昕明 +3 位作者 白玉璞 欧阳鑫 王储 贾春堂 《压力容器》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3-27,46,共6页
为进一步获得具有优良低温性能和高强度级别的低合金钢,通过合理优化成分设计、加热制度、控轧控冷以及热处理工艺,开发出在低温条件下具有良好的低温韧性、焊接性能以及高强度级别的15MnNiNbDR低合金钢。结果表明,低温压力容器用低合金... 为进一步获得具有优良低温性能和高强度级别的低合金钢,通过合理优化成分设计、加热制度、控轧控冷以及热处理工艺,开发出在低温条件下具有良好的低温韧性、焊接性能以及高强度级别的15MnNiNbDR低合金钢。结果表明,低温压力容器用低合金钢15MnNiNbDR化学成分简单且合理,钢质纯净度高,强韧性匹配良好,低温性能优异,能够满足石化领域相关低温设备设计要求,具有良好的使用前景与经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容器 低温压力容器用钢板 低合金钢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绝热压力容器气压试验压力的探讨 被引量:1
10
作者 徐莉萍 《压力容器》 2003年第12期4-4,38,共2页
对GB184 42— 2 0 0 1《低温绝热压力容器》中规定的气压试验压力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在不同工况下宜采用不同试验压力的观点和建议。
关键词 低温绝热压力容器 气压试验 试验压力 GB18442-2001 国家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式真空绝热低温容器的支撑结构 被引量:19
11
作者 路兰卿 任宏杰 李喜 《压力容器》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0-63,共4页
介绍了几种应用在固定式真空绝热低温容器中的支撑结构以及降低支撑构件漏热的方法和构件选材的原则,并针对立式和卧式容器各种支撑形式的结构特点、绝热性能、受力特点,以图例的形式逐一介绍。
关键词 低温压力容器 支撑结构 漏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容器蒸发率试验及蒸发量波动分析 被引量:9
12
作者 陈喜海 汪荣顺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2-45,59,共5页
用液氮为试验工质,对3个具有相同结构的35m3高真空多层绝热容器在不同地点进行了日蒸发率试验,对试验中得到的蒸发量与环境温度和环境压强的变化关系进行了分析,认为环境温度的波动虽然是容器内蒸发量波动的内因,但表观蒸发量的波动受... 用液氮为试验工质,对3个具有相同结构的35m3高真空多层绝热容器在不同地点进行了日蒸发率试验,对试验中得到的蒸发量与环境温度和环境压强的变化关系进行了分析,认为环境温度的波动虽然是容器内蒸发量波动的内因,但表观蒸发量的波动受大气压变化的影响更大,呈即时的相反关系。同时认为,为了能更真实地反映容器内的实际蒸发率值,应结合气压曲线,对有效测试时段内的总流量取平均值来计算蒸发率,以消除环境波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发率测试 蒸发率波动 低温压力容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分离容器的制造 被引量:1
13
作者 白巨娟 姜振华 《化工设备与管道》 CAS 2010年第1期9-11,共3页
以醇烃液三相分离器为例,对低温分离容器的制造过程中材料的采购、检验、制造、焊接、热处理等关键工序和制造难点进行了详细阐述和分析。
关键词 低温压力容器 焊接 热处理 制造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G低温卧式储罐合理内撑结构的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路晓瑜 李慧芳 钱才富 《压力容器》 2017年第1期13-17,24,共6页
中小型液化天然气(LNG)储罐应用广泛,结构形式多样。采用ANSYS软件对LNG卧式低温储罐进行了数值模拟,重点研究了轴向拉筋和径向拉筋作为内外容器支撑结构的合理性。结果表明,在设置足够径向拉筋的前提下,轴向拉筋的存在反而会导致局部... 中小型液化天然气(LNG)储罐应用广泛,结构形式多样。采用ANSYS软件对LNG卧式低温储罐进行了数值模拟,重点研究了轴向拉筋和径向拉筋作为内外容器支撑结构的合理性。结果表明,在设置足够径向拉筋的前提下,轴向拉筋的存在反而会导致局部应力增大,甚至不能满足强度要求。此外,轴向拉筋的存在也会增加导热路径,不利于低温储罐的保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压力容器 LNG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除应力热处理对15MnNiNbDR特厚板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德发 梁宝珠 +1 位作者 王世森 董汉雄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4期239-240,共2页
研究了不同消除应力热处理工艺对低温压力容器用15MnNiNbDR特厚钢板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两次消除应力热处理后,该钢板保持了良好的强塑性和低温韧性,具有良好的组织热稳定性。
关键词 低温压力容器 低温韧性 消除应力热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焊接方法对奥氏体不锈钢焊接接头应变强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苏展展 朱政强 +2 位作者 张义福 张华 蒋六保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10,共6页
采用气体保护焊(MAG)和等离子弧焊(PAW)/钨极氩弧焊(TIG)复合焊进行06Cr19Ni10奥氏体不锈钢焊接,对这两种焊接接头进行应变量为8%的应变强化处理。研究显微组织、冲击断口形貌、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确定不同焊接方法、应变强化工艺与接... 采用气体保护焊(MAG)和等离子弧焊(PAW)/钨极氩弧焊(TIG)复合焊进行06Cr19Ni10奥氏体不锈钢焊接,对这两种焊接接头进行应变量为8%的应变强化处理。研究显微组织、冲击断口形貌、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确定不同焊接方法、应变强化工艺与接头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应变强化使母材形成少量马氏体组织,改变了接头组织形态、含量与分布;应变强化使接头屈服强度增大,且各力学性能均高于标准极小值;PAW/TIG复合焊可获得较优焊接接头,而应变强化使MAG焊焊接接头冲击韧性显著提高且更优;该技术使PAW/TIG复合焊焊接接头显微硬度增幅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变强化 低温压力容器 气体保护焊 PAW/TIG复合焊 组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绝热深冷设备性能试验方法标准修订综述 被引量:2
17
作者 薛季爱 周伟明 +2 位作者 罗凡 薛小龙 施锋萍 《压力容器》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43-46,共4页
阐述了GB/T 18443—2001《低温绝热压力容器试验方法》系列标准修订及相关研究情况,有利于帮助低温压力容器业内人士了解GB/T 18443—2001《低温绝热压力容器试验方法》系列标准的变化背景及发展方向。
关键词 低温绝热压力容器 真空绝热深冷设备 试验方法 标准修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化天然气罐车残气回收系统的开发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邓明基 李杰 劳英杰 《化工设备与管道》 CAS 2013年第2期39-41,共3页
液化天然气(LNG)贮存、运输需要使用低温压力容器,如LNG罐车、LNG贮罐、LNG低温绝热气瓶等。这些特种设备在定期检验时,必须对罐体内残余气体进行置换。利用特定的回收装置,解决天然气残余气体直接排放对环境污染和作业安全问题,还可实... 液化天然气(LNG)贮存、运输需要使用低温压力容器,如LNG罐车、LNG贮罐、LNG低温绝热气瓶等。这些特种设备在定期检验时,必须对罐体内残余气体进行置换。利用特定的回收装置,解决天然气残余气体直接排放对环境污染和作业安全问题,还可实现LNG罐车残余气体的有效回收利用,促进LNG罐车检验环节的安全节能环保,对于天然气的使用推广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词 液化天然气 低温压力容器 残余气体 回收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